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8 毫秒
1.
进入新世纪以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发展一个地区的产业必须以产业特点和内外部环境为依据,通过SWOT分析山西省太谷县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的优势、劣势、机遇及威胁,提出了在该县发展无公害农产品产业应采用政府主导扶持战略、科技推动战略、优质名牌战略和生产规模化战略.  相似文献   

2.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市场对农产品品牌化的要求十分迫切.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是培育农产品品牌、发展名牌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甘肃省目前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四川农产品对外贸易实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形势喜人,然而四川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整体水平较低,增长结构单一。要从实施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双轮驱动战略、实施农产品差异化战略以及调整农产品生产结构和合理规划农业产业发展等三方面人手提高四川农产品贸易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20世纪70、80年代的化学农业和白色农业的普及与迅猛发展,辅之农业科学技术及育种理论的重大突破,全球食物与人类生存需求的矛盾得到了相对缓解.进入21世纪,全球农业伴随着安全食品的呼声已经进入了无公害农业、有机农业的发展新阶段.作为农业大省的安徽,全面推进无公害农业,重点发展有机农业,是新世纪提升农产品档次,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富民强省宏伟目标的一项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5.
以农业生产标准化促进无公害农产品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力实施农业质量标准化生产,发展优质无公害农产品的必要性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现状的分析,阐述了发展优质无公害农产品的对策与措施,为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对无公害农产品需求的日趋增长,发展无公害农业,保障生态和食品安全,已经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近年来,我国生物防治技术发展迅速,已在许多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中广泛应用,而利用天敌昆虫控制农业害虫,已成为生物防治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我国加入WTO、西部开发及云南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战略的实施,无公害农产品作为人类生存最基本的第一位需要而倍受关注。本文通过对大理州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现状分析,针对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依靠科技进步促发展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8.
张静 《科技信息》2011,(13):783-783
自2002年农业部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把大力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作为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农产品监管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为重点,以市场准入、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为突破口,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呈现出了领导重视、上下联动、整体推进、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1 措施和成效1.1抓组织和制度建设,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9.
有害生物是影响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主要因素,本文概述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中控制有害生物的病虫害预测预报技术、生物防治技术、选用抗病虫品种和无病(毒)繁殖材料、物理机械措施、农业栽培措施、化学农药和非农药防治技术,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直接关系着人民的身体健康和农业生产的发展,本文就攀枝花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如何发展无公害农产品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1.
无公害番茄工厂化育苗技术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传统的育苗方法相比,工厂化育苗技术具有诸多优势与广阔的应用前景。详细介绍了工厂化育苗技术在无公害番茄生产中的应用,探讨了无公害番茄工厂化育苗产业的发展方向和急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指出无公害番茄工厂化育苗产业的健康发展,将对我国的番茄种植业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资源共享的个性化和智能化,促进无公害农产品品牌化销售,提出了一种基于领域本体的用户建模方法.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资源本体的构建实现以领域本体中的概念和实例表示的用户特征模型,增加用户模型语义信息,并提供了模型的更新算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提高用户特征模型表达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3.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农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调查表明,X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主要存在八个方面的问题,即土地流转难、融资难、农技人才缺乏、政策资金整合难、规模小带动力差、经营创新缺乏、环保重视不够、食品安全意识不强.为解决以上问题,各级党委政府必须着力从破解土地流转难题,拓宽农业投资渠道,完善农技支撑体系,整合惠农政策与资金,推动农业规模经营,大力推进生态种养等六个方面入手,切实促进四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健康发展,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改革;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进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农产品加工业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形成区域“块状经济”,是内陆地区有特色的工业化、城镇化增长方式,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与小城镇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作用机制。以武威市凉州区黄羊镇为例,探讨了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与小城镇建设的互动机制,并提出了促进黄羊镇农产品加工产业集聚与小城镇发展良性互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江西产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是工业化水平低、产业加工度不高、产业投资存在明显的逆比较优势、产业经济成分结构不合理,从而整体经济效益不高。江西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实施农业产业化政策,提高农产品加工度;振兴江西工业,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16.
粮食作物的优质安全生产涉及种植、采收、收购、运输和加工等各个环节,而种植过程中的安全是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生产最重要的环节.对粮食安全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品种选择、安全生产技术规程、安全生产标准、环境因子调控及安全等方面问题进行了概述.对策包括选用抗病虫品种;严格执行无公害生产技术标准和技术规程;加强温度、湿度、土壤等环境因子调控,综合运用生物、物理防治措施;严格生产和销售渠道,保证生产出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  相似文献   

17.
李雪  江晶 《太原科技》2011,(3):38-40
围绕农业产业理论,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对山两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构建农业产业链的构建思路。  相似文献   

18.
江西省拥有丰富的硒资源,富硒农业已成为江西绿色生态农产品品牌的又一张名片。江西省宜春市富硒土壤面积居全省第一,富硒农产品种类多、涵盖面较广,富硒农业走在全省前列。本课题组通过对江西省宜春市富硒农业产业发展的实地调研、与行业企业和政府部门人士访谈,在总结宜春市富硒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基础上,发现宜春市富硒农业存在“富硒资源本底不清、少量地块硒与重金属伴生现象不明、科研支撑能力不强、富硒农产品标准不全、产业规模体量不大、产业链上企业带动不强”等问题。基于宜春市富硒农业产业发展经验提出了江西富硒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六项政策建议:建立重点富硒区域(重点基地)、支持重点富硒产业、扶持重点富硒企业、攻克重点富硒技术、树立重点富硒品牌、优化重点富硒产业政策。通过以上政策措施来助跑江西省特色农业发展,提升江西富硒农业产业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