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本文认为“幽默”不是一种修辞格而是一种语用效果.运用语言能否产生幽默,决定于人对语言符号的理解程度.“预设”是预先设定的意思,是语言交际中某一陈述出来的语句所隐含着的一个没有陈述出来的先决条件.人能够理解语言并能产生幽默感与预设的获得有关.人能创造语用幽默与语言预设的利用有关.本文对这些内容作了简明扼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试析英语辞格“低调陈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语低调陈述(UNDERSTATEMENT)按语义可分为正面低调陈述、反面低调陈述和隐含低调陈述。按结构可分为辞格兼用、利用词汇和语法等三大主要构成形式。低调陈述具有或轻描淡写,或含蓄内敛,或冷嘲热讽,或欲扬故抑等修辞特点,和在低调中藏高亢,在柔和里显雄劲,在诙谐内含辛辣,在谦恭下展豪迈等修辞效果。理解和掌握低调陈述,对提高英美文学欣赏水平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3.
语用误解与刻意曲解的触发条件基本相同,但是本质上有所区别,误解是一种语言现象,表现为盲目性的理解过程;而刻意曲解则是一种语用策略,主要表现为语用的目的性与创造性。  相似文献   

4.
姚涛 《科技信息》2009,(16):147-147,150
本文针对学界存在的对语用歧义的几种理解,对“语用歧叉”的概念作了辨析,得到以下的结论:对语用歧叉的理解分为语用歧解和语用模糊两类。歧解由交际双方理解的不一致触发,歧解现象发生时交际双方对话语一般有确定的解释。语用模糊由说话人间接、模糊的表达或者听话人理解的不确定引起,模糊现象发生时说话人和听话人对话语一般都有多个解释。因此,语用歧解与语用模糊是两种不同的语用现象,将两种现象混同探讨不利于对“语用歧义”的研究。本文进一步阐述了语用歧义,分析了说话人表达与听话人理解之间存在的九种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5.
语言的模糊性是语言的本质特征,低调陈述作为一种语言修辞也不可避免具有模糊性,本文力图从模糊语言学的相关理论来探讨对英语低调陈述的理解,并对使用模糊语言进行低调表达的手段和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关联词"不说"既有动词义也有关联义;从外部特征看,"不说"句分为五种形式,用于前分句的末尾时意义完全虚化。"不说"句内部有选择、递进、让步等语义关系,外部有因果关系;具有侧重与强调、收束与过渡、比较与衬托、陈述与评价等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7.
语义与语用是两个相互联系的不可分割的概念范畴。语用意义借助于语义结构,但结构并非全然决定其语用意义。“A是A”结构是语义结构中一种特殊现象,其语用意义取决于其使用的语境。本文着重分析了这一语义结构的几种可能性语用解释,尤其是当主位与述位相同的情形下,本结构的语用意义。  相似文献   

8.
颜色词"青"除了常规语用义赋值(蓝和绿)外,还有非常规语用义赋值(黑和白),其语用义体现出无标记性、文化传承性和不可替代性三大特点。"青"字语用义的生成与运用受语用认知机制的统辖,是四大语用原则——经济原则、象似原则、关联原则和合作作则——其间的分立制衡中以经济原则主导的结果。颜色词"青"的语用义形成是必然性和或然性的碰撞与融合,是中国文化下的文化概念现象和语言个性现象。鉴于此,颜色词"青"的英译过程应顺应动态语境,灵活运用直译法、意译法等,适当补充以脚注法,最大限度保留其所在构式的语用义特点。  相似文献   

9.
以"加以"为标记词的语句是一种典型的具有强调功能的"语用句",是汉语强调句的一种。围绕"强调"这一认知中心,从焦点标记的形式特征、行事行为的表达功能与规约语境的使用条件三个方面对"加以"强调句进行语用分析,研究表明:"加以"作为话语实体中用以标记焦点的一种形式,所体现的是语用主体的显性的施为用意,通常应用于说话者明显具有掌控力或话语权的交际语境当中,这也说明了"加以"句式作为汉语中强调句之一种语用特征。  相似文献   

10.
郭沫 《科技信息》2013,(6):219-219,220
本文旨在对称谓语"老师"泛化这一现象,作系统的归类,并从语用学角度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语用原因。  相似文献   

11.
援用顺应理论阐释日语会话中"创造相似性隐喻"语用失误导致交际受阻的原因,发现此类隐喻语用失误的产生是由于说话人忽视语言使用与交际对象、物理世界和听话人语境动态顺应所造成的。因此,说话人在选择隐喻这一语用策略时必须考虑到双方认知语境的相互关联性,以避免此类隐喻语用失误现象的出现,使得交际能够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可以诊断出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刺激教学改进。然而近些年来,教学评价的实际价值在下降,"评教"与"评学"的关系呈现出一种博弈,"分数膨胀"现象日益严重。基于利益依附角度的博弈论,能够阐述师生之间评分的心理活动机制,理清博弈产生的本质原因,从而为剖析与解决"分数膨胀"现象提供新的思路,是一种有效的论证工具。  相似文献   

13.
熊学亮先生提出,在if条件句中,"形式逻辑仅与逻辑规约度为1的推理发生关系",而在"语用推理"中,逻辑规约度则小于1。逻辑规约度似乎是判断形式逻辑推理和语用推理的某种准则。分析该概念发现:当其等于1时,该概念是一个非常狭义的逻辑概念,并未涵盖形式逻辑的所有推理;当其小于1时,相关推理既可以是逻辑推理,又可以是语用推理。这只不过是从不同角度看待同一现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语法化是人类语言中一种普遍的语言演变现象。通过运用语法化学说和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分别对汉语副词"白"的语法化过程及其演变的动因和机制的分析研究发现:语用需要是"白"发生语法化最重要的动因,而由于汉语是分析-孤立型语言,缺少曲折形态系统,因此"白"语法化的结果并未演变成曲折词缀。  相似文献   

15.
"有+Vp"结构作为新兴语法现象已经在口语中大量使用,其整体结构主要充当谓语成分。"Vp"是陈述性宾语,"有"具有[+完成态][+肯定式]语义特征。该格式在语体色彩和信息焦点方面有独特的语用价值,其文化背景促使该构式得以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6.
“倒装”是人们运用语言时为了表示强调或实现其语用目的的需要,在不增减或改变词语、不改变语义关系和陈述关系的情况下,以非常规语序来表达常规语序内容和其他特殊需要的语言现象。它具有可以复位、倒装的部分往往轻读、只有复位后才能进行层次分析等特征。可以分为主语后置、状语后置、动词修饰语倒装在句首、宾语前置、定语后置、补语倒装到句首和连谓结构前后两个成分的顺序颠倒七种类型。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布朗和列文森的礼貌策略、面子理论及利奇的礼貌原则为基础,结合商务谈判中的具体案例,探讨了模糊表达、委婉表达、低调陈述、恭维言辞等礼貌语用策略在商务谈判中的体现和应用,阐述了礼貌对商务谈判的影响,希望能对国际商务谈判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现代汉语中"不要太AP"有两种不同的结构:"不要1太1AP"与"不要2太2AP"。二者是同形异构式,在句法结构、语义功能及语用条件上具有本质差别。"不要2太2AP"句式是从元语否定式"不要‘太AP’"(即不要用"太AP"这个常规超量表达式)通过结构的重新分析习语化而来,习语化过程中语用衍推义固化为构式义。这种演变决定了它与"不要1太1AP"相比,组成成分之间的组合凝固性强,组成成分的聚合可变性差。  相似文献   

19.
董媛媛 《科技资讯》2011,(27):205-205
委婉语是一种社会语言学现象,从交际角度看,它本质上是一种技巧性含意运用的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策略的表现。本文试图从委婉语在语言交际中的四个修辞手法即隐喻,借代,双关和反语四个方面来探讨其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吃"的搭配是汉语动词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吃"与各类词搭配所表达的意义有模糊、不确定的特质,这其中往往涉及语用充实问题。语用充实是根据语境,把交际中的不确定因素确定化的过程,包括语用扩展和语用收缩两个方面。研究表明,在解读"吃+N"结构时,不能只关注动词的原型意义,还要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其中所涉及的语用充实,找出最佳关联,从而理解准确的交际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