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黑足凹眼姬蜂是马尾松毛虫幼虫重要的寄生性天敌,在江苏、安徽两省,对马尾松毛虫幼虫的平均寄生率为3.4~50%。该蜂在南京一年发生5代,以幼虫在3~4龄越冬代马尾松毛虫幼虫体内越冬。卵~幼虫期28d,蛹期10~20d,成虫在白天交尾、产卵。成虫寿命2.8~13.6d。无趋光性。雌蜂的平均怀卵量67~207。黑足凹眼姬蜂的茧蛹重寄生天敌有8种,平均重寄生率27.9%,最高重寄生率29.5%(越冬代),其中以次生大腿小蜂为主。  相似文献   

2.
使用化学农药控制松毛虫危害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拟除虫菊酯是松毛虫综合治理中较为理想的杀虫药剂。溴氰菊酯对3~4龄马尾松毛虫幼虫,每亩使用有效剂量为0.0125g,4~5龄幼虫为0.025g,5~6龄幼虫为0.05g;杀灭菊酯对3~4龄幼虫为0.2g,5~6幼虫为0.4g,均可获得良好的防治效果。在此剂量下,对天敌的威胁小,未发现池塘鱼类中毒死亡。药剂可以直接加水稀释,进行低容量或超低容量喷雾,也可加工成油乳剂,以喷烟雾方法使用。防治松毛虫宜在越冬代进行,可减轻对天敌的影响,且有利于菊酯农药在较低温度下药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有机磷类农药乐斯本,沙蚕毒素类农药杀虫双和阿维菌素类农药阿巴丁、害极灭、杀虫素对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实验种群成虫和1—2龄幼虫的LC_(50)分别为:成虫48.68,20.97,4.27,1.40和0.63ppm;幼虫70.94,30.42,2.21,2.91和2.08ppm。阿维菌素类农药对美洲斑潜蝇成虫和幼虫均具有较强的毒性.通过比较测定美洲斑潜蝇敏感种群和自然种群幼虫对农药敏感性的差异,得出美洲斑潜蝇对乐斯本的抗性已达到低抗性水平,抗性倍数为9.6倍;而对阿维菌素类农药处于敏感水平.  相似文献   

4.
1999~2000年研究了上海地区危害樟树的樗蚕生活史和生活习性.该虫一年发生2代,以蛹越冬,翌年5月上旬羽化.雌雄成虫性比为1:1.06.樗蚕的一龄、二龄、三龄、四龄、五龄幼虫平均头壳宽分别为11.32±5.49,19.8±0.29,21.45±0.32,29.79±3.60,43.88±14.29mm.从室內药剂防治实验结果来看,使用化学农药见效快,幼虫取食30%乙酰甲胺磷2000倍喷雾叶后,第2d的死亡率达82.5%,取食20%杀灭菊脂2000倍喷雾叶后,第2天的死亡率达87.5%,取食5%氯氰菊脂1000倍喷雾叶后,第2天的死亡率达92.5%.使用生物农药,4天后效果逐渐显现,具有一定的持续效果.  相似文献   

5.
<正>松毛虫脊茧蜂是马尾松毛虫幼虫常见的寄生性天敌,国内分布广泛。在苏皖地区对松毛虫幼虫的平均寄生率为1.8~20.1%。该蜂在苏皖地区一年发生2代,以幼虫在越冬代3~4龄松毛虫幼虫体内越冬。翌年2~3月寄主幼虫虫体缩小,两端微尖,中间隆起呈纺锤形,固定在树皮下或小枝、针叶等部位。越冬代及第1代成虫发生期长,幼虫有滞育现象,因此生活史不整齐,有世代重叠现象。蛹期19~24天。成虫在白天羽化、交尾、产卵,平均寿命7.7~24.7天,补充营养可延长寿命。成虫有较强趋光性,脊茧蜂的诱虫量与松毛虫发生数量密切相关。茧蛹期有5种重寄生天敌,全年平均重寄生率18.6%,其中以窄柄姬蜂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应用20%三唑磷乳油进行防治马尾松毛虫幼虫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300~1600倍液防治第一代≤3龄马尾松毛虫幼虫,72h后,其杀虫率为90.4%,防治≥4龄马尾松毛虫幼虫,72h后,其杀虫率为89.1%~95.8%;防治第二代≤3龄马尾松毛虫幼虫,72h后,其杀虫率为71.9~90.7%;防治第三代≤3龄马尾松毛虫幼虫,72h后,其杀虫率为73.4%~91.7%.在本试验设计浓度范围内,三唑磷乳油的杀虫效果(包括残留药效)均是随浓度的增大而随之提高.  相似文献   

7.
上海地区淡剑夜蛾发生规律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淡剑夜蛾一年发生4—5代,以老龄幼虫在草坪根部表面层越冬.1龄、2龄、3龄、4龄、5龄、6龄幼虫头壳宽分别为0.33±0.13mm,0.60±0.07mm,0.93±0.10mm,1.28±0.20mm,1.66±0.10mm,1.92±0.13mm.幼虫期总食叶量为52.17cm^2.雌雄性比1:1.24.在室外喷雾2000倍20%杀灭菊脂、2000倍20%米满、4000倍20%除虫脲、2000倍10%除尽、4000倍5%氯氰菊酯、1000倍25%灭幼脲三号和6000倍1%阿维菌素7d后的校正死亡率分别在85.60%-96.20%.  相似文献   

8.
通过开展几种优势天敌对莲纹夜蛾的捕食作用研究发现,在相同猎物密度下,拟水狼蛛雌成蛛的日捕食量>草间小黑蛛雌成蛛的日捕食量,龟纹瓢虫雌成虫的日捕食量>黑翅小花蝽雌成虫的日捕食量,说明拟水狼蛛和龟纹瓢虫对莲纹夜蛾1-2龄幼虫具有较强的控制能力.经拟合,它们各自的捕食功能反应均属HollingⅡ型反应,其圆盘方程分别为:Na=1.00260N/(1+0.98404N)(草间小黑蛛雌成蛛)、Na=0.94118N/(1+0.02804N)(拟水狼蛛雌成蛛)、Na=0.44238N/(1+0.00375N)(龟纹瓢虫雌虫)、Na=0.50312N/(1+0.01350N)(黑翅小花蝽雌成虫).a`/ Th值的大小是反映天敌对猎物控制能力强弱的参数,供试的这4种天敌对莲纹夜蛾1-2龄幼虫控制作用效果的a`/ Th值大小依次为:龟纹瓢虫雌成虫的a`/ Th >拟水狼蛛雌成蛛的a`/ Th >黑翅小花蝽雌成虫的a`/ Th >草间小黑蛛雌成蛛的a`/ Th.此外,研究结果还表明,天敌的捕食作用有较强的种内干扰效应,随着捕食者密度的增大,平均捕食量逐渐减少,捕食作用率也相应降低.  相似文献   

9.
<正>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是我国林业上的重大害虫,在我国南方地区严重危害马尾松。我们于1983和1984年对马尾松幼虫体壁及消化道等作了超微结构的研究,本文就SEM及TEM观察的部份结果予以报导。 材料和方法 本研究以马尾松毛虫4龄幼虫为材料,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组织切片和用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体表超微结构,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超薄切片。 组织切片制法是用Bouin氏液固定材料,石蜡切片,苏木精及伊红染色方法制作玻片标本。 电子显微镜超微结构样品的制备方法如下: 用乙醚麻醉后的马尾松毛虫4龄幼虫,置入2%戊二醛液内,在双筒体视显微镜下解剖:  相似文献   

10.
龟纹瓢虫对菊小长管蚜的捕食功能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研究了龟纹瓢虫对菊小长管蚜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在恒温25℃,相对湿度80%的条件下,龟纹瓢虫成虫捕食菊小长管蚜末龄若虫或成虫的功能反应为HollingⅡ型反应,其捕食反应的功能方程为:1/Na=0.9609x(1/N) 0.00855,在一昼夜里,一头瓢虫的最大捕食量为117.0头,捕食一头蚜虫需0.00855d。  相似文献   

11.
于2010—2011年系统调查了珠海凤凰山区荔枝园内节肢动物群落,分析了群落的结构组成、时空动态及主要益害虫相互作用关系,结果如下:1)共采集到节肢动物2个纲、16个目、48个科、79个种,其中害虫35种,捕食性节肢动物29种,中性昆虫9种,寄生性节肢动物6种.荔枝园节肢动物群落较丰富,益害虫优势种明显.2)随着温度变化,群落总体及个各类群的物种在5—11月份丰富度最大.3)害虫优势种为荔枝蝽(Tessaratoma papillosa)与荔枝瘿螨(Aceria litchii).其主要天敌为锥腹肖蛸(Tetragnatha maxillosa)、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 graminicolum)和异色瓢虫(Leis axyridis).  相似文献   

12.
根据生产的需要 ,研制实用仿真农药喷雾实验系统 ,配以一定数量的大功率人工设备 ,并以几种典型的常用农药为例 ,探讨荔枝蝽卵平腹小蜂在仿真喷雾条件下死亡率与农药田间使用浓度的再稀释浓度的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 ,该系统可以模拟田间实际喷药情况 ,并在较短的实验周期内得到规律性很强的农药对昆虫、特别是对如寄生蜂般微小体形的昆虫的毒效变化情况资料 ,从而建立定量农药实验程序 ,为生产实践提供定量的指导性依据  相似文献   

13.
蜀柏毒蛾两天敌Holling捕食模型的参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Holling模型分析了厉蝽(Cantheconidea concinna Walker)、广腹螳螂(Hierodula potellifera Serville)两捕食性天敌与蜀柏毒蛾幼虫之间的功能性反应.结果表明:厉蝽、广腹螳螂是蜀柏毒蛾的两种重要捕食性天敌,最大日捕食量每头可达22.42头和24.63头,两者在控制蜀柏毒蛾危害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宽带细腹食蚜蝇Sphaerophoria macrogaster(Thompson)的生物学特性,发现该食蚜蝇在福州一年发生7代,各代的历期分别为46.3天、30.9天、66.7天、23.1天、26.1天、37.1天与131.2天。主要以蛹在土壤中越冬和越夏,所以第7代与第3代的历期都很长,蛹期也比其他各代长,分别为100天与45天。每雌的平均产卵量为20.8粒。幼虫期的总捕蚜量为286.7头,其中2、3龄幼虫的捕蚜量占幼虫期总捕蚜量的98.2%。  相似文献   

15.
黑脉粉蝶的生物学和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脉粉蝶是阔叶十大功劳的主要害虫之一。幼虫取食嫩叶,对阔叶十大功劳造成严重损害。在广西桂林一年发生一次,以幼虫在寄主上越冬。幼虫期11龄,生活长达280—320天。试验结果表明,80%敌敌畏乳剂1500—2000倍液或40%水胺硫磷乳油2000倍液对幼虫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农作物害虫天敌的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害虫天敌在害虫综合治理和害虫的可持续控制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本文概述了我省近年来农作物害虫天敌资源调查和开发利用的情况.据统计,全省农作物主要害虫天敌达1154种,隶属11个纲26目131科.已开发利用的害虫天敌主要有稻田蜘蛛、赤眼蜂、平腹小蜂、捕食螨、食螨瓢虫、日本方头甲、步甲、水花生叶甲、苏云金杆菌8010、BtA、白僵菌871菌株、韦伯虫座孢菌、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等.  相似文献   

1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