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研究了复合高铁酸盐溶液(CFS)氧化降解活性黑(RB5)染料废水的反应条件和降解机理.结果表明:CFS氧化降解RB5的最佳pH范围为pH<10,并且在该范围内Fe(VI)的反应速率较快.当pH=8~9,CFS投加量为20 mg·L-1时,氧化反应5 min和20 min时,RB5的脱色率分别为80%和95%.对TOC和COD的去除实验表明,在氧化反应过程中存在有机分子的矿化反应,但矿化速率远低于脱色反应速率.UV-Vis和FTIR结果表明,染料分子中的偶氮基团能被Fe(VI)氧化破坏,并且处理后样品中RB5的特征红外吸收峰消失,说明了染料分子中部分苯环和萘环被破坏,从而使得染料废水的毒性降低、可生化性提高.因此,CFS作为一种高效、低廉的强氧化剂,为染料工业废水的处理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钛和过氧钛一取代Keggin结构杂多配合物α-K_5H[SiW_11Tio_46].4H_2O和α,β_i-M_6H_11[SiW_11(TiO_39].xH_2O(i=1,2,3) 的氧化还原性质。实验结果表明:Ti-O-O含 配合物中O_2~(2-)的不可逆还原波出现在-0.1V左右,由于O_2~(2-)的存在明显地增强了配合物的氧化还原性能.故过氧杂多配合物可作氧化型催化剂.  相似文献   

3.
采用活性炭吸附与微波催化氧化技术联用的方式处理罗丹明B染料(TLC)溶液。对单独活性炭吸附、活性炭吸附-微波催化氧气氧化体系以及活性炭吸附-微波催化臭氧氧化体系的处理效果进行了比较,在处理量达到80MG/G时,活性炭吸附-微波催化臭氧氧化体系对TLC的去除率维持在82.97%(单独活性炭吸附去除率为29.51%)。对各体系的活性炭进行比表面分析和扫描电镜分析,验证了本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利用2.2L+1.7L超临界水氧化中试装置对偶氮染料生产废水处理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温度为520℃、压力为28MPA,氧化反应时间为180S和240S时,其COD去除率分别达到 98.37%和99.09%;后者条件下的色度去除率为99.67%,使高浓度难降解有机物得到有效处理, 脱色效果好,处理后的排水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同时发现了超临界水氧化反应的放热现象。  相似文献   

5.
含酚废水湿式电化学氧化处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湿式电化学氧 化是湿式空气氧化的改进方法,它用电化学氧化装置产生的HClO和·OH代替空气中氧进行氧 化的方法.采用湿式电化学氧化法对苯酚模拟废水的处理进行研究,主要考虑了pH值、电流 密度、反应时间、温度、H2O2/苯酚比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在温度110~160 ℃、pH 3~3.5、电流密度6~9 mA/cm2、H2O2/苯酚 质量比>0.06时,200 mg/L的苯酚溶液经处理后,酚去除率>98%,COD去除率>70%.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一系列以2-芳基-5-(α -吡啶基)-1,3,4-噁二唑为中性配体的铕配合物,并对材料的结构和发光性能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1) 铕配合物在290~350 nm都有强烈的紫外吸收,且在紫外光的激发下都能产生铕离子的特征光谱(613 nm);(2) 配合物薄膜的荧光激发光谱与配合物溶液的激发光谱相比,由于分子间作用力增大,光谱蓝移了60 nm左右,但均为铕离子的特征光谱.以铕配合物为客体,以高分子材料聚乙烯基咔唑(PVK)为主体,制备的电致发光器件的最大亮度为15 cd/m2,在器件结构相同的条件下,配体结构对发光性能有较大的影响:Eu(DBM)3MeO-OXD和 Eu(DBM)3F-OXD相比,前者的光致发光强度比后者强,其电致发光的最大亮度却只有后者的四分之一.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对中性配体进行结构修饰,可以达到优化铕配合物的发光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西瓜贮藏保鲜的方法很多,有恒温库如藏法、土窑窑藏法、通风库藏法等。如贮藏时间短,也可以在通风良好的室内贮藏。无论采用哪种贮藏法,西瓜入库前都必须进行预冷,贮藏的场所和西瓜的表面都要进行消毒灭菌处理。西瓜最适宜的贮藏温度为4℃~10℃,空气相对湿度75%~85%,氧气3%-5%,二氧化碳0.5%-2%.  相似文献   

8.
丙二醇产品及其杂质的气相色谱测定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用国产高分子多孔微球GDX-101为固定相,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1,4-丁二醇为内标,对环氧丙烷加压水合制丙二醇工艺物料中的全组分进行规定,该方法规定的检测限为2.95×10~(-7)g,回收率为96.5%~98.6%,变异系数为2.06%。  相似文献   

9.
负载于普通载玻片的纳米二氧化钛/普通二氧化钛被用于处理甲基红模拟染料废水,实验结果表明:纳米二氧化钛的脱色效果明显优于普通的二氧化钛,浓度为10~20mg/L的甲基红溶液中,放置3片纳米TiO2负载量为1.0mg/cm^2的载玻片,每150mL溶液中加入3—5mL ClO2和H2O2,紫外光照60min后,甲基红溶液脱色率达到99.2%.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湖南江永锌精矿采用常压酸氧化法进行直接浸取的研究结果.以硝酸为催化剂、空气为氧化剂,用硫酸直接浸取,一级浸取的锌浸出率可高达93.02%.当锌浸出率为83.31%时,硫磺产率可达75.20%.因此,可以用硫酸加少量硝酸作浸取剂,在常压下直接浸取江永锌精矿.  相似文献   

11.
离子液体-水混合溶剂中Cr2O3纳米片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CrCl3·6H2O和NaOH为原料,在离子液体-水混合溶剂中,采用低温溶剂热法合成了Cr2O3纳米片,通过XRD、SEM对产物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180℃下,恒温反应24 h可制备厚度约为5~10nm的三氧化二铬纳米片;通过FTIR和TG分析表明,由于离子液体吸附在产物颗粒表面,有效地阻止了纳米粉体之间的团聚.与传统的水热反应相比,在离子液体-水混合溶剂中制备的纳米粉体有更好的形貌.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xSrO.yAl2O3:Eu体系的光致发光;发现当y/x<1.5时,产生余辉较短的红色发光,属于Eu3+离子4f→4f特征跃迁发射.当y/x>1.5时,产生具有超长余辉的绿色或蓝色发光,属于Eu2+离子5d→4f特征跃迁发射.  相似文献   

13.
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Tm3+、Yb3+离子共掺杂的Gd2O3纳米晶上转换荧光粉体.XRD图和SEM表明样品在1000℃、1100℃、1200℃结晶状态良好,都是完整的立方相,制备的样品是纳米粉体.该粉体在波长976 nm(在LD激光器)激发下,观测到稀土离子的可见到近红外室温上转换发射.发光强度和激发功率关系的研究揭示了其光子吸收过程,Tm3+、Yb3+间的能量传递是该上转换发光的主要机制.以Gd2O3为基质掺杂Tm3+和Yb3+的产生的近红外上转换光表明纳米颗粒在生物标识和生物成像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在氢气气氛下还原Fe2O3/Al2O3得到Fe/Al2O3纳米复合粉末.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振动样品磁强计对产物的结构、形貌和磁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样品中Fe含量的增加,α-Fe的晶粒尺寸变大,样品的矫顽力减小、比饱和磁化强度增大.  相似文献   

15.
纳米Cu/Al2O3催化剂催化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微乳技术制备了粒径可控并担载于y-Al2O3载体上的Cu/Al2O3催化剂.以甲醇水蒸气重整反应为探针,考查了催化剂粒径与催化性能之间的关系,并对催化剂进行了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表征.结果表明:微乳技术可较好地控制催化剂的粒径,粒径大小影响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即催化剂粒径与催化性能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尺寸效应.  相似文献   

16.
以硝酸铁为铁源,氢氧化钠溶液为沉淀剂,通过水热法合成了氧化铁纳米晶.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Fe2O3纳米晶的结构及形貌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p H=7时,在180℃下反应24 h更有利于颗粒粒径的细化,并使其粒径分布均匀,所得样品为六方晶系的Fe2O3.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由乙酸与氨气合成乙腈的催化剂固体酸SO2-4/ZrO2-Al2O3,该催化剂具有催化效率高、选择性好、对环境无污染等特点,使乙腈产品产率由30%提高到85%,纯度提高到99.1%.  相似文献   

18.
掺Eu3+的Al2O3纳米粉末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Al2O3^--EuAlO3纳米复合粉末,并用XRD谱图和Raman光谱进行表征、分析了第二相EuAlO3的引入对α-Al2O3的晶化温度的影响,以及Al-O键与Eu-O键振动频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以Gd2O3和Dy2O3为反应物,共沉淀合成了镝掺杂氧化钆纳米粉体.研究了Gd2O3:D6^3+的光致发光性质随着Dy^3+掺杂浓度和煅烧温度的变化关系.通过对荧光强度与激活离子Dy^3+离子浓度的关系研究发现,Dy^3+在纳米Gd2O3基质中存在浓度猝灭现象,最佳掺杂浓度为0.7%.  相似文献   

20.
Fe2O3-Al2O3纳米复合粉末的制备和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备了Fe2O3-Al2O3纳米复合粉末,对样品进行了X射线衍射和Mosssbauer谱分析,并对样品的结构和晶粒尺寸随热处理温度的变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