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2 毫秒
1.
《科技术语研究》2009,(1):21-22
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任务中,有一项审定新词。《自然科学术语研究》《科技术语研究》和《中国科技术语》从1991年到2008年分九批共刊登了天文学新词1815个。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收集审定了第十批新词99个,希望读者提出意见和建议,以期更好地完成最终审定。  相似文献   

2.
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任务中,有一项是审定新词。《自然科学术语研究》和《中国科技术语》(原刊名《科技术语研究》)从1991年到2007年分八批共刊登了天文学新词1667个。现在,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收集审定了第九批新词148个。希望读者提出意见和建议,以期更好地完成最终的审定。  相似文献   

3.
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任务中,有一项是审定新词。《自然科学术语研究》和《科技术语研究》从1991年到2006年分七批共刊登了天文学新词1539个。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收集审定了第八批新词128个,希望读者提出意见和建议,以期更好地完成最终审定。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术语》2010,12(3):61-63
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任务中,有一项是审定新词。《自然科学术语研究》《科技术语研究》和《中国科技术语》从1991年到2009年分10批共刊登了天文学新词1916个。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收集审定了第11批新词112个,希望读者提出意见和建议,以期更好地完成最终审定。  相似文献   

5.
《科技术语研究》2010,(3):61-63
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任务中,有一项是审定新词。《自然科学术语研究》《科技术语研究》和《中国科技术语》从1991年到2009年分10批共刊登了天文学新词1916个。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收集审定了第11批新词112个,希望读者提出意见和建议,以期更好地完成最终审定。  相似文献   

6.
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任务中,有一项审定新词。《自然科学术语研究》《科技术语研究》和《中国科技术语》从1991年到2008年分九批共刊登了天文学新词1815个。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收集审定了第十批新词99个,希望读者提出意见和建议,以期更好地完成最终审定。  相似文献   

7.
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任务中,有一项是审定新词.《自然科学术语研究》和《中国科技术语》(原刊名《科技术语研究》)从1991年到2007年分八批共刊登了天文学新词1 667个.现在,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收集审定了第九批新词148个.希望读者提出意见和建议,以期更好地完成最终的审定.  相似文献   

8.
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的任务中 ,有一项是审定新词。《自然科学术语研究》和《科技术语研究》从 1991年到 2 0 0 2年分五批共刊登了天文学新词 1313个。下列是第六批新词 10 2个。希望读者提出意见和建议 ,以期更好地完成最终审定  相似文献   

9.
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任务中,有一项是审定新词。《自然科学术语研究》和《中国科技术语》(原刊名《科技术语研究》)从1991年到2007年分八批共刊登了天文学新词1667个。现在,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收集审定了第九批新词148个。希望读者提出意见和建议,以期更好地完成最终的审定。A阿波罗型小行星Apollo asteroid阿登型小行星Aten asteroid阿莫尔小行星Amor asteroid艾伦望远镜阵Allen Telescope Array,ATA暗暴dark burst澳大利亚巡天望远镜Australian Patrol Telescope,APTBγ暴光变曲线γ-ray light curveγ暴前身天体γ-r…  相似文献   

10.
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的任务中 ,有一项是审定新词。《自然科学术语研究》(内部刊 ) 1 991年第 1期刊登了天文学第一批新词 36 2个 ,1 994年第 1期刊登了第二批 2 98个 ,1 997年第 1期刊登了第三批 4 2 5个。《科技术语研究》1 999年第 3期刊登了第四批 1 0 3个。下列是第五批天文学新词 1 2 5个。希望读者提出意见和建议 ,以期更好地完成最终审定。下列天文学名词仍按汉语拼音顺序排列。  相似文献   

11.
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拟定的任务中,有一项是审定新词。《自然科学术语研究》(内部刊)1991年第1期刊登了第一批新词362个。1994年第1期刊登了第二批298个。1997年第1期刊登了第三批425个。下列是第四批天文学新词118个。希望读者提出意见和建议,以期?..  相似文献   

12.
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任务中,有一项是审定新词。《自然科学术语研究》和《科技术语研究》从1991年到2006年分七批共刊登了天文学新词1539个。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收集审定了第八批新词128个,希望读者提出意见和建议,以期更好地完成最终审定。下列天文学新词仍按汉语拼音顺序排列。A暗γ暴darkγ-ray burstB冰态矮行星icy-dwarf planet冰态巨行星icy-giant planetC产星星系star-forming galaxy“嫦娥1号”月球探测器“Chang’e-1”lunar probe超小卫星mini-satellite超新星信息巡天Supernova Legacy Survey,SNLS潮汐态矮星…  相似文献   

13.
机械工业是国民经济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装备工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机械工程涉及面广,包括的专业门类多,是工程学科中最大的学科之一。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简称全国名词委)非常重视机械工程名词审定工作。一、概况在全国名词委和机械部领导的关怀、支持下,机械工程名词审定委员会(简称机械名词委)于1993年4月1日正式成立。委员会由顾问、正副主任、委员共45人组成,其中包括有7名工程院院士以及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机械工程专家和学者。经与全国名词委商定机械名词委组成9个专业审定组,分别审定以下9个专业名词:A 机械工程基础B 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一)C 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二)D 物料搬运机械及工程机械E 流体机械F 汽车、拖拉机G 动力机械H 传动及传动元件I 仪器仪表机械工程名词审定工作,本着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先易后难的原则,按照划分的专业逐渐展开。各专业完成审词后,将考虑其内在联系及出版的方便,分成若干个分册进行公布。二、基本做法1.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参加审定工作机械工程名词审定委员会的专业审定组直接参与机械工程名词各专业组的审定工作。专业审定组的组成与该专业名词的审定质量密切相关。我们在确定专业审定组人选时不局限于审定委员会的委员,特别注意聘请那些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在我们聘请的审定组专家之中有的参加过《中国机电工程术语数据库》的工作,有的制定过专业术语标准,也有的参加过各种专业词典的编制工作,还有些专家参加过《机械工程手册》、《机械工业基本情况》的编写工作。这些专家一直工作在学术研究的前沿,参加专业学会工作,参加国内外各种学术活动,不少专家是本专业的国内外的知名人士和学术权威。有高水平的和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参加机械工程名词专业审定组工作,保证了各专业名词审定的权威性和可靠性。2.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把好选词关初审稿是审词的依据,是终审稿的雏形。我们充分利用了机械行业术语标准数量大;综合、专业词典种类多;《中国机电工程术语数据库》规模大;《机械工程叙词典》等词表规范化工作做得好的有利条件,努力把好选词关。(1)术语标准在国家技术监督局已公布的术语标准中,约有1/5以上来自机械行业,总数达到150余项,另外还有数十项部颁和专业术语标准。虽然,这些术语标准还不是十全十美的,但它却是我们选词的可靠基础。(2)各种词典机械工程领域的各种术语、词典种类也很多,粗略统计约有二三十种,其中收词量较大的也有十多种,如《机械基础与工艺标准术语词典》(中国计量出版社)、《机械制造标准术语大全》(机械工业出版社)、《机械制造术语辞典》(中国标准出版社)、《机械工程词典》(安徽科技出版社)、《简明机械工程词典》(中国农机出版社)、《机电词典》(机械工业出版社)等。种类众多的术语、词典为选词和审词提供了较多的依据和借鉴。(3)《中国机电工程术语数据库》《中国机电工程术语数据库》始建于1991年,做了大量机电工程术语的收集、整理和规范化工作。目前,已收录了中、英、俄、日、德、法6种文字的名词及中文定义的词条4.4万条,包括20余万个记录,数据库尚在不断完善之中。该数据库为机械工程名词的审定工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4)主题词表《机械工程主题词表》是机械情报所集中了全行业的智慧,组织了数十个专业百余人参加,耗时5年于1979年编制完成的,共收词1万余条,其修订版《机械工程叙词表》于1990年完成,共收词1.5万条。更可贵的是上述两个词表在机械行业数十种检索期刊和上百种科技期刊的文献主题标引中,经受了检验。此外尚有《汉语主题词表》,机械工程的词量占了较大的比重。这些主题词表对机械工程名词的规范化工作有重要的参考价值。3.想方设法增加新词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新词不断地涌现,名词术语工作要适应和反映这一特点。为了能及时收录新词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1)词源的保障《中国机电工程术语数据库》在收词时注意了选取新词,对参与收词的各学科专家曾提出新词应占到10%的要求。机械工程名词中的不少专业名词以《中国机电术语数据库》为基础选词,这样,从词源方面对增加一定数量新词的要求,有了较可靠的保障。(2)以新版工具书来补充新词新版各种手册、词典等工具书是出现新词较多的地方,在选词时我们注意了这一补充新词的途径。如在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二)名词的选词中,将刚刚出版的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生产工程分会编译的《机械制造术语辞典》及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机械工程手册》作为补充新词的依据。(3)审词过程请专家增加新词我们不仅重视选词过程中增加新词,也重视审词过程中增加新词。在请专家进行一审、二审时,每次都在通知中一再提醒专家们注意剔除过时不用词,增加新词。4.讲求实效,加强联系机械工程名词审定工作经费非常紧张,不可能经常召开会议,沟通情况。为了弥补此不足,我们加强与审定组成员之间的电话、通信联系,对于重要问题采取走访或请少数人进行座谈的方式予以解决。几年来,我们觉得这些灵活的联系方式,有时比召开较大规模会议有更高的实效。当然,不排斥在必要时召开适当规模会议,解决一些非召开会不能解决的问题。三、进展情况1.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一)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一)包括:总论、铸造、锻压、焊接与切割、热处理、表面工程、粉末冶金等7个部分,共2000余个词条。1993年底完成选词工作,1994年上半年完成一审,之后根据全国名词委的意见补加定义,并于1994年底完成。1995年上半年完成二审,年底之前发出征求意见稿。2.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二)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二)包括:切削加工工艺与设备、量具与量仪、刀具、磨料磨具、夹具、机床附件、模具、钳工及装配工具等8个部分,共1100余个词条。1994年下半年开始选词,然后加定义,1995年初形成一审稿,6月底之前完成一审,年底之前完成二审,1996年初发出征求意见稿。3.仪器仪表仪器仪表包括:仪器仪表基本名词、工业自动化仪表与装置、电测量仪器仪表、光学仪器、分析仪器、试验机、实验室仪器和装置、传感器与敏感元件、仪器仪表元件、激光元件和激光设备、仪器仪表材料等11个部分,共3400余个词条。1995年上半年开始选词(包括定义),1996年初完成一审,下半年完成二审。3.机械工程基础、传动及传动元件这两个专业的名词于1996年上半年进行选词、下半年进行一审。机械工程名词审定工作几年来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从机械工程名词审定工作的整体来看,还仅仅是开始,尚有大量的工作等待我们去完成。  相似文献   

14.
全国名词委信息科技新词审定组这次发布试用的信息科技1998年第一批新词,仍属于因特网中与大众密切相关的一些新词,共26条。在这一批新词中,下面几个词需要作一点说明:1.序号为98.X.1的intranet,中文推荐名为“内联网”,又称“内连网”。in...  相似文献   

15.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目前存在与学科名词审定同步的新词工作实践、新词工作委员会的新词工作实践、自动抽取与专家推荐相结合的新词工作实践等三种形式.文章基于自动抽取与专家推荐相结合的新词工作实践,认为科技新词标准的优先级从高到低应该是:时点价值、规范价值、时段价值,即从新出现的术语中进行初选,然后考察其使用情况,优先规范使用混乱的,特别是已经进入大众生活领域的术语,对于可能兼具时段价值的术语加以重点规范.  相似文献   

16.
简讯     
1999年9月3—6日在昆明召开了“地理信息名词”审定会,这次会是1999年8月16—21日在深圳召开的“地理信息名词研讨会”的补充会议。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产生了大量的新词,这次审定对收集的新词进行了逐条细致地审定。委员们克服了会期短、词量大、经费紧等困难,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审定工作中,甚至工作到深夜2点,这种积极认真的工作态度令人敬佩和感动。 (李玉英)
国际术语信息中心主任加林斯基(Christian Galinski)于1999年11月10日下午,拜访了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卢嘉锡先生,并参观访问了全国名词委事务中心。全国名词委副主任潘书祥向加林斯基先生介绍了全国名词委自1985年成立以来所做的工作,顾同新研究员介绍了名词委术语库目前的状况。加林斯基先生对名词委的工作表示赞赏,并向大家介绍了国际术语信息中心在世界各地(主要是欧洲)开展术语学研究、术语应用的情况。他对如何在中国建立类似欧洲的术语网络、如何开拓术语市场等问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会谈中,双方就如何进行合作等事宜交换了意见。 (邱碧华)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科技术语》(原称《科技术语研究》)创刊于1998年,是我国唯一致力于术语学研究的学术期刊。本刊由中国科学院主管、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主办,主编为中国科学院白春礼院士。《中国科技术语》发表范围主要包括:术语学学科体系建设、术语学基本原理研究的成果,特别是利用实证方法和实验数据进行的术语研究,包括术语的标准化、定量研究、实验研究等;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生物科学新词层出不穷,加快新词汉语定名及规范化的工作已经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在编订《英汉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工程词汇》(以下简称《词汇》)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将“选新词”作为一个重要目标,并对一批新词进行了初定名和简单注释,我们希望这种做法能够为这些新词的流通使用提供一个初步依据,同时也促进有关定名的逐步完善。全国名词委关于开展新词工作的决定既十分必要也非常及时,将对生物科学新词定名及规范化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从今年起,我们正着手用大约两年或更长的时间,对《词汇》进行大幅度的增补修订,其着重点为加收新词,加强注释及强化重点学科词汇,我们希望这次修订能与全国名词委的新词工作密切配合,使有关名词的定名既快又规范,真正实现我们为《词汇》的编订及增补工作所规定的选词新、译名准和注释精等三个目标。在开展生物科学新词工作的过程中,我们有一些初步的体会,以下我分四个方面加以简单介绍。1.新词工作要重视信息引进,加强国际联系,充分反映出当代科技发展水平。当今生物科技的发展一日千里,而我国基本上仍处于落后局面。新词工作与科技发展水平密不可分,切实重视信息引进是开展新词工作的一项首要任务。全国名词委应当充分利用被誉为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 superhighway)的因特网(Internet)。有关生物科学新词定名与释义的讨论,也有必要充分利用国际通用数据库的资料,有计划、分阶段地引进和审定有关词汇的汉文名,并逐步走向制度化和经常化。举例而言,目前已测定序列的核酸及蛋白质,按国际惯例均收入Genbank/EMBL/DDBJ三大核苷酸序列库和PIR/Swiss-Prot两大多肽序列库,而已确定的蛋白质基序,均收入PROSITE资料库。根据最新资料,Genbank的条目数现为2 209 000(EST条目不计),PIR条目数现为125 388。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数目每天每月都在快速增长,是名符其实的“日新月异”。国际科技界为建立和保持上述一系列数据库已经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如果我们从事有关新物质、新概念的汉语定名工作对这些资料弃而不用,将是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将必要的开支花到信息引进方面,切实加强国际联系,才是加快新词工作的捷径,否则,“充分反映当代科技发展水平”是一句空话。2.生物科学新词的审定工作要尊重学科发展的规律,各学科的定名及审定工作要加强联系、互通信息,在充分合作的基础上,还要适当打破学科界限。在当代生物科学的发展过程中,学科之间的交叉融汇是一个显著特点,许多学科间的关系已经达到如胶似漆的地步。在已经审定的生物科学各子学科名词中,交叉重叠屡见不鲜。开展生物科学新词工作,要注意尽量避免不必要的重叠。3.生物科学新词的审定工作要尊重术语学的规律。这一方面我想着重谈四点。第一,新词的使用必须经历从不统一到统一的过程,其中需要一定的时间。冀望通过一两次审定就确定汉文名,并硬性地借助行政手段(比如评奖、发文件等)加以推行,并不符合术语学规律。例如,白细胞介质-2(interleukin-2)过去就有近十个异名,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TV)最初也有多个不同的名称,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逐渐统一起来。时间尚不成熟时,要允许一定程度的不统一,不能强求一律。第二,尊重约定俗成,是术语学的基本规律。评断一个术语定名的成败,最终的标准是要看是否被科学界广泛接受。实践证明,轻易改变业已广泛采用而无十分不妥的术语,其结果往往是导致更加混乱。同样,新词的定名也要充分考虑科学界的接受程度。例如“ribozyme”按英文词根与汉语译名一一对应的原则定为“核酶”,既与“核酸酶(nuclease)”相区别,又能反映其特征。这一名称已逐渐被接受,就不宜另起炉灶,改定其他汉语名。第三,新词工作要花大力气加强宣传,这是推广规范化定名的唯一途径,全国名词委公布的生物科学名词在科技界流传尚不广泛,应当总结经验,通过组织编订较大型的工具书以及充分利用各类学术刊物等多种途径,继续对审定公布或审定试用的名词和新词进行推广介绍。第四,根据术语学规律,我建议今后审定新词应当包括定名、释义及参考文献三部分。离开释义的定名往往成为无本之木,很难确定其真正内涵和外延。而离开参考文献,释义也会显得软弱无力。一个科技术语的定名、释义及参考文献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理应联系起来进行讨论。全国名词委的任务虽然不同于百科全书编委会,但其工作性质并无截然分别,只是侧重点不一,在一定程度上,两会还应密切配合。以上谈了开展生物科学新词工作的几点意见,其中有失偏颇乃至错误之处,希望生物学界及术语学界的专家多加指正。  相似文献   

19.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名词委)于1999年3月12日召开了1999年度第一次常委会会议。名词委主任卢嘉锡、副主任及副主任代表章综、马阳、于永湛、叶柏林、邵立勤、李廷杰、潘书祥、田学友、李春武、杨光、高润生、吴瑰琦等同志出席了会议。会议由章综副主任主持。会议听取了潘书祥同志关于“全国名词委1998年工作总结和1999年工作要点”的汇报。近两年,全国名词委公布的科技名词从学科到数量同前几年相比均有较大增加,今明两年仍是全国名词委公布规范名词的高峰期。1998年公布了4册规范名词——《医学名词·6》(外科学)、《船舶工程名词》(定义版)、《水利科技名词》(定义版)和《电工学名词》,此外,还有4册进入出版流程(天文(定义版)、土壤(定义版)、药学和生物学合订本),1998年基本上完成了全国名词委常委会年初制定的计划,同时为1999年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外,已公布科技名词的大合订本已完成计算机合库工作。目前仍有13个学科在开展审定工作,即医学、机械、测绘、化学命名原则、电力、航空、航天、土木、冶金、计算机(第2版)、昆虫、自然辩证法、水产等学科。其中大部分在1999年可完成审定任务。1998年组建了“地理信息系统名词审定委员会”。另外还进行了通信、生态学、计量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学科名词审定分委员会的筹建工作。迄今为止,全国名词委已完成了40个学科的名词审定工作,共出版了44册各学科的规范名词,累计142,000余条。从所公布的学科来看,基本上覆盖了科学技术的绝大部分领域。社会上科技名词使用混乱的现象得到了有效的抑制,使用全国名词委公布的规范名词逐步成为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新闻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在深入开展名词审定工作的同时,名词委积极开展了科技新词的命名及发布试用、两岸科技名词对照和规范名词的宣传推广等工作。1998年7月全国名词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101—109号元素的中文定名,同时还发布了信息技术方面intranet等部分新名词,生命科学领域也收集和审定了部分新词,在《科技术语研究》上予以发布试用。另外,天文学、地球物理学名词审定分委员会等也都收集了一批新词。在两岸科技名词对照工作方面,化学、大气科学、航海科技、昆虫学、天文学、水产学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学科在积极开展工作。如化学名词审定分委员会在确定101—109号元素定名时,积极同台湾化学专家联系、研商,最后取得了一致的意见,成为两岸名词工作的一个范例。此外,化学名词审定分委员会还于1998年8月在京召开了两岸高分子化学方面名词命名和新词定名的研讨会,制定了下一步工作计划,如在因特网上公布新词定名等。其他方面的工作也都按年初计划得到贯彻落实。会议经过认真讨论,原则同意名词委1999年工作计划,要点如下:1.进一步搞好名词审定工作1999年全国名词委计划完成7—8种规范名词的出版任务,比较成熟的有:天文(定义)、土壤、药学、医学(7)、医学(8)、心理学和生物合订本等7种。同时冶金、测绘、土木、航天、机械(1—3)、昆虫、医学(9)、电力等学科会有2—3种可达到出版要求。此外,还要抓紧航空、水产、自然辩证法的审定工作,争取达到上报条件;对已经公布数年,名词书已无库存的重要基础学科,应有选择地进行增补新词和加定义的工作。今年在这方面计划以《化学名词》为重点,做好增补新词和修订的工作,力争收词量达到1.2—1.5万条的规模,增强时代感和实用性。同时继续做好计算机名词的修订增补工作。抓紧、抓好与国民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密切相关的学科名词审定工作。1999年将筹建通信、生态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和管理科学名词审定分委员会。今年要重点做好名词审定的学科拓展和建设,这是加强名词委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保证,也是名词委的本职工作。我们应抓紧做好调研工作以开创新的工作局面。2.继续开展好科技新词的发布试用工作1999年应当加快审定进度和增加发布数量,同时要保证发布新词的定名质量和权威性。新词工作仍以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为重点,其他学科也要根据本学科的特点收集和审定新词。除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试用一些“热点新词”之外,还要在《科技术语研究》或有关报刊上发布试用新词。3.继续推动两岸科技名词交流与对照工作经过近几年实践,两岸科技名词对照工作已经在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目前仍应采取积极、务实的方针以两岸科学家共同编订对照本为主,同时也要开展新词共同定名工作。1999年计划开展大气、昆虫、航海、化学等学科的名词对照工作,并积极推动和促进水产、测绘、船舶、天文等学科的名词对照工作。4.开展好理论研究、学术交流和宣传推广工作建立名词委学术委员会,制定术语学理论研究计划,组织开展基本理论和实际应用方面的研讨,鼓励学术研究,写文章出成果,在工作中要发现和培养人才,为形成符合汉语特点的术语学理论和学派作出努力。保持同国际术语学界、联合国文献术语部门及其他华语地区和国家的长期交流合作,同国内外有关部门和组织交换术语工作资料,积极联系和参加国内外学术活动,及时了解学科发展动向。努力办好《科技术语研究》期刊,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坚持高品位、高学术水准,提高刊物质量,使期刊切实成为加强术语学理论研究、指导名词统一工作、推广规范名词的重要园地。继续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术语工作。5.搞好名词委办事机构的内部建设和各项改革(略)6.全国名词委换届筹备工作全国名词委第三届委员会至1999年底任期将满,为此,1999年要为全国委员会换届做好筹备工作。在全国名词委换届筹备工作中,我们将对一些基础学科和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学科的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召开若干学科专家座谈会,明确21世纪科技发展动向,确定第四届委员会开展工作的重点;制定全国名词委21世纪初叶的发展规划,提出第四届全国名词委全体会议中心议题和方案,报常委会研究批准;准备第四届全国名词委全体会议各类会议文件并做好会议经费、物资和服务保障方面的筹备工作。1999年是完成第三届委员会各项任务的关键年度,也是各项工作极为繁重的一年,我们要以对我国科技名词统一事业高度负责的历史责任感和热情,努力完成好第三届委员会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以更大的成就,迎接新世纪的到来。  相似文献   

20.
我受第一组的委托将数学、物理、力学、化学、天文、原子科学等学科的委员以及大百科全书、国家技术监督、辞书等方面的委员,向大会汇报8日和9日两个单元的分组讨论要点。分组讨论的议题可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是希望和要求全国委员会制定好今后四年的计划和再往后的六年的规划;第二是注意与制定国家标准的部门的分工和协调;第三是一些建议。第一小组的委员一致认为,按照预期目标,到2000年,全部完成既定的几十个分支学科的基本名词的审定、统一和颁布,应作为全名委会在今后十年内的首要任务,为此必须制定好本届委员会的切实可行计划,并勾划出后六年的规划,从组织上和条件上做好保证。对于陆续完成第一批基本名词审定和颁布的各分委员会要明确各自的第二批审定工作的内容和要求。我们认为,第二批审定的任务,一是审定新词。新词的提出和审定由分委员会承担,全名委会办公室负责指导、协调、交流和出版,建议《自然科学术语研究》开辟刊登新词的版面。如果无力或不能对新词作出权威性审定,可应提出推荐汉文名和与之对应的外文名。二是名词注释。我们认为作简明的定义性注释的对象只应是新词、概念易于混淆者、词意不明确者以及具有新概念的名词。化学、物理、数学、力学、原子科学和天文学等方面的全名委会委员都表示,名词注释不是全面注释,名委会的任务,主要是审定而不是注释,颁布的是统一了的规范化名词而不是定义性辞典。此外,全面注释不仅工作量大,而且难度也大,不易顺利进行。第二批审定的第三个任务是扩充基本名词。由于各分委员会对基本名词的收词范围不完全一致,可以适当地扩充认为有必要扩充的基本名词,其中包括一些专业性强的复合词。此外,由于各分委员会完成第一批审定的时限不同,对各自的第二批审定任务不能强求一致,对繁体字海外版也不作统一要求。第二,当前除了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在审定、统一和颁布科技名词外,还有各部委以及国家技术监督局等机构和单位也在建立名词和术语,并定为国家标准。这样,有两个并行的机构在规范科学名词和术语。第一小组希望全名委会注意并采取加强协调的有效措施。最后,提一些希望和建议。(一)加强宣传。宣传统一和规范化科学名词的意义和重要性。不仅要向社会宣传,也要向有关领导、宣传部门和单位,以及科学家和教师宣传。本届大会召开的前夕,钱老主持记者招待会的电视新闻报导表明,向社会宣传的职能机关和部门对科学名词的审定和规范的重要意义就认识不够。(二)建议全名委会增设港、澳、台科学家的委员席,以利交流和沟通,也利于审定和统一。(三)建议将《自然科学术语研究》改为公开发行。(四)出版已颁布的名词的简装本,以期降低售价,使各级使用者,包括大、中、小学老师、科技工作者、编辑出版人员能买得起。买得起才有利于用得上。否则,权威性也难于在社会上真正落实,规范化的目的也难于达到,更谈不上统一名词的大普及。第一小组的吴大任、张青莲和钱临照三位委员对于这条建议均作了发言,吴老还写了书面意见。(五)协助并指导有能力将已颁布的名词翻译为少数民族语种的部门和单位,作好翻译、审定和出版。(六)重视交流经验,以期新建立的分委员会充分吸取已有的经验和教训,少走弯路。例如,强调名词的审定是审定汉文名词,并配以对应的外文,主要是英文,而不是英译汉。又如,建立好框架,规范好基本名词的范围等等。(七)作好反馈意见的收集,将可以作到的改善纳入第二批审定中。(八)考虑建立类似于外国自然科学家译名协调委员会的协调须织,研讨日益增多和无法回避的缩写字的规范化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