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桂华  刘玉文  张斌 《科技信息》2010,(34):I0312-I0313
本文通过对机组锅炉进行在线监测,分析了排烟温度对锅炉热损失的影响,并总结了电站锅炉排烟温度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针对该锅炉做了变氧量试验,并得出了过量空气系数与排烟温度的变化规律,提出了排烟温度的应达值。  相似文献   

2.
张宝瑞 《科技资讯》2012,(3):104-104
目前,我国电厂普遍存在锅炉排烟温度过高的现象,这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我国电厂节能工程的进展。本文从影响电厂锅炉排烟温度过高的因素入手,着重研究电厂锅炉排烟温度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3.
提出余热锅炉最佳排烟温度的确定方法,在考虑余热锅炉收益和投资的时间价值的条件下,建立余热锅炉排烟温度的优化模型;导出一定条件下余热锅炉受热面投资、经济排烟温度及余热回收系统年收益、净收益的计算公式,在多项工程设计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薛亚南 《科技信息》2012,(15):140-141
一台35t/h改造循环流化床锅炉,在运行过程中排烟温度一直偏高,出力不足,通过对可能影响排烟温度升高的各个原因的分析,并且依依进行了处理。使得锅炉不但达到额定出力,排烟温度也降低到设计温度。  相似文献   

5.
浅谈如何降低锅炉排烟温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产锅炉机组运行中,排烟温度普遍高于设计值。排烟温度升高,排烟损失增大,从而导致锅炉效率降低,煤耗升高,经济效益下降,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并结合现场经验,对引起排烟温度升高的原因从运行调整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归纳,针对不同的起因,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余热锅炉排烟温度参数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余热锅炉最佳排烟温度的确定方法,在考虑余热锅炉收益和投资的时间价值的条件,建立余热锅炉排烟温度的优化模型;  相似文献   

7.
该文对几种降低135MW锅炉排烟温度方案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和比较.介绍了某自备电厂采用低温省煤器降低锅炉排烟温度的技术方案特点,改造后的运行情况以及其经济性分析.本工程的改造经验对其它机组在降低排烟温度改造工程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针对大庆油田热电厂#2锅炉运行中锅炉排烟温度,灰渣、飞灰含碳量偏高,从而导致锅炉效率有所下降。为了提高锅炉运行经济性,找到影响锅炉效率的主要因素,寻求合理的运行方式,对#2炉的锅炉排烟温度、锅炉排烟氧量进行了标定,对灰渣成分进行测试,同时进行制粉系统优化调整、煤粉细度调整、磨煤机出口温度调节、二次风挡板优化调整、锅炉变氧量等单因素的优化调整及测量,分析五种因素下对锅炉效率的影响,并给出了在锅炉额定工况下的优化运行方式。  相似文献   

9.
杨俊广 《科技信息》2012,(5):170-170,200
锅炉运行中,经常出现排烟温度大大高于设计值。排烟温度升高,排烟损失增大,从而导致锅炉效率降低,煤耗升高,经济效益下降,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并结合现场经验,对引起排烟温度升高的原因从环境、设计、设备、管理等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归纳,针对不同的起因,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国产锅炉机组运行中,排烟温度普遍高于设计值.排烟温度升高,排烟损失增大,从而导致锅炉效率降低,煤耗升高,经济效益下降,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并结合实际经验,对引起排烟温度升高的原因从环境、设计、设备、管理等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归纳,针对不同的起因,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江河源区近40年来气温变化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长江、黄河源区从1961—2001年的年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分析得出:江河源区近40年来年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口最低气温随时间均呈增温态势;日最低气温的增温比日最高气温的增温更显著:20世纪90年代以米气温明显偏高;但也有新的特点:一月份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和日平均气温进人90年代不但没有变暖反而足降低的;80年代后期年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发生了显著的变暖突变。  相似文献   

12.
江西省草面温度变化特征及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江西省8个观测站连续2年的观测数据进行分析,表明草面温度具有以下基本特征:江西省草面温度的年平均值为20.4℃,且由南向北逐渐降低;草面温度在1d内有1个最高值和1个最低值;草面温度日较差的大小和纬度、季节、自然地理条件、天气等因素有关。草面温度与气象因子有着重要的关系:草面温度与气温呈现明显的正相关,且草面温度的绝对值大、振幅大,累积频率也不相同;草面温度与地面温度也为正相关,且草面温度低于地面温度,草面温度在不同季度的升温和降温速度与地面温度不一致;天空状况显著影响着草面温度的变化,而且影响程度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不同。  相似文献   

13.
根据非稳态导热的控制微分方程,建立了钢-混凝土结合梁试件降温与升温过程的数学模型.将恒热流的三维导热问题视为相应的3个一维导热问题的叠加,并采用有限差分法对控制微分方程进行离散,对钢-混凝土结合梁试件在强迫对流环境下的降温(25~-45 ℃)和自然对流环境下的升温(-45~25 ℃)中的温度分布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在降温与升温过程中,钢-混凝土结合梁试件内部各点温度变化速率不相同,导致试件内温度分布不均匀,形成了温度梯度;气温的较大变化会使钢-混凝土结构内部温度分布不均匀,由此产生的温度应力可能会破坏桥梁结构.  相似文献   

14.
根据洞庭湖城陵矶站1991-2019年月平均水温和气温的同步资料,基于线性趋势分析和小波分析方法,系统地研究气温与水温的年内变化、年际变化趋势及周期性特征,并探讨水温变化对气温、降水和风速变化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多年平均水温与气温的年内变化规律相似,1-8月为升温期,9-12月为降温期;近29年,洞庭湖年平均水温和气...  相似文献   

15.
石路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3,47(10):1616-1620
研究人在不同环境温度下,光源照度和色温对人体体核温度、皮肤平均温度和皮肤血流量的影响,探索光源照明对人体体温调节的作用.对8名受试者在人工气候室不同环境温度(18,30 °C)、光源照度(300,1 000 lx)和色温(3 000,6 000 K)下的体核温度、平均皮肤温度和皮肤血流量进行了60 min的测量和记录.结果表明:无论在高温还是低温条件下,当人体暴露于低色温光源下时人的体核温度较高色温光源下时高;在较低的环境温度下,平均皮肤温度和皮肤血流量在冷色温光源下的值高于低色温光源下的值;在较高温度下,平均皮肤血流量和皮肤温度在低色温光源下的值高于冷色温光源下的值.因此,在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光源照明对人体的热调节起着一定的作用,在环境高温下以运用高色温光源为宜,反之亦然.这提示人们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对于光源照度和色温的选择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除视觉需要外,选择时还应考虑人体生理功能的平衡和舒适感.  相似文献   

16.
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性能测试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实测情况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露点式冷却器可以使出口干球温度在进口湿球温度以下.固定进口湿球温度时,随进口干球温度的增大,出口干球温度和温降增大,效率降低;固定进口干球温度时,随进口湿球温度的增大,出口干球温度增大,温降和效率减小,并且随进口相对湿度的增大,出口干球温度增大.进出口干球温差随进口干湿球温差的增大而增大.该冷却器一、二次风量比最佳值为1.5.  相似文献   

17.
采用自动化蜡沉积循环管道流动系统研究含蜡富气原油在现场的温度变化范围内和流动条件下的蜡沉积过程 .将油田现场取得的脱气原油在高压下加气加水配成富气油样 ,分别采用冷却测试和等温测试两种实验过程 ,测试在湍流条件下的蜡沉积规律 .冷却测试过程精确地测试含蜡原油从高于原油析蜡点温度到较低环境温度范围内在现场流速、油温和环境温度下的蜡沉积过程 ,同时结合等温测试过程研究蜡沉积的机理 .实验结果表明 :含蜡原油蜡沉积与环境温度、油温、油温与环境温度的温差有关 ;在湍流条件下 ,剪切效应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8.
新余市51年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新余观测站1959~2009年的气温资料,从年平均气温、夏季、冬季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趋势变化角度对新余51年的气温变化作了全面分析。分析表明:新余市51年来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年平均最低气温都呈上升趋势,90年代中期之后增温尤其明显。夏季、冬季气温趋势变化中,夏季变暖趋势不明显,冬季变暖趋势显著。  相似文献   

19.
基于等效时间的混凝土绝热温升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对不同养护温度下的混凝土绝热温升进行了研究,采用化学反应速率描述环境温度对混凝土绝热温升的影响,探讨了化学反应速率与养护温度之间的关系.引入等效时间的概念,根据Arrhenius函数和指数函数研究水化热化学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变化,最后采用反演分析方法中的最小二乘法回归分析试验数据,确定绝热温升和等效时间的关系式.结果表明,温度对混凝土水化热最高绝热温升影响不大,对于某种混凝土存在唯一的绝热温升与等效时间关系曲线,可以用等效时间描述温度对混凝土绝热温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磁巴克豪森噪声(MBN)技术的无缝线路实际锁定轨温检测方法。该方法使用MBN技术检测钢轨温度应力,使用轨温计检测表面轨温,并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算法建立线路的钢轨温度应力随钢轨表面轨温与实际锁定轨温差值变化的预测模型,最后将预测模型得到的温差和钢轨的表面轨温用于计算实际锁定轨温。通过对河北保定的一段无缝线路进行钢轨温度应力及表面轨温检测,证明该方法能提高检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