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我国"一箭双星"成功发射2颗北斗导航卫星9月19日3时1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采用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将第14颗和第15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转移轨道。这是我国第2次采用一箭双星方式发射北斗导航卫星,也是今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网的第3次发射。此次北斗导航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快速组网技术日臻成熟。  相似文献   

2.
《中国西部科技》2010,9(19):46-46
[新华社]8月1日5时3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五颗北斗导航卫星,并将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一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是我国今年连续发射的第3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  相似文献   

3.
科技博览     
《石河子科技》2011,(4):69-70
<正>我国第九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北京时间27日5时44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第九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中国北斗导航系统组网的第四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该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又迈出坚实一步。专家称,目前,中国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的基本系统已建设完成,正在抓紧开展星地联调和测试评估工作,经初步测试系统运行良好,将于今年年底前为中国及周边大部分地区初步提供连续无源定位、导航和授时以及短报文通信服务,满足交通运输、渔业、林业、气象、电  相似文献   

4.
《甘肃科技纵横》2010,39(1):1-1
2010年1月,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将第三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这标志着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建设又迈出重要一步,卫星组网正按计划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5.
1成功发射第四颗北斗导航卫星[关注指数:]2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将第四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7日,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对第四颗北斗导航卫星顺利实施了第2批次轨道位置捕获控制,卫星成功定点于东经84.6&;#176;赤道上空,准确进入地球静止轨道。  相似文献   

6.
观察     
<正>我国成功发射第八颗北斗导航卫星4月10日4时4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第八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一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这次发射是今  相似文献   

7.
媒体纵览     
正中国成功发射第五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2月1日15时29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第五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同时也是中国第21颗北斗导航卫星,标志着北斗系统全球组网迈出坚实一步。该星入轨后,将与先期发射的四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共同开展星间链路、新型导航信号体制等试验验证工作,并适时入网提供服务。星间链路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亮点,不经过地面基站,就能实现卫星之间的通信,堪称"空间高速互联网"。根据北斗系统全球组网建设计划,2018年将率先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基本服务。2020年将建成国际一流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来源:新华网2016年2月2日)  相似文献   

8.
《中国西部科技》2010,9(20):33-33
<正>[科技日报]记者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了解到,今天17时57分,该中心对我国第五颗北斗导航卫星顺利实施了第二批次轨道位置捕获控制,卫星成功进入预定轨道。针对第五颗北斗导航卫星技术状态新、控制过程复杂  相似文献   

9.
<正>[核心媒体报道频次:28/30]11月5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24和25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两颗卫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是中国北斗三号第一、二颗组网卫星,开启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的新时代。北斗三号卫星将增加性能更优的互操作信号B1C和B2a信号,在进一步提高基本导航服务能力基础上,按照国际标准提供星  相似文献   

10.
<正>11月6日1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四十九颗北斗导航卫星。该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北斗三号系统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全部发射完毕,这也开启了北斗系统全球组网的新时代。早在2000年,我国就已经发射了两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双星组成北斗导航卫星试验系统,让我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具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而这两颗卫星也  相似文献   

11.
《科技潮》2009,(5):7-7
4月15日0时1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2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相似文献   

12.
冯昭奎 《世界知识》2020,(17):64-66
2020年8月3日,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前半年完成全球星座部署,开通全系统服务。北斗500余种核心部件全部实现了国产化,包括星间链路、髙精度原子钟等核心高技术难题已经全部攻克。由24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3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  相似文献   

13.
2012年10月25日,第16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北斗"区域导航卫星星座建成。到2020年,还将建成"北斗"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与GPS等系统相比,"北斗"导航系统有何特殊之处?它又有什么样的用途?  相似文献   

14.
科普中国     
正我国"一箭双星"发射成功1月12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二十六、二十七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两颗卫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是我国北斗三号工程第三、四颗组网卫星。卫星入轨后,经测试及入网验证,可对外提供服务。按照计划,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于2018  相似文献   

15.
导航信号结构是卫星导航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也是我国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独立建设、自主运行的标志.本文分析了北斗三号B1频点卫星导航信号设计的需求与挑战,详细介绍了为满足北斗三号新一代导航信号性能提升、多样化接收以及与其他导航系统兼容与互操作等方面的迫切需求,我们为北斗三号主用信号B1C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正交复用二进制载波偏移(Quadrature Multiplexed Binary Offset Carrier,QMBOC)调制技术,以及为解决北斗三号B1频点新旧两代和军民两类导航信号并存的重大技术难题,提出了一种通用的多频多分量导航信号恒包络复用(CEMIC)技术,并通过对北斗三号组网卫星实际播发的信号接收处理与分析,验证了新一代B1频点信号的先进性能.QMBOC调制和CEMIC复用构成了北斗三号B1信号的核心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信号的时频域特性、接收性能及发射效率,目前已经部署在北斗三号所有的组网卫星上并开始向全球提供服务,成为北斗三号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6.
全球导航定位卫星系统被誉为继“阿波罗”登月飞船、航天飞机计划之后的第三大航天工程。不久前,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三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在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的精确控制下,在完成了地球捕获、太阳能帆板  相似文献   

17.
卫星导航的研发已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我国北斗也在与时俱进。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北斗导航系统的构成及定位原理,接着分析了我国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应用特点及北斗导航卫星与国外导航卫星的比较。最后就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面临的各种问题及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方案。  相似文献   

18.
《甘肃科技纵横》2010,39(4):1-1
2010年8月1日5时30分,我国第五颗北斗导航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并进入预定轨道。至此,这个中心组建40年来,已先后将56颗国内外卫星送入太空,综合发射能力实现了六大跃升,跻身世界一流航天。发射场行列。  相似文献   

19.
<正>1成功发射第四颗北斗导航卫星[关注指数:]2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将第四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7日,西安卫星测控中心  相似文献   

20.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主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然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对GNSS测量数据精度有何影响的研究较少,本文主要研究有无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参与下,对GNSS测量数据的点位中误差及点位精度所带来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有北斗的参与下,数据的点位中误差明显偏小,更接近已知点位的坐标,且数据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