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羊毛纤维经高温蒸汽及高温水煮处理后的吸湿性能与拉伸性能的变化.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及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羊毛纤维经高温热湿处理后微观结构形态及结晶度.结果表明,经不同温度及时间的蒸汽、水煮处理后,羊毛纤维的吸湿性能出现不规律的变化,而纤维的拉仲强力及伸长则降低;经高温热湿处理后,羊毛纤维的鳞片遭到破坏,纤维结晶指数下降.  相似文献   

2.
超倍拉伸是制备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的有效途径。研究了萃取、干燥工艺及拉伸速度、浸度等对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冻胶纤维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乙烯冻股纤维最大拉伸倍数随萃取除油率的增加而增加;纤维萃取后干燥时有一最佳干燥温度,为25℃左右;随冻胶纤维萃取干燥收缩率的增大,纤维结晶度增加,拉伸性能变差;聚乙烯纤维的拉伸速度不能太高,拉伸温度存在一最佳范围。  相似文献   

3.
为了了解剑麻纤维掺入混凝土后,其物理和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通过对不同掺量剑麻纤维水泥混凝土复合材料的工作性、力学性能、耐久性等进行试验,发现不同掺量剑麻纤维对剑麻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坍落度、含气量、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耐久性等性能的变化情况,从而确定出最佳剑麻纤维的掺量范围,为进一步研究剑麻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其它性能及应用提供参考.通过试验得出在水泥混凝土中掺入剑麻纤维后能提高其抗劈裂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  相似文献   

4.
剑麻纤维由于结晶度、取向度较高,非纤维素物质及木质素含量高,造成纤维手感粗硬,使剑麻产品仅限于地毯、绳索等少数初级加工产品,未能得到充分开发利用。通过对剑麻纤维的氰乙基变性处理,使其微细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从而为剑麻纤维纺低特纱,开发应用新领域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的增塑熔纺,由于聚合物浓度较高,大分子缠结多,纤维超拉伸比较困难,难以达到高强度。采用预热处理的方法,改善了纤维的拉伸行为和力学性能。经WAXD、SEW分析发现,预热处理后大分子网络相互靠近,使片晶厚化,晶粒尺寸变大,而纤维结晶度有所减小,有利于超倍拉伸的进行。这里最佳热处理温度为115~130℃,最佳热处理时间为3~10 min。  相似文献   

6.
以丙纶长纤为经纱,剑麻连续长纤为纬纱,织成剑麻/PP平纹机织物.采用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对织物进行碱处理,将处理后的织物与聚丙烯薄板模压成型,制备出剑麻连续长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采用SEM对碱处理前后的剑麻纤维形貌进行分析,讨论不同碱处理浓度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碱处理对剑麻连续长纤的表面具有刻蚀作用,以及对剑麻连续长纤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动态热机械性能、拉伸性能、弯曲性能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测试了变异山羊绒单纤维压缩弯曲性能、拉伸性能和结晶度.经过对变异山羊绒各种纤维类型的分析比较,发现在压缩弯曲性能中,绒纤维和二细纤维的峰值力和抗弯刚度较小,而两型纤维和粗毛较大;在拉伸性能中,粗毛的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都较大;对于各纤维类型的断裂强度,则是绒纤维较大,其次是两型纤维、粗毛,最后是二细纤维.X射线衍射法测试了变异山羊绒不同类型纤维结晶度,其中二细纤维较小.  相似文献   

8.
在萃取阶段用表面改性剂溶液对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冻胶纤维进行表面处理,然后经过多级热拉伸制得改性纤维。对萃取液进行了紫外吸光度分析,并对改性前后纤维的表面化学结构、力学性能和表面粘结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经表面处理的纤维表面引入许多极性基团,纤维粘结强度随拉伸倍数增加而提高,纤维粘结性能得到较大改善;表面处理对纤维的力学性能影响不大。其中EVA的改性效果最为明显,3级拉伸后纤维的粘结强度提高了100%.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以干态剑麻叶片作为增强材料与环氧树脂复合后制成复合板材的拉伸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剑麻叶片自身可视为一种定向增强的复合材料,与环氧树脂复合后,在定向拉伸性能上可以得到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剑麻纤维的化学成分,微细结构,机械物理性能和热性能等性质作了测试分析,采用碱处理对剑麻纤维进行改性,并对碱处理对剑麻纤维有关性质的影响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适当的碱处理工艺可改善剑麻纤维的性能,提高其可纺性,为剑麻产品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To improve the toughness of silk fibroin( SF) films,poly( ethylene glycol-glycerin)( PEGG) was synthesized with ethylene glycol and epichlorohydrin. The SF / PEGG blend films were prepared by casting aqueous solution and their structures were characterized. The PEGG was in liquid state at room temperature so it will not be a single phrase at blend film. It crosslinked with SF and made it insolubility in water. The results of X-ray diffraction( XRD) indicated that the crystallinity of the SF in the blend films decreased with the content of PEGG increasing. The tensile strength and elongation at break of blend films were measured using an instron tensile test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ensile strength and elongation at break of blend films were high enough for application.After the blend films were stored at room temperature for 100 d,the crystallinity, the tensile strength and elongation at wet state increased. The blend films are superior to SF films in providing excellent flexibility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in both dry and wet states. Based on the fact that SF has good biocompatibility,the SF /PEGG blend film will offer new options in many different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2.
聚乙二醇-丝素共混膜物理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二醇(PEG)以不同比例混入丝素可形成共混丝素膜,并具有良好的拉伸性、透水、透;气、透光性和一定的生物降解与溶解性。实验结果表明:虽PEG和丝素的可混合性稍差,但在一定的透水、透汽性和较好的柔韧性前提下,可达到创面膜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3.
通过WAXS,SAXS和拉伸试验对聚丙烯-聚异丁烯共混物进行了表征,讨论了结晶条件和共混物的组成对其形态和拉伸行为的影响,与室温淬火试样相比,等温结晶试样具有较高的结晶度、较厚的晶片、较高的拉伸模量及强度、较差的韧性,PIB的存在导致iPP结晶度降低,力学性能变差。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热牵伸和热定型处理对静电纺丝左旋聚乳酸平行纳米纤维膜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拉伸试验表明,在100 ℃热空气条件下,沿纤维排列方向上牵伸300%、热定型10 min的纤维膜力学性能最佳,其抗拉强度和模量分别达到103 MPa和1.83 GPa。扫描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经热牵伸后,纤维的直径随牵伸率的增加而减小,其致密及平行程度相应提高,纤维内部转变为垂直于纤维轴且平行排列的片晶结构。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结果表明,纤维膜的结晶度随牵伸率的增加而增大,随热定型时间先增加后减小。广角X射线衍射和小角X射线散射分析可知,纤维膜经热处理后的结晶为α型,其微晶尺寸及晶面间距均随牵伸率的增加而减小,随热定型时间先增加后减小,而纤维内部的针状微缺陷随着牵伸率的增加而变得更加狭长有序,使得纤维膜的力学性能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5.
以聚4–羟基丁酸酯摩尔分数为7.3%的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和玉米淀粉为原料,通过挤出熔融共混和注塑成型制备了P(3HB-co-4HB)/玉米淀粉共混材料.借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失重分析仪(TGA)和电子拉力机等考察了玉米淀粉含量对共混材料熔点、结晶度、热分解温度、耐水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玉米淀粉含量增加,共混体系的结晶度减小,熔融温度降低,熔限变宽且出现明显的双峰;玉米淀粉含量为30份的共混材料热分解温度较纯P(3HB-co-4HB)-7.3略有降低,缺口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在淀粉含量为10份和20份达最佳,其值分别为4.95.kJ/m2和33.15%,较纯P(3HB-co-4HB)-7.3分别提高14.3%和147.76%.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则随玉米淀粉含量增加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6.
补强粘胶基碳纤维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Ray衍射、小角X-Ray散射、SEM等方法对补强处理前后的RCF样品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补强后的RCF抗拉强度大幅度提高,结晶度增加,表面缺陷减少.  相似文献   

17.
茂金属聚乙烯结构与拉伸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助GPC、FTIR、WAXD、密度梯度计和万能材料试验机等测试手段,研究了茂金属聚乙烯结构与拉伸性能,发现茂金属聚乙烯(mPE)具有比传统聚乙烯更规整的结构、更窄的分子量分布以及更高的断裂拉伸强度,并且密度数据显示乙烯-辛烯共聚物mPE-2分子结构中含有长支链,乙烯-己烯共聚物(mPE-4)则属于典型的中、高密度聚乙烯,这使两者的结晶结构存在一定差别,前者具有较低的结晶度和较小的晶粒尺寸,而后者拥有较高的结晶度和较大的晶粒尺寸;此外,与传统聚乙烯相比,茂金属聚乙烯还表现出明显的“应变硬化”现象。  相似文献   

18.
热处理对聚丙烯结晶度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徐涛  金志浩 《贵州科学》1999,17(4):260-265
研究不同热处理温度和热处理时间对聚丙烯结晶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热处理温度提高,结晶度呈上升趋势,随热处理时间延长,结晶度增加并趋于稳定,但过长的热处理时间对结晶度的增加没有太大的作用;热处理温度的提高及热处理时间延长会使冲击强度下降,使断裂伸长率下降,拉伸强度、屈服强度和弹性模量提高。  相似文献   

19.
茂金属聚乙烯/高压聚乙烯共混物的结晶行为和力学性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不同比例共混的茂金属聚乙烯(MPE)和高压聚乙烯(LDPE)样品的结晶行为、结晶形态和力学性能,讨论了共混物组成、升降温速率对样品结晶行为、形态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为MPE的加工提供了理论依据.加入少量LDPE,MPE材料的结晶速率、结晶度有所降低,抗张强度、抗撕裂强度降低,但程度均较小.因此加工MPE时,混入少量LDPE,既能改善材料的加工性能,又能保持材料优良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