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失地问题表现突出,失地农民的经济、政治及其他权益受到侵犯。导致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的原因是土地产权制度的缺失、土地征用机制的不完善及社会保障不完备。在符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对失地农民权益进行保护:将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交易进行规范,完善土地征用程序,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只有农民权益得以保护,才能保障城镇化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行的征地政策存在诸多不合理因素,它在一定的程度侵害了农民利益,带来了腐败、土地浪费等问题。这种“蛮横”的政策之所以能够长期存是由于我国现行的征地政策受到了土地制度及土地征用制度的严重制约。要想在土地征用过程中切实的保障农民权益,减少腐败和土地浪费,除了对现行的土地征用政策进行完善外,还要从制度上入手,进一步改革我国的土地制度及其征用制度。  相似文献   

3.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大量农业用地转为非农产业用地。由于我国征地制度改革滞后,被征地农民数量大,情况复杂,使得被征地农民补偿安置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甚至引发了激烈的矛盾冲突,这迫使我们必须正视对在被征地过程中遭受损失的农民进行合理补偿的问题。为了更有效地推进我国土地征用补偿制度的改革,本文从农地的产权制度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分析我国目前土地征用补偿不合理给农民带来的难题,并针对我国土地征用补偿制度存在的缺陷,试提出完善土地征用补偿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现行土地征用补偿制度的探索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开始运用土地征用权来获取各项经济建设所需的土地。通过土地征用,大量农用地转为非农用地。在这土地性质转变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如一些地方政府违反法律规定滥用征地权,强行征用农民的集体土地,侵犯农民的土地承包权;或为增加招商引资吸引力,压低征地补偿费标准;有的国家重点工程和地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多获取土地收益,或节省工程投资,普遍存在压低征地补偿费标准的情况。另外在征地费管理和使用上,存在征地补偿费不到位的情况,严重影响了被征地农民群众生产和生活的安置。特别是一些地方政府将征地…  相似文献   

5.
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权利主体,限制土地征用范围,提高征用补偿标准,将失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从制度上来保障农民土地权益。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国外土地征用补偿制度的比较分析,立足于我国征地补偿制度所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较为完善的征地补偿机制,从征地补偿标准、补偿方式、补偿分配等几个方面着手,提出了完善我国现行土地征用的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7.
城镇化推行已久,在这过程当中作为城镇化的主体——农民,城镇化中因政府在征地过程中对自我定位偏差、补偿标准的过低以及法律保障、就业保障、社会保障的缺乏导致农民权益受损不愿意被城镇化。然而中国想要发展,就必须消除城乡、区域二元经济结构则来实现工业化、城镇化,那么将要开始全面实施的户籍改革和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如何保护失地农民的权益成为中国经济全面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农地征用制度的不足及完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目前农村集体土地征用制度存在征地范围太宽、征用程序不透明、对农民的补偿及安置不到位、征用缺乏监督等问题。完善土地征用制度需要:明确界定“公共利益”,非公益性建设用地应遵循市场化原则,增强土地征用程序的透明度,落实对被征地农民补偿及安置措施,完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9.
赵淑华 《科技信息》2012,(6):108-108,11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土地征用制度逐渐暴露出其存在的诸多问题,如土地征用权滥用、补偿标准过低等,已经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本文通过分析各国的土地征用制度的优势与特点,再结合我国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李昊泽 《科技信息》2012,(33):270-270,286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的权益保护法律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到目前为止已经初步建立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农民权利的法律保护系统。但是,我国在这方面仍有许多不足,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我国的农民权利律保护制度。本文首先分析了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保障的目的以及意义,接着分析了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受侵害的现状。并最后提出保障农民土地流转权益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1.
黄建东 《广东科技》2014,(12):237-238
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用地需求逐渐增加,城镇周边农村土地被征用现象也变得越来越频繁。征地过程中农民权益的保护以及失地农民生活安置问题是国家和政府一直密切关注的问题。就福建省泉州市地区近年来征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回顾、思考,总结经验,为完善征地制度,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和更合理安置失地农民,推动征地工作的顺利进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目前的农村土地征收法律制度中,存在着征用与征收不分、征收目的不明确、补偿范围狭窄和补偿标准偏低、土地征收程序缺失等一系列弊端,因此,有必要完善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征收法律制度。以更好地维护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3.
张凡艳  黄绍青 《科技信息》2008,(21):335-335
土地征用问题的根源是补偿标准确定不合理,补偿费和增值收益分配不公平。其原因是补偿内容残缺,补偿标准计算方法单一,补偿标准制定存在技术上的困难,农地所权有残缺,理论依据缺乏。因此,要运用多种方法评估土地征用价格,采用先进技术,把生态价值纳入到土地征用补偿中,使生态价值、社会价值、投资回收价值、生产力价值都涵盖在土地征用价格中,从而提高土地征用成本;改革农地产权制度,设定农地发展权,增强农地所有权权能;出台法规条例,使土地征用有法可依。  相似文献   

14.
土地流转中农民承包经营权益保障法律自身存在的冲突导致对农民权益的保护不到位,使土地流转中侵害农民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由于救济渠道较少,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民在保护自身土地承包经营权时易于引发社会矛盾。积极完善土地流转中农民承包经营权益保障法律有利于对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权益的保障,有利于减少土地流转中社会矛盾的产生,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城市化、大型工程建设,土地征用规模不断扩张,征地是国家的强制性行政权力,这种强制性要求国家必须制定完备的法规、条例和操作规程,保障被征土地的农民的合法权益。但是从我国的征地实践看,我们的制度建设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本文分析了我国现行农地征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我国征地补偿制度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土地被不断征用,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在此过程中涉及到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民以及开发商等多方利益主体的利益。作者试图运用博弈分析框架观察和分析土地征用过程中,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现状。并通过分析与实地调查,以山西省太原市为佐证,来支持论点。最后,作者对完善土地征用制度,实现土地的科学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土地征用是发生在国家和农民集体之间的所有权转移,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按照法律规定的批准权限和程序批准,给农民、集体和个人补偿后,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转变为国家所有的政府行为,被征地者其所有权发生了转移或灭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征用耕地的补偿费主要包括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其中,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产值的6至10倍;安置补助费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4至6倍,最高不能超过15倍。如果按照这个标准仍不能使需要安置的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增加安…  相似文献   

18.
对农民来说,土地是他们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也是他们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因土地而产生的“承包经营权”是广大农民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但随着农村土地特别是城市郊区土地被大量征用,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他们的诸多权利也随之被剥夺。本文针对目前农村土地征用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指出应从保护耕地、明确征用范围、妥善安置失地农民及保障农民权益等方面来改革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在处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进程中,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工业化的进行,我国的城市化和城镇化已经进入加速发展时期,要实现我们的宏伟蓝图和目标最为关键的就是如何解决好农业现代化和九亿农民的生存和生活问题。城镇化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征地问题。由于我国土地为”二元”所有制,在征地过程中,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只有被征收为国有土地,才可以进入市场,通过有偿出让获得增值。这一系列的土地所有权关系、土地使用性质,以及经济关系的变化,涉及到多方面的经济利益,其中作为直接受益主体的失地农民在征地过程中却得不到相应合理的补偿,自身合法利益经常遭受侵害。  相似文献   

20.
李建 《科技资讯》2006,(16):193-19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经济取得了迅速发展,农民收入逐年增加。特别是在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一些主要城市的近郊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较好,土地集中开发使用程度较高,加上国家或者地方建设需要,对农村土地征用量逐年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土地承包、农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和农村土地征用补偿费分配成为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各地基层政府和村集体组织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些相应的规章制度,对农民利益分配作出了一些制度性安排。从总的情况来看,各地的利益分配制度安排中,都存在对内部弱势群体的权益进行制度性限制甚至剥夺的倾向,致使“弱势群体的正当权益受到不法侵害,这就使得弱势群体权益问题在城市化进程中成为一个具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