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电子源是对撞机类加速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关键的系统,是正电子产生、俘获并加速到一定能量的装置,因而也是正电子加速器的源头。随着加速器物理和技术向着更高能量和更高亮度方向飞速发展,正电子源从原理和技术上都有了巨大的创新,比如未来国际直线对撞机(ILC)提出的基于波荡器的正电子源、基于激光康普顿散射的正电子源和单晶靶正电子源,等等。但通常加速器用的正电子源还是常规正电子源,即用高能电子轰击重金属靶而产生电磁及联簇射来获得次级正电子。从最近的研究情况看,ILC也没有完全放弃常规正电子源,只是称其技术相对成熟,暂不继续做预研,如果所列先进的正电子源解决不了关键技术问题,采用常规正电子源就是一个必然。中国唯一一台强流正电子源是1987年建成的,20多年来为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的成功建造及高水平运行和北京谱仪(BES)取数做出了突出贡献。随着BEPC向更高亮度延伸,以确保中国在τ璨物理研究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国家于2004年实施了BEPC重大升级改造工程(BEPCII),亮度提高100倍,要求注入器的正电子流强提高一个量级以上到40mA,为此我们重新设计、研制了正电子源。本文将对该(BEPCII)正电子源各系统做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成果》2012,(21):22-22
针对传统的生物处理工艺对于难降解废水处理效果欠佳的问题,结合催化铁还原预处理难降解工业废水和生物处理工艺的技术优点,通过开展催化铁与水解酸化、催化铁与活性污泥、催化铁与生物膜法以及混凝沉淀等方法的组合工艺研究,获得了适用于高有机物浓度、高毒性、难生化、高pH值、高氨氮工业废水处理的催化铁/水解酸化一好氧生物膜工艺,  相似文献   

3.
王丽 《中国科技成果》2009,10(20):68-69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技术的发展,以及放射性药物的创新和开发,使核医学显像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它和CT、核磁共振、超声技术等相互补充、彼此印证,极大地提高了对疾病的诊断和研究水平,故核医学显像是近代临床医学影像诊断领域一个十分活跃的分支和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科学史的文献资料入手,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回顾了从正电子和人工放射性的发现,到PET诞生及发展的历程,分析了PET从产生创意到逐步完善的过程,展示了应用技术改进的艰难曲折道路。目的在于探讨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创新间的关系,说明基础研究是技术创新的源头与基石,是推动技术发展的不竭的动力;还着眼于总结在此发展历程中,科学家们的创新思路和经验:他们善于观察与发现问题,利用实验手段认识世界,注重前期工作积累,坚持不懈,实现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医学和计算机科学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把基础科学的理论和最新成果引入到技术创新中,直接造福人类的健康。这一研究为我们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生动的范例和宽阔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密立根在数据不充分的条件下冒失地提出"原子建造"假说,以解释宇宙线的起源。该假说曾对宇宙线的研究和正电子、μ子的发现等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对假说的判决是集体性的事业。只当在量子力学基础上建立起完善的解释模型,以及诸多实验技术的发明和改进,提供更直接和明晰的数据,新粒子的发现才最终确定,谬误的假说被有效反驳。  相似文献   

6.
论芒福德的技术哲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芒福德是一位世界著名的技术哲学家,是人文主义技术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首先从技术人类学角度将技术史分为使用水和木材的始技术、煤和铁的古技术以及电和合金的新技术三个阶段,然后将历史上的技术分为两类:多元技术和单一技术。他认为人与技术协调发展的多元技术逐渐被以“巨型机器”为代表的单一技术所取代,产生了“机器的神话”,人被沦为机器的奴隶。芒福德提倡一种“民主的技术”,以改变单一技术的文明,从而恢复人在技术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实现人和技术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基础科学》2005,7(2):11-11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BEPCⅡ)继2004年11月19日将电子束调试到直线加速器的末端,保证储存环同步辐射专用运行,并提供BESⅢ探测器研制所需的试验束之后,于2005年3月19日成功将正电子束调到直线加速器出口,初步定标流强达45mA(改造前BEPC正电子流强为3-5mA),正电子能量达1.3GeV,已能够为储存环提供正电子进行机器研究。这标志着BEPCⅡ直线加速器改造又向前迈出关键一步。  相似文献   

8.
针对示范工程依托单位--绍兴市大型工业污水厂有毒有害工业废水难以生化处理的问题,从工程应用角度开展了催化还原新型生物预处理技术研究。现以刨花状铁屑废料为零价铁来源已开发出Fe-Cu、Cu/Fe、Ag/Fe和Pd/Fe等系列催化铁双金属材料;以零价铁腐蚀产物为Fe2+来源开发出多羟基亚铁络合物(FHC)、Cu/FHC、Ag/FHC和Pd/FHC等系列催化还原新材料;制备出适用于大型化工废水的催化铁单元化滤料、催化铁载体式水解酸化填料、防堵塞的催化铁流化载体填料等三种可工程化应用的单元化填料。形成合置式催化铁/水解酸化+CAST、合置式催化铁/水解酸化+悬浮填料池、分置式催化铁/水解酸化+CAST耦合工艺和成套技术三套及其系列装置,以及催化铁协同混凝沉淀+好氧生化耦合处理酸性化工与碱性印染废水耦合工艺一套,并成功构建处理规模为2000m3/d的示范工程。研究成果对提高我国工业废水的整体处理水平及为我国水体污染控制和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继2007年2月初BEPCII电子环成功调束并达到预期目的后,中科院高能所加速器中心对正电子输运线和储存环的硬件系统及物理方案做了精心准备。3月4日正电子环成功实现正电子束流积累,正电子束流强度达到8mA。这是BEP-CII继同步辐射环、电子环调束后取得的又一重大进展。BEPCII正电  相似文献   

10.
<正>人们知道一顿美餐可以刺激释放多巴胺。现在一项来自德国马普学会新陈代谢研究所的研究表明,大脑释放多巴胺发生在两个不同的时间:食物入口和入胃。这种机制可能增加对美食的渴望,并延迟大脑发出"吃饱"的信号。这项研究近日发表在《细胞·代谢》上。该研究负责人Marc Tittgemeyer表示,通过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研究人员不但发现了进食过程中两次多巴胺分泌高峰,还找到了大脑中与这两次多巴胺分泌相关的特定区域。第一次分泌发生在与奖  相似文献   

11.
《科学大观园》2012,(15):22-22
1、绿茶女性生理期经血中含有较高的血红蛋白、血浆蛋白以及血色素,因此女性在经期会流失到很多铁元素,所以需要及时补铁。茶中的鞣酸会在肠道中与铁离子结合。并产生沉淀,会妨碍肠粘膜对铁离子的吸收,容易出现焦虑、易怒、情绪不佳以及乳房胀痛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一、研究内容 筛选神经干细胞系不同分化阶段的特异性标志,研发相应的放射性示踪剂;利用PET(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r Tomography,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进行体内移植干细胞的在体、可视化评价提供其体内分布、存活、  相似文献   

13.
南京作为十朝都会,随着政权更迭,朝代交替,历代皇宫也建毁数度。如今存世的除了民国“总统府”,其余皆荡然无存。其中最为诡异的就是南唐时期的皇宫,因它的彻底消失及史料鲜有记载,而留下许多谜团。  相似文献   

14.
万年沧桑巨变,千年星移物换,人类成功地战胜了自然,告别了蛮荒,最终踏上了文明的征途。现如今,身处文明盛世的我们展开了对古老社会的探源,回顾那些浩如烟海的人类发展史,凝视那些被历史的车辙碾过的深邃印痕,我们最终把目光聚集在原始社会的旧石器时代。然而,当我们想要感受和触摸这个蒙蛮社会时,却发现它早已湮灭在岁月的长河之中,于是我们选择跟随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文博系副主任的冯小波教授,从碎石间探寻这个神秘而又陌生的社会。  相似文献   

15.
(1)生成论和构成论是两种相互对立的哲学观,量子场论的"产生"、"湮灭"概念的逻辑基础在于生成论.(2)在量子场论多种解释中"场的实在论"和"结构实在论"最有合理性,它们可以有形象模型.(3)从虚粒子的"跃迁"(将要摆脱构成论、粒子论的过渡性假说)到场量子的"产生与湮灭"(彻底的生成论和场的本体论)的进步,是科学概念的革命.(4)真空不空:粒子本体论失效,并成为确立场的本体论的转机.本文的目的就是要:对由量子场论所蕴含的场的本体论、结构实在论和生成辩证法思想,以及概念革命的主要历程做一种补充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讨论了海水入侵的概念,综合分析了我国海水入侵的现状、危害和发生的原因,以及我国在海水入侵方面的理论研究与治理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海水入侵研究方面需要加强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解开山西传统坩埚铁的品质之谜,文章结合科学实验和前人成果综合分析了坩埚铁的组织、成分,并从冶铁原理的角度分析了反应过程及产品形成原因。山西传统坩埚铁含碳量不稳定:一步法坩埚铁的碳含量在1.3%~2.46%,部分属于钢,部分属于铁;两步法中第二步可以使产品的碳含量增加。除此之外,与竖炉生铁相比较,坩埚铁杂质较多,硫含量较高。成分的不稳定是由坩埚冶炼的反应过程可控性差这一特点决定的:由于是外部加热,坩埚内的还原温度较低;相对封闭的坩埚内,以H_2和CO为主要还原性气体,反应过程具有非连续性的特点;以煤为还原剂,故硫含量相对较高。从产品成分特征和反应原理看,坩埚炼铁属于古代的非高炉炼铁技术,与现代该类技术具有相同的应用背景。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技术可控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技术可控性是对技术进行有效拉制的基本依据和理论前提。文章从什么是可控性的概念入手,分别从工程和人文两个角度探讨了可控性的含义;接着,将可控性概念运用到技术哲学领域,研究技术可控性问题,明确了技术可控性的含义,以及在理解技术可控性问题时所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技术可控性的条件性、层次性、不确定性、主体性和价值取向等。  相似文献   

19.
德国的技术史研究历程可以分为两个历史时期:上升期和拓展期。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致力于出版各类技术发明与商业史的相关著作,并着力保留和整理技术文化相关的实物和档案,推动了早期德国技术史研究的建制化。1960年代之后,德国的技术史研究进入了拓展期。在联邦德国,工业大学和技术博物馆的历史学家们逐渐成为推动技术史研究进一步建制化的主要力量。与早期工程师为主体不同的是,历史学家们主要关注的是生产的历史以及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背后导致技术变革的各种社会和经济因素。1990年代后,消费史逐渐走入他们的视野,作为其研究的补充。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成果》2013,(12):39-40
该项目以为全国农业科技创新提供基础性、战略性科研支撑条件为目标,围绕农业科研用户信息需求,综合集成大规模文献数字化、数字资源整合、农业知识组织、智能检索以及嵌入科研过程的知识服务等关键技术,研究构建了面向农业科技创新的多层次知识服务体系及技术支撑平台,在农业科研项目申请、课题研究、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以及国际合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形成的共性技术和工具具有引领、示范和推广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