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介绍了污水处理中传统的A2/O工艺,该工艺具有在消减COD的同时有效脱氮除磷的优势,因而得到广泛应用。同时,对该工艺固有的一些弊端进行了分析,针对工艺中三类主要微生物:硝化菌、反硝化菌、聚磷菌竞争碳源、世代生长时间不同、食荷比要求不同的内在矛盾,列举了一些针对硝酸盐干扰释磷,碳源不足影响反硝化等的解决措施,并阐述了当前脱氮除磷工艺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为了分析哈尔滨师范大学(江北校区)教学楼和寝室楼发霉墙体发霉墙体微生物(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使用传统微生物培养法解析微生物群落结构,分离出细菌44株,分别属于15个不同的菌属;分离出真菌34株,分别属于20个不同的菌属.对微生物多样性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教学楼多样性指数(H')、丰富度指数(R)和均匀度指数(J)相对较高.根据哈尔滨市地理环境,对发霉墙体的防治方法进行分析,并提供切实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针对中等含氮废水的处理进行了SBR法脱氮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COD/N为5.5~7,溶解氧为2.5 mg/L时系统处于最佳运行状态.亚硝化状态与温度的变化表现出了一定的相关性.在反应器中存在着复杂的脱氮途径,实现了亚硝酸型同步硝化反硝化(SND)工艺,并且存在明显的好氧反硝化菌的脱氮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反硝化除磷过程中的脱氮除磷特性,采用厌氧/缺氧和硝化序批式MBBR系统(A2N-SBMBBR系统),在COD/TN平均值为2.98,单个运行周期为12 h的实验条件下,分析了单个代表性周期内反硝化除磷过程中三氮、TP和有机物的降解规律,并研究了A2N-SBMBBR系统单个代表性周期中DO、ORP和p H沿程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A2N-SBMBBR系统中实现了反硝化除磷现象,脱氮、除磷效率分别达到77.86%和76.14%;COD主要在厌氧和硝化阶段去除,TN主要在硝化和缺氧阶段去除,在硝化序批式MBBR中出现了同步硝化反硝化现象,在系统运行的缺氧阶段中,有一部分反硝化聚磷菌可以利用亚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进行反硝化吸磷反应;厌氧、缺氧阶段DO控制在0.2 mg·L-1以下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5.
对广西河池地区沉水植物进行了调查,利用布朗-布朗喀(Braun.Blanquet)的多度等级划分标准、Simpson物种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进行数据处理.共采集到沉水植物12种,隶属5科、7属.其优势种为苦草、黑藻、菹草、尖叶眼子菜.根据优势种及组成特征,将沉水植物群丛分为19个类型.群丛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黑藻+苦草群落,其次是苦草+黑藻+狐尾藻+菹草+微赤眼子菜群落和菹草群落,以篦赤眼子菜指数最小.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东部山区森林植物多样性结构与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森林植物多样性的组成用物种数、集中优势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物种均匀度指数表征,森林植物多样性的结构分为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水平结构由格局多样性指数袁征.垂直结构由垂直结构多样性指数和盖度加权叶层多样性指数表征.结合量化的群落动态.研究了森林植物多样性结构与动态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群落动态与多样性关系紧密,各植物群落多样性的组成与结构在演替的各个阶段均表现出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研究延安市郊(县)果蔬地大型土壤动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以指导果蔬地害虫及虫害的立体防治。通过手拣法对大型土壤动物进行标本采集,从土壤动物的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优势度指数以及丰富度指数方面对其进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共获得大型土壤动物标本280个,隶属于3门7纲14目。其中,正蚓目和膜翅目为其群落的优势类群,占其群落个体总数的53.93%,其他12个类群则均为常见类群。对不同种植类型果蔬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号样地的多样性指数最高,5号样地的多样性指数最低。而优势度指数(C)最高的为6号样地,最低的为2号样地。对垂直分布的分析结果表明,果蔬地大型土壤动物具有明显的表聚性,即0~5cm5~10cm10~15cm15~20cm。研究表明不同种植类型果蔬地大型土壤动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均有不同,这反应了果蔬地大型土壤动物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适应性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8.
<正>生物脱氮是去除水中氨氮的一种较为经济的方法,其原理就是模拟自然生态环境中氮的循环,利用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的联合作用,将水中氨氮转化为氮气以达到脱氮目的。目前,应用广泛的A/O、SBR、氧化沟等脱氮工艺就是在此理论基础上开发的,但这些脱氮工艺普遍存在氨氮负荷过高而引起的出水不达  相似文献   

9.
菌株Y39-6是从哈尔滨周边地区地下水中分离的一株假单胞菌,具有异养反硝化和自养脱氮能力,由于假单胞菌属内的菌种鉴定存在复杂性,对菌株Y39-6的具体分类仍有争议。通过获得菌株Y39-6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分析了菌株的碳源利用和脂肪酸含量特征,对菌株的生理生化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菌株Y39-6与模式菌Pseudomonas veronii CIP 104663T的基因组相似性更高,G+C的含量接近,共有基因数量最多,为368个,碳源利用特征相似,可以确定菌株Y39-6属于Pseudomonas veronii菌种。菌株Y39-6有15个特有基因,主要脂肪酸为C16∶0和C17∶0 cyclo,含量分别为22.05%和21.25%,与Pseudomonas veronii菌种的其他菌株相比,存在明显的特异性。通过以上研究,确定了菌株Y39-6的分类地位和生物学特征,为菌株Y39-6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生物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三江平原人工林天然化的生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 Shannon-wiener指数、Evermess指数和 Richness指数,对三江平原依兰县先锋林场的人工落叶松林进行了生物多样性的测度,并运用群落生态学方法,对不同群落不同层物种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定向抚育的落叶松人工林的多项指标,均高于一般抚育的落叶松人工林.这表明对落叶松人工林进行定向抚育,增加了人工林的生物多样性和提高了群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12.
根据2004全国第1次经济普查数据,用主成份分析法,构建了一个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模型.对嘉兴制造业内部30个行业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14.
15.
赠与合同若干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赠与合同的法律性质及与之相关联的撤销赠与的条件和法律后果、受赠人范围等问题,必须依合同法的立法宗旨得到准确解释。赠与合同采诺成合同说才符合合同法的立体本意,而且合同法规定赠与合同为诺成合同的同时,赋予赠与人的任意撤销权和法定权,与实践合同说特殊途同归。此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应纳入受赠人范围。  相似文献   

16.
不同稻作区蜘蛛群落组成与分布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根据中国水稻所的“中国水稻种植区划”分区系统,按水稻分区研究了蜘蛛群落组成及其优势种的地理分布特点。在全国六大稻作区内设82个样点,以水稻抽穗期作一次性调查,所获标本经鉴定,计有21科,74属,163种,优势种蜘蛛8科,12属,26种,稻作区及稻作亚区之间,蜘蛛及其优势种蜘蛛科的变化不大,属的变化明显,种的变化最明显,稻作区蜘蛛及其优势种类群,总分布趋势是从南向北逐渐递减,其中种数最多的亚区为“Ⅰ1,闽粤桂台平原丘陵双季稻亚区”,“Ⅱ2,滇南河谷盆地单季稻亚区”,“Ⅲ2,滇川高原岭谷单季稻两熟亚区”,最少的亚区为“Ⅴ1,黑吉平原河谷特早熟亚区”,“Ⅴ2,黑吉平原河谷特早熟亚区”与“Ⅲ3,青藏高寒河谷单季稻亚区”。  相似文献   

17.
18.
运用灰色理论中的关联分析法,对我院体育专业男生短跑运动成绩的提高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旨在探讨其内在联系和科学规律,为短跑教学与训练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9.
20.
小麦-黑麦代换系间杂交后代减数分裂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小麦-黑麦5R/5A二体代换系与6R/6A二体代换系间杂交,观察子二代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行为的变化,分析染色体并常行为及其与染色体易位的相关性。由于减数分裂是高等生物形成生殖细胞的时期,因此,是染色体变异的敏感时期,又是将变异传递给子代的关键时期。所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单价体、多价体、落后染色体、微核等染色体异常行为,这些现象会影响染色体配对、交换,对研究染色体易位的形成能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