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改进的二维最优信息扩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原有的受单个参数控制的二维信息扩散方式作了改进,通过构造一个概率扩散模型导出了一个由3个参数控制的扩散函数,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一个准则,最终得到一个信息扩散的参数优化数学模型.实例表明在小样本的情况下,该最优信息扩散方法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在研究分析创新扩散模型中最具代表性的Bass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大学技术创新扩散的特点,把重复购买作为变量建立了适用于大学技术创新扩散的改进模型.以我国大学技术成果转让收入作为样本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大学技术创新扩散的方程式,并进行前瞻性的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3.
利用Moser迭代技巧,研究改进的Potts模型解的全局存在性.改进的模型不仅完整描述了细胞与细胞分泌物间的关系对趋化运动的影响,而且考虑了细胞摄取物对趋化运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传统的有限体积法求解扩散问题中,当扩散系数在有限控制体界面两侧差异较大时,扩散通量在界面附近出现的数值振荡现象.根据界面两侧扩散通量相等和有限控制体内变量线性变化假设,推导了改进的有限体积法扩散项离散格式.数值算例表明:由2种扩散项离散格式计算得到的变量及其梯度分布很接近,而改进的扩散项离散格式消除了扩散通量的振荡问题,计算结果更加准确,能应用于扩散系数剧烈变化时的扩散问题求解.  相似文献   

5.
基于地铁隧道场景,利用射线跟踪法,将多径效应产生的时延估计问题转化为在立体空间中求解不同路径之间的时间差问题.不同于发射端与接收端相对静止的情况,考虑列车在高速运行时具有的多普勒效应,提出了在接收与发射端运动状态下的时延估计改进方法.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在收发端相对静止状态下估计得到的时延参数,改进方法的结果与实际场景更加匹配.  相似文献   

6.
将Laplacian特征映射和扩散映射的方法应用于图像数据,通过对图像热核及扩散核相关问题的研究,提出了建立扩散形态算子及运用于图像相似性比较问题的基本框架,证明了Pyt'ev形态分析理论中的投影算子及形态相关系数是扩散形态算子及扩散形态相关系数在马赛克图像模式下的特殊情形;与此同时,还对相关算法的具体实现方法和参数选择方式进行了适当改进,使得在图像比较中的相关数据实验结果得到一定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基于快速步进法的改进图像修复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水平集应用的快进修复算法可以简单、快速且有效地修复数字图像中的破损区域,但该方法的线性和局部特征导致其对边缘的保持能力不够,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案.在快速步进法的边界行进中引入各向异性扩散,能更准确地保持等照度线的方向,避免彼此交叉.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能更好地保持等照度线的平滑及尖锐边缘,同时具有原算法运算速度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大气动力学控制方程组中引入的诸水平扩散项虽属模式动力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从目前通用的四阶扩散算子的数学表示以及实际计算/模拟的效果看,无论线性或非线性的方案均不能恰当地反映扩散的物理实质,从而影响到预报和模拟精度.针对原水平扩散方案中不符合物理耗散规律的部分进行修正,藉刻画多体系统不可逆过程演变方向的热力学第二定律重新构造了一个改进的水平扩散方案以取代原方案,最后通过一个具有解析解的趋于定常流动的一维Burgers方程和1992年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登陆的飓风Andrew个例的计算,揭示了改进方案所取得的若干有意义的结果:对于Burgers方程,采用改进方案后获得了与解析解一致的数值解,而对于飓风Andrew(1992)则获得了与实际观测资料更加接近的地面最大风速和最小气压随时间变化的模拟预报结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Eslamin和Bakhshandeh所提出的一种改进的基于全局置乱的图像加密算法进行密码分析,发现了该算法不能抵御选择明文攻击.通过选择明文攻击,动态加密选择明文图像,可以将明文图像的像素灰度值逐一恢复,最终得到完整的明文图像信息,成功破译了该算法.针对原加密算法的安全缺陷,笔者对该算法进行了改进.一个改进是设计置换过程的密钥流与明文图像内容相关,克服了原加密算法置换过程与明文图像无关的缺陷,从而可以抵御选择明文攻击、已知明文攻击.另一个改进是在扩散过程采用另一个斜帐篷映射生成密钥流,扩大了加密算法的密钥空间,使得加密算法更加安全.本文还对改进的加密算法的安全性进行了详细的实验分析,包括密钥空间分析、密钥敏感性分析、统计分析、信息熵分析、差分攻击分析等.数值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改进的图像加密算法比原加密算法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针对城际铁路客流分担率估计中存在信息不完备、致使运用参数方程求解很困难的情况,提出了运用改进后的信息扩散方法对客流分担率进行估计,又用数据验证了改进后的估计精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1.
提出一种新型的微滴定技术 :滴定试剂经毛细管扩散到样品溶液完成微滴定过程 ,通过指示剂的变色情况来判断微滴定终点 .通过对影响毛细管扩散微滴定扩散速率各项因素分析 ,在相同的试剂贮液器液位高度和搅拌速率的情况下 ,扩散速率只与毛细管的内径、长度等特性有关 ,而与待测样品溶液初始浓度、滴定反应类型无关 ,为计时法计量微滴定试剂用量提供了依据 .同时 ,对称重法和计时法所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两者的相对误差均小于 1 .2 % ,方法的重现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的山地城市职能空间扩散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山地城市的特殊性,在进行土地质量评价时,采用传统的方法计算因素分值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分析了影响山地城市职能空间扩散的主要因素,揭示了山地城市职能的空间扩散规律,即城市职能扩散除表现为均匀扩散规律外,还突出地表现为等级扩散和轴向随机扩散规律,在此基础上,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商服功能影响作用分进行了修正,结果表明此方法较好地解决了采用传统方法计算因素作用分时带来的不足,更符合山地城市实际,并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3.
利用交流阻抗复平面图判定控制步骤的方法,论证了采用SPE电极进行的水电解制氢苯电化学加氢反应是扩散控制的反应。将气体扩散电极应用于水电解制氢苯电化学加氢体系中,从而将反应由扩散控制转化为电化学步骤控制。比较了两种方法制备的气体扩散电极对反应控制步骤的改进效果。结果表明,采用镀铂碳布扩散电极可提高反应速度。  相似文献   

14.
薄层介质干燥过程内部水分扩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海带作为薄层介质的试样,进行对流干燥实验.根据单项指数模型,计算干燥过程中介质内部水分的有效扩散系数.建立物料内水分扩散微分方程及边界条件,用有限差分法进行数值求解,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吻合.研究结果有利于深入分析和理解物科的干燥特性,以及其在一定条件下的脱水能力.  相似文献   

15.
离子渗氮中的反应扩散与渗氮速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夏立芳和Jost的反应扩散模型 ,选择典型材料 ,通过改变渗氮饱和条件获得不同表面化合物相组分 ,计算出氮原子在γ′相中的扩散系数Dγ′.结果表明 ,离子渗氮时 ,Dγ′ 约为α相中的 1/ 10 ,是气体渗氮时的 2 5倍以上 ,在实验上验证了理论分析 .对INTC的快渗机制作出更明确的解释 ,并指出控制表面饱和条件 ,使表面形成有利的反应化合物相组分或结构组态是实现钢的深层快渗的有效技术途径 .  相似文献   

16.
在系统分析各向异性扩散与小波平滑去噪的特点与不足的基础上,研究提取重要小波系数的8邻域几何约束方法;考虑到小波系数间存在一定的局部相关性,提出利用窗口内信号的方差与噪声方差的比值估计扩散系数函数;为了加快扩散速度并提高平滑效果,提出一个考虑小波尺度间相关性及几何约束的扩散平滑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与P&M函数相比,利用扩散系数函数扩散图像具有更高的峰值信噪HS(PSNR),且受扩散时间尺度的影响较小;对受噪声污染的指纹图像(σ=25),利用所提出的方法扩散平衡时信噪比为28.809dB,当扩散时间尺度为50时,信噪比为28.724dB,而利用P&M函数的信噪比分别为27.127dB和25.623dB;新扩散模型性能比其他方法的性能优。对于Lena图像,当σ-=25时,维纳滤波法小波滤波方法、BayesShrink法、LAWMAP法及本文方法处理后的信噪比分别为24.866,26.613,26.854,27.245和27.831dB。  相似文献   

17.
将非平衡热力学的水分流和热流耦合方程应用于多孔介质的干燥预热过程,从机理上分析了其水分流和热流的特性.根据线性藕合方程对于木材干燥预热的具体计算,其结果表明,水分流和热流藕合方程是揭示多孔介质干燥过程中水分流和热流相互作用规律的有效方法,它既可揭示藕合流过程的本质,又可对其进行定量描述.也能用于制定木材及其多个孔介质的干燥预热工艺标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利用扩散偶来研究碳、氮原子和氧原子在钢中的扩散是一种很有用的方法[1]。本文作者利用真空扩散焊接工艺来制作扩散偶,并为此设计制作了一台小型真空扩散焊接设备。已使用这种方法制作的扩散偶研究了碳、氮原子在不同成分钢中的扩散规律,并测出了这些原子的扩散系数。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徐渝的知识传播模型,指出该模型阐述的规律适用于知识在企业中自然增长的状况,而考虑企业对知识传播的努力因素时该模型就不再适用. 在分析企业努力进行知识传播机理的基础上,对知识传播模型进行了改进. 改进后的模型认为如果企业努力传播某项知识,则会要求非知识拥有者都参加培训、进行学习,从而知识拥有者数量的增长速度与企业中非知识拥有者数量成正比,随着知识的不断传播,企业的知识传播将遵循先快后慢的增长规律.  相似文献   

20.
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设是安徽省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也是国家综合配套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技术扩散资料,对合肥市高新区实地调查,通过分析技术的空间扩散过程,认为技术势能、空间距离、扩散通道和扩散环境是影响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试验区技术扩散的主要因素,为下一步优化试验区企业布局的方案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