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高比表面积改性煤系高岭土具有优异的性能,现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多种行业。本文以内蒙煤系高岭土为原料,将其高温煅烧制得偏高岭土后,再经盐酸改性用以制备高比表面煤系高岭土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差热-热重分析(DTA-TGA)和N2吸附-脱附等手段对改性前后煤系高岭土的晶体结构及比表面积进行了表征,实验考察了煅烧温度、煅烧时间、盐酸用量、盐酸浓度及反应时间对煅烧煤系高岭土比表面积的影响,确定了酸改性煤系高岭土的最佳工艺条件;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盐酸改性煤系高岭土材料的比表面积高达465 m2/g。  相似文献   

2.
以高比表面改性煤系高岭土为吸附剂,分析了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pH和染料初始浓度等因素对改性煤系高岭土吸附次甲基蓝染料的影响,并对改性煤系高岭土的再生效果进行了研究.静态吸附结果表明:改性煤系高岭土的用量为0.2g;pH为6.012时,改性煤系高岭土对次甲基蓝有较好的吸附;吸附时间取30min为宜.改性煤系高岭土对次甲基蓝的吸附等温线拟合结果表明,该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属于单分子层吸附,改性煤系高岭土对次甲基蓝的吸附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我国煤系高岭土的储量、分布、性质、用途、发展现状和目前煤系高岭土的深加工产品,并指出目前我国开发利用高岭土中的问题及与先进国家的差距.  相似文献   

4.
煤系高岭土及其深加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我国煤系高岭土的储量、分布、性质、用途、发展现状和目前煤系高岭土的深加工产品,并指出目前我国开发利用高岭土中的问题及与先进国家的差距。  相似文献   

5.
李增录 《甘肃科技》2006,22(12):39-40,51
文章结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研究分析了张掖市山丹地区煤系硬质高岭土资源和煤系高岭土的生产加工利用现状;对山丹地区煤系高岭土的综合开发、加工利用方向;并对生产工艺的可行性和市场需求状况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综合开发和加工利用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煤系高岭土为原料,六偏磷酸钠为分散剂,采用液相插层空化法制备了煤系纳米级高岭土,研究了焙烧温度、插层剂和超声空化功率对纳米级高岭土白度和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丙三醇和二甲基亚砜共同作为插层剂,在超声功率为800w、超声时间1 h、焙烧温度950℃下,所得煤系纳米级高岭土白度较好,细度达到250 nm。  相似文献   

7.
蒲白矿区伴生粘土矿产煤系高岭土,在经过一定工艺加工后,生产出煤系超细煅烧高岭土,用其部分替代钛白粉作颜填料,可生产出合格的XKN苯丙乳胶漆,为煤系伴生粘土矿产的综合利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利用L9(34)正交实验考察了城市生活污水与活化煤系高岭土的液固比、浸泡时间、硫酸浓度、烘干时间对活化煤系高岭土吸附城市生活污水中有机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液固比为50 mL/g,浸泡时间为4h,硫酸体积分数为70%,烘干时间为120 min时,为活化煤系高岭土对城市生活污水中有机物的吸附率的最优组合,且各因素对煤系高岭土吸附城市生活污水中有机物的影响主次顺序为浸泡时间、烘干时间、硫酸体积分数、液固比.  相似文献   

9.
超细煤系煅烧高岭土粉体制备的工艺参数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盘式搅拌磨为超细粉碎设备,系统地研究了粉碎法制备超细煤系超煅烧高岭土粉体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矿浆浓度,磨矿时间,研磨介质添加量和配比,叶轮搅拌速度是制备超细煤系煅烧高岭土粉体的重要工艺参数,合理地选择这些工艺参数,才能制备出粒度-2μm含量大于90%的超细煤系煅烧市高岭土粉体。  相似文献   

10.
《科技促进发展》2013,9(5):113-114
<正>(合作方式:面议)一、项目概况高岭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业基础原料,我国天然高岭土储量约4.6亿吨,长期开发使其资源日渐枯竭;而煤系高岭土资源极其丰富,储量76亿吨,远景储量190亿吨。煤系高岭土属硬质土,致密,伴生的炭、有机质等挥发分不易煅烧脱去,精加工技术难度大,隧道窑、立窑或回转窑技术难以满足煅烧高岭土产业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研究二叠系下统梁山组硬、软质高岭石粘土岩的物质组份出发,阐明了高岭石的矿物学特征及其化学成分,以此论证了此系地层中的硬、软质粘土是以不同方式沉积而成。为在我国南方寻找和开发利用类似高岭土矿床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高岭土对温拌沥青的作用,制备了5种不同掺量的高岭土改性沥青试样,主要对高岭土对改性沥青黏度及温度敏感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在控制变量剪切率、掺量的基础上进行不同温度下的布氏黏度试验,并且通过不同温标下的黏温指数(VTS)方法分析了高岭土掺量对沥青的温度敏感性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掺量为11%的高岭土改性沥青黏度最大,温度敏感性最小,具有一定的改性效果;随着温度升高沥青黏度减小,同时利用Jamming理论分析,温度和剪切率的变化使得改性沥青的相态发生转变,可见当温度高于135℃时,高岭土改性沥青的黏度随剪切率增加而减小并且受剪切率影响逐渐变小。  相似文献   

13.
利用物料在超细粉碎过程中的机械力效应,以振动磨为载体和工具,对用作橡胶补强剂的高岭土材料进行了一系列机械力化学改性实验,探讨了偶联剂种类、改性剂投入时间和持续作用时间等工艺参数对改性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对同类的研究提供了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14.
将德化高岭土应用于重金属废水和印染废水处理,并与膨润土、硅藻土进行比较.探讨了黏土用量、pH值、搅拌时间、絮凝剂用量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岭土对废水的处理效果良好,既可应用于重金属废水的处理,也可应用于印染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15.
周本军  林波 《江西科学》2008,26(1):67-70,83
采用常规的平板稀释与画线法,从受污染的河畔污泥中筛选出一株具有絮凝活性的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该菌产生的微生物絮凝剂对高岭土悬浮液具有很好的絮凝作用,暂命名为Nb-1。研究了Nb-1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特征,实验分析了不同的碳源、氮源、培养基原始pH值、培养温度、培养时间下,对Nb-1产絮凝剂的絮凝活性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EM富集培养液的絮凝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利用有效微生物(Effective Microorganisms,简称EM)的富集培养液进行絮凝试验。试验结果表明:(a)EM的富集培养液对于高岭土溶液有较好的絮凝效果,絮凝率达到80%左右,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b)影响EM富集培养液絮凝效果的因素包括EM富集培养液的投加量、高岭土溶液的浓度及pH值、絮凝反应时间;(c)最佳的控制条件是EM富集培养液的投加量3%、高岭土溶液的pH值3-6、絮凝反应的时间10min。  相似文献   

17.
表面活性剂与纳米SiO2作用下聚合铝的絮凝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6NTU高岭土原水中,溶入低浓度溶解性有机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投加聚合铝PAC与新型水处理剂-纳米SiO2稳定分散液进行动态混凝实验与静止沉降实验.借助图像分析技术与分形理论,对SDS与纳米SiO2作用下PAC的絮凝特性与絮体分形结构的形态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存在SDS时,高岭土颗粒表面ζ电位增加.SDS在颗粒表面的吸附等温曲线符合Langmiur方程;PAC对无机颗粒的去除效果明显,但对SDS的表观去除率较低.SDS阻碍絮凝初絮体的形成.纳米SiO2使颗粒表面ζ电位增加,对无机颗粒处理效果较差,但对去除有机物有利.絮凝机理主要是吸附架桥;助凝剂纳米SiO2能促进PAC对无机颗粒与SDS絮凝,处理效果显著.悬浊液中絮体粒径大,有效质量密度增加,沉速加快,分维值下降.  相似文献   

18.
煤系是含有煤层的沉积岩系,按照其成煤时代、煤系特色和煤田分布,我国可分为六大聚煤区。对资源最丰富的华北石炭—二叠纪煤系进行了探讨,阐述了煤系的类型和华北石炭—二叠纪聚煤区的组成,探讨了华北石炭—二叠纪煤系的地层特征,对华北地区煤炭企业的生产和建设具有理论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了充分利用高岭土资源,在比较国内外氟化铝生产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研究开发成功了高岭土法制氟化铝新工艺。文中介绍了该工艺原理、工艺流程、工艺条件及工艺特点。  相似文献   

20.
用太原焦化厂回流污泥中分离出的(TJ3)菌株,对自配高岭土悬浊波及多种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对高岭土悬浊波及分散兰染液的净化效果可达92.4%--95.8%,对酵母菌发酵液的分离效果可达95%,对其它类废水的净化效果也达50%--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