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集散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简称DCS)一般采用分散控制、分级管理和集中操作的设计原则,在集散控制系统(DCS)中,要确保数据、命令在各层次间、各计算机间快捷、正确地传递,系统中的通信是至关重要的,主要介绍在DCS中采用的PC机与PC机之间的通信方法。  相似文献   

2.
集散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简称DCS)一般采用分散控制,分级管理和集中操作的设计原则。在集散控制系统(DCS)中,要确保数据,命令在各层次间、各计算机间快捷、正确地传递。系统中的通信是至关重要的。本介绍作在DCS中采用的PC机与单片机之间的通信方法。单片机选用使用面较广的MCS-51单片机,PC机中则使用应用广泛的VB6.0编程。  相似文献   

3.
集散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1 System,简称DCS)一般采用分散控制,分级管理和集中操作的设计原则.在集散控制系统(DCS)中,要确保数据、命令在各层次间、各计算机间快捷、正确地传递.系统中的通信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介绍作者在DCS中采用的PC机与单片机之间的通信方法.单片机选用使用面较广的MCS-51单片机,PC机中则使用应用广泛的VB6.0编程.  相似文献   

4.
集散控制系统 (DistributedControlSystem ,简称DCS)一般采用分散控制 ,分级管理和集中操作的设计原则。在集散控制系统 (DCS)中 ,要确保数据、命令在各层次间、各计算机间快捷、正确地传递。系统中的通信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介绍作者在DCS中采用的PC机与单片机之间的通信方法。单片机选用使用面较广的MCS - 5 1单片机 ,PC机中则使用应用广泛的VB6 .0编程。  相似文献   

5.
王珍娟 《甘肃科技》2012,28(4):117-119,68
集散型控制系统又称分布式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简称DCS),是20世纪7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而出现的.DCS的主要基础是4C技术,即计算机(Computer)、控制(Control)、通信(Communication)和CRT显示技术.随着4C技术及软件技术的迅猛发展,DCS已得到全面的发展.目前,集散控制系统已广泛使用在电力、石油、化工、制药、冶金、建筑等众多行业中.智能建筑主要介绍了集散控制系统的结构特点、智能建筑的结构特点及集散控制系统在智能建筑楼宇自动化控制中的各种应用.  相似文献   

6.
工业过程仿培系统DCS操作站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在 Windows 平台下实现工业过程仿真培训系统 DCS 操作站功能的新途径 :使用图形化编程语言 LabVIEW 来开发仿集散控制系统(DCS)操作站的功能,给出了仿 DCS 操作站的结构以及几个主要的功能模块的软件实现,讨论了多线程技术如何在仿真培训系统中的应用。 该仿 DCS 操作站作为工业过程仿真培训系统核心之一已成功地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在发酵过程中采用一种基于PC机和单片机的集散控制系统(DCS).介绍了该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信号的采集与处理技术,并分析了主要过程参数的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8.
工业网络常见形式有两种:集散控制系统(DCS)和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它们都采用分层控制。下层网络,主要由单片机,PLC和智能仪表等构成,完成前沿控制任务。上层网络主要由PC机和工业控制机组成,完成集中操作和管理的任务。本文介绍PC机与单片机之间的通信方法,以完成工业网络中上扭机与下级机之间的通信。单片机选用使用面较广的89C51单片机,PC机中则使用应用广泛的VB6.0编程。  相似文献   

9.
该文介绍基于和利时自动化公司以PROFIBUS-DP总线的集散控制系统(DCS)网络架构,同时,结合陕化煤化工3台260T/锅炉DCS应用情况,分别对和利时自控系统硬件FM系列及HOLLIAS MACS软件系统功能都做了介绍.其中着重介绍了3台锅炉同一操作员站不同权限的分炉操作的具体实现过程.这就涉及到和利时DCS中关于“域”的设计,域的概念,域的结构,域的应用.该文都将对此做一一介绍.  相似文献   

10.
某厂S9000集散控制系统(DCS)(该系统是介于大型集散控制系统和单回路控制器、可编程控制器(PLC)之间的中小型控制系统)操作员站死机现象频频发生,对此进行研究. 1 对操作员站死机故障的分析 (1)操作员站的硬盘经常读取和对历史数据写入、删除以及操作人员对机器的突然复位加电重起等都会造成硬盘文件分配表有个别损坏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为了满足航海类学生对“船舶电站操作”项目的训练和评估要求,基于PLC技术和组态控制技术,设计了船舶电站物理仿真模拟器系统.运用PLC技术设计电站物理仿真盘台上的控制逻辑,实现对船舶电站控制规律的仿真,选用PIMS组态软件设计人机界面,建立组态场景与PLC控制系统的通讯,实现对系统的参数监视和故障设置.该电站模拟器符合《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和评估大纲》对船舶轮机员规定的实操要求,投入使用后,教学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TRF6900在矿井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超高频通信已成为矿井无线通信的主要发展方向,文中论述了工作于900MHz的FM/FSK射频收发芯片TRF6900的DDS/PLL工作原理以及本振电路的设计,介绍了由该芯片及微处理器、功率放大器、天线开关设计的矿井移动通信手机组成结构,并提供了同其它频段通信手机对比的井下试验数据。试验证明TRF6900非常适合应用于井下电池供电的移动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无人值守热力站运行模式的设计思路,探讨了远程监控系统的构成及通信方式,论述了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无人值守站运行中的实施与应用,阐述了该技术在解决热网平衡、管网调控及站点管理等方面取得的成绩。  相似文献   

14.
光纤通信站监控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纤通信站设备的良好状态是正常通信的必要保证,本文给出了利用光纤通信中的服务通道进行信息分散监控的一种设计,光纤通信站可以分成主站和从站,从站监控每一个从站中各种设备的运行状态,订站获取从站数据并分析结果,从而指出各站中设备的工作状态,本系统实现了远程光纤通信站特别是无人值守站的监控,已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5.
大型集装箱检测系统中的网络通讯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型集装箱检测系统是海关用于检查集装箱内装货物的新一代设备,系统的计算机硬件结构包括运行管理站、图象检查处理站、检入站、验出站、图象获取站、环境控制站、数据库站等,各站之间需要进行大量的数据信息交换。介绍系统中应用的网络通讯技术,提出并讨论比较了实现通讯的几种方案,最终选择一种具有异步机制特点、基于主控/客户模式的方案作为基本通讯模式,这种方案基于TCP/IP和请求/应答协议,极大地增强了通讯子系统的可靠性和实时响应性。在此基础上,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完成各自不同功能的多个计算机工作站,采用以太网连接起来就构成一个分布式计算机网络协同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16.
现阶段污水排水泵站及管网运行管理主要依靠GPS技术,运行管理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安全管理手段,并且系统运行不够稳定,数据传输能力有限,管理能力有限.由此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物联网的排水泵站监控技术,该技术实现了视频监控、物联网传感器系统、通信系统等技术的综合应用,通过实际的应用,此技术可以广泛运用于提高泵站数据通讯能力、加强泵站安全管理、方便处理应急情况.  相似文献   

17.
随着IEC61850标准的颁布实施,光电式互感器和光纤通信技术在水电站中的逐步推广应用,数字化水电站已成为当前水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恩施州车坝水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通讯网络的数字化改造设计.数字化水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是解决电站内部以及与其他系统之间的实时信息交换的不可或缺的功能载体,通信网络基础平台是连接水电站内各种智能电子设备(IED)的纽带,它必须能支持各种通信接口,满足通信网络标准化.  相似文献   

18.
由PC主机、通信控制总站、功能子站构成分布式测控系统是工业上经常采用的系统结构,本文主要论述PC主机与通信控制总站间双向并行通信的硬件和软件设计。  相似文献   

19.
侯久望 《科技信息》2010,(27):I0049-I0050
从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城市区域、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内部资源共享问题进行层层分析,重点从网络化运营角度对控制中心、车辆段、主变电所、换乘站等设施及通信、综合监控、自动售检票、信号等系统进行资源共享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从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开放型集散控制系统的发展及其通信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开放型集散控制系统(DCS)发展规模受到测控实时性限制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开放型DCS通信速度的全面解决方案。该方案从软、硬件两方面着手提高上层监控站与下层控制器之间的通信速度:在硬件方面,通过监控站与通信站的分离、智能通信卡的使用、采用多串口通信以及合理的下位控制器选型等来提高系统的测控实时性,并加强了通信的安全性;在软件方面,采用多线程技术以及通信数据的优化组织,以提高开放型DCS的通信速度。将此方案用于某在型苯酚-丙酮生产线控制系统的技术改造,结果表明,系统通信速度提高了40多倍,充分满足了生产要求,为大规模开放型DCS的设计和实现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