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科技潮》2005,(11):61-61
北京时间10月12日9时O分,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于10月17日4时32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中部草原成功着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飞行,是我国第二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也是我国第一次将两名航天员同时送上太空。  相似文献   

2.
李斌 《科技潮》2001,(1):50-53
1999年1月4日,新华社播发了一篇不到400字的消息《我国将力争突破载人航天技术》:我国航天领域又传来一则喜讯,我国将跟踪世界航天技术发展前沿,力争在21世纪初突破载人航天技术。如今时隔两年,事情发展得异常迅速,新闻接踵而来。——1999年11月20,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新型长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21小时完成空间飞行试验之后,在内蒙古中部地区着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艘试验飞船飞行获得成功。 "神舟"号试验飞船首次发射升空并顺利返回,标志着中国在载人航天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这次发射的主要目的是验证火箭、飞船总体设计的正确性和技术性能的可靠性,是一次技术试验。以后的试验会不断  相似文献   

3.
《世界知识》2008,(20):14-15
9月28日晚,神七返回舱成功着陆,航天员出舱后挥手致意。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继“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之后取得的又一重大跨越,标志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独立把航天员送上太空并能掌握空间出舱技术的国家。  相似文献   

4.
"神舟号"于北京时间20日晨6:30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火箭飞行10分钟后,火箭与飞船分离,飞船按照计划驶入轨道。21日凌晨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这是中国载人航天飞行史上的首次试验飞行,这次试飞的成功标致着我国航天事业迈出了重要的步伐。这次试飞的成功对我国全面突破和掌握载人航天技术具有重要意义,这是中国航天史上的重要的里程碑。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亲自为这艘飞船命名为"神舟号"。这艘飞船是有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的空间技术研究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为主研制的。载人航天技术是当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的技术,从1961年4月人类  相似文献   

5.
北京时间10月12日上午9时,“神舟6号”飞船由“长征2F”火箭搭载,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是我国在成功发射“神舟5号”载人飞船两年之后,再次成功发射载人飞船。费俊龙和聂海胜成为第二批进入太空的中国航天员。本期封面图片为费俊龙、聂海胜航天飞行返回着陆后受到搜救人员和媒体记者欢迎的场面,由赵建伟摄影并供稿。  相似文献   

6.
庞之浩 《科学世界》2005,(11):16-24
2005年10月12日9时,举世瞩目的中国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把费俊龙、聂海胜两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在太空飞行5天后于10月17日4时33分安全返回地面。神舟六号飞船以实现多人多天飞行为目标。搭载了载人航天第二步任务试验设备和科学试验设备,全面验证和考核了载人飞船的生命保障功能,以及结构与机构系统和制导导航与控制系统等。首次实现了“真正有人参与的空间飞行试验”,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进入第二步任务的揭幕之战。  相似文献   

7.
追风人物     
《世界知识》2022,(12):78-79
<正>陈冬、刘洋、蔡旭哲乘神舟十四号顺利进入太空6月5日上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陈冬、刘洋、蔡旭哲三名航天员顺利进入太空,空间站建造阶段首次载人飞行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23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的第三次载人飞行任务,同时也是中国空间站任务转入建造阶段后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  相似文献   

8.
观潮快语     
“神舟2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进入新世纪的中国,充满信心和希望。1月10日,我国发射“神舟2号”无人飞船成功,既表明在新世纪之初我们发展航天技术的能力,也表明中华民族实现振兴的决心。自1999年11月20日,我国首次成功发射“神舟1号”试验飞船之后,计划将发射多艘无人飞船,然后再实现载人飞行。“神舟2号”即是按照这一计划的又一行动。这艘无人飞船与“神舟1号”相比,系统结构、技术性能和功能均有新的发展。飞船在太空飞行近7天后于1月  相似文献   

9.
《科技潮》2005,(11)
神舟再度飞天中华续写辉煌北京时间10月12日9时0分,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于10月17日4时32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中部草原成功着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飞行,是我国第二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也是我国第一次将两名航天员同时送上太空。珠峰有了新高度10月9日,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精确高度,多年来一直为世人关注。上午10时,国家测绘局局长陈邦柱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为8844.43米。与我国1975年公布的数据8848.13米相比,珠峰“身高”“矮”了3.7米。3…  相似文献   

10.
据《科学时报》2 0 0 0年 1月 7日报道 ,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出 1 999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1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艘试验飞船飞行成功1 999年 1 1月 2 0日 6时 30分 ,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号”,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新建的航天发射场升空。2 储氢纳米碳管研究获重大进展由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成会明领导的先进碳材料研究小组完成。3 我国科学家发现青藏高原上空存在“臭氧低谷”这是科学家首次在地球中低纬度上空揭示出大气臭氧损耗的事实。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研究所揭示了形成原因为…  相似文献   

11.
神舟四号飞船返回舱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举行的开舱仪式,象征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第4次飞行试验已获圆满成功。而更让人可喜可贺的是,神舟还给中国的航天事业带来四大惊喜。  相似文献   

12.
要闻点击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2008年9月25日21:10分,"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乘载着三名航天员,由"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于当日21:31分顺利进入高度约343 km的近圆轨道,标志着执行中国第三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相似文献   

13.
《科技潮》2008,(10)
2008年9月25日21点10分,注定将成为中国航天史上辉煌的时刻。这一刻,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一飞冲天,开始了中国人漫步太空的旅程。21时33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宣布,飞船进入预定轨道,神舟七号发射成功。自1992年我国启动载人航天工程以来,神舟飞船已经是第七次出征。16年,7次发射,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一步一个脚印,  相似文献   

14.
中国自1992年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以来,已完成了从“神舟一号”至“神舟五号”飞船的研发工作。着重介绍了“神一”至“神四”飞船的发射、飞行、返回之全过程。  相似文献   

15.
3月25日22时15,我国研制的“神舟”三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当天晚上,载人航天发射场皓月当空,群星闪烁。高100多米的飞船发射塔旁,矗立着“长征二号F”捆绑式大推力运载火箭。火箭的顶部安装着“神舟”三号飞船。  相似文献   

16.
余柏森 《科技潮》2001,(10):56-58
1999月11月20日,多年来秘而不宣的中国载入航天工程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号在熊熊烈焰中发射升空。2001年1月10日,“神舟”二号飞船又开始了新的太空之旅。两艘飞船两次成功发射,给中国人和外国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也给人们留下了许多的问号,中国人下一步干什么?是不是要发射载人飞船?回答是肯定的。一般地说来空间技术有三大主要研究领域,第一个领域是应用卫星和卫  相似文献   

17.
时事概览     
神六飞天:新中国56载航天梦2005年10月12日9∶00整,我国的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发射升空。“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经过115小时33分钟的太空飞行并完成中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后,于17日凌晨4∶33,返回舱顺利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安全返回。这既是我国空间技术实力的又一次大规模展示,也是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又一个新起点。“神六”的“飞天”无可争议地奠定了中国成为世界第三航天大国的地位。中国未来的航天蓝图是:201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继而建立包括永久性空间站在内的“地面——太空综合网”,将大型空间站…  相似文献   

18.
“神箭”腾飞,“神舟”远航。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从单人升空遨游,到双人五天联袂飞行,再到三人上天一人出舱太空行走,不断取得突破性成就,创造了一个一个新的纪录。中国连续三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铸成了屹立于世界高科技之林的一座丰碑。  相似文献   

19.
从第一艘"神舟"飞船飞上太空到天宫一号在浩瀚的宇宙中安家,12年的时间,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正向建造空间站这一多年前确定的目标稳步迈进。作为中国空间实验室的雏形,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意味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继掌握载人天地往返技术、航天员空间出舱活动技术后,又将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20.
《科技潮》2001,(4)
自从年初“神舟”2号飞船——中国第一艘无人飞船发射成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成了世界瞩目的热点。“中国宇航员何时升空”,这是国内外媒体纷纷揣测的问题。不久前,一些报刊上发表我国宇航服设计师试穿宇航服的照片,更引发了人们的莫大兴趣。一切迹象表明,中国人的“飞天”,已经为期不远了。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徐福祥日前披露,他所领导的研究院在“十五”期间将承担多艘“神舟”号载人飞船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