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说“个”     
“个”,本来是常见的表个体单位的量词,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它可以指人,可以指物;可以用于具体东西,也可以用于抽象的事物。对于一些没有专用量词的事物都可以用它计量。如“一个人”“一个苹果”“一个阶级”“一个观点”,等等。但是在某些语言环境中,“个”所体现出来的作用并不表示计量或不单纯表示计量,因而在确定它的词性的时候,我们就会遇到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考察英语人群名词的语义特征及其分类,讨论汉语人群量词的英译理据。汉语人群量词可以依据"计量多少、语义褒贬、状态动静、专名转借"等语义理据,分别选用"多量、少量、褒义、贬义、动态、静态、借用"等对应类别的表量名词来翻译。  相似文献   

3.
判定一个成分是名量词而非名词主要看量词所由产生的句法环境,在和数词组合的情况下作名词的谓语,并具计量单位的陈述功能,能在"名+数+X"结构中承担计量功能的,是名量词,不能,则不是.判定"数+X(+之/的)+名"中的X是不是名量词,可以运用"转换+替换"法.  相似文献   

4.
杨晓燕 《科技信息》2013,(1):275-275,330
事物有或兼有的范畴边界模糊性(fuzziness)、本身边界模糊性(vagueness)使得人们对事物的切分与认知不可能明确。量词在使用中会受到外界客观事物这一模糊性的制约。从具体现代汉语动量词入手,研究量词的模糊性,能发现动量词表量的模糊性,把由"精确"到"模糊"的变化看做一个渐变的连续统,把计量模糊性程度上有差异的动量词各次类纳入另一个可与之对应的连续统,可以得到模糊性程度有差异的动量表达连续统。  相似文献   

5.
量词是汉藏语系的语言特色,英语没有量词却有表量结构,量词问题是翻译中的难点之一。汉译"一量名结构"由于受英语表量结构的影响,经常过量使用,因而导致部分欧化现象。翻译是对母语补充、丰富的有效途径,但历史上汉语曾出现过度欧化、欧而不化等问题。目前,汉译"一量名结构"具有恶性欧化表现,具体表现为"过量使用"和"功能不当"。  相似文献   

6.
现代汉语量词非常丰富,凡在数词与名词之间一般总是有个量词。英语的表量词使用不如汉语量词广泛,但是几乎所有汉语量词都可找到相应的英语表量词来表达。正确掌握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可帮助我们更准确、形象地使用这两种语言。然而对学习英语的我国人,特别是对学习汉语的以英语为母语的外国人来说,怎样掌握对方语言的这类词却是一大难题。很多语言工作者对此划了了研究,找到了一些规律,这对学习与使用这类词是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7.
现代汉语中大量量词的使用,给母语为非汉语的人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造成了不小的障碍,如果我们能清晰地认识到汉语量词与英语表量特征词使用中有相似性与差异性,无疑将促进汉语的学习与研究。在汉英相似性方面,汉英表量词大都是原生词派生出来的,并表现出客观事物的形体特征;在差异性方面,汉语量词比英语表量特征词更具形象色彩和大量修饰名词。而英语表量特征词比汉语在修饰复数事物时更丰富、更复杂。  相似文献   

8.
"架"的本义是"架子",后引申为"搭设、构筑",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虚化为量词,用以"计量某些有支柱或骨架的物体"或"计量需要架子来摆放或悬挂的物品"。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量词"架"的称量对象范围呈现先扩大后又缩小的发展趋势。称量对象本身由具体到抽象,由偏向体积较大、重量较大的事物向不限重量和体积发展。  相似文献   

9.
蔡晓丽 《科技信息》2010,(35):J0333-J0333,J0327
量词是汉语特有的词类,汉语中量词非常丰富,英语中虽然没有量词这种独立的词类,但有表量结构,文章着重对比了汉语量词和英语表量结构的各类语法特征,探讨了汉语与英语在表量方面的不同趋向。  相似文献   

10.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量词与名词的选择性共现实质上是量词对名词代表的概念的范畴化.我们运用原型范畴理论分析了晋方言的量词“根”对名词的范畴化.“根”范畴成员具有[+长条][+根部][+圆柱][+坚硬]属性,通过家族相似性将它们联系起来,原型成员具有更多的属性,其他成员具有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属性,范畴的扩张通过隐喻、转喻、意象图式或规约等方式来实现.  相似文献   

11.
在萍乡话中,"个"的用法十分丰富,可以作名量词、指示词、助词和标记词。其中名量词"个"只能计量时间名词"礼拜""月"和名词"人"。指示词"个"则保留了古代汉语中的部分用法,既可以独用,作句子的主语,指称定指的人、处所、时间或事件;也可以与"史[s?35]""里"组合成"个史""个里",指称事件的状态、程度、行为方式和方位处所。另外,助词"个"分为结构助词和语气助词两种;标记词"个"是萍乡话中特有的现象,主要起焦点标记、语气停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存现句(NP1+VP+NP2)表示“某个处所存在(出现、消失)了某个事物”。句首的“某个处所”(NP1)在句法结构形式上常常是一些袁示时间、空间的词或短语,有的甚至省略。不管结构形式上如何变化,NP1始终表示一个存在处所的语义内涵,在逻辑形式上用存在量词(口)表示,句首表示存在处所的意义在Pro.10g语言的环境中形式化为:λP[口X[NP1(x)∧P(x)]]。  相似文献   

13.
雷彦平 《科技信息》2011,(26):259-260
在语法体系中,汉语与英语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汉语有量词而英语没有,但是,不论是汉语还是英语,量词都是客观存在的,都由名量词和动量词两大类构成。名量词可细化为隐形名量词、个体名量词、集合名量词和度量衡名量词;动量词可细化为隐形动量词、计时动量词、频次动量词、工具动量词和同源动量词。汉英量词在名量词和动量词上既有较多的相同点也有较大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4.
拥有量词是汉藏语系的特点之一,英语没有量词却有表量结构,量词问题是汉英翻译中的难点之一。汉译"动量(名)结构"是还原源语生命气息的重要手段。英语多用名词,静态性强;汉语多用动词,动态性强。汉译"动量(名)结构"译源研究有助于英译汉时静动转换的理论指导。汉译"动量(名)结构"译源包括动词译源、名词译源和介词译源。  相似文献   

15.
英语有没有自己特定的量词?一般讲英语语法的人持否定的看法,所以国内的英语语法书都不专门讲英语的“量词”问题。可是,根据我们的语言调查,英语是有表量的名词的,实际上就是量词(汉语有些量词也是名词变来的,如“一杯水”的“杯”)。如“piece”,可算是英语的“万能量词”,译成汉语,和“件”、“个”、“张”、“条”、“项”……相当,象a piece of paper[wood,glass,chalk]一张纸〔一块木头、一块玻璃、一枝粉笔〕;a piece of news[luck,advice,information]一条新闻〔一件幸事、一个忠告、一项消息〕。“piece”可以放在许多英语名词前面,和汉语量词“个”可以放在许多名词前面的情况相同,都是“万能量词”。又如“a  相似文献   

16.
王珍 《科技资讯》2008,(35):247-247
传统语法根据动词能否带宾语将动词分为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但是无论英语还是汉语中都存在着大量的不及物动词带宾语(Vi+NP)结构。根据现代范畴化理论,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不固定的,实体的属性也并不是绝对的二分,而是一个连续的标度。因此本文认为,及物性只是一个度的问题。Vi+NP结构的产生是因为这些动词是不及物性这一范畴内的非典型成员,在某些时候会丧失原范畴的典型特征而获得及物性范畴的一些特征从而可以被用为及物动词。  相似文献   

17.
文章考察现代汉语量词"抹"的搭配情况,可与"抹"搭配的主要是名词和形容词。其中名词包括表景色的山水、云彩、光彩和表人体部位及与人体相关事物的具体名词和表情感类的抽象名词;形容词包括色彩词和非色彩的状态形容词。"抹"的这些语义选择,主要是由隐喻促动的,在隐喻的促动下,各个对象之间形成了环环相扣的语义联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英语定语中几个容易混淆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它们容易被误用或误解的根结所在。在论及“teacher”一词不能用作称谓语时,指出了汉、英两种语言中称谓语用法上的差异;在分析“a+表量词+of+名词”结构时,指出“表量词+of”是定语,并引用Quirk等人的论点,进一步证明了汉语和英语在这方面语法结构的异同。  相似文献   

19.
量词除了表示单位外,还对它们所计量的事物具有描绘、形容作用;不仅描绘实物,而且形容一些抽象的东西;还有的通过量词对陈述对象的褒贬,流露出强烈的感情色采。文章从专用量词和借用量词常规用法和临时活用等方面分别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下岗以后     
正"支"垂头丧气地从量词公司走了出来。由于经营不善,量词公司已于今日被迫宣布破产了。"支"和其他量词一样成了失业者。"支"正垂着头往前走着,忽然听到后面有人叫他。他回头一看,原来是量词公司的主管。"有什么事吗?""支"问道。主管说:"刚才名词公司打来电话,他们需要招聘一批量词,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