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5 毫秒
1.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也是信息化的时代。互联网浪潮刚过,物联网波涛又扑面而来。物联网是以感知为前提,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全面互联的网络。用射频识别电子标签(RFID)、摄像头、全球定位系统(GPS)、红外感应器以及激光扫描器等传感器捕捉物体的状态、位置等信息,再通过局部的无线网络、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各种通信网络传递交互,从而实现对世界的感知。  相似文献   

2.
针对近年来人们广泛关注的物联网,介绍了物联网的概念,分析了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包括射频识别技术、传感器技术、传感器网络技术和云计算技术,最后以煤矿瓦斯监测为例,说明了物联网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纪振坚 《科技资讯》2012,(11):20-20
随着各种通信技术的发展,物联网将在下一代通信网络得到长足的发展和大规模的应用,其中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组成物联网的一个重要部分,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特别是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能耗方面的研究是目前的一项研究热点。本文提出的一种面向能耗控制的自组织算法DEEC就是解决无线传感器网络能耗问题,提高网络寿命的一种算法。  相似文献   

4.
朱凯  姜伟  刘童  吕晓冬 《科技信息》2013,(17):76-76,102
物联网概念提出后改变了传感器网络原有应用方法,研究物联网背景下传感器网络的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设计了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验平台,并进行平台搭建,包括CC2530实现数据采集,PC机端监控界面,进一步充实物联网实验室建设。  相似文献   

5.
大气环境中可吸入颗粒物(PM2.5)的实时监测是评价大气颗粒物的重要指标之一.基于物联网技术开发了PM2.5浓度检测系统.采用光散射法的PM2.5传感器获得大气环境中的PM2.5浓度值.传感器通过WiFi无线技术与网络路由器(WiFi热点)连接,网络路由器通过3G/4G移动网络与远程嵌入式ARM-Linux服务器连接.服务器基于C/S(客户端/服务器)模式实现了计算机与移动设备实时数据的查询.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巡检时间短(20s)、自组织、多节点、灵敏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日本气体传感器产业化发展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合日本气体传感器产业发展现状,阐述了该产业发展道路与生产企业状况,并对产业的重点产品及其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进行分析,探讨了日本气体传感器的市场现状、研究水平、发展趋势与预测等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敬老院环境监控系统。该系统由众多的终端节点、路由节点以及汇聚节点组成无线传感器网络。终端节点作为监测节点采集并处理环境数据,并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将数据传至网关节点,网关节点将数据传至互联网以及监控中心,这样就能实现对敬老院的环境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8.
熊灿 《上海信息化》2010,(12):52-53
物联网是人、物无缝连接的"扩展互联网",其核心应用是RDID和传感器。虽然RFID技术已应用多年,但物联网产业整体如今仍是一片处女地,这刺激了中外企业快马加鞭地跑马圈地。但问题也随之产生:技术标准的非市场化、绕不过去的外企核心专利、企业自律……如果得不到解决,这个新兴产业很可能重蹈互联网产业"繁荣而混乱"的覆辙,损害消费者权益,加大新技术的应用成本。  相似文献   

9.
针对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交通系统,给出系统设计、实现、测试过程。系统采用传感器和无线传感器网络全面感知多种交通信息,并且通过网络安全可靠的传输数据。再通过对采集数据的处理,实现对交通的智能控制,包括潮汐车道智能控制、车道方向实时调整、车道导向智能控制。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缓解交通拥堵,提高道路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设计基于物联网的实验室环境监测系统,解决传统的实验室环境监测系统存在的重复测量、实时监测效果差、数据交换不便等问题。方法:分析了实验室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意义和功能需求,基于物联网对实验室环境监测系统的硬件(包括基于CC2530芯片设计的协调器模块、终端采集节点模块,控制端的继电器模块)和软件(包括ZigBee协议栈以及各节点模块、上位机)进行了设计。结果与结论:系统利用无线射频网络ZigBee技术构建起树型网络,实现对实验室环境的覆盖,通过终端节点上的温湿度传感器、光敏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采集温湿度、光照强度和烟雾浓度等数据,然后将采集数据通过无线网络发送给上位机进行处理,实现了实验室环境监测和控制。  相似文献   

11.
物联网技术是通过信息传感设备,将所有物品连接到互联网,实现智能化识别的管理技术,是将"现实的世间万物"与"虚拟的互联网"整合为统一的"整合网络"技术。2009年,温家宝总理向首都科技界发表了题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首度提出发展包括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科学、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对农业大棚环境的监测,系统从物联网技术的三层结构概念出发,采用感知互动层、网络传输层、应用服务层进行设计。感知互动层采用Zig Bee无线通信技术构建一个无线传感器网络,负责感知农业大棚中作物生长环境,包括农业大棚中的空气温湿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土壤温湿度、通风状态等。网络传输层采用以太网通过TCP/IP协议进行传输,应用服务层通过个人计算机上的应用程序来实现对系统信息的管理,并且与计算机上的专家系统连接,对农业大棚中作物生长环境进行自动控制。系统主要涉及传感器网络拓扑结构的选择优化及传感器节点的电路设计、网络传输层的结构设计、应用服务层的应用程序设计及信息在专家系统中的融合算法。传感器节点采集数据通过Bayes滤波算法进行处理提高数据的可靠性。传感器节点选用无线收发器CC2430芯片设计。实验表明,系统实现了对农业大棚作物生长环境的实时监测,但系统中采用Bayes滤波算法还需进一步改进,系统的稳定性也有待更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为了避免和减少海洋环境生态受污染的风险逐渐加剧而导致海洋灾害经常发生,设计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和3G通信技术的海洋环境实时监控系统.首先,设计了海洋环境实时监控系统总体框图,将系统分为感知层、应用层和网络层,然后将监测区域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按照层次型路由协议划分为簇,对簇头传感器节点、簇成员传感器节点和物联网网关节点均进行了硬件设计,同时对簇头传感器节点、簇成员传感器节点和物联网网关节点进行了软件流程设计.实验表明文中方法能对海洋环境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具有成本低、功耗低以及布设简单优点.  相似文献   

14.
基于物联网的温室环境测控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现代温室环境远程实时监测、环境调控的要求,基于农业物联网的基本框架,设计了嵌入式微处理器、无线传感器网络和Internet网络技术融为一体的温室环境测控系统.系统分为温室现场测控层和远程监控层.现场测控层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获取温室内外环境信息,并通过网络摄像头实现实时视频监测;远程监控层置入滞环控制、模糊控制等多种控制算法,并利用Java Script和AJAX等技术为用户提供HTML网页的交互界面,实现温室环境远程、实时、自动监控.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可实时、准确采集环境参数,数据丢包率仅为4.8%,实现实时、可靠的温室环境监测,可满足农业生产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为了优化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部署性能,在粒子进化的多粒子群算法的基础上结合虚拟力方法,提出了一种虚拟力导向多粒子群算法的部署策略。该策略通过节点间的虚拟力影响多粒子群算法的速度更新过程,指导粒子进化,采用多个粒子群独立搜索解空间,有效地避免了"早熟"问题,从而最大限度地优化了网络的覆盖率。仿真结果表明,与虚拟力算法和多粒子群算法相比,该算法在覆盖率、迭代次数和部署时间等方面具有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许胜礼  薛文龙 《科技信息》2012,(19):121-122
物联网是以感知为前提,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捕捉物体的状态、位置信息,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全面互联,从而达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本文回顾了物联网的起源及发展现状,给出了物联网的定义,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物联网的核心技术:物联网架构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统一标识技术和自动识别技术。  相似文献   

17.
基于协作分集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传输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基于协作分集技术的传感器网络传输性能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多信源、多信宿和多中继的传感器网络协作分集模型,推导出了在该模型下传感器网络的传输性能具体表达式,据此可以定量地计算在协作分集下多信源、多信宿和多中继的传感器网络的传输性能指标,为进一步讨论协作选择策略等技术方案在实际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环境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上的判断依据.另一方面,本文也从理论上证明了协作分集技术可以提高传感器网络的传输性能.最后利用仿真参数,给出了主要的几个仿真结果,其反应出来的协作通信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传输性能变化特点与本文的结论相吻合.  相似文献   

18.
物联网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妍  胡集仪 《科技信息》2010,(35):J0086-J0087
本文对物联网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对RFID技术、传感器网络和检测技术、智能技术、纳米技术、IPv6地址技术等进行了概括总结,分析物联网发展的存在问题,对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以网络遥操作为应用背景,设计了一种分层的多传感器集成手爪。设计中首先提出了包含了数据采集层、数据处理层、网络交互层等三个层次的手爪体系结构。然后提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融合算法,并结合CAN总线等技术对手爪系统进行了逐层设计,使其具有模块化、智能化等特点。还搭建了多传感器集成手爪实验系统,完成了基于多传感器集成手爪的网络遥操作作业。实验结果表明:该手爪具有较强的局部自主能力,并有效提高了网络遥操作系统的作业能力。  相似文献   

20.
无线传感器网络基于测距定位算法的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秉旻  石晓军 《科技资讯》2006,2(2):143-144
无线传感器网络以无线通信方式形成的多跳的自组网的网络系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无线传感器网络大多数应用都要以位置信息为前提,因此传感器节点定位成为传感器网络的基本问题。本文的目的是基于测距信息实现某种定位算法,并评价该算法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