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琼 《甘肃科技纵横》2008,37(1):80-80,25
我国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基础上修订了原有会计准则,新准则中最大的亮点就是广泛引入了公允价值的概念.但新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运用是有限制条件的,而非完全使用.本文对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使用情况进行了介绍,并从我国实际出发分析了公允价值使用的优势和弊端.  相似文献   

2.
牛耕  何慧 《当代地方科技》2007,(10):102-103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最终要与国际接轨,我国今年2月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扩大了公允价值的应用范围,在会计计量方面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力求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本文在对公允价值进行了简要介绍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公允价值引入我国的原因,并对公允价值在我国的运用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公允价值的使用和资产减值出发,分析了在企业合并过程方面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与差异,强调了公允价值在企业合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会计所处环境发生了很大改变.响应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性要求,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开始迈步跨入我国会计准则中.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价值不断走高,显现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财务上的利好影响.然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我国投资性房地产应用中经验尚浅,存在着会计准则体系不健全、市场环境不完善、税法和会计准则差异等因素制约.因此,提出了完善会计准则体系、优化市场环境和缩小税法与准则差异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首先介绍了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的基本含义以及与西方准则的对比,重点讲述了新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影响,最后对比西方准则,比较公允价值在应用上的差别。  相似文献   

6.
公允价值的广泛应用已经成为国际会计界不可逆的发展趋势。公允价值取代历史成本称为主要的计量属性的日子已经不再遥远。FASB与IASB,从2006年11月开始了共同公允价值计量准则的制定,经过5年时间在2011年5月12日两个国际最大的会计准则委员会正式发布了基本一致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USTopic820和IFRSl3标志着公允价值计量的国际统一。一个计量属性单独成为一号的准则在各国的准则中都是独一无二的。在这样的国际大背景下,再讨论公允价值的对错都是没有意义的。只有了解国际新动态,从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中找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与世界接轨才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陆岩 《科技信息》2009,(2):329-330
2006年2月,我国财政部发布的企业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中又广泛涉及了公允价值的计量,而具体规范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暂行规定(施行)》(以下简称《规定》)也于2006年在上市和准备上市的商业银行中试行。本文从公允价值的涵义及其与其他计量属性间的关系出发,结合其在新准则中应用指出公允价值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应用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公允价值计量是有别与传统会计核算中历史成本计量的一种新的计量属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以“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作为计量的依据,给会计核算实务带来重大改变。随着美国财务会计准则(FASB)、国际会计准则(IASC)以及我国的会计准则正式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会计教学中也越来越强调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资产价值变动的核算问题。本文旨在对资产价值变动核算的教学重难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公允价值计量是有别于传统会计核算中历史成本计量的一种新的计量属性。公允价值计量强调以“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作为计量的依据,给会计核算实务带来重大改变。随着美国财务会计准则(FASB)、国际会计准则(IASC)和我国的会计准则正式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会计教学中也越来越强调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资产价值变动的核算问题。本文旨在对资产价值变动核算的教学重难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经济全球化对国际会计趋同的要求越来越强,众多机构都倾向于建立一个唯一的国际会计准则体系来实现这种趋同,而这种唯一的一套准则体系如果建立在历史成本会计(HCA)模式下却不一定能够实现会计准则趋同的终极目标--会计信息可比性,而公允价值会计(FVA)模式能够避免HCA模式出现的不足,实现会计信息的实质可比。  相似文献   

11.
为了同国际会计接轨,同时考虑我国目前的会计环境,新会计准则应在保持适度谨慎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大力创建公允价值应用的良好环境,努力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实现财务会计目标。  相似文献   

12.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与旧准则相比 ,最大的亮点是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重新引入.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中对公允价值的运用,对企业会计信息造成了重要影响.本文试从公允价值的基本属性入手,对在企业债务重组准则中公允价值运用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从中国现阶段市场经济环境出发,对新会计准则的显著变化进行分析,并与国际会计准则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新会计准则在会计目标、企业合并、减值准备、关联方披露、政府补助等方面保留了中国特色,符合我国当前市场经济环境的要求;而在公允价值计量、债务重组收益确认等方面,虽实现了与国际趋同,却忽视了我国经济环境的现状。  相似文献   

14.
公允价值一直是一个颇受争议的会计计量属性,我国在运用公允价值方面也是一波三折。新会计准则在《投资性房地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17个具体准则中引用了公允价值的计量模式,公允价值的应用、计量成为此次准则修改中的一大亮点。本文就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5.
新会计准则扩大了公允价值的使用范围,在债务重组、金融工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投资性房产和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等方面全面应用了公允价值。文章阐述了公允价值的概述及在我国的应该,分析了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及选择,分析了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计量。  相似文献   

16.
单波 《天津科技》2012,(1):86-87
金融危机下,以公允价值准则为代表的会计准则备受指责。从公允价值历史演进和定义、会计目标、美国经济环境等多个角度深入分析了公允价值在本轮危机中扮演的角色,认为公允价值并非造成金融危机的根源。并在各国政府纷纷修订本国会计准则的背景下,研究我国应对策略和准则尚待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17.
《企业会计准则第七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再一次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标准,但增加了"商业实质"等相应的限制条件。企业会计人员如何准确领会新准则的精神实质,规范进行相关会计处理,对企业、国家及会计信息的使用者,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助于新会计准则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8.
我国新颁布的会计准则公允价值的应用是新准则的创新.但在我国现阶段运用公允价值存在一些现实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9.
公允价值应用问题是国内外会计界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我国2006年新颁布的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进行了适当应用。本文对这次准则应用公允价值的背景、采用状况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一些完善我国自身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公允价值的涵义、特征及发展历程,分析了公允价值的优越性和存在问题,进而对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作了进一步探讨和展望,呼吁新准则的配套管理制度等相关法规尽快出台,使新会计准则真正有效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