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2 毫秒
1.
首届"汉派服装"设计大赛1995年12月3日,我院服装系青年教师孙菊香设计的"牧歌"系列、眼装设计932班学生余清、冒洋设计的"黑潮"系列,分别荣获首届"汉派服装"设计大赛实用装和创意装金奖。烟烟生辉的金杯也是我院服装系面向社会办学结出的硕果。"牧歌...  相似文献   

2.
科学的服装结构设计方法与智能服装CAD技术相结合是顺应现代服装工业生产所要求的系列化、标准化、规范化及时装化、多样化、个性化潮流发展的需求.运用C++对一元线性回归、二元线性回归、多元线性回归进行计算,提出建立女胸特大腰细体合体原型控制部位规格尺寸与各细部规格计算关系的数学模型,得到合格率高的上下装原型服装结构设计的数学模型及结构模型,从而为建立原型模型库及智能化技术应用于服装样板设计方法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文章阐述了圆的形态特质和内在意义,通过分析圆形态与服装设计的关系,从服饰图案、服装廓形、服装造型和系列化服装四个角度出发,介绍了圆形态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提出圆形态在服装设计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和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4.
金双 《科技资讯》2013,(25):241-241
全国高职院校服装技能大赛到今年已经举办了6届,随着更多的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的加入,赛事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各高职院校已经把这项赛事看作是展示办学实力,彰显专业特色的大舞台.服装技能大赛由高职院校和服装企业协作举办,大赛的选题、评判标准,竞赛流程等都是依据企业生产岗位的实际工作要求设定的,大赛的组织及运作体现了校企双方面的深度合作.随着技能大赛的逐步推进,必将促进高职院校加快教学改革,改进办学思路,完善课程体系,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详细分析此类产品在设计上的系列化趋势,对产品的系列化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探讨了厨房小家电产品的的系列化设计给企业带来的优势以及系列化设计需结合的元素。  相似文献   

6.
机械产品系列化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并提出了机械产品系列化设计的基本条件和约束条件,介绍了机械产品系列化设计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7.
潘洪生 《科技资讯》2014,12(22):150-150
中职服装教学作为广大中职院校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的教学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培养一批能够为社会服装行业服务的技能型人才.但目前我国许多中职院校的服装专业教学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不利于其教学效果的提升.技能大赛作为国家教育部为广大中职院校师生举办的一个具有专业特色的竞赛活动,对推动中职服装教学的改革及增强其人才吸引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探讨了技能大赛背景下我国中职院校服装教学的改革和实践情况.  相似文献   

8.
揭示色彩对构筑产品系列化的作用,分析系列化产品的色彩设计依据,并参考"变化"与"统一的辩证关系,探讨系列化产品的色彩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
实现产品设计系列化是提高设计效率的有效途径,参数化计算机绘图与数据库资源的有效连接是实现设计系列化的最好方法.介绍了以一个企业的相似产品进行分组,建立产品全信息数据库而实现全参数化CAD的一种方法,同时介绍了一种适合系列化全参数化CAD的基本原理、数据结构和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10.
2003中国西部服装博览会期间举办的西部服装设计大赛上,一批优秀青年服装设计师的作品,以浓郁的中国西部民族服饰特色,现代的服装设计理念和面料,在T型台劲吹西部风,让国内外时装业内人士刮目相看.  相似文献   

11.
On the base of studying the modeling technique of man-nequin and garment curved surface with non-uniform rational B-spline(NURBS),several methods of mannequin data pickup on 2D screen are proposed.A garment style creating method,which gets the key points for garment style modeling by drawing panel contour aroundthe mannequin on the screen and calculating the offset value between the body and the garment,is presented.Then 3D garment styles can be easily modeled with the key points and interactively modified.  相似文献   

12.
服装CAD中三维数据的拾取与服装造型点的生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讨论了在二维屏幕上拾取三维人体模型数据点的几种方法,并讨论一种服装款式的造型方法,即通过直接在屏幕人体模型上绘制衣片轮廓线和计算衣片曲面和人体间偏离值来获得款式造型关键点。由此可通过人机交互方式生成和修改三维服装款式。  相似文献   

13.
服装是文化的表征,它不仅能够为人护体、御寒,还反映着人的审美需求和愿望,是一种文化品位的浓缩。服装设计与其它艺术一样,以追求美为目标,服装设计品位的提高必须倚重艺术,但艺术不能包容服装的全部。服装是时代的标志,是观察社会变化的视角,是经济发展的缩影,高校服装设计教学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祖国优秀文化遗产中寻求创作灵感,要贴近市场,服务社会,培养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适应新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4.
The textile and garment value chain is typical buyer-driven and captive governance.Based on the results of 153 questionnaires survey of textile and garment companies around China in 2008 as well as case studies,the roles of China textile and garment enterprises in value chain were showed in this paper.The survey covers several different sectors,in which companies have different decision power,strategies and performance,to find how to take advantage of companies strengths,and gain long-term benefit enhancing...  相似文献   

15.
服装品牌是传统、文化、时尚的三位一体,是其精神文化的提升。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高校的服装设计教学既要不断提高服装设计的文化内涵,还要把这种精神文化融八服装企业和服装市场。高校与企业携手合作,教育与市场相结合,共同提升社会形象,共创服装品牌文化。  相似文献   

16.
人体体型与服装号型的匹配关系及其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在分析国家服装号型标准的基础上,提出更细化的人体体型分类方法,分析了人体体型与服装号型的匹配原则及方法,为相关应用程序的编写建立了专业理论基础。通过透视现阶段服装电子商务的发展特点,阐述人体体型与服装号型的匹配关系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关于穿着的本质,实际上就是使人与服装融为一体,是把积淀在服装上物的属性上的人文文化特征与人自身的现实状况统一起来,寻求服装的穿着性格  相似文献   

18.
根据服装人体科学中有关服装结构设计理论和方法,提出了与众不同的无放松量、完全贴体并采用立体裁剪和平面设计相结合的青年女子服装原型设计原理。建立了无放松量立体裁剪—平面设计青年女子服装原型。设定了便于广泛实际操作使用的应用公式,并用实际的例子来验证立体裁剪—平面设计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服装结构设计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基于本体的服装知识表示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领域本体提供了丰富的概念集,是领域知识共享的基础。采用领域本体来表示服装领域知识,可以有效地实现知识共享、复用和检索。分析了服装知识的特点,开发出服装领域本体,建立了概念及概念之间的约束关系来表达服装领域知识,用本体表示语言OWL对其进行表示,作为面向服装的知识管理系统开发平台的知识来源。  相似文献   

20.
Introduction3D garment CAD tools are increasingly required byclothing industries to assist the cloth design andmanufacturing process for quick response when faced withrapidly changing in style and fabrics with variable materialproperties. In the context of virtual prototyping, modelingand simulation of garment fitting to mannequin areattracting more and more people from both research andindustrial communities.Different approaches and techniques can be u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