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必然的方向和方式。本文以《综合布线》课程为例,采用基于工学结合、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进行课程改革。通过创办学院自有公司,实行工程项目教学,尝试在教学环节、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2.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改革刍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促进知识能力素质教育有机统一为目标,三校联合从四个方面开展《土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紧密结合工程实际培养能力,尤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加强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课堂讨论、作业、小论和期末考试多种形式相结合改革课程考核;校校、校企合作促进教改。  相似文献   

3.
控制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系急待建立。必须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注重课程设置的个性化,注重具有工程实践背景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建设;建立学习全过程参与实践的培养模式,包括基础实验、专业系列实验、研究实验和结合企业实际的实践系列四个层次;突出创新性和工程化培养的研究生实践实习的教学方法和校企合作平台,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形成理论学习与专业实践并重的考核评价体系,实践探索学位论文选题及论文形式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4.
叶常琼 《河南科技》2013,(8):197-198
《化工单元操作技术》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技术基础课程。文章从课程项目化设计思路、课程目标、项目化课程内容设计、一次课的项目化设计实施及项目化设计、实施改革的几点体会等方面提出了《化工单元操作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  相似文献   

5.
校企合作对于提升企业内涵、提高高校办学能力、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怀化学院为例分析了目前地方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提出了校企合作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转型期,校企合作是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模式。然而在校企合作的推进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诸多问题导致校企合作难以深入推进。本文基于校企合作的实际经验,讨论了政府、企业、学校三者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关系和角色分工,为建立起符合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7.
<正>针织产品设计是纺织工程专业的平台课之一,是针织学课程的后续课程之一,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为学生从事针织产品设计和开发方面的工作提供专业基础知识。通过该门课程的讲授,可以使学生掌握针织产品设计和开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工程综合能力、先进技术的应用能力、产品开发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根据基本理论和原理,举一反三地进行针织产品的开发和设计以及技术改造和创新。但是,目前,针织产品设计课程的教学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制约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一、针织产品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教学内容陈旧。目前,已经退出纺织工业界主流的技术、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高校外语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改革主要是教学内容、方法、措施的改革。主要措施是:因材施教,实行免修制度、使用英文软件教学、注重应用、培养自学能力、把计算机安全和维护列入教学内容、把《程序设计》课程改为《网络应用》课程、增设《电子商务》、《多媒体创作》等选修课。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范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范式改革的必要性,并对《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范式改革的目标、内容,以及改革的途径进行了深入探讨,形成既符合数学现代教学理念,又体现《数学分析》课程个性化的教学范式。  相似文献   

10.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知识认知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应用技术人员的重要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平台.地方应用型大学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主,对实践应用较强的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实践教学课程改革的探索尤为重要.从教学资源规划、课程结构的优化、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以及改革校企合作模式等方面,提出了良好的建议和对策,对提高非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学生的GIS实践技能和应用创新技能,提高应用型人才为导向的地方本科院校的就业率,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现代企业文化与职业道德课程理论性强,难度大,任课教师大多缺乏在企业工作的经历,实践能力较差,而高职院校学生文化课成绩普遍不高,学习积极性不足.通过校企合作、改革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等措施,促使学生对该课程产生兴趣,全面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2.
正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1]中提出要"探索建立校校协同、校所协同、校企(行业)协同、校地(区域)协同、国际合作协同等开放、集成、高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尤其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后,各高等院校已充分认识到校企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为建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项目化课程改革为背景,根据课程教学目标,校企合作开发了《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项目化教材。教材打破传统的本科式教材体系,对应职业工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引入来自企业的典型冲压成形项目,提出了"教、学、做"一体化的项目化教材开发思路和编写体例,经过本校教材试用取得良好效果,可为相关项目化教材开发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汽车产业蓬勃发展,汽车职业技能人才需求旺盛,这给汽车行业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平台。本文就汽车类校企合作项目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查找不足,并结合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项目培训基地建设等4个方面就相关应对措施进行了探讨,为汽车行业校企合作模式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集成电路设计作为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改革和探索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在"新工科"的要求下,结合创新思维与理念,针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实践环节、校企合作和人才队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与探索,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按照人才培养目标与要求,进行相应的优化,以满足国家对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编译原理》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译原理》是计算机科学及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这门课程具有知识抽象、理论性强、难度大等特点.其课程改革重点在于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改革现行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多渠道加强师生互动.通过《编译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相变理论》的研究生课程建设及其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通过改革《相变理论》课程教学手段及教学内容,激发了本校材料类专业研究生对本学科专业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质量。本文也积极探索了本门课程新的实践性环节,并对本门课程的考核模式进行大胆的改革,极大程度地提高了研究生的科研素养和科技创新能力,使研究生具备坚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同时促进了研究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高专院校有效推进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通过到企业进行课程实训教学,实现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技能学习与岗位实训相结合。通过工学结合的课程实训教学,提高了学生对企业及岗位的认知能力、适应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教学及顶岗实习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9.
基于"PRP"的《机械原理及设计(Ⅱ)》课程设计改革与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产品实现过程 (ProductRealizationProcess,简称PRP)的改革思想 ,对《 <机械原理及设计 (Ⅱ ) >课程设计》课程进行分析 ,发现该课程的重点仍就停留在软齿面齿轮减速器的设计上 ,与工程实际有所脱离 ,需要进行必要的改革。通过使用硬齿面齿轮减速器课程设计题目 ,并对其内容进行适当改革 ,设计工作更加接近实际工程设计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增加 ,创新能力、实际设计能力得到了更大提高 ,题目设计结果优点明显。课程设计的内容只有进行适当的改革 ,与工程实际结合更紧密 ,才能更有利于高校的人才教育。  相似文献   

20.
在目前高等教育体制不断改革和发展的新时期,高职院校的学生就业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为了解决高职院校的就业问题,高职院校应建立校企合作模式的高职就业指导体系,为学生就业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教育,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高职人才。本文就目前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了建设校企合作模式的就业指导体系的意义及方案,以保证高职院校能够顺利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提高就业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