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油气滚动勘探开发综合研究评价技术是一项系统的研究工程,在该项目中充分利用濮深18块新处理的三维地震数据、测井、岩心及试油试采、RFT、HDT等基础资料,以沉积学、构造地质学、石油地质学、地质数学、测井地质学等为理论基础,应用地震相干数据体、三维可视化、地震属性分析、  相似文献   

2.
微地震技术已成为非常规油气开发一项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微地震数据对于监测储层改造效果,优化压裂设计有着显著的效果。微地震数据因其自身数据能量级小的特点,在对其进行分析前必须进行质控和处理,才能利用处理后的数据开展后续解释工作。经过处理后的微地震数据,综合利用地震数据、测井数据进行解释,从而达到监测压裂改造效果和水平井轨迹及压裂设计优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地震构造解释对于油气勘探至关重要,而地震层位追踪是地震构造解释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造复杂的地区自动层位追踪效果往往并不理想。针对此难题,采用了变网格和变倾角扫描技术进行层位追踪,首先运用小波算法提高地震剖面分辨率,减少大部分随机噪声,再运用相干算法和倾角扫描法检测地震剖面同相轴,根据地层情况处理窗口和扫描倾角自动调整。应用该方法对模型数据和实际地震资料进行自动层位追踪,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厚砾石层对地震波的强吸收作用严重影响地震勘探的成果质量,为了获得高品质的地震资料,厚砾石地区地震勘探必须从采集、处理、解释等各个环节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措施。结合在FZ矿的实际应用,本文针对厚砾石层地区地震资料的特点及地质目标,通过有效的技术方法和手段,形成了一套适用于厚砾石层区的三维地震勘探特色技术,获得了信噪比、分辩率较高的成果资料。  相似文献   

5.
TDNFK是服务于油田的Geocluster地震勘探资料处理中的面波衰减模块,去噪效果优异。由于煤田地震勘探和油田地震勘探存在差异,在煤田地震勘探数据处理中应用TDNFK去噪模块,就要对某些参数作相应修改。本文根据煤田地震勘探数据,对TDNFK的相应参数做了针对性测试。按照测试后的最优参数运行TDNFK模块,最终结果表明只要采用的参数适宜,流程得当,在煤田地震勘探资料处理中应用TDNFK模块也能取得良好的去噪效果。  相似文献   

6.
以寺河矿W2303回采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在分析槽波地震探测技术原理的基础上,对槽波地震探测技术在W2303回采工作面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并将槽波地震探测结果与坑探及钻探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坑探、钻探结果与槽波地震探测划定的异常区范围一致,表明了槽波地震探测技术可以对回采面异常带进行有效勘探。  相似文献   

7.
<正>地震仪器及地面采集设备是地震勘探和野外数据采集的物质基础,由于其适用范围的专用性、服务行业的特殊性及开发能源对国家的重要性,使得地震勘探采集设备价格昂贵。目前,物探公司(以下简称公司)随着地震勘探作业范围的不断扩大,地震勘探市场份额的不断增加,地震采集设备(以下简称采集设备)的数量和使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煤矿安全生产的需求越来越高,识别3~5 m断层成为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运用地震资料处理技术归位相对准确的叠前深度偏移处理方法得到深度域地震资料,并在该数据体上进行解释。以淮南DJ矿的解释为例,利用提取的深度域方差属性、倾角属性体、曲率属性体及相干属性体进行主成分分析,并将主成分分析后的成果与蚂蚁体属性融合,其断层在数据体上的形态与边界反映清晰。  相似文献   

9.
基于ResUNet和Dense CRF模型的地震裂缝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人工解释地震资料耗时长、效率低、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ResUNet和全连接条件随机场(dense conditional random field,Dense CRF)模型的裂缝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使用ResUNet模型提取地震振幅数据体中裂缝的不同分辨率的特征,实现地震裂缝识别;然后利用Dense CRF模型进一步优化识别结果,从而实现地震裂缝的精准识别。将该方法与传统UNet、ResUNet模型在合成地震振幅数据体和F3工区地震数据体进行了实验比较,结果表明运用所提方法识别的裂缝更准确、裂缝尺寸更细、连续性更好。  相似文献   

10.
<正>油气滚动勘探开发综合研究评价技术是一项系统的研究工程,在该项目中充分利用濮深18块新处理的三维地震数据、测井、岩心及试油试采、RFT、HDT等基础资料,以沉积学、构造地质学、石油地质学、地质数学、测井地质学等为理论基础,应用地  相似文献   

11.
世界的本原是处于三维空间的,地球这个空间三维体就是勘探开发研究的对象。将三维GIS技术应用于油田生产,能够对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的各种空间对象进行有效管理,有效分析潜在资源,实现管理决策空间和生产研究的可视化,为油田勘探开发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传统地震观测系统以反射波理论(即假设地下介质为均匀层状介质)为基础,常用的有共中心点(CMP)、共反射点(CDP)观测系统等。随着勘探的不断深入,对勘探效果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工程地质调查中常用的观测系统需要布设大量接收点并进行多次移动,工作成本高且效率低。针对这一问题,本文进行了散射地震观测系统的探索研究,基本思路为以散射理论(即假设地下介质为散射点的集合)为核心,在实现二维频域数值模拟和全波形反演的基础上,设计模型和二维散射地震勘探观测系统,研究观测系统中道间距、炮间距等参数变化对勘探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反射地震观测系统,散射观测系统只需要少量的激发点和接收点便能得到较好的勘探效果,有利于降低工作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3.
高层建筑考虑局部楼板变形的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地震区复杂体型高层建筑采用楼板面内部分为弹性楼板、部分为刚性楼板的假定,将剪力墙简化为薄壁杆件,用三维杆系有限元法对结构进行地震反应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豫西卢氏北沟金矿矿区的地质特征、地球物理特征以及野外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判定激电异常现象,并对此现象进行解释判断,同时对于矿区内极化的位置、走向进行分析预测,为以后的钻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地震波形反演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极大地推动了地震勘探的发展,因此对地震波形反演做进一步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回顾地震波形反演的发展历程,分别从理论、方法、实验设置等方面对地震波形反演进行一定的评述,针对模型和反演方法的选取及正则化方法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了三软急倾斜煤层底板突水危险性的多因素综合防治办法及评价要点,根据禹州矿区鸠山地区水文地质、矿床工程地质及开采技术条件的特殊性,结合矿井采掘活动期间针对性地开展地面精密三维地震勘探、地质钻孔补勘、井下物探及钻探收集的成果资料,采取控制疏放水量、长观孔水位变化等合理的"带水压开采"措施,以此实现工作面的安全回采。实践表明,所研究的系列综合防治水技术方法是可行的,可为类似三软急倾斜煤层高承压水工作面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采矿、岩土及水利水电等工程的施行中,关于复杂三维地质可视化以及数值模型的构建是经常遇到的重点问题。由于数值模拟软件在较为复杂的矿区地质体模型构建以及单元网格的划分等前处理问题上有着不全面、工作量偏大等不足,基于线框模型的复杂矿区三维地质可视化及数值模型构建技术的推行就势在必行。通过种种实践体现出,该技术的施行是可靠而有效的,同时也为复杂地质体结构的岩土工程数值模拟分析提供了一种崭新的建模方式。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对GPS技术在矿区地表移动观测方面可开展的工作进行详细阐述,并且对如何处理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论证了GPS技术应用于观测矿区地表移动、沉降的可行性。矿区地表GPS移动监测网的建立能为后期建立整个矿区的GPS地表观测网奠定相应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9.
GeoVRML技术支持多种坐标系统和参考椭球体,数据表达精度高,三维建模功能强大,可有效构建三维地形模型.运用GeoVRML技术对吉林省东部山区进行了三维地形可视化研究,实现了大规模地形数据到GeoVRML数据文件格式的转换、海量数据的快速、准确、实时显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利用虚拟现实建模语言进行地理信息的三维可视化表达及相关研究提供了研究案例.  相似文献   

20.
黄土微观结构特征定量研究及其在工程地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不同类型黄土的研究基础上,通过SEM图像处理技术,提出了黄土微观结构中结构单元体大小-形态分布、孔隙特征等结构要素定量评价指标,应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几种黄土在不同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进行了分析以及对地震灾区黄土受地震破坏和未受破坏的黄土微结构形貌进行了定量处理,分析较好地解释了黄土工程地震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