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火星和土星都离我们太远,要想征服它们实在困难重重,那我们为什么不将目标瞄向距离地球稍近的水星呢?况且"信使号"探测器正运行在水星的轨道上,用不了多久就会传回水星的重要资料。不知何故,人类在探索太空的行动中一直舍近求远,致使人类对身边的邻居所知甚少。殊不知,水星虽小,却蕴含着许多我们无法解释的奥秘。  相似文献   

2.
水星探秘     
水星新照 2008年1月14日,"信使号"水星探测器在经过了3年多的飞行后终于接近了水星,它从水星附近飞过,并用它的照相机拍下了清晰的水星表面照片,这是人类的探测器在时隔30多年后再一次访问水星.  相似文献   

3.
前沿     
正水星快速收缩46亿年前太阳系刚刚形成时,水星还是一颗纯粹的液态金属球。在之后的10亿年里,水星逐渐冷却下来,形成固态金属核与外部地壳,体积缓慢减小,让水星表面产生了地壳收缩导致的脊状隆起。20世纪70年代,水手10号水星探测器第一次发现了星球上的这种山脊,根据山脊的高度和宽度,科学家当时计算水星直径收缩了3千米左右。2011年,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信使号探测飞船进入水星轨道绕行。信使号  相似文献   

4.
<正>近期,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宗秋刚教授研究团队发现水星存在磁暴与环电流,破解了近半个世纪的谜题。该研究团队综合分析了美国宇航局“信使号”水星探测器为期五年的观测数据,结果显示,水星的环电流在向阳面呈分叉状,这一形态与试验粒子模拟结果高度吻合,与地球的赤道环电流在形态上有很大差异。这主要是在强太阳风压缩水星磁层的条件下,质子经历Shabansky轨道导致的。  相似文献   

5.
2009年11月3日,美国宇航局发布消息说,根据“信使号”航天器三次飞掠水星所进行的探测,科学家们已经获得了一幅几近完整的水星表面图像。这再次引起了人们对“信使号”飞掠水星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历经33年的首次拜访,人们希望"信使"号探测器的这次飞掠能呈递新的有关太阳系起源的确凿图像和数据-- 1月14日,当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信使"号探测器成为33年以来首次拜访水星的探测器之时,天文学界充满了惊奇的目光.  相似文献   

7.
水星探秘     
水星新照 2008年1月14日,信使号(MESSENGER)水星探测器在经过了3年多的飞行后终于接近了水星,它从水星附近飞过,并用它的照相机拍下了清晰的水星表面照片,这是人类的探测器在时隔30多年后再一次访问水星.  相似文献   

8.
2011年3月18日,美国“信使号”(MESSENGER)水星探测器将进行近水星制动而进入水星轨道,如果成功,它将成为世界第一颗水星探测卫星,对水星进行为期一年的科学考察。  相似文献   

9.
藻间 《大自然探索》2004,(11):18-19
"信使号"上共安装有8台仪器。双重成像系统这架仪器由两个照相机组成,用来绘制地形。 伽玛射线和中子频谱仪它探测水星表面的放射性元素或被宇宙线激发的表面元素发射的伽玛射线和中子。用来描绘不同元素的相对丰度图和鉴别水星两极照不到阳光的区域是否存在冰。  相似文献   

10.
水星阴阳界     
《大自然探索》2011,(9):4-4
下面这幅最近发布、由美国宇航局“信使号”轨道器拍摄的照片,凸显了水星上白天与黑夜之间的精细分界线,在天文学中这叫做明暗界线。水星是太阳系中最靠近太阳的行星,它每环绕太阳公转两圈就自转三圈,这意味着水星上的一年只相当于半天。  相似文献   

11.
《大自然探索》2009,(7):6-6
在由美国宇航局“信使号”飞船新近拍摄的这两张水星全景照片上,清晰地显示了水星地壳岩石的细节。假如人能够到深空去,那么用肉眼看见的水星很可能就是这个样子。  相似文献   

12.
访问水星     
2004年8月3日凌晨,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人类的使者———“信使”号探测器发射升空,这是科学界相隔30年后第二次对离太阳最近、最小的一颗大行星———水星作更深入的观测。水星离我们不算远,仅9100万公里,可是要把它对准在望远镜的十字线上并非易事。相比之下,观察比地球更远(从太阳位置来说)的行星,如火、木、土星倒是容易得多,因为这可在夜空中找到它们,但要看水、金星,人们不得不面朝太阳。金星很亮,往往出现在黄昏和凌晨的天空,而水星却很难捉摸,通过望远镜看它时还有危险,一旦有阳光涌入镜筒,就会损坏你的视网膜。…  相似文献   

13.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信使号水星探测器发回的数据表明,水星极地可能存在冰,它们藏在背阴处深邃的火山坑里,从而免于遭受太阳光的炙烤。  相似文献   

14.
2014年7月19日,欧洲阿里安-5火箭将发射“贝皮·科伦布”(BepiColombo),这是继美国信使号(MESSENGER)之后世界第2个水星探测器,其质量为4200公斤,拟于2020年11月13日进入水星轨道,开展为期一年的水星探测活动,  相似文献   

15.
水星遐想     
2016年5月9日,水星10年来首次从地球与太阳之间穿过,引起天文学界关注。2017年,欧空局等航天机构将发射迄今为止第三艘水星探测器——"贝皮·科伦坡号"。太空梦想家以未来眼光看待水星,原因是这颗富含资源的行星靠近太阳,而且它的能源也很丰富。现在,就让我们设想一下:水星将怎样成为我们探索太阳系以及太阳系之外的跳板。  相似文献   

16.
1974年和1975年,美国“水手10号”探测器曾两度飞过水星。然而,由于水星每环绕太阳公转两圈就要自转三圈,“水手10号”两次看见的都是水星的同一面。另一方面,从地球上也很难看见水星,这是因为水星离太阳实在大近。实际上,过去30年中,科学家一直都只对“水手10号”所看见的水星那一面有所了解,而对水星的另一面一无所知。  相似文献   

17.
地球2.0     
对于遥远类地行星的搜寻工作正在进行,当这些候选者蜂拥而来之前,天文学家应该确定究竟一个行星与地球如何相似才能被叫作类地行星——科幻小说迷一直热衷于对另一颗地球的搜寻。这颗"地球"包含了多少丰富多彩的生命?这样一个发现对于人类而言意味着什么?在太阳系以外究竟有多少颗类地行星?类似问题甚至比一个哲学谜题还要多,而且这些问题迟早要面对。对太阳系以外  相似文献   

18.
古怪陨击坑     
, 《大自然探索》2012,(12):4-4
在这幅最近发布、南美国宇航局“信使号”轨道器拍摄的图像中,水星的一个陨击坑里被撞击…一系列不同的物质,它们呈现出不同的色彩,使得这个陨击坑看上去颇为怪异。  相似文献   

19.
腾月 《科学之友》2004,(10):22-23
月球、火星、土星,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一步一步地迈向宇宙深处。现在。科学家的脚步又迈向了最靠近太阳的星球——水星。完成这一光荣任务的是近期发射的“信使”号探测器。  相似文献   

20.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在为“信使号”宇宙飞船进行为期7年的内太阳系之旅做准备。下一焦点———水星是可观察的 ,但没有一种方法可将此写入量子论中。范屈彻说 ,“一些人曾尝试过 ,若要有一个可观察的固有时间 ,结果总是违反量子力学中的某些东西。看来 ,量子力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