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朱荣昭 《科学通报》1957,2(1):25-25
1956年10月1—6日,在莫斯科举行了苏联第四次电化学会議。除中国科学院派我去参加了这次会議以外,应邀出席的还有美国、保加利亞、英国、捷克斯洛伐克、法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匈牙利和波蘭的科学家。会議是苏联科学院物理化学研究所主持的,会議的主要的組織者是A.H.弗魯姆金院士。  相似文献   

2.
葛庭燧 《科学通报》1956,1(12):64-64
苏联科学院物理学数学部和莫斯科大学联合召开的磁現象物理学会議从5月23日到31日在莫斯科举行了八天。这是最近几年来在苏联召开的第三次磁学会議。前兩次会議是1946年12月和1951年11月在斯維尔德洛夫斯克城(苏联科学院烏拉尔分院金属物理研究所的所在地)召开的。这次会議和以前兩次不同,除去苏联科学家以外,应邀参加的还有中国、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匈牙利、印度、日本、美国、英国、法国、荷蘭等国的科学家約30人。中国出席这次会议的代表是芶清泉、張开义和葛庭燧。  相似文献   

3.
国际土壤学会第六屆会議于1956年8月29日到9月8日在巴黎召开。参加这次会議的有52国的代表700多人。我國出席这次会議的代表有馬溶之、侯光烱、黄瑞采、侯学煜、陈华葵和朱克貴六人。会議期间分組宣讀论文,会后还分四組在法國境內作了为期七天的野外調查旅行。在会議期间,法國、苏联、土耳其、伊拉克、荷蘭等國家並利用会场中的走廊展出了他們國家的土壤图,以及苏联1956年出版的世界土壤图。这些不同比例尺的土壤图吸引了到会代表的注意。  相似文献   

4.
徐心平 《科学通报》1960,5(6):191-191
中国自动化学会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联合召开的全国第一届远动学学术会議于3月1日—6日在南京举行,参加会議的有来自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的研究机构、高等学校、设計院以及厂矿等113个单位。国家科委紀波局长出席了开幕式,并作了重要指示。这次会議的召开正处在全国以机械化、自动化为中心的羣众性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高潮的时候,这  相似文献   

5.
科学界动态     
《科学通报》1959,4(24):834-834
全国地层会議 由中国科学院、地貭部、煤炭工业部、石油工业都、冶金工业部和中国地貭学会联合召开的全国地层会議,于11月14—21日在北京举行。参加这次会議的有来自全国有关地貭方面的科学研究、生产和教学部門的代表478人,列席175人。以納利夫金院士为首的苏联科学院和苏联地貭保矿部的代表团也应邀出席了会議,并在会上致了祝詞。这次会議在經过两年多来的充分准备——組織一系列的現場会議,广泛发动准备报告和論文并編写地层对比表,正式会議前举行专題会議和預备会議——的基础上,获得了圓滿的成功。这是一次检閱我国十  相似文献   

6.
贾醉公 《科学通报》1958,3(8):255-255
中国土壤学会召开的全国水稻土学术討論会于2月26日—3月3日在长沙举行。参加这次会議的有四川、貴州、广东、广西、江西、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等省的土壤科学工作者50余人。在开幕式上,中国土壤学会学术委員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重庆土壤研究室主任侯光炯教授致了开幕詞。他强調指出:为了实現全国农業發展綱要40条,迅速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对水稻土进行全面而深入  相似文献   

7.
《科学通报》1958,3(19):605-605
全国第一届矿产会議已于9月10—21日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議是在冶金部、中国科學院、中国地質学会、各地質院校等單位共同倡議下,經过較长时間的筹备召开的。参加这次会議的有来自全国各生产  相似文献   

8.
尤芳湖 《科学通报》1955,(12):62-62
農業部、林業部、水利部和中國科学院在今年10月10日到10月18日联合召開了全國水土保持工作会議。参加这次会議的有中央農、林、水利和科学研究部門及地方的代表共180人。水利部長傅作义、林業部長梁希、中國科学院副院長竺可楨和黃河水利委員会主任王化雲都在会上作了報告。各地區代表分别介紹了不同地區水土保持工作的典型經驗。会議还就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意义、不同地區的不同措施原則、今後的方针任务以及与水土保持有關的幾个重要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討論。  相似文献   

9.
《科学通报》1959,4(3):97-97
1958年11月2—6日,中国科学院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光譜学会議,来自全国各地参加这次会議的同志共有280人左右,其中半数来自各产業部门,科学院各研究所的代表佔四分之一强,高等学校佔四分之一弱。苏联著名的光譜学家福里斯通訊院士与馬利舍夫博士專程来我国出席这次会議,还有在我国工作的苏联光譜分析专家季米多夫与克列斯基揚尼諾夫也参加了会議。在这次会議中,  相似文献   

10.
《科学通报》1964,9(9):844-844
輸电綫路导綫、金具学术会議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于1964年6月24—29日在江苏南京召开了輸电线路及金具学术会議。参加这次会議的代表共70余人,他們来自全国22个省、市,包括科学研究、高等院校和企业等部門。会議共收到論文70余篇。会議着重討論了輸电线路导线的結构、性能、振动、計算問題,以及金具的設計、制造工艺和施工机具等方面学术問題,討論分为导线和金具两个专业小組进行。  相似文献   

11.
柳生 《科学通报》1964,9(9):833-833
中国作物学会于1964年6月1—10日在河北省芦台国营芦台农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輪作学术討論会。参加会議的有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生产、科研与教学等89个单位代表100余人。在这次会議上,主要围繞着以下两个問題进行了討論与研究。一、在我国国营农場和人民公社条件下要不要搞輪作?怎么搞? 在会議以前,生产上与学术界对这个問題存在着許多混乱的看法,通过这次会議初步明确了合理的輪作换茬对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应該积极慎重地因地制宜地实行符合于当地条件的各种形式的輪作換茬。主要理由是:第一,社  相似文献   

12.
杨雯 《科学通报》1957,2(17):540-540
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座谈会已于8月3—13日在北京举行。出席会議的有陕西、甘肃、山西、河南四省及黄河水利委員会的負責同志和省农、林、水利、水土保持等部门及試驗站的代表,以及中央各有关机关的代表共100余人。在会上,黄河水利委員会副主任赵明甫作了“关  相似文献   

13.
伍桂星 《科学通报》1964,9(9):842-842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輸电线路导线、金具学术会議于1964年6月24—29日在南京召开。参加这次会議的代表来自全国22个省、市,包括設計、制造、施工、生产、科学研究和高等院校等有关单位,計70余人。会議收到学术論文共70余篇,并对导线的結构、性能、振动、計算問題,以及金具的設計、制造工艺和施工机具等方面进行了較为深入的探討。会議按照中心課題內容,划分了导线和金具两个专业学术組,分别对論文进行了討論。  相似文献   

14.
斗力明 《科学通报》1959,4(14):468-468
全国地层会議山西現場会議在中国科学院和全国地层会議办公室領导下,于七月一日在太原召开,七月十二日胜利閉幕。这次会議的任务是:討論解决山西二迭、三迭紀地层问題,即这一地区的山西統、石盒子系、石千峯系的时代划分及其有关問題,树立区域地层划分和对比的地层标准剖向,为区域測量普查找矿,提供地层依据。負责单位在客观情况許可下对这次会議作了尽可能充分的准备工作。中国科学院有关研究单位根据研究所得,提出了許多論文,生产部门也根据生产实  相似文献   

15.
陈先沛 《科学通报》1959,4(23):803-803
磷矿专业会議于10月28—30日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議是在全国地层会議筹备委員会的主持規划下,由中国科学院地貭研究所和地貭部地貭科学研究院矿物原料研究所共同負责組織的。会議的第一天是与地层会議断代专題会議結合进行,第二、三两天专业会議单独召开。会上首先由地貭研究所侯德封所长致开幕詞,他分析了中国磷矿資源及磷矿地貭工作的  相似文献   

16.
1953年9月15日,波蘭科學院在華沙舉行紀念哥白尼逝世410週年的科學討論會,我代表中國科學院出席了這次會議。會議歷時兩天,在16日下午閉幕。出席會議的,除波蘭本國的天文學、數學及物理學家外,國外來賓共有26人,代表蘇聯、中國、捷克、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民主德國、意大利、法國、比利時、荷蘭、墨西哥等12個國家。 這次討論會,由波蘭科學院院長第姆鮑夫斯基致開幕詞,接着就開始了出席討論會的各國代  相似文献   

17.
陈大柔 《科学通报》1960,5(4):125-125
中国心理学会第二次代表会議于1960年1月17—23日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議的主要任务是:检閱成績,交流經驗,討論心理学研究工作方向,动員全国心理学界的力量组织协作、为实現更大的跃进、更快地攀登心理学高峯而奋斗。这次会議共收到論文和工作报告142篇。在会上  相似文献   

18.
《科学通报》1957,2(16):509-509
<正> 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門学会联合会于7月17日至20日在北京举行第一屆全国委員会第二次扩大会議,参加会議的有全国委員及各地代表共150余人。 在侯德榜宣讀的科联主席李四光的开幕詞中指出,这次会議的首要任务是和全国人民一起,积极地开展反右派斗爭,特别是要严正地批駁和揭露科学界  相似文献   

19.
刘翔声 《科学通报》1958,3(21):669-669
中国科学院在10月16日—19日召开了冶会工作会議。出席这次会議有院內的有关研究所、各省(市)分院代表共百余人。被邀請参加这次会議的还有国家技术委員会、冶金工業部、北京有关工厂、高等学校的代表。  相似文献   

20.
刘宏勋 《科学通报》1964,9(9):832-832
中国气象学会于1964年7月7—14日在兰州市召开了全国天气与动力气象学术会議。这次会議是中国气象学会成立四十周年以来,天气与动力气象专业第一次学术会議。参加会議的有各科学研究部門、大专院校和各級气象台站的正式代表98人,列席代表58人。会議收到的論文共192篇,內容涉及到天气分析和預报、大气环流以及动力气象等各个方面。特别是,由于广大气象台站在近几年来所推行的預报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会議上提出这方面的論文也特别多。从会議情况看出,近几年来我国天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