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010—2012年对福建省番石榴园的介壳虫及其天敌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为害番石榴的介壳虫有8种,隶属4科7属。其中橘臀纹粉蚧发生较重,堆蜡粉蚧、银毛吹绵蚧、咖啡黑盔蚧次之;其余4种零星为害。番石榴园中蚧类天敌资源丰富,以瓢虫、草蛉为主;保护和利用这些天敌,对番石榴蚧类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栗绛蚧 Kemes roboris(Fourcroy)谷称板栗球坚蚧 ,呈间歇性暴发成灾 ,它以若蚧和雌成蚧群集固定在 1~ 2年生板栗枝条上刺吸汁液为害 ,致使枝干枯死、树势衰退、板栗减产甚至绝收 ,是板栗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对栗绛蚧防治药剂、主要天敌种类、发生期、控制作用等进行调查观察试验研究。1.防治栗绛蚧药剂试验 :用 10 %吡虫啉 WP、4 0 %速扑杀 EC、4 0 %氧化乐果 EC、2 0 %快杀灵 EC10 0 0、2 0 0 0、30 0 0倍喷雾防治初孵若蚧效果均达 10 0 % ,防治越冬若蚧效果分别为 92 .2 2~ 90 .5 % ,93.8~ 89.7%、86 .9~ 71.6 %、4 1~ 2 7% .2 .主要天敌种类及控制作用 :在捕食性天敌中 ,黑缘红瓢虫为优势种群 ,对栗绛蚧捕食率为 2 2 .2~ 30 %。寄生性天敌中以寄生蜂类占优势 ,其中以中国花角跳小蜂、胶虫红眼啮小蜂、白腊虫花翅跳小蜂、跳小蜂为优势种群。据采集雄绛蚧茧蛹 12 5 8头、雌绛蚧 10 34头培养观察结果 ,平均雄蚧寄生率为 2 1.6 2 % ,雌蚧寄生率为 9.97%。3.寄生蜂发生期与寄主雄成蚧羽化期及雌成蚧卵孵化期的观察 :雄绛蚧羽化期为 3月 2 5日至 4月 11日 ,高峰期为 3月 30日至 4月 7日。寄生雄蚧两种跳小蜂的羽化期为 3月 15日至 4月 11日 ,高峰期为 3月30日至 4月 7日 ,与寄主雄成蚧羽化高峰非  相似文献   

3.
在调查采集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对河北省蚧虫种类、分布和寄主等做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蚧虫共计9科54属116种,包括盾蚧科20属56种、蜡蚧科10属22种、粉蚧科12属19种、毡蚧科5属7种、绵蚧科2属4种、绛蚧科2属4种、松干蚧科1属2种、链蚧科1属1种、仁蚧科1属1种.区系分析表明:河北省的116种蚧虫中,广布种占优势地位,共41种;28种为东洋区和古北区共有种;21种分布于3或4个世界动物地理分布区;古北区分布20种;全北区3种.这些结果说明河北省蚧虫具有以广布种为主、东洋区和古北区的共有种占优势地位的区系结构.  相似文献   

4.
绵盾蚧族Odonaspidini是盾蚧科中较为原始的类群,它的特征是:蜡介形如丝绵;第二龄雌虫蜕皮分裂为背、腹瓣,分别与背、腹介壳合并;雌成虫臀板保留体节痕迹,板缘无臀叶、腺刺、臀栉等结构;背腹腺细小,多而且乱。本族昆虫主要为害竹类、甘蔗、芒蒿等禾本科经济植物。本文报道在福建省发现的4个种,都是福建省分布新记录。本文还将邻省已有发现的6种一并加以讨论。这些种在福建省都有发现的可能,其中的甘蔗绵盾蚧、并棒  相似文献   

5.
日本松干蚧捕食天敌数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日本松干蚧显露若虫、雌成虫和卵囊发生期,树枝上捕食天敌是数量是树干上捕食天敌 1.18倍。在1龄若虫发生期,树干上天敌的数量是树上的1.10倍。树上同时有日本松干蚧和松大蚜发生时,蚧虫天敌增加了2.98倍,主要是捕食蚧虫的贤惠义增多了。异色标虫是两种昆虫的主要捕食者,但较多造反蚜虫刻瓢虫、蒙古光瓢虫、华鹿瓢虫主要捕食蚧虫,崦隐斑瓢虫主要捕食蚜主。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福建省柑桔矢尖蚧的天敌种类进行了调查,发现有寄生性天敌6种、捕食性天敌5种.对最为常见的矢尖以黄蚜小蜂Aphytis yanonensis和镞盾蚧黄蚜小蜂Aphytis unaspidis的寄生率消长动态、日本方头甲Cybocephalus nipponicus和整胸寡节瓢虫Telsimia emarginata幼虫的田间数量消长进行了系统观察.建议可从四川等地引入褐黄异角蚜小蜂Coccobius fulvus,以提高天敌对矢尖蚧的综合控制效能.  相似文献   

7.
呼和浩特市行道树国槐上的蚧虫主要种类为枣球蜡蚧(Eulecanium gigantea)和槐花球蚧(E.kuwanai),通过研究其天敌有两种,分别为球蚧蓝绿跳小蜂(Blastothrix sericae)和北京举肢蛾(Beijing utila).对这两种天敌的形态特征、生活史、生活习性及与蚧虫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国槐蚧虫种类鉴定、危害及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呼和浩特市行道树国槐(Sophora japonica)上的蚧虫进行调查和观察,确定其主要种类为枣球蜡蚧(Eulecanium gigantea)和槐花球蚧(E.kuwanai).并对其生活史、生活习性、天敌、危害程度和防治进行了研究.枣球蜡蚧和槐花球蚧在国槐上混合发生,且枣球蜡蚧多于槐花球蚧,比例为9/1.其天敌有两种:球蚧蓝绿跳小蜂(Blastothrix sericae)和北京举肢蛾(Beijing utila).用喷雾、注干和浇根三种方法进行防治试验,筛选出防治国槐蚧虫的最佳施药方法和最佳打药时间.  相似文献   

9.
佛州龟蜡蚧Ceroplastes floridensis Comstock是果树和园林植物的重要害虫,主要为害柑桔、芒果等果树,以及榕树、天竺桂、栀子花等园林植物。通过在福州地区的调查采集和种类鉴定,采获佛州龟蜡蚧寄生蜂3科6种。分别是:蚜小蜂科Aphelinidae的夏威夷食蚧蚜小蜂Coccophagus hawaiiensis Timberlake、斑翅食蚧蚜小蜂Coccophagus ceroplastae(Howard);跳小蜂科Encyrtidae的红帽蜡蚧扁角跳小蜂Anicetus ohgushii Tachikawa、聂特花翅跳小蜂Microterys nietneri(Motschulsky);姬小蜂科Eulophidae的蜡蚧啮小蜂Tetrastichus ceroplastae(Girault)和一种姬小蜂Aprostocetus sp.。简要记述了寄生蜂的主要形态特征,并附形态特征照片供种类鉴别。观察所用标本保存于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相似文献   

10.
红点唇瓢虫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红点唇瓢虫的世伐生活史,在贵阳该瓢虫生年发生三代,世代高度重叠,以成虫越冬。笔者观察了各代雌虫产卵情况,其中以一代产卵量最大,平均每头雌虫可产卵232.8粒,产卵期最长,平均可达78.5天,该虫食性较广,可捕食17种盾蚧和少量蜡蚧的幼蚧。  相似文献   

11.
对菏泽学院校园园林蚧虫进行了详细调查,结果发现蚧虫15种;桑白盾蚧、桃坚蚧、朝鲜毛球蚧、月季白轮盾蚧和含笑蚧虫为害较重.认为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在于:校园植物管理不善;植物检疫不到位;绿化管理者的认知不足;蚧虫天敌少.  相似文献   

12.
我国蚧虫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汤祊德 《武夷科学》2001,17(1):82-86
中国蚧虫研究史可以分为早、中、晚 3期 ,各期的时间间隔依次为 184 8- 1935 - 1973-现在。 184 8年为法国 Chavannes氏订定中国特产、也是第一个蚧虫 (白蜡虫 )为拉丁学名的年份 ;1935年出版了胡经甫教授的巨著《中国昆虫名录》的蚧科 (现称为蚧总科 ) ;至于 1973年 3月则为中国动植物志编委会在广东召开成立大会的时间 ,从此以后 ,一反早、中期由外人控制我国蚧虫研究的现象 ,开始新中国三志 (动物、植物、微生物 )由国人主持调查、研究、编写的新局面。蚧虫志和其它志的编写进度一样 ,在近期的 2 8年 ,已做出了显著成绩。据最近统计 ,剔除同种异名 ,我国近期已记录蚧虫有 14科 30 2属 115 5种 (其中大陆 85 2种 ,台湾 30 3种 )。考早期记录为 11个科 12 0属 32 0种 (其中大陆 15 2种 ,台湾 16 8种 ) ;中期记录为 12科 195属 6 0 9种 (其中大陆317种 ,台湾 2 92种 )。由此全国已记录蚧虫种数超过了早期的近 3倍 ,也超过了中期的近 1倍 ,而且在早、中期时台湾的种数均超过或接近大陆 ,而近期则大大改观 ,大陆已知种几超过台湾 2倍。但以大陆之大于台湾5 0倍 ,如细加考察 ,其种数尚可成倍增长。  相似文献   

13.
红蜡蚧隶属同翅目蚧科,又称脐状红蜡蚧,俗称蜡子,由于雌成虫体色呈玫瑰红至紫红色,故也被称作胭脂虫、红虱子。它是危害果树、园林、森林和经济林木的一类重要害虫。此虫在杭州一年发生1代,是多食性害虫,有构骨、白玉兰、桂花、山茶、香樟、柑橘、黄杨等100多种寄主植物。红蜡蚧主要群集为害嫩枝,少数为害叶柄和叶片,通过汲取韧皮部汁液直接为害。严重时,可使树势生长衰弱,枝梢枯死,其排泄物容易诱发烟煤病(小煤炱属Meriola),影响果树的产量和品质,果小而味酸,甚至枯枝、死树和毁园。其具有分布广、食性杂、繁殖力高、抗逆性强的特点。尤其…  相似文献   

14.
温州茶园螨类名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报道温州地区茶园益害螨种类 ,隶属于 8科 16属 ,2 7种。其中植食性螨类 4科 7属 7种 ,食菌性螨类 1科 2属 5种 ,捕食性螨类 4科 7属 15种  相似文献   

15.
青海云杉母树林害虫天敌资源及保护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鉴定出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 kom.)母树林害虫天敌昆虫135种,其中寄生性昆虫54种,捕食性昆虫81种。查到天敌昆虫甘肃省内新记录65种。查清了主要害虫的主要天敌种类和种实害虫优势种云杉球果小卷蛾的寄生蜂14种,总寄生率10%-60%,主要为曲姬蜂、马尾姬蜂和球果平胸姬小蜂3种。在结实大年结合采种收集球果,于结实小年释放寄生蜂可提高害虫的天敌害虫率36.5%-38.2%,降低虫果率55.1%。  相似文献   

16.
<正>1973-1982年在南京、杭州、无锡等地建立了试验林,对日本松干蚧进行了一系列综合防治试验。制定了日本松干蚧生命表,分析了松干蚧花蝽、大赤螨、瘿蚁等捕食性天敌的作用。试验表明,促使松干蚧种群数量下降的关键是在具备一定数量捕食性天敌条件下的苏云金杆菌蜡螟变种松干蚧品系的流行,这种杆菌的流行可导致松干蚧种群急剧下降至“经济允许水平”以下。秋季喷菌时间离10月上旬越迟,感病越低;喷菌时间在5-7月或11月及其后,效果都不好;春季3-4月效果中等。翌春温高湿低,特别是干旱,松干蚧杆菌病流行速度减慢。其机理主要是对雌成虫和初孵若虫喷菌时湿度要很高,喷菌后松干蚧虫体要积水才易感病。对松干蚧其他虫态用喷杆菌方法还不易使其感病。 试验还证明,六六六丁体对此菌有强烈抑制作用。过去各地使用过量六六六防治松毛虫,是招致松干蚧大发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对山西省花椒昆虫群落的结构和区系进行了研究,共调查了168种昆虫,其中害虫115种,占68%,分属于8目47科.重要的种类是天牛Cerambyeidae,蚜虫Aphididae,蚧壳虫Coccoidae和花椒桔啮跳甲Podugricomela shirahatai等主要害虫,天敌昆虫53种,占32%,分属于7目17科,其数量较多,能对害虫起控制作用的种类是瓢虫Coccinellidae,食蚜蝇Syrphidae,草蛉Chrysopidae和螳螂Mantidae,根据害虫为害部位和为害方式的不同,分为枝杆、花器芽叶及幼果、吸汁性、腐生性和地下害虫5个类群.依照山西省农业区划资料.将全省划分为滹沱河岩岸、太行山中段、晋南阶台地、吕梁晋中4个花椒栽培区.此外,还分析了各生态区的主要栽培品种和主要害虫与天敌昆虫群落的结构。  相似文献   

18.
<正> 松蚧属Matsucoccus是为害松树枝干、针叶一类的害虫,我国已见报道为害枝干的蚧虫有5种,即日本松干蚧M.matsumurae Kuwana、马尾松干蚧M.massonianae Young et Wu、海松干蚧M.koraiensis Young et Wu、云南松干蚧M.yunnanensis Ferris和樟子松干蚧M.dahuriensis Hu et Hu,其中以日本松干蚧分布最广,为害最甚,在我国沿海的辽宁、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等省市的50个县市已成片发生。该虫在江、浙一带主要为害马尾松;在辽宁、山东主要为害汕松及赤松,还能为害千头赤松、垂枝赤松、台湾松及黑松。自五十年代以来,我同的林业工作者已对该虫进行研究,并用多种手段进行了试验性防治,获到了一定效果。 日本松干蚧的传播途径有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黑缘红瓢虫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肉食性瓢虫多以蚧、蚜虫、粉虱为食,是一类重要的捕食性天敌,在帮助人们消灭农作物和果树、林木害虫,提高作物和果品产量上,具有很大的经济意义.但在白蜡虫养殖业中,盔唇瓢虫属Chllocorus中的两种肉食性瓢虫,则起着有害作用.其中,红点唇瓢虫C.kuwanae Silv.食害白蜡虫雌虫,在乐山地区发生数量较少,为害尚不显著.而黑缘红瓢虫C.rubidus Hope的成虫和幼虫均以白蜡虫雄幼虫为食,是白蜡虫的严重害虫之一.其生活史、习性和防治方法过去未见报导,1974——1976 年在峨眉县参加白蜡虫科研的同时,对该虫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0.
山西有毒植物资源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据调查山西地区有毒植物共计 6 8科 ,15 4属 ,2 19种 ,其中蕨类植物 3科 4属 6种 ,裸子植物 4科 4属 5种 ,被子植物 6 1科 146属 2 0 8种。根据植物所含有毒物质化学成分的不同将有毒植物分为 7类 :(1)含非蛋白氨基酸类植物 4种 ;(2 )含肽类化合物类植物 5种 ;(3)含生物碱类植物 92种 ;(4 )含萜类化合物类植物 2 2种 ;(5 )含甙类化合物类植物 85种 ;(6 )含酚类化合物类植物 39种和 (7)含无机化合物和简单有机物类植物 12种。最后提出了有毒植物的保护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