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节省稀有昂贵的冰洲石晶体材料,采用冰洲石晶体与光学玻璃组合的方法,设计了一种新型起偏棱镜.设计样品由ZBaF3玻璃与冰洲石晶体通过大折射率液态胶合剂溴代萘胶合而成;该棱镜不仅可以实现o光的偏振输出,还可实现入射光的90°转向.通过实验测试,该棱镜的透射比在80%以上,消光比优于10-5.理论设计和性能测试均表明,冰洲石-玻璃90°转向起偏棱镜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取代相应的纯冰洲石晶体材料的偏光棱镜.  相似文献   

2.
冰洲石晶体的色散方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计算机拟和技术推导出了冰洲石晶体的色彩方程,由此方程计算的冰洲石晶体折射率在近紫外,可见和近红外光谱区域与实验数据符合的很好。  相似文献   

3.
贵州麻山冰洲石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冰洲石的用途,阐明了贵州麻山地区冰洲石矿的成矿地质背景、成矿岩性条件和矿床特征.  相似文献   

4.
为了能够直观地观察到晶体中的双折射现象,利用非光学级的天然晶体冰洲石中杂质对光的散射作用,设计、制做了晶体双折射现象的直观实验演示器(平台).通过这种演示器,可以使学生直观地观察到晶体中o、e两光线的真实轨迹.与偏振实验平台结合,可测出两光线的马吕斯定律曲线,验证了从冰洲石晶体中出射的两光线为光矢量相互垂直的线偏振光.  相似文献   

5.
今年四月份,在日内瓦举行的十八届世界发明与新技术展览会上,由我校激光研究所李国华教授主持,李继仲、吴福全等同志参加研制的冰洲石红外偏光器件荣获银奖,这是该所自1986年以来第三次获得国际发明展览会奖牌。冰洲石红外偏光镜,是在研究冰洲石晶体的偏光光谱特性的基础上研制成功的,该项成果突破了当前世界上冰洲石偏光镜只能使用到2.8m的波长范围。把使用波长一直伸展到15m,该偏光镜分为二大系列,棱镜式冰洲石红外偏光镜使用范围到5m,二向色型冰洲石红外偏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微处理机对冰洲石算出的结果,用一些曲线表示出晶体转动时,非常光线的轨迹与入射角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讨论了冰洲石晶体的特性对薄膜物理性质的影响,以及光通信用红外偏光镜硬质增透膜的镀制。  相似文献   

8.
冰洲石紫外偏光镜研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测量了冰洲石晶体的紫外透射光谱特性。通过材料优选,针对紫外光谱设计的紫外偏光镜,其性能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冰洲石晶体的损伤阈值与入射光的偏振态间关系的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 ,得出了它们间的关系 ,对器件的设计与制造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冰洲石晶体的光学特性,给出了单式超高偏光镜的设计思想和光路分析,对棱镜的特点和性能也作了适当的讨论。  相似文献   

11.
光学介质膜在短型格兰.汤普逊棱镜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冰洲石晶体-光学介质膜结构的短型格兰.汤普逊棱镜设计,研究了全反射光在薄膜上的透射深度,以及透射深度与棱结构角和光波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开采解放层是一种特殊的采煤方法,而被解放时刻、解放充分时间及解放范围等是开采解放层的重要参数。本文将对北京矿务局门头沟矿开采2槽及5槽矿界煤柱这一具体问题,进行以上各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我校激光研究所李国华教授主持研制的“半阴偏振镜和冰洲石红外偏光镜”两项科技成果,于1988年11月23日由山东省科委主持通过了省级鉴定。两项成果均属填补国家空白,其中冰洲石红外偏光镜,系国际首创。 LGP—9系列半阴偏振镜,设计新颖,指标先进,精度高,是平面偏振光方位测试的理想器件,棱镜技术指标达到国外同型设计产品的先进水平。冰洲石红外偏光镜研制,包括:冰洲石偏光光谱特性研究;常用系列红外偏光镜;二向色性多波段冰洲石红外偏光镜三部分内容。所研制的各系列冰洲石红外偏光镜,都是通过对  相似文献   

14.
贵州工学院地质系教授税哲夫、副教授宋兆昌,在黔西南州进行冰洲石及宝玉石矿物地质踏勘期间,于本年4月20日~5月25日,在某冰洲石矿床首次发现冰洲石巨晶群体。经过计算,多数单晶达数吨重量,大者一般都在10吨以上,最大单晶竟达25吨重。如此巨大冰洲石单晶及其成群出现,在国内国外尚未有过报  相似文献   

15.
黔西南冰洲石矿床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查明黔西南贞丰等地冰洲石矿床的成矿温度为126~160℃,成矿压力为(260~520)×105Pa;成矿流体盐度(SNaCl)为12.2%~19.6%。研究了不同成矿阶段方解石、冰洲石的氢、氧、碳同位素组成及变化特征:其中冰洲石成矿阶段δ18O值为16.24~18.48‰,平均17.36‰;W/R为0.16~0.18。而从薄层方解石阶段到冰洲石成矿阶段δDH2O=-49~-68‰。δ13C(PDB)=-0.60~0.73‰,δ13CCO2(PDB)为-0.37~2.43‰。计算出δ13C∑C=-2.08~-2.49‰。研究表明成矿流体来源于大气降水与加热的地下水的混合,碳来源于地层。探讨了冰洲石成矿时特定的物理化学条件及地质环境。  相似文献   

16.
新疆塔什库尔干县达布达绿柱石矿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新疆塔什库尔干县绿柱石矿的矿床地质特征进行分析,认为该矿属于远成热液脉型绿柱石矿床,晶体色彩和透明度都较好,具有极大的开采价值。  相似文献   

17.
利用原位高压Raman技术, 在0~29.83 GPa内研究AlN纳米带的高压相变, 并计算各振动模式与压力间的关系及压力系数和Grüneisen常数. 结果表明: 当压力约为17.34 GPa时, 晶体由六角纤锌矿结构向立方岩盐矿结构转变, 在21.28 GPa时相变结束; 在相变过程中观察到岩盐矿结构AlN晶体的Raman散射信号, 确定岩盐矿结构AlN晶体的Raman散射信号来自岩盐矿结构的无序声子散射.  相似文献   

18.
利用原位高压Raman技术,在0~29.83GPa内研究AlN纳米带的高压相变,并计算各振动模式与压力间的关系及压力系数和Grüneisen常数.结果表明:当压力约为17.34GPa时,晶体由六角纤锌矿结构向立方岩盐矿结构转变,在21.28GPa时相变结束;在相变过程中观察到岩盐矿结构AlN晶体的Raman散射信号,确定岩盐矿结构AlN晶体的Raman散射信号来自岩盐矿结构的无序声子散射.  相似文献   

19.
400-1100nm波段用于格兰泰勒棱镜减反射膜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高格兰泰勒棱镜的透射率和使用带宽,研究了400-1100nm超宽带减反射膜的设计、制备.利用数值优化技术设计了多层膜;采用沉积Al2O3为过渡层的方法,提高了薄膜和晶体的附着力.用电子束沉积和离子束辅助沉积的方法制备了多层减反射膜.采用石英晶体振荡法监控膜厚和沉积速率.测量结果表明平均剩余反射率均小于1.7%.测试薄膜与冰洲石晶体的附着力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20.
保护层开采是区域性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等动力现象的有效措施。针对平顶山矿区煤层群开采的现状,对远距离下保护层的开采问题进行探讨。依据平顶山矿区某矿丁、戊组煤(间距90 m)的开采现场,对下保护层开采后其上覆远距离煤层的卸压效果进行了研究。通过现场矿压观测及瓦斯参数测试,结果表明:平顶山矿区虽煤层有效间距较大,但卸压效果依然明显,矿压显现降低,煤层透气性系数显著增加1 000倍左右,也充分表现了煤层卸压增透的特征,并采取合理的卸压瓦斯抽采方法,可以消除煤层突出危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