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大气污染使植物生活的环境发生了改变,植物体也产生了相应的反应,不同种类的植物对同一的污染物以及同一种植物对不同的污染物都有不同的反应,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氯和二氧化硫的大气污染给植物体正常的生理生化过程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和伤害本文仅就氯,二氧化硫的大气污染使北方常见树木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发生变化加以探讨,为净化环境的绿化树种选择和环保监测工作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用分光光度法,分别对在工业废气Cl2及SO2环境中生长的北方常见树木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两种大气污染对树木均有伤害作用.受污染的树木叶片叶绿素含量都明显下降,在被两种污染物污染的4种树木中,其下降的幅度由小到大依次为:旱垂柳、中东杨、白榆和白蜡槭.这说明各种树木对Cl2和SO2的大气污染伤害的反应不同,其抗性都是白蜡槭<白榆<中东杨<旱垂柳.  相似文献   

3.
对齐齐哈尔北满特种钢厂SO2 污染区的家榆、糖槭、中东杨和旱柳 4种绿化树木叶片的电导率、SOD活性、POD活性、叶绿素和可溶性糖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钢厂SO2 污染区中树木叶片叶绿素、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低于对照 .SOD和POD活性和外渗液电导率显著高于对照 .SOD活性增长率与叶绿素含量下降呈显著负相关 .不同树种间对SO2 污染的抗性差异显著 ,旱柳抗性最强 ,中东杨其次 ,家榆和糖槭抗性较弱 .同时 ,电解质外渗率、SOD和POD活性的大小受树种与处理交互作用的显著影响 .在对照、污染 2种环境中 ,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含量均呈显著的正相关 ,污染区中树木叶绿素同化效率显著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4.
本针对实验室中产生的含铁废水,利用花卉植物瓜叶菊对Fe^2 的富集特性予以净化,并研究了在净化过程中叶绿素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CAT)和质膜透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瓜叶菊对Fe^2 具较强的富集与净化能力,随瓜叶菊对Fe^2 富集量的增加,CAT活性下降,质膜透性增大。  相似文献   

5.
植物在自然界会遭受不同的不良环境灾害,如旱涝、霜冻等,这些恶劣生长环境会对植物的健康生长造成不利影响甚至致其死亡.类黄酮物质作为植物的次级代谢产物之一广泛分布在多种植物中.在过去几十年的研究中显示,类黄酮在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等方面具有非常高效的作用,如果在植物体中超量表达指导类黄酮合成的相关基因,会促使类黄酮物质大量积累,这种积累可显著增强植物体对环境胁迫的抗性,因此类黄酮物质对植物的生存及生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对近年来类黄酮物质在结构、分类、功能以及在环境胁迫中的作用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进行概括总结,为进一步研究类黄酮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对多效唑(PP333)处理黄瓜子叶节花芽分化进行了研究,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测定PP333处理后黄瓜离体子叶节内源激素(IAA、GA、ABA和ZR)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PP333处理能显著地改变植物体IAA及GA的含量,提高植物体内ZR与ABA的含量,且在培养的第7d时显著抑制ZR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SO2-4/TiO2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溶液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不同浓度的硫酸溶液浸渍处理TiO2,制得不同SO4^2-负载量的SO4^2-/TiO2光催化剂。考察了光催化剂对甲基橙溶液的光催化行为。发现SO4^2-/TiO2的光催化活性高于TiO2的光催化活性,浸渍液中H2SO4的浓度对SO4^2-/TiO2的催化活性有一定的影响,H2SO4溶液的最佳浓度为0.4mol/dm^3,催化剂的焙烧温度与光催化活性间也存在一定的关系,最佳焙烧温度为500℃,光强度与光催化反应速率相对应。  相似文献   

8.
制备了SO4^2-/TiO2/La^3 固体超强酸,并将其用于催化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考察了影响反应的各种因素,获得了适宜的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9.
根据细胞双电层模型和电学原理,推出了圆筒型植物细胞膜上电荷产生的细胞内压力的计算公式.利用该公式分析了植物细胞膜上电荷产生的电场力对细胞内压力的影响.得出了细胞的实际内压力和植物体的实际刚度比只考虑机械压力的理论结果要大,细胞的实际破裂情况比只考虑机械压力时的理论分析结果要容易些三点结论.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纳米复合固体超强酸SO42-/Fe2O3-ZrO2催化合成4-羟基-α,α,4-三甲基环已烷甲醇的工艺条件.以香茅醛为原料,考察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复合固体超强酸SO42-/Fe2O3-ZrO2催化剂用量对该合成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复合固体超强酸用量为1.5 g,反应时间6 h,60℃的选择性和催化性能比较好,其中4-羟基-α,α,4-三甲基环已烷甲醇含量为32.87%.  相似文献   

11.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MnOxTiO2催化剂,考察了Mn的质量分数、焙烧温度等催化剂制备参数以及反应温度、空速、氧含量、进口NO浓度等操作条件对催化剂催化氧化NO活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锰的的质量分数为20%,焙烧温度为300 ℃时,催化剂具有最佳催化氧化活性.在优化催化剂在最佳操作条件下,探讨了MnOxTiO2催化剂抗SO2和H2O毒化能力。进行抗硫抗水时实验时发现,反应气中加入H2O后,NO氧化率稳定在68%,能满足NOx高效吸收的要求,断水后活性能完全恢复.催化剂在SO2单独存在和SO2、H2O同时存在时,活性均明显下降,发生不可逆中毒.该催化剂有望用于基本不含SO2的燃气锅炉烟气和以NO为主的工业废气的催化氧化.  相似文献   

12.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MnOx-TiO2催化剂,考察了Mn的质量分数、焙烧温度等催化剂制备参数以及反应温度、空速、氧含量、进口NO浓度等操作条件对催化剂催化氧化NO活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锰的的质量分数为20%,焙烧温度为300℃时,催化剂具有最佳催化氧化活性.在优化催化剂在最佳操作条件下,探讨了MnOx-TiO2催化剂抗SO2和H2O毒化能力.进行抗硫抗水时实验时发现,反应气中加入H2O后,NO氧化率稳定在68%,能满足NOx高效吸收的要求,断水后活性能完全恢复.催化剂在SO2单独存在和SO2、1H2O同时存在时,活性均明显下降,发生不可逆中毒.该催化剂有望用于基本不含SO2的燃气锅炉烟气和以NO为主的工业废气的催化氧化.  相似文献   

13.
三种水生植物营养器官的比较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三种水生植物营养器官的解剖观察发现这几种植物根的本质部不发达,茎中有发达的通气组织或中空,叶片薄或线形,等面叶,叶表皮中含叶绿体,2个种栅栏组织退化,所有这些特征均与其水生环境中的水对植物体有支持力,水中缺少氧气,光照缺乏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4.
糖精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尾气,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硫,氮气,氯化氢气体,采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吸收SO2尾气,用硫代硫酸钠反滴定法测定吸收液中SO2的含量;用排水计量法测量尾气中氮气的体积,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吸收液,采用摩尔法测定氯化物含量;通过分级水洗,检测去除氯化氢的效果,最终测得尾气中SO2,气体N2,HCL气体体积百分比为:23.0∶76.6∶0.4,质量百分比为:40.5∶59.1∶0.4。  相似文献   

15.
钛白副产硫酸亚铁制取云母氧化铁颜料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以钛白副产硫酸亚铁为原料、利用水热法生产云母氧化铁颜料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利用XRD和SEM对产品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反应介质浓度,结晶温度和结晶时间对结晶反应和产品的影响规律。采用H2O2为氧化剂。氨水为沉淀剂生成前驱物Fe(OH)3,NaOH碱液为水热反应介质,解决了SO2^-4的去路问题,使反应介质NaOH能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16.
系统地研究了反应物、催化剂以及温度对封闭体系BZ振荡反应的影响,振荡反应的最佳初始条件为:[H2SO4]=0.8 mol/L,[CH2(COOH)2]=0.175 mol/L,[KBrO3]=0.06 mol/L,0.004 mol/LCe(SO4)2,温度为303 K.振荡周期与主要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动力学方程:Tp=kC-0.635KBrO3×C-0.478CH2(COOH)2×C-0.505H2SO4@一般说来,主要反应物浓度对振荡反应参数影响不大,但催化剂铈的浓度变化对振荡反应参数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用Fe2SO4.7H2O直接焙烧制得的固体超强酸SO42-/Fe2O3作催化剂,对丙酸和丁醇的酯化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O42-/Fe2O3具有超强酸性,对丙酸丁酯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适宜的反应条件为:n(酸)∶n(醇)为1.0∶1.2,催化剂用量8 g/mol丙酸,反应时间2 h,丙酸的转化率达96%以上.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硫化NiW/Al2O3催化剂上的NO分解反应、H2还原NO反应以及H2同时还原NO和SO2反应.在活性评价及XRD和XPS表征的基础上提出了H2同时催化还原SO2和NO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NO在硫化催化剂上可以完全分解,但由于催化剂晶格硫遭到严重氧化,因此还伴随着SO2的生成.该氧化作用导致了催化剂中晶格硫的大量流失和催化剂的失活;在NO反应体系中引入等摩尔的H2后,晶格硫的流失速度减缓,流失程度得到一定抑制.这是因为H2能与晶格硫竞争消耗NO解离出的Oad,此外,被氧化的晶格硫一部分还可进一步被还原,返回到催化剂晶格;在SO2和NO同时还原体系中,550℃时,SO2和NO的转化率都可达到100%,单质硫产率超过90%.稳定性测试表明,10 h后催化剂仍能保持高活性,没有发生失活.这主要是因为反应气中的SO2能够被H2还原为元素硫物种,从而可以对晶格硫进行源源不断的补充.  相似文献   

19.
<正> 植物分类是人类为认识植物、利用植物而设立的一个专门学科。最初的人为分类法(又称形态分类)只是以植物某些容易辩别的形态特征作为分类的依据,或取其利用上的不同而加以分类,只求识别和检索的便利,不考究植物体的基本构造以及彼此间的亲缘关系。以后逐渐产生的自然分类法  相似文献   

20.
以天然抗盐碱植物虎尾草为材料,用中性盐NaCl、Na2SO4和碱性盐NaHCO3、Na2CO3按不同比例混合,模拟出12种盐碱强度各不相同的天然盐碱生态条件,并以此对虎尾草幼苗进行胁迫处理.通过测定丙二醛的含量以及植物的干鲜重,来分析盐碱胁迫对虎尾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盐胁迫组的含水量先上升而后下降,而碱胁迫组的含水量则一直下降,说明低浓度的盐胁迫对虎尾草的生长反而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碱胁迫对其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盐胁迫.随着盐胁迫强度的增大,盐胁迫和碱胁迫均造成虎尾草MDA含量逐渐升高.其中在盐胁迫状况下,MDA含量增张幅度不大且平缓,而碱胁迫下特别是当碱胁迫强度达到160mmol·L^-1以上时,MDA含量由相对平缓转而急剧上升,且明显超过盐胁迫.实验结果证明:盐胁迫和碱胁迫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胁迫,碱胁迫对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盐胁迫.在本实验条件下.以上可以说明虎尾草具有较高的抗盐碱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