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6 毫秒
1.
简述了天线群时延的基本概念。系统阐述了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导航天线时延的三种方法,即标准探头法、两相同天线法和三天线法。推导出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天线时延的原理方程,并简述了时延测量的方法程序。  相似文献   

2.
针对网络控制系统(NCS)中的时延问题,在分析网络时延特性的基础上,对系统采用预测控制策略进行时延补偿,该策略用易于测量的网络往返时延代替不易单独测量的前向时延和后向时延,并用MATLAB/TrueTime仿真工具箱对实际系统进行了仿真实验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能保证网络控制系统的良好性能.  相似文献   

3.
为了减少基于端到端时延的拓扑推断算法中产生的测量流量,根据网络中端到端时延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测量聚类算法和两阶段拓扑推断算法.测量聚类算法在测量时首先粗略测量网络节点的端到端时延,根据时延对节点进行聚类,然后根据节点的聚类测量节点对的端到端时延并计算节点相关性,最后通过两阶段拓扑推断算法推断网络拓扑结构.理论证明了测量聚类算法能够有效减少测量产生的测量流量并通过NS2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测量聚类算法和两阶段拓扑推断算法在有效减少测量流量的情况下能够正确地推断网络的拓扑结构.  相似文献   

4.
传输损耗是天线罩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基于两端口网络散射参数理论,推导了收发天线之间的功率方程的散射参数表达式。阐述了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和标准喇叭测量天线带罩和不带罩情况下的散射传输参数,从而确定天线罩传输损耗的原理和方法,简述了测量的方法程序。给出了某工程应用的X波段7.2m天线罩的插入损耗测量结果,测试结果满足工程设计要求。该方法在大型整体天线罩测量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提升资源分配均衡性及网络传输实时性,提出信息化跨区域网络时延最小化资源分配方法.基于信息化跨区域网络模型特点及传输时延问题,以信息化跨区域网络不同类别资源均衡分配、网络总时延最小化为目标,以各跨区域网络资源分配总权重等于1为约束条件,构建信息化跨区域网络时延最小化资源均衡分配模型.结合贝克曼变化思想求解构建模型,通过网络资源的分流转化,获取资源均衡分配并且总时延最小的资源分配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更好地分配信息化跨区域网络资源,避免信息传输时出现丢包问题和网络拥塞问题;资源分配后降低了信息传输的时延抖动、本地传输和跨区域传输时延,提升了信息传输效果.  相似文献   

6.
网络化时延补偿策略及其在三容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诱导时延在网络控制系统中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对控制系统性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为了解决网络化控制系统的时延问题,研究了具有时变传输时延的网络化控制系统的稳定性问题.时变的时延可以看作是平均时延和不确定时延之和.具有长时延的网络控制系统可以建模为具有结构不确定性的离散时间模型.基于这个模型,通过求解一个迭代linear matrix inequality,给出了使闭环系统稳定的控制器.通过对三容系统的仿真研究,证实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网络仿真软件OPNET,设计了网络化控制系统的仿真平台。在该仿真平台上实现了网络化控制系统中广义对象节点和控制器节点的功能,展示了网络模型的搭建过程,测量了网络中点对点的时延,并且进一步分析在发包大小、发包时间间隔不同的条件下时延的分布特征。该仿真平台为提高网络化控制系统的性能提供更加有效的验证途径。  相似文献   

8.
以排队分析和网络仿真为手段定量分析了在不同路径长度和流量负载条件下的最小时延可测性,发现约50个探测包即可有很大概率测量到有10跳长路径的最小时延.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反映探测包数量与路径长度关系的线性方程.在互联网的实际测量验证了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针对网络存在时延和网络控制系统被控制对象无法直接测量这两种情况,提出了使用基于观测器的对象模型的网络结构,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系统的稳定性.通过仿真实验,表明了稳定性条件的正确性与有效性,采用此结构系统具有很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0.
采用CAIDA提供的海量数据样本,主要针对网络中的瓶颈时延行为特征进行分析.首先针对路径中的关键时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超过80%的路径中产生了瓶颈时延,进一步对瓶颈时延量化分析得出,由于瓶颈时延的存在导致网络直径相差不大的路径,其网络时延相差悬殊;接着将网络时延和瓶颈时延两端的IP地址在地理位置上的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发现二者的地理分布特征有较大差别;最后研究分析了产生瓶颈时延的原因,得出在远距离范围内,传播时延是导致瓶颈时延最重要的因素,而在近距离范围内,排队时延是导致瓶颈时延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应用临界点理论,主要研究一阶超线性时滞差分方程au(n)=-f(u(n—T))的非平凡周期解的存在性与多重性,其中u∈R,f∈C(R,R),T为给定的正整数.当f(u)在零点与无穷远点处满足超线性增长条件时,得到了上述方程以4T+2为周期的非平凡周期解存在性与多解性的若干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2.
在非线性项满足渐近线性增长条件下,研究了二阶半正离散边值问题-Δ2u(t-1)=λf(t,u(t)), t∈[1,T]Z,αu(0)-βΔu(0)=0,γu(T)+δΔu(T)=0{正解的存在性,其中λ>0为参数, f:[1,T] Z × R+→R连续,主要结果的证明基于分歧理论及拓扑度理论。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利用Mawhin连续性定理,讨论了一类四阶带有变时滞的p-Lapcaian型泛函微分方程:((φ)p(x(n)(t)))(n)+f(x’(t))+β(t)g(t,x(t),x(t-τ(t)),x’(t))=e(t)周期解的存在性,得到了方程周期解存在性的相关结论.这与已有的文献的结果不同,所考虑的方程更一般,从而所得的结果就更有广泛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外源性透明质酸(HA)是否可以降低巨噬细胞嗜性(CCR5依赖,R5)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对CD4+T细胞的感染性。方法首先用TZM-bl细胞和未受刺激的CD4+T细胞检测,以评估外源性透明质酸(HA)能否降低R5-HIV的感染性。用透明质酸酶去处理未受刺激的CD4+T细胞,研究内源性HA对R5-HIV感染性的影响。最后,同时测量外源性和内源性透明质酸(HA)对R5-HIV对CD4+T细胞粘和力的影响。结果 (1)100μg外源性HA处理能够显著降低R5-HIV感染TZM-bl细胞和未受刺激的CD4+T细胞(P<0.001)。(2)透明质酸酶处理可增强HIV的感染性,但是如果加上100μg外源性HA可以逆转透明质酸酶的处理(P<0.001)。(3)100μg外源性HA可以减少R5-HIV对CD4+T细胞的粘和力,透明质酸酶处理可以提高R5-HIV对CD4+T细胞的粘和力(P<0.001)。结论外源性HA减少R5-HIV对未受刺激的CD4+T细胞的感染性,而透明质酸酶处理可以提高R5-HIV对CD4+T细胞的粘和力,能增强R5-HIV对CD4+T细胞的感染性。  相似文献   

15.
利用叠合度理论研究了一类时标上的二阶中立型泛函微分方程,得到方程(x(t)-c(t)x(t-T))△△=-a(t)f(x(t))△(t)-Σ i=1nbi(t)gi(t,x(t-Ti(t)))周期解存在的条件,其中a,bi和,TiC(T,R)都是w-周期函数T是常时滞且T﹥0, c (t )C2(T,R), 0 ≤c(t)〈1, g iC(T* R, R +), i =1,2, ...,,n关于第一个分量是w-周期函数,关于第二个分量是非减的,c(t)C2(T,R)。  相似文献   

16.
利用Brouwer不动点定理,得到一阶脉冲时滞微分方程y(t)=y(t)[p(t)-(Q(t)yn(t-aω))/(R+ym(t-aω))-λ(t)y(t)],t≠tk,y(tk+)=(1+bk)y(tk),k∈N,存在ω-周期正解y*(t)的充分条件,推广了已有文献中的相关结果.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实现对高速公路车辆速度进行限制, 建立了基于卷帘式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图像传感器的相机测速系统, 并对该系统采用的标定技术、 测速算法等进行了研究。卷帘式快门数字相机测量速度是利用卷帘式快门曝光, 具有一定的延时, 对运动物体拍摄会产生一定的畸变, 通过对图像的畸变部分进行图像处理和计算, 即可得到运动物体的速度参数。根据相机成像的几何原理, 分析了相机的标定原理, 根据相机测速时的特点, 提出了简单、 有效的标定方法。进一步研究了相机标定和测速的实验方法和步骤, 进行了标定及测速实验。经实验验证: 利用卷帘式快门CMOS数字相机方法对运动目标测速值较精确, 误差在2.5%以内。基本满足高速公路相机测速系统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8.
考虑耦合阻尼系统{x″+p1(t)x'+q1(t)x=f1(t,y)+e1(t),y″+p2(t)y'+q2(t)y=f2(t,x)+e2(t).周解期的存在性问题.其中pi,qi,ei∈L1(R)是T-周期函数,fi∈Car(R×R+,R)(i=1,2)在原点具有奇异性.运用Schauder不动点定理和fi的奇异性,证明该系统存在周期解.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如下一类具分布与离散时滞的一阶微分系统x'(t)=gradG(x(t)+∫^0-rf(t,s,x(t+s))ds+g(t,x(t-θ(t))的周期解的存在性,其中G∈C^2(R^n,R),f∈C[R×-τ,0]×R^n,R^n),g ∈ C(R×R^n,R^n).利用重合度理论中的Mawhin延拓定理讨论了该时滞微分系统的周期解的存在性,建立了一些保证其周期解存在的充分性条件.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二阶非线性变时滞微分方程x″(t)+p(t)f(x(g(t)))=0的振动性,其中g1〈g(t)/t≤1,0〈g1≤1是常数,给出方程振动的一系列充分条件。从而推广了文献[1],文献[2]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