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玉米是河南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面积、总产量仅次于小麦,居秋粮之首。但与邻近气候条件相似的山东省相比,面积、单产都有很大差距。本文试图通过对1983-1989年我省大面推广的玉米杂交种之分析,找出限制全省玉米产量徘徊不前的杂交种因素,为今后杂交种利用提出意见。一、1983-1989年杂交种利用情况国内外生产实践证明,在玉米增产的诸因素中,杂交种的作用占30-40%。回顾我省玉米生产历史也可以清楚地看出,我省玉米产量的不断提高,也是不断更换优良杂交种的结果。从1983-1989年共7年  相似文献   

2.
贾连璋  陈梅英 《河南科技》1992,(2):10-10,19
<正> 玉米是我省仅次于小麦的主要粮食作物,近三年来播种面积稳定在3100万亩左右,总产超过160亿斤。据不完全统计,我省玉米单产不足300公斤的低产面积占玉米总面积的20%,单产300-400公斤有中产面积占65%,单产超过400公斤的高产面积占15%。虽近几年各级领导重视玉米高产开发,使高产田的面积上升到20%左右,但中、低产区仍是我省玉米增产的主要地区。因此,研究和分析适应我省不同条件的玉米品种,对今后玉米生产将起重要作用。一、品种多。外省杂交种占主导。玉米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3.
<正> 单交种是当前玉米生产上推广利用的主要杂交种,占杂交种种植面积的90%以上。由于组成单交种的自交系遗传基础单纯,生长势弱,直接影响了制种产量。目前生产上推广利用的单交种,春播制种产量一般为每亩75—150公斤,年亩收益为75—150元,与  相似文献   

4.
<正> 玉米是我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人民生活和粮食增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农村产业结构面临着重大变革,要发展畜牧业和加工业,发展商品生产,玉米更有其特殊的意义。它可以为畜牧业提供大量的优质饲料,为农副产品加工业提供价廉而质优的原料。因此,发展玉米生产,继续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为时代所需,势在必行。种植优良玉米杂交种是大幅度提高单产、改良品质的一项经济而有效的战略措施。玉米杂交种,无论是单交种还是双交种,都有强大的杂种优势,产量一般比普通品种高出20~30%。在玉米增产诸因素中,玉米  相似文献   

5.
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14.4%,仅次于水稻、小麦,居第三位.玉米是一种高产作物,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玉米又是“饲料之王”,并可作多种轻工业产品的原科。发展玉米生产,对于加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推广杂交种是提高玉米产量最经济而有效的途径。近几年来,玉米杂交种的面积不断  相似文献   

6.
<正> 夏玉米是我省秋粮的主要作物,产量也居秋粮之首。为了探讨单产1200斤的夏玉米生育特点和栽培技术指标化及管理措施的具体化,充分发挥玉米这一高产作物的增产优势,实现我省在玉米生产上“稳定面积,提高单产,增加总产”这一指导方针,自1983年起,我们在以往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工作,连续三年单产都超过1200  相似文献   

7.
<正> 商杂一号,是我所于1984年以不育系ATx623作母本,自选不育系商梁4号为文本杂交而育成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并适合酿造的夏播高粱新品种。在1985—1987年河南省夏播高粱杂交种联合区域试验中,22个点次汇总,平均单产382.71公斤,比对照种原杂10号平均亩产321.59公斤,增产19.01%,居第二位。几年来,在扩大推广、多点示范、异地鉴定中,平均亩产459.10公斤,比  相似文献   

8.
<正> “玉米去了头,力量大如牛”。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不影响雌穗授粉的情况下,去掉部分雄穗,减少养分消耗,能提高产量。去年全省十四个单位试验的结果,平均不去雄的单产726.5斤,隔行去雄的单产783.7斤,比不去雄的每亩增产57.2斤,增产7.9%。隔行去雄授粉十天后将雄穗全部剪掉的单产820.9斤,比不去雄的每亩增产94.4斤,比隔行去雄的增产13%。玉米去雄能够增产,主要是减少了养分消耗。据研究,玉米在抽雄时70%的养分供  相似文献   

9.
<正> 玉米是河南省仅次于小麦的主要秋粮作物,具有杂种优势强,增产潜力大,综合利用途径多,经济效益高等优点,是进一步提高粮食总产量的支柱作物。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食物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玉米的用途结构已由主食作物逐步转变为饲料和工业原料,发展玉米生产已成为世界农业发展的总趋势。提高玉米产量最为经济有效的途径是选用高产杂交种。根据株型不同,目前生产上推广的玉米杂交种中,分为竖叶型和平展叶型两大类,国内外玉米高产研究与实践表明,在高产条件下,竖叶型杂交种较平  相似文献   

10.
<正> 玉米是我省重要秋粮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2500万亩以上,产量占秋粮总产的50%左右,不少县区达70%以上。近年来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变,栽培技术的优化,单产、总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全省范围内出现了不少千亩亩产500公斤;万亩亩产400公斤和小面积亩产750公斤以上的高产典型。但就全省而言,玉米产量仍是中低产水平。近几年来,玉米单产一直在225公斤左右徘徊,这与我省的自然优势和生产条件不相适应,没有发挥玉米高产的潜能。玉米是个四碳作物,具有生育期短、光能利用率高、肥水效应显著、增产潜力大的特点,它不仅是发展畜牧业的饲料之王,而  相似文献   

11.
<正> 近年来,随着耕作制度的改革,夏播面积不断扩大,全省夏播甘薯面积占95%,为了进一步提高甘薯产量,克服生产上存在的因三夏大忙,栽期偏晚,导致甘薯生育期偏短的弊病,我们自一九八三年以来,在长葛县对甘薯麦垄套栽技术进行了研究和大面积示范推广工作,从而得出了甘薯麦垄套栽增产显著的结论。全县1987年推广面积93700亩,占甘薯面积的76.1%,平均单产1590公斤比没有推广该项技术的1982年单产增长14.6%创全省甘薯单产最高县。  相似文献   

12.
<正> “封杂一号”高粮品种,是我所以“原新一号”不育系作母本,“封粮一号”作父本杂交育成,是一个粮杆兼用的优良杂交种。从1974年至1975年在本所观察及1976年至1979年参加全省品种区域试验和示范、推广,证明“封杂一号”均比“晋杂五号”“郑杂三号”有所增产。同时,“封杂一号”在制种时父母本同期播种花期即可相遇,解决了杂交种在制种时由于播期少有不适,花期不能相遇,造成减产的问题。几年来,该品种的示范、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山西省西安泽县及我省的开封、商丘、南阳、新乡、安  相似文献   

13.
<正> 该项目为市科委计划安排,市农科所与县郊科委承担的大型农业项目。主要是立足于本市农业生产的实际,运用最新的农业科技成果,筛选出麦秋两季间作套种的最适宜良种。研究总结出间套作最佳的方式,使夏秋粮均衡增产,取得单位面积上全年最高产粮和经济效益。今年,双高开发安排了五县一郊二十八乡镇的47万亩大地。麦季全开发区单产达294公斤,比去年亩增产35公斤,提高幅度12.2%,较我市今年单产233公斤增产61公斤,增产幅度为26.2%。总产  相似文献   

14.
夏播玉米杂交种高产制种技术驻马店地区种子公司贾春玲,张明辉,冯振中,万玉芳为保证玉米制种质量,提高制种产量,生产出符合规定标准的杂交种子,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特制订以下制种技术。一、选地隔离玉米制种田应选择土质肥活,排灌方便,集中连片的地块。由于玉...  相似文献   

15.
豫玉18号是河南省农科院选育的竖叶大穗型新玉米杂交种,在各地的试验、示范和推广中表现高产稳产、优质多抗、适应性广等优点,已显示出巨大的增产潜力。为充分发挥其增产效果,1997年我们进行了豫玉18高产的形态及生理特点研究,并对其配套栽培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夏玉米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新乡市农科所田守芳张学舜霍学文一、选用优良品种优种是玉米高产的内在因素,首先应选用竖叶型玉米杂交种,因为竖叶可提高群体密度,相应增大叶面积系数,提高光合效率。其次选用中晚熟品种,这样有利于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增产潜力大。第三抗倒性...  相似文献   

17.
<正> 玉米秸杆是一种良好的有机肥料,一斤鲜玉米秸杆还田后可使小麦增产10%以上,我省玉米种植面积达2600万亩,大力发展秸杆还田技术,对促进粮食生产意义重大。为促进这一增产措施的推广,河南省机械研究所和荥阳荣化轻工设备厂最近共同研制开发了4JFM——1型秸杆粉碎灭茬机,并通过了省级技术鉴定。该机由扶禾器,切断器、喂入辊、粉碎辊、灭茬  相似文献   

18.
<正> 长葛县小麦、玉米优质、高产、高效益综合技术开发,选择在坡胡等8个乡镇,小麦面积30.5万亩,玉米18.5万亩。开发区1990-1992年小麦平均亩产363公斤,比开发区前3年平均增产14.5%,比全县同期小麦亩增产10%,3年累计增产小麦4323.1万公斤,增加收入为3026.17万元。玉米3年平均亩产467公斤,比同区前3年平均增产21.8%,年平均递增为6.6%,比同期全县平均增产12%,累汁增产玉米4856.9万公斤,增加产值2719、86万元。其做法是: 一、狠抓小麦、玉米“一优双高”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我们大队常年玉米面积占全年粮食总面积的百分之六十八,抓住玉米生产就抓住了秋粮丰收的主动权.多年来,我们针对玉米生产上存在的问题,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改变生产条件,狠抓了玉米增产的主要技术环节,实行科学种田,使产量逐年提高.一九五三年夏玉米单产只有七、八十斤,一九六○年上了“纲要”,一九六七年跨过“长江”.最近  相似文献   

20.
<正> 晚播麦主要是指寒露至霜降节(10月20号前后)播种的小麦,比普通栽培播期晚20天左右,这种晚播麦晚播不晚熟,高产了倒伏,据吴桥县1987—1988年度3500亩的试验示范,原产可达到400—450公斤/亩,是提高粮食单产增强农业后劲的一条新途径,使晚播麦高产稳产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小麦晚播延长了夏玉米的生长期,使夏玉米可种植增产潜力大的中晚种,如掖单4号、2号等,以充分利用高温多雨的夏秋有利季节,提高玉米单产(单产600—650公斤/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