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找准和把握着力点:宣传教育,正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改善民生,增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群众基础;重在践行,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养成;完善制度,提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保证;理论创新,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简明的表述。  相似文献   

2.
在党的十八大后,党中央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给予了高度重视。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践行得如何,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与培育。同时,当代农村出现了一批具备高尚道德、突出能力及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新乡贤"群体,该群体形成的"乡贤文化",在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及培育过程中,能发挥重大促进作用,是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价值追求。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务之急。该文通过分析高校在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特殊地位与作用,从而得出对高校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文化正处于多元化时代,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势在必行。多元文化背景下成人高校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挑战:转型时代的多元文化冲击校园,成人高校学生面临困惑与选择,核心价值观面临文化土壤问题。多元文化背景下成人高校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实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成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益于社会稳定发展,有益于校园文化建设,有益于学生人格完善。多元文化背景下成人高校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策建议: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加强理想教育,培育学生精神动力;理论联系实际,改革德育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素质,健全德育工作体系;倡导人文精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要求。大学生校地互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统筹学校、社会、家庭、个人四个方面,校地携手、联动共育、形成合力。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地方高校大学生校地互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党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进行梳理,论述党史文化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探讨党史文化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的挑战,探索创新党史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形式、内容呈现、传播手段与方法,充分挖掘党史文化内涵和文化资源,发挥党史文化优势,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  相似文献   

7.
高等学校肩负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使命,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本文分析了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因素,阐述了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重点论述了辅导员首先是履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者和践行者,并在实际工作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时还应充分利用网络优势,争做"意见领袖"。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要以媒体宣传为引导,营造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舆论氛围;二要以课程建设为抓手,培养弘扬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平台;三要以融入渗透为路径,筑牢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基础;四要以理论创新为动力,夯实弘扬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石。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未来,能否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前途,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却又非一朝一夕之事。为此,针对当前大学生群体价值观的现状,笔者结合新媒体视域下如何构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进行了专门研究,提出利用移动App平台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路,希望对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结合起来,扎根当地历史文化土壤,传承当地文化传统价值的精华,融人民众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于各个领域,进一步物化为各行业的工作和生活风貌。西安提炼、概括的西安文化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原则要求变为可操作的工作措施,把目标任务变成可实施的工作项目,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