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蝾螺 包括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都得小心保护自己的肢体,因为一旦失去,就难以再生了.所有生物里面,蝾螈的再生能力是数一数二的.在几个星期内,蝾螈就可以再生断掉的肢体.更鲜为人知的是,蝾螈甚至可以让受损的肺部和大脑重新生长.随着对蝾螈再生能力的进一步了解,或许人类将来有望依靠损伤器官的残留细胞来修复或再生器官.  相似文献   

2.
史瀛仙 《科学通报》1963,8(5):64-64
内分泌腺对再生影响的问题,很早就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在两栖类动物的肢体和尾部再生过程中进行了许多实验。近年来Schotte等有系统地在割除垂体截肢后的蝾螈体内注射促肾上腺皮质素(ACTH)、皮质素、脱氧皮质固酮或肾上腺皮质提取液,结果指出肾上腺皮质素能恢复割除垂体的蝾螈肢体的再生能力。最近Wright和Plumb研究了正常蝌蚪和去垂体蝌蚪尾端的再生,认为二者之间并无显著差别。因而内分泌腺或激素与再生之  相似文献   

3.
如果有人不幸摔碎了胳膊骨,关节,脊骨,在以前,总不会梦想能重新生长出受伤的部份,而且长得完整无缺,跟健康的一样;然而现在可以说,物理学家总有一天能把他治疗得这样好。好多世纪以来,人们看到蝾螈能把断离掉的肢体再生长出来而感到很奇怪;至于更加复杂的人的  相似文献   

4.
陈钰 《科学》2002,54(6):19-21
再生现象和再生医学 在自然界中经常能看到生物的再生现象.典型的再生生物是片蛭.将片蛭切断后,断面能够识别头部或者尾部的位置,如果切掉的是头,头部将在该位置再生;如果切掉的是尾,尾巴将在该位置再生.蝾螈的四肢、壁虎的尾巴都具有自然再生的能力,青蛙与蝾螈同属两栖动物,却不具备再生的能力,但青蛙的前身蝌蚪却又显示出四肢再生的能力.这种神奇的能力很早就吸引了人类的研究视线.  相似文献   

5.
<正>对机体受损部位进行无疤痕再生,重获丢失的机能,这一魔法般的能力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梦寐以求的。自然界中蝾螈的再生能力让人惊叹,而高等动物的再生能力则不尽人意。研究蝾螈、蜥蜴和鱼类等低等生物以及广泛开发地球上其他哺乳动物资源都将有助于我们揭开再生神秘的面纱。近百年来,科学家在再生领域的研究经历了较多曲折,但令人鼓舞的是,我们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取得了多项突破性进展。随着干细胞的发现,人工修复破损的组织或器官正变得有路可寻,为解决许多  相似文献   

6.
任何生物都具有组织再生的能力,但其程度相差很大.比如某些无脊椎动物能由其机体的片段长成完整的个体,甚至脊椎动物中的蝾螈也能重新长出完整的四肢.可惜在高等动物和人中间,这种再生能力大大地降低了.为了提高人体外伤、骨折以及由某种疾病造成的组织损伤的再生能力,科学家们进行了艰苦的探索,终于找到了一种加速组织再生的有效手段,这就是人工的电磁场.  相似文献   

7.
蜥蜴的尾巴断了能够再生,蝾螈和大鲵除了尾巴,四肢和双眼也能部分再生。至于水螅和水蛭这样的生物,即使把它们切碎,也能再生为一个个个体。那么,人呢?人的皮肤稍微受伤大致可以复原,骨折后经过适当治疗也能够重新接好复原。为了实现肝移植采用的肝脏组织,随着细胞的增殖可以恢复原有的机能。像红血球这样的血液细胞,以及胃肠粘膜、皮肤上皮细胞等都能够反复再生。但是,一旦失去手足或内脏机能严重损坏,那么机体本来具有的机能便很难恢复,器官也不会再生。不久前,科学家分离成功人体胚胎干细胞的新闻轰动了世界。胚胎干细胞是在构成人体的细胞中具有特殊分化功能的细胞,如果分离胚胎干细胞成为可能,那么人体脏器的再生就不再是梦想。  相似文献   

8.
是什么控制着器官再生?2005年Science庆祝创刊125周年提出了125个科学问题,其中有25个关键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其中之一.有许多生物都具有非凡的再生能力,如蚯蚓、涡虫、壁虎和蝾螈等,但是很遗憾它们都处于进化树的底部,越往上,进化越高等,这种独特的能力就丧失得越多.是什么控制着这个过程?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不但能回答我们从哪里来、我们为什么是这样,更重要的是它能决定我们的未来.实现人类的器官再生是所有发育生物学家和再生医学研究者共同的梦想.  相似文献   

9.
1996年,克拉伦斯·库克·利特尔决定研究遗传学,并听从一位同事的意见开始利用老鼠进行实验。利特尔是哈佛大学的生物学家,当时遗传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利特尔对它充满了兴趣。他将一个老鼠家族的后代相互交配繁衍后得出了一种近交鼠,这种老鼠被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基因变异,对遗传学研究意义重大。利特尔的工作受到科学界的肯定,他后来成了美国缅因州立大学和密歇根州立大学的校长。1929年,利特尔转而利用他培育的老鼠研究癌症和哺乳动物的其他问题,然而不久金融市场出现危机,股票下跌,利特尔的研究经费面临枯竭。在万般无奈下,利特尔和他的同事…  相似文献   

10.
包括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都得小心保护自己的肢体,一旦失去就难以再生。而对于不少低等动物来说.失去一条腿或尾巴对它们来说不算什么,很快它们就可以在断裂的部位长出新的器官来。如果人类也具有如低等动物一样的断肢再生能力,人间的许多悲剧就能避免。  相似文献   

11.
为了让人类也能获得断肢再生的能力,或者开发出催化断肢再生的药物,科学家一直在努力寻找低等动物断肢再生的真相.最近,德国和美国的科学家利用获得过诺贝尔生物学奖的荧光蛋白技术,初步揭示了蝾螈断肢再生的奥秘.  相似文献   

12.
<正>借助激光再生人体部位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但是研究人员已经证实,这项技术或许将在未来的牙科医学领域掀起一场革命。最近,来自哈佛大学的科研团队借助弱激光,在实验室中激活干细胞,成功地刺激老鼠和人类牙组织的牙齿生长。其实,科学家早就提出相关理论,证明借助激光刺激干细胞生长是有可能实现的,因为激光能够以某种未知的  相似文献   

13.
光合蝾螈     
<正>首次在脊椎动物蝾螈细胞内发现存在促光合作用的藻类:蝾螈和这种海藻之间存在着共生关系,将挑战脊椎动物细胞自适应免疫系统的现有理论——  相似文献   

14.
<正>长久以来,在人脑中植入芯片使之变成超人的场景在科幻电影里时有出现。现在,"脑机界面"成了科技界的新热点,相信未来电影里看似不可思议的情节也会逐渐变成现实。"脑机界面"系统提供了一个脑部和电脑直接沟通的管道,科学家预测这项科技有可能减少神经损伤导致的肢体不便,并重新唤醒患者瘫痪的肌肉。  相似文献   

15.
<正>一夫一妻制小鼠的基因研究可以为研究人类的相关生物学特性找到一些线索。奥菲尔德鼠看起来并无超凡之处。这种小老鼠长着一双含情脉脉的黑眼睛和一对茶杯状的小耳朵,它们在美国东南部的草地和沙滩窜来窜去,过着单调的生活。但是野外生物学家很早就知道,当涉及性和家庭生活时,这种老鼠就显得与众不同了:奥菲尔德鼠遵循一夫一妻制,并且对后代关怀备至———这在哺乳动物中实属例外。  相似文献   

16.
科学家早在20年前就知道在富足的环境中老鼠的脑皮质层会增大增重,例如在笼中放些玩具之类来喂养的老鼠就有这种现象。前不久美国伊利诺宜斯大学试验室的神经生物学家格林诺进一步指出,鼠脑皮质增重的原因在于神经键增多。根据他的试验,当老鼠看见,接触和拖动更多种多样的物体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科学家对人类干细胞进行基因编辑,使其天然能够抵御HIV并将其移植到一名罹患血液系统肿瘤的HIV感染者身上。经基因编辑的细胞在患者体内持续存活了一年多且未引起明显副作用,但细胞数量较少,不足以降低血液中HIV的病毒载量。"这是在使用基因编辑技术治疗人类疾病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生物学家费奥多·乌尔诺  相似文献   

18.
埋葬虫妈妈:吃掉亲生骨肉 埋葬虫妈妈绝对是动物世界中"坏妈妈"的典范,在一场致命的"抢座位"游戏中,它们会残忍地吃掉自己的亲生骨肉. 通常情况下,埋葬虫幼虫会爬进爸爸妈妈埋葬的死老鼠体内,母亲会用反刍的方式喂食老鼠肉给孩子.加拿大温尼伯大学生物学家斯科特·福布斯表示:"幼虫来回摆动身体,乞求妈妈喂食.最先抢到‘座位'的幼虫得到食物,最后的不幸儿只能苦苦乞求,在没有食物可分之后,埋葬虫妈妈便残忍地吃掉自己的亲生骨肉."而事实上,这种吃掉亲骨肉的策略能够提高幼虫的整体存活率,是一种不得已的做法.  相似文献   

19.
俗话说,"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然而,躲在宠物店一角不显眼的宠物鼠如今却"仗"着鼠年成了"明星"。其实,老鼠从来不会与人类和睦相处,它给人类带来的只有疾病和灾难。早在十年前,世界卫生组织就呼吁人们不要家养宠物鼠。据估计,地球上约有200余种老鼠,  相似文献   

20.
生命     
《科学之友》2005,(10):16-16
神奇老鼠可再生肢体;中国“用”山羊克隆出亚洲黄羊;中俄科学家深入贝加尔湖;CO2过多无助植物生长;地球首批动物可能降生在中国;地核运动速度比地表快5万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