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黄嫦斌 《科技信息》2013,(5):281-281
爱的教育包括感恩学校、感恩父母、感恩老师和感恩同学。教导学生对学校多一些感恩,因为它给了你学习的机会;对父母多一些感恩;因为他们给你生命;对老师多一些感恩,因为他给你知识;对同学多一些感恩,因为他给你友谊。心怀感恩,成长才会快乐。让学生怀着感恩的心来感悟生活,感谢学校,感激父母,感谢老师,感激朋友。爱的教育,如沐春风!  相似文献   

2.
舒朗企业的文化氛围很好,每个人都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只有学会感恩才会使自己的人格提升。首先要感恩父母,父母给了我们生命,给了我们生活的保障,让我们健康成长,父母是我们永远要感谢的人。然后要感恩老师、学校和企业,老师给了我们知识给了我们所有有益的机会和无私的奉献,学校和企业给我们提供了发展的平台和空间。只要我们把做每一件事情都当做自己的事情来做,就肯定会做好的。  相似文献   

3.
主编的话     
曹方 《甘肃科技》2010,(1):I0001-I0001
红牛辞旧,金虎迎新。 回首走过的流金岁月,感谢那些给我们无私关心、大力支持的各级领导;感谢那些和我们风雨相伴、一起成长的读者朋友;感谢那些给我们辛勤耕耘、提供稿件的作者队伍;也感谢那些与我们同甘共苦、见证一切的编辑同仁。  相似文献   

4.
爱的教育包括感恩学校、感恩父母、感恩老师和感恩同学。教导学生对学校多一些感恩,因为它给了你学习的机会;对父母多一些感恩;因为他们给你生命;对老师多一些感恩,因为他给你知识;对同学多一些感恩,因为他给你友谊。心怀感恩,成长才会快乐。让学生怀着感恩的心来感悟生活,感谢学校,感激父母,感谢老师,感激朋友。爱的教育,如沐春风!  相似文献   

5.
如何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播下爱的种子,享受感恩的沐浴,如何有机的结合课题研究,有效挖掘家长资源拓展研究思路,丰富研究内容,固化幼儿感恩之情是我们研究的切入点,感恩从父母开始,继而感谢身边的人,进而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是我们研究的方向,我们将充分调动家庭教育力量与家长,孩子共同用自己的言行诠释,"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审美意识与感恩教育的内在联系,大学生审美意识与感恩教育的出发点都是个体生命的内在认同,当大学生本身对审美没有认同感,不能主动地区分生活中的善恶美丑现象时,那么他们根本就不会去感受恩情,回报恩情。本文从三个方面剖析了大学生审美意识的缺失对感恩教育的影响。学会感恩,我们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学会感恩,我们才能感激老师的教育之恩;学会感恩,我们才能体会国家和社会的关爱之恩。  相似文献   

7.
《少儿科技》2011,(3):27-27
这本书告诉孩子们,感恩是每个人的精神生命之泉,因为它意味着感情的温暖和心灵的慰藉,一如山间的小草需要雨水和阳光。在不断地给予中,青山得以永驻,绿水得以长流;感恩得以不绝,大爱得以无限!书中的感恩文字芬芳四溢,让我们在故事里感念那些感动,使温情得以延续。  相似文献   

8.
感恩应是构建和谐社会、融洽人际关系的重要举措,但现实中我们的许多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不懂得理解人、尊重人、感恩人。文章从大学生对父母、同学和社会三个视角分析了他们感恩意识缺失的现状以及形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同时指出开展感恩教育是提升大学生感恩意识的重要途径,并对如何开展感恩教育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刘海霞 《科技信息》2007,(18):26-26
2006-2007学年,我们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其中最为典型和持久的是责任心体验教育下的感恩教育活动。通过感恩教育体验活动,让学生学会知恩图报,感谢父母生养之恩,感谢祖国养育之  相似文献   

10.
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学科,有着进行感恩教育的先天优势。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科书中的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借助文本,认知感恩内容;捕捉时机,实施感恩教育;继续深化,付诸感恩行动,奏响感恩教育的旋律.  相似文献   

11.
老师,感谢您     
正"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着动人的歌曲、熟悉的旋律,我想说:老师,感谢您!丁零零,上课铃响了。数学老师黄老师走进教室,给我们讲起孙悟空棒打牛魔王的故事:传说孙悟空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在途中遇到牛魔王。孙悟空和牛魔王斗起来,难分胜负。后来,孙悟空拿出法宝——如  相似文献   

12.
在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的今天,需要每一位社会成员都要具备感恩意识,因为不懂得感恩,就不会友爱,没有友爱社会就不会和谐。一个人活在世界上,无时无刻不在接受来自各方面的恩惠,国家有恩于我们,社会有恩于我们,大自然有恩于我们,在这诸多的恩惠中,让我们感受最直接、最深切、最强烈的首推父母的养育之恩和师长的教诲之恩,对于父母师长的恩惠,你一辈子无论如何回报也难以答谢。令人失望的是现在的大学生不知道如何感恩,因此需要对大学生进行感恩的教育。  相似文献   

13.
哲学家詹姆斯说:“人性最深的期盼就是受人感激。”这种感激叫做“感恩”。“感恩”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是一个人不可磨灭的良知。先看我们的社会:虽然全社会都在大力倡导“构建和谐社会”,许多电影电视也在灌输“知恩、感恩”这一主题,但是,现实生活中仍有人在弹奏不和谐的音符:忘恩负义,见利忘义,只要索取.不想付出的现象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4.
刘志云 《奇闻怪事》2006,(12):40-41
“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生活和语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让我们心怀感恩——》这个课题的提出,受启发于生活的三点:一是经常听同事说,以前教过的学生,到了初三重新分班后,路上见面连“老师”都不叫了,现实得让人心凉;二是我们的学生对老师很尊敬,却经常顶撞宿舍的生活老师和校园里的保安;  相似文献   

15.
杨佳 《科技信息》2009,(2):67-67
我于2004年8月在石家庄经济学院西校区做辅导员工作至今已经整整三年了,这段时间内伴随着04级电子商务专科及04级计算机及应用专科203名学生的顺利毕业,我的成长与工作经验也有了质的飞跃。懂得了工作要积极主动的开展,而不只是机械性的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感谢领导、同事以及学生们的关怀、帮助和信任,感谢这快乐充实的三年时光,我将怀着感恩的心迎接未来……  相似文献   

16.
创刊寄语     
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杏园。在南工人的热切期待中,《南阳理工学院学报》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终破茧化蝶,成功创刊,这是南阳理工学院办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大事,是社会各界对我校综合办学实力的肯定和鞭策,更是我校科研工作蒸蒸日上的标志和亮点。一直以来,各级领导、专家学者对《南阳理工学院学报》的申办给予了热情的支持和无私的帮助,南工人感恩至纯,感谢至诚!  相似文献   

17.
感恩,是一种美好的情感。当一个人懂得感恩时,便会将感恩化做一种充满爱意的行动,实践于生活中。  相似文献   

18.
感恩,就是人对自然、社会、他人给自己的恩惠和方便由衷地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受到人们的褒扬和传颂。感恩心理的培养是提升个人德性,促进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感恩思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情感冷漠,缺失了应有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引起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忧虑和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从挖掘感恩教育的时代意义,分析大学生感恩思想的现代缺失与成因,深入探讨实施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途径,呼吁“人人都有感恩之心,必将带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的思想观。  相似文献   

20.
何媛君 《科技信息》2009,(10):48-48
感恩,就是人对自然、社会、他人给自己的恩惠和方便由衷地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受到人们的褒扬和传颂。感恩心理的培养是提升个人德性,促进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