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我们用厚度为15微米的双轴取向聚丙烯薄膜,在多种条件下制成热驻极体和电晕充电驻极体,测定了这些驻极体的表面电荷密度及其随时间的变化,以及它们的退极化电流随温度的变化。我们还研究了极化条件对表面电荷密度的影响,比较了热极化法与电晕放电法的利弊。  相似文献   

2.
新型压电共聚物P(VDF-HFP)薄膜驻极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正负电晕极化、热刺激放电电流谱(TSD)、激光振动测量与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用流延法制备的经过机械热拉伸前后的两种不同HFP含量(HFP含量分别为4.7%和5.9%)新型共聚物薄膜的驻极体特性.实验结果说明,拉伸前后的这类共聚物薄膜均是极性材料,即充电极化后的材料内部同时存在取向偶极子和俘获空间电荷.正电晕极化较负电晕极化更能提高偶极电荷和空间电荷的热稳定性.对样品实施的机械热拉伸工艺能显著增强材料的极化强度,即不仅增加了取向偶极子的浓度,而且空间电荷的储存密度也大大上升;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空间电荷的热稳定性.但HFP含量的上升则显著降低了偶极子取向强度和空间电荷的俘获能力.HFP含量为4.7%的共聚物薄膜具有高达133pm/V的逆压电d33系数.  相似文献   

3.
采用热刺激去极化电流法(TSDC)研究了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驻极体的放电原理。TSDC谱图上三个电流峰分别位于70℃,155℃和230℃附近。利用多点法拟合电流谱图后作出以下推论并进行了验证:70℃左右电流峰是来源于极性侧基运动的β峰;155℃左右则是α峰,来源于玻璃化转变时分子链段上偶极解取向,230℃左右为空间电荷ρ峰,机理是空间电荷被捕获在陷阱后受热发生的退陷阱。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薄膜驻极体中过剩电荷引起的热激电流(Thermally Simulated Curren)形成的过程和机理,并建立了相应的解析式。文中提出了过剩电荷引起的热激电流,起因于脱阱电荷的“穿零扩散”的观点,从而建立了热激电流与驻极体内部载流子迁移的定量关系;同时指明了过剩电荷的热激电流效率低的原因。按照这一观点进行的实验表明,在热激电流实验中,样品可不蒸佥,这对厚度为10微米左右的薄膜驻极体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作者利用常温恒流和恒压电晕充电及充电后的等温表面电位衰减测量、热刺激放电(Thermally Sti mulated Discharge,TSD)电流谱分析和热脉冲技术对电荷重心的测量和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以恒流和恒压电晕充电形成ETFE驻极体对其驻极态的影响.结果说明与恒压电晕充电相比较,恒流电晕充电时由于流过薄膜体内的电流恒定,可增加注入电荷在体内能阱被捕获的概率,致使薄膜体内沉积电荷密度上升,能改善驻极体的储电能力.  相似文献   

6.
由于分子偶极聚合物驻极体与空间电荷驻极体在机理上有着本质的差别,传统的评价驻极体稳定性的方法--表面电位衰减法已不再适用。本文提出通过观测电光效尖的变化来评价分子偶极驻极体稳定性的方法。结合开路的TSD电流-温度谱和表面电位等温衰减测量,对材料的空间电荷和偶极电荷衰减特征和电光效应与材料中极性生色团分子取向稳定性的关系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电光效应的变化能准确地反映出材料中极性生色团分子取向的稳定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IR、TG-DTA及其它一些通用设备,研究了国内外五个厂家生产的双轴取向聚丙烯薄膜产品受热作用后结构形态的变化,结构形态与宏观性能的关系,揭示了铜催化氧化的危害性.最后,分析了应力对双轴取向薄膜物理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对用红外偏振光谱测定聚丙烯薄膜的取向(单轴拉伸)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研究,并和双折射法及X-射线衍射的结果进行了比较,三者的趋势是一致的,是线性相关的。聚丙烯的1256cm~(-1)、973cm~(-1)谱带是结晶和非结晶的混合谱带,在不同的偏振红外光下反映了聚丙烯薄膜分子链总的取向状况,所得的结果和双折射法获得的结果线性相关。聚丙烯的997cm~(-1)、840cm~(-1)谱带是结晶谱带,在不同的偏振红外光下反映了聚丙烯薄膜晶区分子链的取向状况,其结果和x-射线衍射所得到的结果线性相关。实验结果说明,用偏振红外光,根据聚丙烯薄膜结晶谱带或混合谱带的变化情况,可以了解聚丙烯薄膜晶区或整个分子链的取向情况。  相似文献   

9.
使用SEM研究了在高真空强静电场下等规聚丙烯薄膜微晶生长的形态,实验发现,在高真空强静场下,等规聚丙烯薄膜微晶沿静电场方向生长成树枝状,而未经静电场处理的薄膜,其微晶向四周均衡生长成树枝形球晶,无取向。  相似文献   

10.
聚丙烯和聚乙烯都只含碳、氢两种元素,化学结构十分简单而又彼此相似,人们一般认为仅仅用简易的化学方法是无法加以鉴别的。虽然由于聚丙烯和聚乙烯的中、长波红外光谱和热谱图有着明显的差别,因而可以用红外吸收光谱法、远红外吸收光谱法和热谱法加以鉴别。但是,对于聚丙烯和聚乙烯来说,要从要求鉴定的单位所提供的实物制成一个适合于拍摄光谱和测定热谱图的样品,通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电晕带电的聚丙烯驻极体制作中的电特性作了研究。实验表明正、负电晕极化的充电电流的变化规律是不同的。同时还发现在正电晕极化充电处理过的试样表面由于离子流的轰击产生了化学变化。这种化学变化的结果出现了一些可作为电荷俘获中心的物质。利用热刺激电流法和红外光谱分析可加以证实。这个特性的研究对驻极体带电机理有着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2.
用热释电流(TSC)法研究高聚物驻极体的玻璃化转变。以有机玻璃作材料,研究了极化电场强度、极化时间、极化温度和升温速率等实验条件对热释电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聚氯乙烯-聚氨酯共混物的相容性,TSC谱图表明该共混物为一个部分相容体系。  相似文献   

13.
Al^3+,Pb^2+掺杂提高SiO2驻极体正电荷贮存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熔凝工艺在非晶态SiO2薄膜驻极体中掺入质量分数为0.2的Al2O3和质量分数为0.4的PbO。高温恒栅压正电晕充电及电荷衰减等实验表明,经Al^3+和Pb^2+离子参杂改性的SiO2薄膜较好的正极性驻极体性能,其正电荷储存稳定性在210d后高于95%;热激放电正电荷电流谱成为简明的负向放电曲线,峰值稳定于t=290℃附近;  相似文献   

14.
负电晕极化的聚丙烯薄膜存在有表面电荷和试料体内分布电荷。本论文首次提出了使用抵消电场法测出试料的总电量,再用热刺激电流法测出试料体内的电荷,实验结果表明在表面电荷为4×10~(-8)C/cm~2的范围内,由于试料表面的导电涂布,不会改变试料内部的电荷分布,因而可将注入电荷和表面电荷分离。实验结果还给出了注入电荷的平均距离及注入电荷所占总电荷的比例等,该研究对于驻极体及利用带电体静电作用的实际器件的使用和研究也有着具体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在不同温度下对PP蜂窝膜进行恒压电晕充电,开路热刺激放电(Thermally sti mu-lated discharge,TSD)电流谱以及介电谐振谱(dielectric resonance spectra)的分析,研究了充电期间的热处理温度对PP蜂窝膜驻极体的压电性及其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充电期间合理的高温热处理,可以提高PP蜂窝膜驻极体体内捕获电荷密度及深能阱电荷的比例,降低其弹性模量,因而改善PP蜂窝膜的压电性及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淬火可以使聚合物薄膜材料改性。本文主要通过TSD电流谱,研究淬火对高聚物薄膜驻极体电荷存贮寿命的影响。对淬火前样品的升温率、淬火时间、淬火温度、淬火后和注极前存放时间等因素与样品注入电荷稳定性的关系进行探讨,并试从晶体结构变化角度进行一些初步解释。  相似文献   

17.
通过测定不同温度极化的聚合物薄膜的热释电谱,研究了偶权取向峰的特性及其电参数,反映出在玻璃化温度下极化具有最高驻极效率,同时根据偶极取向峰的热松驰理论定义和表征了不同温度下驻极体的驻极效率。  相似文献   

18.
运用熔凝工艺在非晶态SiO2薄膜驻极体中掺入质量分数为0.2的Al2O3和质量分数为0.4的PbO.高温恒栅压正电晕充电及等温电荷衰减等实验表明,经Al(3+)和Pb(2+)离子掺杂改性的SiO2薄膜(SiO2-Al2O3-PbO)具备较好的正极性驻极体性能,其正电荷储存稳定性在210d后高于95%;热激放电(TSD)正电荷电流谱成为简明的负向放电曲线,峰值稳定于t=290℃附近;薄膜成形温度降低为800℃左右,工艺得到简化.这表明有针对性的离子掺杂可以有效改善SiO2薄膜体内的微观网络结构,从而提高其电荷注人与存储能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SiH_4等离子放电对聚酰亚胺薄膜掺硅,显著提高了光电导性.对掺杂后的薄膜的结构和光电导特征做了x 射线光电子能谱、光吸收谱和光电流谱分析.首次采用光刺激电流法(PSC)分析了聚酰亚胺及其掺硅薄膜的陷阱能级、分布和密度等参数,为分析光电导机理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0.
用计算机与偏振红外光谱的连用技术来进行差示光谱测试,使红外光谱图中某些迭加在一起的谱带进行了良好的分离。在研究拉伸聚丙烯薄膜的偏振红外光谱中,表征非结晶区取向状况的1153cm~(-1)谱带由于与1169cm~(-1)重迭在一起影响了测试工作,本实验采用示差光谱,使1153cm 谱带从1169cm~(-1)谱带中分离出来,不同拉伸倍数的聚丙烯薄膜1153cm~(-1)谱带二色比的变化反映了大分子中非晶区的取向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