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科技术语》2020,22(1):1-1
正科技名词规范工作,是支撑科技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是国家的事业,是民族的事业,对于推动汉语言抢占国际科技领域的制高点、抢占国际科技话语权,对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对于促进国家的完全统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科技名词的审定和宣传推广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是科技名词规范工作的两个重要方面。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在不断开拓创新、努力推进各学科科技名词审定工作的同时,也积极探索如何更加有效地开展规范科技名词的科学传播。规范科技名词的宣传方式由最初的图书、报刊、新闻媒体逐渐向多渠道合作、全媒体方向扩展。  相似文献   

2.
《科技术语研究》2011,(1):F0002-F0002,F0003
“科技名词工作不仪是科技创新工作的基础,也是科技知识传播、科技教育和科技普及工作的基础,更是社会大众畅通交流的基础,做好科技名词工作,  相似文献   

3.
海峡两岸科技名词对照工作是全国科技名词委近20年来持续开展并取得丰硕成果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全国科技名词委目前已经在30多个学科领域开展了名词对照工作。海峡两岸科技名词对照工作所具有的深远意义,日益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和认同。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术语》2012,14(3):8-9
科技名词的规范与统一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健康有序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在取得引人注目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总体上一直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加强科技名词立法工作将有力地推动规范科技名词的推广应用,从而促进我国科技、文化和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本刊特辟专栏,讨论我国科技名词立法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科技名词的规范与统一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健康有序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在取得引人注目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总体上一直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加强科技名词立法工作将有力地推动规范科技名词的推广应用,从而促进我国科技、文化和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本刊特辟专栏,讨论我国科技名词立法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科技名词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和学术性都很强的工作。开展术语学研究,是促进科技名词工作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7.
科技名词是科学知识在语言中的结晶,使用规范的科技名词能提升国民的科学素养;科技名词是科技交流的载体,使用规范的科技名词能促进科技的顺畅交流,有利于我国社会和谐发展。因此,向社会积极宣传推广规范的科技名词非常重要。因为就我国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而言,审定公布与宣传推广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没有名词的审定公布,名词的宣传推广便无从谈起;没有名词的推广,等于将审定公布的名词束之高阁,就失去了名词规范化的意义。为了做好名词推广工作,全国科技名词委除了出版各个学科的名词书和合订本外,还建立了网站和数据库,向社会免费提供使用规范科技名词;并且创办了《科技术语研究》杂志,在刊物上定期或不定期地发布规范名词;另外,为配合对外宣传,提高科技名词工作的影响与全国科技名词委的知名度,2005年,还专门编辑制作了反映全国科技名词委成立20年来成长历程和成就的具有历史厚重感的纪念画册。此外,还加强了与新闻媒体的联系与合作。例如,2006年4月,与光明日报合作,策划并开辟了“纪念全国科技名词委成立20周年”宣传专版和专栏,光明日报刊登了对全国科技名词委路甬祥主任的专访及其他宣传性文章,取得了一定的宣传效应。然而,与当前迅速发展的科技名词审定公布工作相比,规范名词的宣传推广工作仍然显得相当薄弱。没能形成一个稳定、行之有效且成规模的机制和渠道。究其原因,尽管我国科技名词工作有着相当长的历史,但由于近代我国科技的落后,导致我国科技名词统一工作的基础极其薄弱,加之其他种种原因,我国科技名词工作曾一度中断,在过去的20年里,全国科技名词委不得不倾其绝大部分精力埋头开展科技名词审定公布工作,以还“历史的旧账”。而相对来说,对规范名词的宣传推广工作投入很少,未能跟上社会的需求。如今,在国家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依靠广大专家学者和专职工作队伍的共同努力,全国科技名词委在审定及公布规范科技名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迄今,已按学科组建了62个分委员会,审定公布了天文学、数学、物理学等67种学科名词,涵盖基础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农业科学、医学、社会科学及交叉学科等各个领域,形成了较完整的科技名词体系。审定公布工作的快速发展,使得规范科技名词的宣传和推广显得十分迫切。去年在第五届全国科技名词委全体会议上,委员们一致呼吁要加强规范科技名词宣传和推广工作。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科技名词委主任路甬祥院士在接受光明日报记者采访中指出,我国科技名词规范工作要按照“全面规划、依靠专家、科学审定、统一协调、正式公布、积极推广”的方针来进行,又一次明确地强调要加强规范科技名词的推广应用工作。研究和落实委员们的建议和路甬祥主任的重要指示,加强规范科技名词的宣传和推广工作,使数千名专家、学者的心血与智慧的结晶发挥应有的效用,使之尽快成为社会各界自觉遵守的规范,应是当前及今后科技名词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本刊编辑部  相似文献   

8.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科技名词委)是负责审定科技名词的权威性机构,从2002年的语言学名词审定工作开始,至今已陆续开展了十多种社会科学类名词(以下简称社科名词)的审定工作,为社科名词审定工作积累了很多的成功经验,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正>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诞生在科学的春天里,自此,我国科学技术名词事业蓬勃兴起,我国科技名词统一工作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统一的科技名词对于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经国务院授权,代表国家审定、公布科技名词。它的任务是制定我国科学技术名词规范化工作的方针、政策、原则和规划;组织科学技术各领域的名词审定、公布及协调、应用推广工作;开展海峡两岸及华语地区科学技术名词的交流、协调和统一工作;组织开展中国  相似文献   

10.
<正>2019年5月23日,胸外科学名词编审讨论会议在京召开。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事务中心主任助理张晖、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兼医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张玉森秘书长、中华医学会医学名词办公室杨威主任、医学名词审定专项办公室商涛、林佳盈、北京胸科医院周世杰教授参加会议,会议由张晖主持。张晖介绍了全国科技名词委员会的科技名词审定工作,两岸科技名词对照工作,科技名词的推广和培训工作。商涛介绍了医学名词审定的工作流程、注意事项、常见错误等  相似文献   

11.
    
说来有缘,我与<中国科技术语>的关系基本同步于该刊的创立与发展.具体说来,有刊缘、人缘和学缘.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气象数值预报研究中心沈元芳研究员介绍:紫外线(ultraviolet radiation,UV)指波长在可见光紫外端到X射线之间的电磁辐射,波长在100~400nm(纳米)之间。它透过大气层到达地球表面,真正到达地面的大部分是紫外线A(UV-A)以及小部分的紫外线B(UV-B),何谓紫外线A与紫外线B呢?它是根据波长来分的:波长在315~400nm之间的称之为UV-A,波长在280~315nm之间的称之为UV-B、波长在100~280nm之间的称之为UV-C。当太阳光穿过大气层,几乎所有的UV-C和约90%的UV-B都被臭氧、水蒸气、氧气以及二氧化碳所吸收。因此,紫外线对人类的主要危害来自UV-A和小部分UV-B的综合作用。沈元芳研究员认为,虽然只有10%的UV-B透过大气层到达地表,但是对人类的危害是很大的,它可以引起皮肤癌、白内障以及免疫系统功能的降低。紫外线辐射水平受太阳高度、纬度、云量、海拔高度、臭氧、地面植被状况等一些因素的影响。但大体而言,我国紫外线辐射的分布:西部高,东部低;高原高,平原低,在北纬30度附近的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同时也随季节、纬度变化,表现为:夏季最高,春、秋季次之,冬季最低;低纬度高,高纬度低,但东部地区的纬度差别较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电视台、气象台、报纸等发布的一些紫外线指数(UVI)。紫外线指数是衡量某地中午前后到达地表的紫外线辐射对人体皮肤可能损害程度的指数。它是紫外线强弱的预报。出门之前,我们如何根据发布的紫外线指数判断天气呢?根据2002年新制定的紫外线指数标准,紫外线强度划分为弱、中等、强、很强和极强5个等级。紫外线指数在2以下的情况下,人们可以安全地呆在户外;指数在3至6之间(包括3和6),人们外出时就该采取些保护措施,如中午时分尽量找遮阴处;指数在8至11甚至11以上,如果您还在户外,请赶紧找个蔽阴处躲起来,防晒服、防晒霜、遮阳帽和太阳镜,一样都不能少。(张翠霞摘自《科技日报》)  相似文献   

13.
胡适作为上个世纪初中国思想史和科学史上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他践行科学中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科学文化观:文化必须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并能促进人类的福利事业,中西文化要发展,必须科学化;科学的目的是致知和求真,而实证性、合理性、普遍性则是科学的特性;他提倡的科学方法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实验主义,二是假设主义;胡适提倡的科学精神中,首推怀疑精神,也包括创新精神和求实精神。这些精神的倡导对于弘扬科学精神,扫除愚昧迷信,输入学理,再造文明都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解构主义者力挺发端于古代的怀疑论、近代的二元论和当代科学哲学中普遍流行的不可通约论;认为一切理论话语都是人为地使其具有某种结构、意义和本质,并不能完善地再现和把握现实,以至他们试图消解这样的本质结构;确信语言不是描述现实和经验的手段,只是从能指到能指的游戏。现实中没有什么东西能够充分存在于概念中,以至我们既不能把自己所说写的东西呈现给别人,甚至也不能呈现给自己,因为我们反观内心时,仍需使用远离指谓对象的语言符号。为此德里达等人主张:一切文本都只具有意向性、互涉性和主观创造的意义。人们不仅对不同的理论很难进行通约,就是针对同一理论也很难进行比对。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丘奇-图灵论题提出的背景,以及为什么哥德尔没有提出丘奇论题,而且直到给出图灵机概念之后才逐渐接受丘奇。图灵论题的真正原因作出某种解释,基于这种解释,将对多奇给出的“丘奇-图灵论题的物理版本”的内涵及意义作出评价,对量子计算机的计算本质给出逻辑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最佳说明的推理旨在解决归纳推理的描述性问题和确证性问题,可概括为归纳推理的说明论辩护。说明论基于"说明优先于推理"和"认识上的双重过滤"两个前提,在解决描述性问题和确证性问题方面兼具启发性。然而,批评者从前提、语义和语用等方面对说明论辩护提出了挑战。面对指责,需要明确"说明优先于推理"的含义,表明对说明论的评价不应限于语义约定,说明论的确证功能不应仅限于事实层面,以及反例不会使说明论的辩护毫无价值。  相似文献   

17.
A dissimilarity D on a finite set S is said to be Robinsonian if S can be totally ordered in such a way that, for every i < j < k, D (i, j) ≤ D (i, k) and D (j, k) ≤ D (i, k). Intuitively, D is Robinsonian if S can be represented by points on a line. Recognizing Robinsonian dissimilarities has many applications in seri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n optimal O (n 2) algorithm to recognize Robinsonian dissimilarities, where n is the cardinal of S. Our result improves the already known algorithms.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心理学某些术语的混用现象出发,论及心理学理论的本土化走向,特别是术语本土化的必要。处理好“人格”和“个性”这两个核心术语的分与合,当是人格理论在我国实现大众化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9.
摘要 本文从心理学某些术语的混用现象出发,论及心理学理论的本土化走向,特别是术语本土化的必要。处理好“人格”和“个性”这两个核心术语的分与合,当是人格理论在我国实现大众化的第一步。一、从两种心理学专著的书名说起翻看两本英国企鹅书局出版于50多年前、后又多次修订重印的英文专著:一本是The Physical Basis of Personality,作者V.H.Mottram是一位生理学教授;另一本是Frames of Mind,作者L.Hudson是一位教育学教授。由作者的身份和目录中均列有规范的综述、参考文献、术语汇编和索引即可断言,两书分别专题研究Personality和Mind问题,属于西方理论心理学的原创论著。先说前一本的译名。of之前当译为“生理基础”,可见其是学术著作无疑;of后的关键词Personality,有人汉译成“个性”,有人译成“人格”,这在近二三十年出版的中文心理学论著中很常见。比如以《个性心理学》和《人格心理学》冠名的几本高校教材,差异只是论题重点和章节排列不同,而所附的英文译名都是“Psychology of Personality”。[1]两种书把“个性”与“人格”混同使用,这与我国最大型辞书《中国大百科全书》(以下简称《全书》)对词条“人格(个性)”的释义基本一致,[2]且有心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于1999年公布的《心理学名词》为依据。问题是——如此“一英词两汉译”的做法,或者说用两个汉语词表示同一个概念,中国大众能认同吗?为了不违背科技术语单义性的原则,对于来自西方心理学的Personality有无更适宜的处理办法呢?再说后一本。of前的Frame基本含义是“网格”或口头语“框框”,可引申为“结构”之意。of后的Mind是同汉字“心”相近的多义词,广义指心理、心灵,甚至可译成精神,在《全书》中可找到依据;[3]狭义指心境或心智,在通俗读物中,还可以按笼统而具象的“头脑”来理解。根据辞书的释义,此书可能有更多译名。同样的问题是——这个书名如何汉译,中国大众才容易接受呢?进一步要问:引进西方科技术语有无本土化的必要?在有数千年方块汉字传统的中国,用汉字组词自有公认的规则。对于文学家鲁迅其人,国人惯用“骨气硬”表征他的人格伟大,而用“脾气大”说明其个性特点。显然,同样是“气”,骨气并不同于脾气,鲁迅的人格也不能视之为其个性。同样,精神不同于心理,阿Q精神也不等于阿Q的心理,鲁迅精神就更不能理解为鲁迅的心理,这些观念来自多门学科。然而,现行的多数心理学译著使用这些跨学科术语,往往与人们的习惯不一致。术语规范化是科技交流的需要。与自然科学使用专业术语强调统一性和国际性有所不同,术语本土化当是人文社会科学走向大众化的重要途径。心理学中国化的前提当是术语的本土化;唯如此,方能推进理论的发展和实用。二、心理学中的术语混用一窥与口头说的“行话”相近,术语作为专门学问的细胞,应是科学概念的载体,基本术语更是科学理论建构和学术研究的基础。一般说来,术语具有学科专用性,有其独特的“行”内涵义,理当予以尊重,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在汉语语境里,有些跨学科术语具有大众通用性,不专属于一门学科,大众的习惯更须遵从。就是说,在需要考虑文化背景的中外学术交流中,除了要坚持以我为主的原则外,还应遵守如下的习惯性优先原理:大众的习惯性优先于专家(特别是西方专家)的习惯性。这个“优先”要求似乎比术语应具有的“习惯性”[2]更苛刻,但并非多余。如此强调的原因在于,不论多么专门的术语,既不可违背学科间的“协调性”原则,也不能与通用语“撞车”。因为科学理论的源头和归宿是大众,特别是直接服务于每个人的人文社科知识,终究要大众接受和实行,不能只在“行”内专家中交流,更不能只作为少数人品评的展品。以我为主和习惯性优先,乃本文立论之根基所在。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在中外心理学书刊里,除了常见的个性与人格随意换用或各有偏用外,还有情绪与情感的泾渭不分,更有智力与智慧的混同等等。在西方,可能原词代表的概念本来就比较含糊,所以不必对其混用吹毛求疵。然而,进入汉语语境,如此混用就不大合宜,因为操汉语者的思维习惯是词随字义。尤其是社科著作,应当要求所用术语同一般大众的习惯观念尽量一致,即术语的学术含义不能与其字面含义发生矛盾。三、人格与个性——是“双胞”,还是“克隆”?随着研究领域的扩展,一门学科发展成一个学科群,这不难理解。难于理解的是我国心理学界特有的一种现象:原本属于同一研究范围,其内容及方法亦无二致,却冠以不同的分支学科名(如前述的“个性心理学”和“人格心理学”),这在其他学科中尚未看到。人格和个性在心理学书刊的同一页甚至前后句中并立,有时把它们按“专业内”同义来看,有时又要跳出专业另作理解,随意性很大。对此,译写的人或许感觉良好,研读者却很是莫名其妙,甚至困惑。问题似可归结为以下两个:一是汉语中的人格与个性涵义到底有无差异,立足心理“门”之外,当如何看待在中国心理学界通行的“个性=人格”。二是原本属于理论心理学一个部分的personality theory,从西方舶来后,何以会繁衍出两个分支学科。先说第一个。不少自撰的或编译自西方的心理学教科书中,常见同一术语personality的两译,或译成“人格”,或译成“个性”。问题是:源于拉丁文persona的personality,其涵义从最早表示舞台上演员戴的“面具”变到“角色”,再演变成内涵和外延都不清晰的“心理面貌”,到底指的是什么?何以会被译成形和义均不相同的两个汉语术语呢?笔者之所以确认两者不应混同,是由于看到《个性心理学》[3]一书作者就毫不掩饰地说:“由于译法不同,在中国心理学界运用(个性和人格)这两个概念时有些混乱。其实,这两个词汇的含义是一致的。”[6]前一句是对笔者论断的证实,后一句则需另加附注:只有在“西方化”了的心理学界才有“含义是一致的”说法,在中国大众看来则未必。常言说,穿衣戴帽,各有所好。尤其是女性,讲究穿戴同打扮的心理一样,都想“穿出”自己的个性。在西方,或许能说“穿出”one’s personality,但在中国——能说“穿出”自己的人格么?再说到学校的社会功能,培养各类学生当然要有一定的规格,但与大工厂按国家标准批量生产不同,学校要向社会提供“个性化”的产品,甚至本身也可以办成“个性化”的学校(决非“人格化”)。它以学生为工作对象,主旨在于塑造其有健全的人格(而非个性)。可见,个性与人格在教育活动中也各有不同涵义,显然不能互换。为了进一步论证,还可以从西方文字上追本溯源。person作为词根,表示所属物的主体——“个人”“个体”或“私人”,原义偏于“个”而非“人”(一般用man或woman表示单个“人”)。因此,由形容词personal加后缀ity构成的新名词personality(即“个人”+“性”),理应译作个性。作为例证,词典中还有某人“有个性”或“个性强”(a man with strong personality)等词组,此乃东、西方通行的说法,谁也不会说其“人格强”。然而在心理学领域,由于西方的哲学流派和个人冠名的personality theory繁多,所以对personality的定义也五花八门。据被誉为人格心理学之父的G.奥尔波特综合统计,当时下的定义有50多个。于不同中寻找共同点,从不同角度定义的personality实际表示的是同一个涵义,即“个人独特的存在状态”。如何理解这个“状态”呢?西方心理学家有一个比喻,说personality是一个“黑屋子”(black house)术语,每一种personality理论都像一束投向这个“黑屋子”的光线,只照亮其中一部分。就是说,谁也未看出personality的全貌。再从《全书》对词条“人格(个性)”的英译(personality)和释义看,说我国心理学界将二者“看做同义词并作广义的理解是恰当的”,又说“狭义的人格同于性格(character),狭义的个性同于个别性(individuality)”。面对如此“广”“狭”两可的说法,国内教材和其他工具书兼收两者,由之便造成了术语连等式——人格=个性=性格——在心理学界通行[4]。这无异于买回西方的“黑屋子”,再按西方习惯涂上几道中国“色”,岂不更使人眩晕?其实,返回看V.H.Mottram的书,由其主要章节均与人的生理机制(细胞、染色体、神经系统、内分泌、遗传基因类型等)有关,可见书名中的personality当然是主要表征与生理特性有关的个性,不宜译成偏重于社会性的人格。人同时具有生物性和社会性。作为人的属性,个性偏重于表征人的生物性,人格偏重于社会性。前者与生俱来,任何个体的人以及高级生物都具有,与其性别、体格等关系密切,可以从生理角度研究,如V.H.Mottram的书所述。后者如黄希庭所说:它不是一个纯自然的范畴,而是取决于一个人被视为什么、在社会中扮演何种角色,取决于特定的文化模式[5]。就是说,人格是社会化的产物,只属于能够接受教育的社会人所有,且随个体特有的文化品性而沉浮。这与非人生物(包括类人猿)所具有的“物格”(同时具有“个性”)——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倒有相通之处。再说第二个。学科繁衍是当代科学技术部门扩展的一种常见现象。比如激光理论的提出和射电望远镜的发明,前者导引出应用于众多领域的激光技术,后者则在天体物理领域引爆了一场天文学革命。可以说,20世纪在自然科学领域发生的有如链式反应一样的科技繁衍,当是一种可喜的繁荣现象。然而,以personality theory为研究对象而同时推出两个心理学分支学科名,却非什么繁荣,而是毫无新意的“繁冗”甚至失误。在不同的学科中,用不同的术语代表同一个概念(如物理学中的矢量与数学中的向量都表示有方向的量)是允许的;但在同一学科中,把在其他学科中涵义不同的几个术语“拿来”表示同一个概念,难免有“侵权”的嫌疑。术语混同可能造成概念混淆。如此有违科技术语“协调性”的做法,就好比给一个孩子同时起两个大名,为使“门”外人认可这个假“双胞”户口,岂不麻烦多多!再追问一句:这“麻烦”又源自何处?下面再从东西方文化传统之差异角度予以说明。西方对个性的研究较早,在自然科学与哲学尚未明确分开以前的古希腊时代,以希波克拉底医生为代表的学者们就对反映个性特征的气质做过“准科学”的分类,至今仍被心理学界普遍沿用。作为术语使用的personality首次出现在1795年的科学文献中,V.H.Mottram认为它同individuality和character几乎可以互换使用(这也是西方式的“差不多”习惯的明证)[6]。与之不同,中国传统文化中只有人性和性格、品格这些词,作为术语用的个性和人格是从不同渠道译自西方文献。根据汉语术语的学术含义与其字面含义相一致的要求,心理学中的个性应是“个人特性”的简称;人格却不应是“人的性格”或“人的品格”的简称,而是人与格两个汉字的偏正组合,就像生物都具有的“物格”一样。二者之区别,由心理学所说的“二重人格”不可代称以“二重个性”亦可看出。简单地说,汉语中的“人格”有比于“国格”,既用以说明人在社会中拥有的尊严和独立资格,还表示应在一定的规范框内做人。对国人来说,做人应有个“人样”,即被社会承认的“格”——尊严和资格,这与西方的人以某种状态存在,涵义当然大不一样。将英文personality译成个性(表征存在状态)而非人格(标示资格和规范),既是对西方原词意切近的理解,也与中国大众的习惯观念相合。联想到苏俄学者翻译personality时,既不用характер(性格),也不用натура(人格),而是选用личность(个性)一词;如此既避免了术语混淆,也颇有“苏俄特色”。总之,汉语中的人格以及性格本是两个很明晰的概念,与人与生俱来的个性是有区别的。再以鲁迅先生为例,如果评说其精神,只能说他具有感召世人的人格魅力和异于常人的个性,不能将人格与个性随意换用。从中国文化的视角理解二者,不应不加选择地进口西方心理学“混同”的习惯。具体地说,既无需花费那么大的力气引进种种“黑屋子”理论,更不必动员为数不少的心理学博士和教授,去贩运西方的所谓“大五”(五因素人格模型FFM)和与中国人的人格结构并不存在简单对应关系的种种人格因素量表[7]。四、理论心理学大众化的第一步——人格和个性的“分”与“合”依据理论心理学特别是personality theory的本土化走向,有必要在繁衍不当的心理学“家族”中进行一次不大的“革命”——使汉语中的人格与个性有“分”有“合”。首先在跨学科领域,将人格与个性在概念上予以明确区分(不可混同);而在学科命名时,用个性“全权”代换人格(不必混用)。早在20多年前,我国心理学家胡寄南[8]教授就在《现代中国优秀人才的个性心理品质初探》中,分析了30多年间西方人格心理学的理论失误,指出其走的是“一条失败的路”,失败的根本原因不仅仅是“忽视了意识及自我意识对人格形成的重要作用”,更在于未从“人不仅是个自然实体,而且更重要的是个社会实体”方面理解人的本质。[10]另外补充说明一点,除非引用或翻译西方有关人格理论的文献,胡教授在自己很有创见的论著中,常选用“个性”而尽量回避使用“人格”一词;即使用到,一般也把它放在个性后面的括弧里。尽管他未能完全摆脱西方的影响,却仍然堪称为我国心理学界术语本土化的先驱之一。西方心理学把人格与个性甚至性格混同一气已有百年多,我们不能、也没有必要使西方走向东方化。谁也不能要求中国大众都先学几年心理学专业,撇开自己的汉语习惯,先与西方的习惯接轨。相反,倒是中国大众有权要求舶来品——Psychology of Personality实行本土化,建议我国心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以我为主,坚持术语的“中文特性”,最好先以“个性心理学”统一学科名为好。笔者认为,术语本土化当是理论心理学走向大众化的第一步,此举或能引发personality theory研究的一场革命。  相似文献   

20.
走向资本批判的深层发展伦理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抽象道德批判使目前的发展伦理学研究存在浅层化趋势。建构深层发展伦理学的重要基础是对现代性、资本逻辑进行具体、历史的规律性反思。应具体理解伦理、发展伦理、发展伦理问题、发展伦理学的实践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