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个月来,埃及首都开罗成了中东外交的一个核心舞台。巴解组织主席阿拉法特、以色列总理拉宾、以色列外长佩雷斯、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等数度往来于此,就巴以协议以及阿以和平进程等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紧张的谈判。5月4日,在穆巴拉克总统的主持下,阿拉法特和拉宾在开罗签署了关于实施加沙—杰里科自治原则宣言的最后协议。巴以签署的这一最后协议意义重大,此中埃及功不可没,它为埃及外交增添了光彩的一笔,也使人们更加注意到了埃及外交近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开创外交新局面  相似文献   

2.
利益攸关,巴以双方不愿放弃各自的目标;先原则后细节,实施起来谈何容易; 最近一段时间,巴勒斯坦和以色列领导人之间的论战已经公开化。巴以之间的冲突也一个接着一个。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2月18日在巴黎指责以色列违反巴以自治原则宣言的精神,对巴勒斯坦人实行集体惩罚的政策,并且强调“和平进程正处于危险和棘手的阶段”。翌日,以色列总理拉宾反驳  相似文献   

3.
黄培昭 《世界知识》2011,(12):40-41
审判穆巴拉克势在必行 据埃及官方媒体6月2日报道,开罗上诉法院院长决定,埃及将从8月3日起开始对前总统穆巴拉克进行第一轮审判,同时受到审判的还有穆巴拉克的两个儿子阿拉和贾麦勒,以及在经济上与穆氏家族联系甚密的大商人侯赛因·萨利姆(缺席审判)。  相似文献   

4.
赵萌 《世界知识》2020,(6):54-55
2020年2月25日,埃及前总统穆巴拉克因病去世,享年91岁。26日,穆巴拉克的军事葬礼在开罗坦塔维将军清真寺举行,埃及总统塞西及部分高级将领出席。当天上午,马车载着穆巴拉克灵柩缓缓经过清真寺前的一条大道,仪仗队鸣礼炮致意,现场许多埃及民众手持穆巴拉克的照片为他送行。穆巴拉克1928年出生于埃及曼努菲亚省一个农民家庭,早年在军中多次立下战功,民众视其为"国家英雄",这也使他获得了萨达特总统的赏识。  相似文献   

5.
黄培昭 《世界知识》2012,(12):42-43
被称为"世纪审判"的埃及前总统穆巴拉克案6月2日正式宣判。经过十个月、49次开庭之后,当天,开罗刑事法庭主审法官在被用作临时法庭的埃及警察学院宣布,判处穆巴拉克和前内政部长阿德利终身监禁,穆巴拉克的两个儿子以及六名前高级警官等,则被判无罪。为使"世纪审判"万无一失,埃及  相似文献   

6.
蒋生元 《世界博览》2011,(7):71-72,70
2月11日,穆巴拉克辞去总统职务,同家人乘坐直升机离开埃及首都开罗,抵达位于西奈半岛的红海旅游城市沙姆沙伊赫,使动荡长达18天的埃及局势暂告平静,也标志着穆巴拉克这位执政埃及30年的前领导人黯然退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7.
蒋生元 《世界博览》2012,(11):16-18
正穆巴拉克倒台后的首次民主选举最近几天来,"你会投谁一票"是挂在几乎每个埃及选民嘴边的一个问题。5月23日是埃及选举首轮投票的第一天。当天上午8点多,埃及首都开罗,当首饰店老板瓦斯菲·阿明在市中心的一个投票站投下总统选举的一票后,终于舒了一口气。  相似文献   

8.
战固难,和亦难。化干戈为玉帛,唯大英雄能做到。以色列总理拉宾遇刺身亡,举世震惊。我在震惊之余却也不觉得太意外。因为最初在电视新闻中见到拉宾与阿拉法特签署初步和平协议,握手言和时,曾闪过一个念头,不知双方的极端分子会有何动作,曾走出中东和平第一步的埃及总统萨达特的悲剧会不会落到他们之中一个的头上。后来两位领导人双双获诺贝尔和平奖时这个不祥的念头又在脑海中出现。不知怎地,原来更多足为阿拉法特担心——我常觉得,他几十年来  相似文献   

9.
大事记     
1984年10月11日—25日11日巴基斯坦总统齐亚·哈克举行记者招待会,要求印度回答巴的和平倡议。埃及总统穆巴拉克结束对约旦为期3天的国事访问。古巴国务委员会副主席罗德里格斯表示,如果中美洲国家签署和平文件,古愿撤回在尼军事顾问。巴拿马新总统巴尔莱塔宣誓就职。  相似文献   

10.
黄培昭 《世界知识》2011,(24):32-33
备受瞩目的埃及人民议会选举11月28日拉开帷幕,这是埃及自前总统穆巴拉克2月11日下台后首次举行的议会选举。在此之前,埃及经历了近十个月的权力真空期。另一方面,就在投票前几小时,埃及一条输气管道遭到袭击爆炸;在曾经爆发“革命”的开罗解放广场,依旧人山人海……  相似文献   

11.
半月大事     
朝鲜祖国和平统一委员会发表声明,呼吁朝韩对话与合作。7月美国洛杉矶国际机场遭枪手袭击,造成至少10人伤亡。以军临时解除了对巴自治城市拉马拉、伯利恒、希伯伦和杰宁实施的白天戒严。9日,巴民族权力机构内政部长与以外长在耶路撒冷举行会晤,双方就重启巴以和谈等事宜交换了意见。10日,阿拉法特致信四方委员会强调只有以从巴自治领土撤军,巴方才能完成政3日4日  相似文献   

12.
殷罡  吴晓芳 《世界知识》2011,(17):46-50
8月3日和15日,在被临时改造成法庭的开罗国家警察学院礼堂内,83岁的埃及前总统穆罕默德·胡斯尼·穆巴拉克两次以被告身份笼中受审。庭审一再引起挺穆倒穆两派激烈争执,庭内庭外的混乱迫使法庭不得不一再宣布审判延期。虽然穆巴拉克在短短18天被赶下政治舞台,但是他的命运依然影响着埃及乃至整个阿拉伯世界的未来。  相似文献   

13.
大事记     
8月26日印度外长拉奥昨今访问尼泊尔。巴勒斯坦同以色列就被占领土的选举方案进行“间接接触”。27日西哈努克辞去柬团结阵线主席的职务。约旦国王侯赛因抵开罗与埃及总统穆巴拉克讨论黎巴嫩危机。以色列当局驱逐5名被占领土上的巴勒斯坦人士,30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谴责以继续驱逐巴平民。保共中央总书记日夫科夫会见正在保访问的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第一书记拉科夫斯基。拉是24日抵保的。28日赞比亚总统卡翁达同南非代总统德克勒克在赞的利文斯  相似文献   

14.
被捕去年10月6日,开罗举行了对埃及前总统萨达特逝世一周年的追悼会后,穆巴拉克总统就公开揭露前总统的同父异母兄弟阿斯曼特·萨达特犯有贪污罪行。10月20日,埃及总检察长宣布对阿斯曼特和他的四个妻子、15个孩子的全部财产查封冻结。总检察长办公室发表声  相似文献   

15.
阿拉伯国家首脑于6月22—23日汇聚开罗,举行海湾危机后近6年来的首次集体会议。埃及穆巴拉克总统于开会前一天亲临开罗机场,迎接与会头脑。开罗机场盛况空前。此次会议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召开的。  相似文献   

16.
16日巴勒斯坦示威者在希伯伦市同以色列军队发生冲突,以当局宣布对该市实行军事封锁。18日,巴自治政府主席阿拉法特与以国防部长莫迪凯在埃雷兹就希伯伦问题举行会晤,未果。20日,以当局对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实施全面封锁。担负核威慑使命长达25年  相似文献   

17.
穆巴拉克执政后出现的埃及与阿拉伯国家和解的势头,在埃及收复西奈前后,明显地加强了。这是顺应时势要求,符合阿拉伯人民愿望、符合阿拉伯民族利益的。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这一势头不是笔直地发展,而是曲折前进的。让我们看看埃阿和解的一些迹象吧。由于和以色列签订戴维营协议,1978年埃及被开除出阿拉伯联盟。阿盟总部也由开罗迁到突尼斯。除了苏丹、索马里和阿曼外,其余阿拉伯国家都和埃及断绝了外交关系。在萨达特执政时,埃及与阿拉伯国家互相指责,关系很僵。穆巴拉克上台后,注意解决这  相似文献   

18.
正据外媒报道,1月9日,埃及上诉法院驳回前总统穆巴拉克及其子就贪腐案的上诉,维持三年有期徒刑并处以1.25亿埃及镑巨额罚款的判决。这已经是被告就该案的第二次上诉。法院的这次决定已经是终审判决,不会再出现后续的诉讼。埃及刑事法院去年5月认定穆巴拉克及其子挪用公款修缮总统府与官邸,判处他们三年有期徒刑。穆巴拉克及其子的律师随后提出  相似文献   

19.
“金钱换和平”、“‘结构’换和平”都非良策;土地换和平才是谈判基本原则。随着工党领袖巴拉克出任以色列总理,中东和平进程也出现了转机。去年9月,在美国、埃及等国的协助下,以色列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签定了《沙姆沙伊赫协议》;11月初,克林顿又借在挪威纪念拉宾遇刺逝世四周年之际同巴拉克和阿拉法特举行了首脑会谈,确定要在今年2月达成关于永久地位问题的框架协议,9月签署巴以永久和平协定。现在,巴以达成框架协议的期限已经临近,巴以关于永久地位的谈判问题日渐凸显。那么,巴以关于永久地位的谈判结果会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土地换和平”,是否会出现其他和平手段,如以“金钱换和平”、“‘结构’换和平”?成为人们  相似文献   

20.
正自2011年2月穆巴拉克政权倒台以来,埃及经济状况恶化,失业人数大幅上升,越来越多的人向"食物银行"申请救济。民以食为天,但对埃及老人加纳姆来说,解决一日三餐并非易事。这不,在埃及首都开罗市吉萨区一条拥挤不堪马路的人行道上,加纳姆在昏暗的路灯照射下,在一个垃圾箱里寻找食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