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6 毫秒
1.
以《命若琴弦》为解构文本分析在修辞幻象中用张力和不稳定性相互作用下如何展开叙事进程,显现出文本在 作者、读者和作品中人物交流语境下审蔓、认知上的交错复杂,体现人生中目的和过程的哲学构想。  相似文献   

2.
广义修辞学把狭义修辞学注重研究的修辞技巧延伸到了文本层面和认知层面,而狭义修辞学在理论上为广义修辞学提供了思想资源,并在实践上印证了广泛修辞学存在的合理性。事实上,当狭义修辞学拒绝修辞研究认知问题时,已经不自觉地陷入了广义修辞学强调的“语言建构我们的现实”的陷陆。  相似文献   

3.
麻金星  刘洋 《长春大学学报》2013,23(1):33-35,59
旅游宣传话语的核心旨在劝说,翻译是对外旅游宣传劝说实现的首要前提.通过对译文受众者认知修辞建构分析,旨在阐释认知修辞在外宣旅游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适切的译文顺应于目的语读者的文化心理,减少他们解读译文的认知努力,从而快速获取宣传主体意欲介绍和宣传的旅游产品信息,增强旅游文本的可读性与交际效度.指出外宣旅游翻译的得体性应建立在对受众者认知修辞的建构及其适当的翻译策略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4.
后现代文本解构了现代主义者一度建构的一套理性的语言规范及其具有规训作用的文化霸权,代表了文化变迁的新方向,为当代文本及批评提供了一套新的话语体系。文章以后现代代表作《出口(OUT)》为分析对象,分析了后现代作品修辞偏离现象及其理据,再现了后现代文本走出传统的逻各斯中心主义,走向解构框架又重构框架的文本游戏的努力。  相似文献   

5.
对隐喻的研究由来已久,理论发现层出不穷。本文从隐喻的修辞性和认知性这两种属性的角度出发,探讨认知性隐喻和修辞性隐喻的关系,相互演变,以及在特定语境下如何界定隐喻的属性,力图对隐喻的认识和研究开辟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论述“指桑骂槐”不仅是一个成语,同时也是一种言语行为。作为一种特殊的言语行为自有其成立的特殊语用条件,也必然呈现出独特的语用魅力;它不但积极参与话语与文本层面的修辞建构,而且还能参与人的精神层面的修辞构拟。  相似文献   

7.
演讲词的写作在本质上是非“文学性”的,是为交流而最终用口头语言来表达的,其修辞原则是现场性、认同性与效果性三原则.演讲词的修辞要素具体是在沟通、连贯、一致、强调表现其独特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区别于泛修辞观下的修辞学,我们将立足于语言运用的修辞学称之为核心修辞学。核心修辞学是在传统修辞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修辞学。它既研究修辞文本,也研究修辞行为;既研究语篇修辞,也研究会话修辞;既研究书面语修辞,也研究口语修辞;既研究有痕迹修辞,也研究无痕迹修辞;既研究积极修辞,也研究消极修辞。  相似文献   

9.
英语倒装句可分为强制性倒装和非强制性(即修辞性)倒装。文章从认知语言学的象似性理论出发,分析了修辞性倒装的认识规律,指出倒装句同正序句一样,都是人类认知特点同语言具体运用相结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从认知的角度看仿拟的生成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仿拟是一种修辞行为,又是一种认知活动。本文主要从认知语言学中几个不同的理论角度来分析仿拟行为的产生过程。  相似文献   

11.
“四六结构”与修辞三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四元六维结构”的哲学高度指出:“修辞过程”不限于“由想而移为辞”,“想”之前要先对世界有深刻的体验和理解,“移为辞”之后,还要考察对读者和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修辞效果”不限于表达效果,还包括接受效果和社会效果;“修辞学”有内外之分,内修辞学包括本体修辞学、表达修辞学、接受修辞学,外修辞学包括文化修辞学、文明修辞学和道德修辞学等。  相似文献   

12.
许多学者曾从语义学、语用学等不同角度对广告文本进行研究.本文试从西方修辞学的角度对广告文本进行分析.分析表明,发布广告是一种修辞活动,涉及广告制作者的修辞目的(即制作意图),修辞方式(即制作方式)和受众(即广告阅读者)的效应等复杂因素,同时也表明了西方修辞学理论在广告设计中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托妮·莫里森在其处女作《最蓝的眼睛》中自如地运用各种修辞语言,其中,贯穿全文的修辞意象"蓝眼睛"首先作为一种修辞技巧有效地建构小说话语,然后作为一种修辞诗学有效地建构小说文本,最后在修辞哲学层面有效地建构小说人物的价值取向及生存方式。通过这三个层面的递进和衔接,小说的内涵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14.
修辞语义与语言意义各有自己特定的内涵,既不乏某种程度上的一致性,也存在着根本性的区别。修辞语义是具体的、个体的、临时的,而语言意义则是抽象的、全民的、稳定的;语言意义是修辞语义形成的基础,修辞语义则是具体语境和特定语体规制下语言意义的修辞化变异。  相似文献   

15.
新闻报道语篇存在投射机构修辞人格和维持意识形态的内在张力。作为硬新闻的涉华危机报道保持这种张力平衡的机制在于通过中介引述和级差强化等评价资源获得累积效应和修辞在场,并以动机语法组合暗显意识形态倾向,进而完成对立认同,最终实现重生修辞与举证责任转移。这实际上也例示了西方他者化中国的话语策略和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16.
合作原则是言语交际的重要准则,但交际中有意背离合作原则的现象时有发生。在实际言语交际中,诸多因素导致合作原则的背离,如得体及修辞等。本文试从格赖斯的合作原则与索振羽的得体原则互为益补的角度谈古典巨著《红楼梦》中修辞格的运用及其所实现的话语功能。大量修辞格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该巨著的语言魅力。  相似文献   

17.
英语广告修辞与翻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路云 《泰山学院学报》2006,28(1):102-105
本文对现代英语广告中使用的主要修辞手法度其功能进行描述与分析,并根据英语广告修辞的特点提出了四种切实可行的翻译方法。文章指出,英语广告修辞的着眼点和目标是实现其美感效果和劝说之力;英语广告修辞的翻译应以汉语受众的接受心理为基础,追求功能对等的翻译效果,向目的语受众传递相同的美感效果和劝说之力。  相似文献   

18.
影视剧和小品中出现的东北方言多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向观众展示出一种独特的语言风貌。从修辞学的角度分析,赵本山影视剧和小品中的语言主要运用了谐音析字、摹绘、省略、激问等4种修辞方法。  相似文献   

19.
修辞的目的在于提高言语表达的社会效果,使言语接受者乐于接受,产生共鸣。检验修辞效果的唯一标准就是言语接受者的心理认同度。易懂、易记、易感是言语表达的基本原则,也是提高言语表达社会效果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20.
结合比彻的“修辞形势”理论中“缺失”这一概念,从外宣翻译“清楚传递事实”的本质出发,通过实例分析,阐明在外宣翻译这种特殊修辞话语中也要紧记“缺失”、恰当填补“缺失”,从而充分发挥译文的修辞力量,在西方受众中产生良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