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语言同文化密不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传播要通过语言来完成。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肩负着传播中国文化的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有必要在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教学的因素,本文将从转变教学理念、教材和课程设置、日常教学中的中国文化渗透等方面来讨论中国文化教学,以解决现行教学中由于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理解不深而带来的今后工作中的困难,使学生在今后的对外汉语教学中更好的传播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2.
英语教学与中国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中国的英语教育中,英语文化导入日益受到重视,与此相对的是对中国文化的忽视.在英语的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加强中国文化教学和文化对比,以提高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的英语教育中,英语文化导入日益受到重视,与此相对的是对中国文化的忽视。在英语的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加强中国文化教学和文化对比,以提高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4.
汉字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包括艺术审美价值、语言文字教学价值、文化信息传播价值。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借助于汉字书法教学,加强文化信息量的注入,可以激发外籍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求知欲,使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种类、式样、内涵有不同程度的认识,引导他们对中国文化做更深入的研究、学习。合理运用书法教学手段,对于促进当前的对外汉语教学向深层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教学与文化息息相关。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在对目的语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中,也不能忽略中国文化的渗透。长久以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目的语文化的教学,忽视了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从而导致了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低效或失败。本文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中对中国传统文化渗透的现状和意义,并就中国文化导入的策略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为了把中国文化元素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应选择合适的教学辅助书籍,用地道英语传播中国文化;改革大学英语课程设置,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和学习观;在测试中增加中国文化元素的考核内容。  相似文献   

7.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进程中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红色文化资源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关系十分紧密,红色文化资源属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核心内容,红色文化资源的运用有助于实现该课程的基本宗旨。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过程中,应在选择性、计划性、历史性等原则的指导下,充分运用红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的应用必须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结合起来,将案例教学、体验式教学、访谈式教学等与红色文化资源的优势互相融合,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跨文化交际教育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移情过度而导致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比较严重。在英语教学中迫切需要通过树立平等文化意识,增加中国文化在教材中的比例,加强研究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提高教师跨文化交流的素质,促进跨文化交际教学的成功,从而改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  相似文献   

9.
英语文化教学反思——兼谈“文化失语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载体,外语教学不能脱离文化教学,然而文化教学在现实中处于从属地位,外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输入缺乏是导致"文化失语症"的重要原因。反思英语的文化教学,应从教材、教师和学生多方入手,对教学进行全方位改革,才能优化教学,提高学生跨文化能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依据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在跨文化交际和文化教学方面的研究理论,借助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提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合理的将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同步融合的建议,以探索有效开展文化教学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隐性搭配错误是指那些无语法拼写错误,让人觉得怪异的不地道不典型的外语表达方式。由于语义韵、迁移和语体意识三个方面知识的缺乏,英语隐性的搭配存在着隐性错误。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有利于研究学习者在搭配产出过程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英语专业学生话语标记语使用情况之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语料库文本分析的方式,把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专业学生)话语标记语的使用情况和英语本族语者话语标记语的使用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专业学生)在使用频率和使用类型上都有明显差距。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话语标记语的使用,从而使学生的表达更加流利。  相似文献   

13.
英汉词汇,语法结构和语用层面上的概念差别分别体现了英汉语言在文化和认知上的丰富纬度。因此,英语学习应该是一个概念重组的过程。只有超越英语语言系统本身,将其和语言使用背景下的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并最终将英语语言民族的认知系统和我们自己的认知系统同时纳入我们的头脑,才是学好英语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A stronger canonical model was developed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automatic pronunciation evaluations.Three different strategie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speaker adaptive training to normalize variations among speakers,minimum phone error training to identify easily confused phones and maximum likelihood linear regression(MLLR) adaptation to compensate for accent variations between native and non-native speakers.The three schemes were combined to improve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machine scores and human scores from 0.651 to 0.679 on the sentence level and from 0.788 to 0.822 on the speaker level.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不同社会文化观念对英语情态动词使用的影响,作者以亚洲留美学生(英语为非母语者)和美国本上学生(英语为母语者)相同主题的作文为对照组,分析了两者在使用表示“义务”、“必须”的情态动词时的异同。结果发现,东方文化价值观对英语情态动词的使用有着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由于中英文化的不同,英语学习者在使用英语中会出现一些跨文化语用失误。要想避免这些失误,必须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及语言中的习惯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7.
英语习语具有结构固定性、语义整体性和不透明性等特点,诸如地理,历史,宗教,和习俗等多种文化因素渗透在这一领域,使得英语习语是外语学习中的最难点之一,通常具有良好英语水平的外语学习者们在英语习语的掌握上却相当薄弱。虽然文化导入在语言教学中已经使用得较为普遍,但在习语教学中还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教材中的习语以及与习语相关的材料也极为匮乏。因此应用文化导入的教学模式将文化知识循序渐进地引入到大学英语习语教学中,使课堂文化教学进一步深化,有助于学生对中西方思维方式、文化差异以及社会观念的差异作进一步了解,从而达到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目的。通过本文中的调查研究,作者试图找到在中国大学英语教学中能帮助学习者们掌握英语习语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外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教学 ,而且应该包括文化教学。学习语言的过程 ,也是学习文化的过程。不同的民族 ,有其不同的民族文化特征。不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 ,便无法正确理解和运用其语言。本文论述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列举了汉英文化差异 ,分析了教学中出现的文化内涵丰富的词语和典故 ,从而强调文化对语言教学和语言学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英语已经成为多元语言和多元文化背景的语言。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在英语全球化的语境下,要学习异域文化,培养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具备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学会理解、宽容对方的文化,克服文化定势和偏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对学习者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可从学习资源、教师及学习者自身等三方面综合进行。  相似文献   

20.
以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为资料,探讨汉日母语者在进行请求行为时的异同点,得出以下结论:在请求行为的方式上,与汉语母语者相比,日语母语者较多使用间接请求或含蓄请求。而当与对方的社会关系属于明显的上下级时,汉语母语者和日语母语者都避免直接请求,显示出类似的使用倾向。在请求行为中所使用的前置语列方面,日语母语者较多使用"道歉型"前置语列,而汉语母语者则较多使用"顾及周围型"前置语列,并根据与对方的社会关系使用不同的前置语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