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口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海口市土地利用数据资料,以海口市近7年来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有关土地利用统计数据,借助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海口市土地利用变化的幅度、土地利用转化的速度以及发展的趋势.找出海口市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因子,并对海口市土地利用结构进行分析.对海口市土地利用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海口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因素有人口增加、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外资的引入带动开发区经济发展、交通用地的增加和社会经济活动等因素.  相似文献   

2.
利用空间重心转移计算和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计算方法分析计算南宁市城市用地扩张趋势与速率,结果为:1994-2005年间南宁市主要向东、南、西三个方向扩展,其中向东扩张最为明显.城市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张,2005年城市土地面积是1994年的2.25倍.1994-2001年城市扩张速率仅为7.71%,城市空间重心逐渐向东移动.而2001-2005年,城市扩张速率达到11.57%,城市空间重心转向东南方向.影响南宁市城市用地扩张的因素有经济增长、人口增加、政策推动以及交通发展的牵引.  相似文献   

3.
海南城市发展进程遥感监测分析与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混合像元分解模型与CLUE-S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海南省三亚市和海口市两个不同类型城市在2000–2015年期间的城市化进程进行了监测,模拟分析了两个城市2020年城市土地利用分布格局及异同.结果表明,海口市和三亚市在15年来均存在大幅度城市扩张情况,其中三亚市扩张了3.4倍,扩张程度更为巨大.实验表明,所采用的混合像元分解模型与CLUE-S模型相结合的方法能够提供更加精细的城市发展过程信息,有助于城市规划与国土资源决策.  相似文献   

4.
基于不透水面的海南港口城市扩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Landsat TM与OLI影像,结合V-I-S模型与线性光谱混合模型,综合NDBI、SAVI等指数,提取海南省海口市和三亚市的不透水面信息,并分析其空间变化特征.结果显示,近15年(1999~2015)来两市不透水面均呈现由沿海向内陆扩张的趋势.海口市不透水面主要向南部和西部扩张,三亚市不透水面扩张方向较分散.海口和三亚城市扩张速度较快,两市不透水面占两市的面积比例均增长了2倍以上.两市人口、GDP、不透水面均逐年增长,但人口增长较为平缓,GDP与不透水面增长较为显著.实验表明,将线性光谱混合模型与NDBI、SAVI指数相结合,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裸土、盐碱地等对不透水面信息的干扰,改善不透水面的估算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研究城市化进程时,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获得的城市空间信息基本可以反映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实际情况。以河南省为例,提取出2000-2012年的河南城市化空间信息,对河南省18个市级行政区的城市化空间扩张进行监测,分析城市空间扩张的格局变化及速率,得出影响城市空间扩张的因素并预测城市空间扩张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为揭示1898~2017年哈尔滨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特征,利用ArcGIS为研究手段对哈尔滨市主城区土地利用图进行矢量化并分析,进而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哈尔滨市主城区扩张具有阶段性;各类功能空间占比波动发展并趋于稳定;城市空间结构演化方式为向心式、离心式与扩散式并存;行政区功能逐渐趋于明晰,发展至今各个行政区行使各自的功能;在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过程中,近现代出现的空间置换效应明显;历史因素、社会经济、政府政策均是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在过去近30 a经历了快速的城市化,成为山区城市扩张的典型和缩影。研究选取1990年、1999年、2008年和2017年4期不同时相的商州城区Landsat卫星影像,应用遥感(RS)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影像进行解译和分析,探究商州城市建设用地空间演变特征,运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商州城区空间扩张的因素。结果表明:①1990—2017年商州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从1.93 km~2增至28.76 km~2,城市规模扩张了13.90倍;②城市空间扩展方式以向东南方向扩张的条带状为主;③2008年以来城市建设用地的紧凑度指数分布在0.3~0.35之间,说明城市空间形态不紧凑,1999年以来城市扩展弹性系数2,反映出城市人口增速小于面积增速;④驱动商州城区扩张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为第三产业、消费、非农业人口增长和第二产业。  相似文献   

8.
城市规划空间组织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规划是对城市空间的分析与设计,也即对人活动的区域空间和各区域空间的关系的协调,是动态地解决和协调各类建筑之间的联系、建筑群的整体形象,以生态的、可持续的观点延续城市的历史,展望城市的未来.本文,笔者试图对城市空间进行解析,以空间为主导因素,讨论城市规划中空间关系的处理与协调.  相似文献   

9.
城市扩张是城市化和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特征.以成都市中心城区及近郊区为研究区,应用空间分析统计方法分析了该区1985年、1995年、2005年、2010年四期的土地利用数据,尤其对城市建设用地的分布及变化规律,从空间发展角度探讨了成都市的扩张过程和特点.结果表明:1985—2010年成都市的城镇用地从152.5km2增加到441.1km2,年增长速度为11.5km2.成都市城市空间扩张方式从沿主城区呈环状向外扩张到点轴式的扩张方式,再到以新城区为主要扩张方式演变;近25年来,成都市城市扩张主要占用的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占城市扩张面积的64.43%,其次占用较多的是农村居民点,占城市扩张面积的35%.  相似文献   

10.
在浅析现阶段海口市公园绿化树种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公园绿化必需体现园林树木的自然美和反映城市的区域景观,体现人工美的原则,具体对海口市公园绿化树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