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学之友》2004,(8):52
联合国艾滋病联合规划署副执行干事凯瑟琳·克拉韦罗指出,自从第十四届世界艾滋病大会于2002年7月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召开以来,全世界新出现了900万名艾滋病病毒携带者,500多万人因感染艾滋病去世。最新数据显示,全世界在防止艾滋病蔓延、加强患者医疗等方面仍面临严峻挑战。联合  相似文献   

2.
第十五届世界艾滋病大会于7月11日晚在泰国首都曼谷开幕。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开幕式上发表了讲话。他说,艾滋病病毒正以惊人的速度在亚洲蔓延,去年全球新增的感染者中有1/4出现在亚洲。艾滋病不仅是健康危机,还是对社会发展的威胁,除了卫生部门,与艾滋病的战斗还需要政府其他各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一种神秘的类艾滋病而付出的努力至今仍毫无结果。这种疾病具有艾滋病的特征,但患者并没有感染上艾滋病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去年7月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召开的世界艾滋病大会上,曾有大量关于这种类艾滋病的报告。之后,许多学者又会聚在美国亚特兰大疾病研究中心,他们讨论了几十位患者的资料,但仍未取得足够的证据,以支持存在一种  相似文献   

4.
则鸣 《世界科学》2014,(9):F0002-F0002
<正>每年的6月底、7月初,德国南部城市林道是世界上智慧最高的集聚地。在今年召开的第64届林道诺贝尔奖大会上,3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与600余名年轻科学家一起分享了他们在包括癌症、艾滋病、人体免疫系统等方面研究的新认识,健康成为了这次大会的热门话题。详见本期"林道大会"专题。  相似文献   

5.
休闲时光     
专家预言:十年内可能控制艾滋病世界著名艾滋病专家罗伯特·加洛教授认为,由于大量抗艾滋病药物不断研制成功,艾滋病有可能在未来的10年内成为一种可控制的传染病。加洛教授是在最近举行的第九届国际艾滋病教育大会上讲话时作出这一预言的。这位美国科学家是艾滋病病毒的发现者之一。加洛说,艾滋病有可能被治好。未来一两年内将会有明显进展。他预言,1996年将会出现6种至12种较好的抗艾滋病新药,并指出这些新药能从不同的方面对病毒产生作用:干扰酶或激素;防止细胞被病毒感染;影响人体免疫系统等。摘自《中国科学报》  相似文献   

6.
<正>10月20日,由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主办的2014年度艾滋病学术交流大会在北京举行。世界卫生组织结核病和艾滋病防治亲善大使彭丽媛出席了大会开幕式,并向为艾滋病防治作出特别贡献的外国科学家颁发了纪念奖牌。作为亲善大使,彭丽媛曾经拍过一个公益广告。片中与她搭档的是一名3岁小男孩,但开始拍摄时,无论彭丽媛如何跟他讲话、逗他笑,他就是不理睬。原来,他是一名艾滋病孤儿,刚来到这个世界时就从母体感染了艾  相似文献   

7.
从人类出现艾滋病的那一天起,就开始与艾滋病展开了不屈的抗争,中国与世界一道,加入了抗击者的行列.每年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今年艾滋病日的主题为:"预防艾滋病,全社会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8.
历史     
《知识就是力量》2014,(12):10-10
<正>12.01 1981年12月1日,世界第一个艾滋病病例被诊断出来。为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1月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号召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在这一天举办相关活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又称艾滋病病毒)引起。通俗地讲,艾滋病就是人体的免疫系统被艾滋病病毒破坏,使人体对威胁生命的各种病原体丧失了抵抗能力,从而发生多种感染或肿瘤,最后导致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这种病毒终生传染。当艾滋  相似文献   

9.
1988年,第43届联大通过了WHO制订的全球艾防战略。来自148个国家的卫生部长会聚英伦.WHO发布了《艾滋病防治伦敦宣言》。WHO总部建议设立一个年度世界艾滋病日,以唤起全球对艾滋病问题的广泛关注和参与,这一建议立即得到各国热烈响应。第一个世界艾滋病日定在1988年12月1日。以后每年的这一天就定为“世界艾滋病日”。以后每年由WHO制定一个主题,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内容有重点地进行活动,宣传。  相似文献   

10.
《世界科学》1997,(3):24-26
最近,科学家在艾滋病研究上取得了几项重大新进展。2个月前,研究人员在美国华盛顿特区召开的“逆转录病毒与机会性感染大会”上向全世界发布了有关一种叫做蛋白酶抑制剂的强效艾滋病治疗新药,以及预测HIV感染预后的新方法的重要新闻。这种蛋白酶抑制剂使长期以来一直不持乐观态度的艾滋病研究人员深受鼓舞,为此,今年3月出版的《天然医学》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艾滋病──一种最终可治疗的疾病”的编辑部社论。华盛顿大会的组织者、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道格拉斯·D·里奇曼(DouglasD.Richman)说,这一时代一定会到来,但同时他又…  相似文献   

11.
艾滋病在全球的恶性蔓延2 0 0 2年 1 2月 1日是 1 988年伦敦世界卫生部长会议倡导的第十四次世界艾滋病日 /运动。艾滋病出现至今不过 2 0年 ,却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据联合国艾滋病联合规划署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 ,自 1 981年发现首例艾滋病以来 ,全世界累计已有 60 0 0万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仅 2 0 0 2年 ,全世界已有 3 0 0万人死于艾滋病 ,新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数约有 5 0 0万。目前 ,世界上艾滋病发病最严重的地区仍然是非洲 ,紧随其后的则是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中国艾滋病流行的情况十分严峻 ,艾滋病病毒的感染人数每年以3 0 %的速度…  相似文献   

12.
吕吉尔 《世界科学》2014,(12):60-61
<正>著名艾滋病研究专家、国际艾滋病协会(IAS)前主席乔普·朗格(Joep Lange,上图)和他的妻子,于2014年7月17日因马航MH17航班失事而双双罹难。他们是去澳大利亚墨尔本出席7月20日召开的第20届国际艾滋病大会途中遇难的。艾滋病(AIDS)是朗格一生激情奉献的事业,其耐心和精力是无人企及的。国际艾滋病协会在表示震惊的同时,称"真正失去了一位巨人。"  相似文献   

13.
《大自然探索》2005,(12):8-9
1981年6月,美国向全世界报道了第一例艾滋病病例;1985年,第一例艾滋病病人在中国大陆被发现。 艾滋病是一种目前还没有有效治疗药物和有效疫苗的致死性疾病,所以又被叫做“超级癌症”。为了遏制艾滋 病在人群中的泛滥,为了使更多的人了解艾滋病的相关知识,联合国于1988年将每年的12月定为“世界艾 滋病运动月”,将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  相似文献   

14.
白白 《科学之友》2009,(11):52-52
艾滋病是一种全球性疾病,蔓延速度快,死亡率高。自1981年首次发现艾滋病以来,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原称艾滋病病毒)的感染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流行。至2002年底,世界上至少有193个国家和地区发现有HIV感染者死亡,且  相似文献   

15.
从1981年美国发现世界首例艾滋病病例至今仅23年,全世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已达到4000万人左右。随着艾滋病在全球的迅速蔓延,最初由一群美国艺术家发明并推广旨在代表关怀艾滋病病人的红丝带也被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16.
据联合国艾滋病联合计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11月23日发表的一份报告说,自艾滋病80年代初开始在全球蔓延以来,迄今累计已有5,000万人感染上艾滋病病毒(英文简称HIV),其中1,600多万人已去世。1999年,艾滋病在世界范围内的蔓延势头并未减弱,全球共有260多万人死于艾滋病,创下历年来的最高记录。与此同时,全球又有约560万人染上了艾滋病病毒。  相似文献   

17.
"假如不迅速采取措施,中国将成为世界上艾滋病感染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艾滋病的流行将成为国家灾难."最近在中科院举行的一次报告会上,中科院院士、艾滋病研究专家曾毅发出了这样振聋发聩的声音,举座为之震惊.  相似文献   

18.
在没有艾滋病治疗的药物或疫苗情况下,最持久最好的办法是教育 .至少在20世纪余下的时间里艾滋病将缠住美国和世界。到1991年,艾滋病每年将花费美国约660亿美元(包括损失的生产率)。每年有数以万计的人死于艾滋病  相似文献   

19.
点击动态     
猩猩,艾滋病的罪魁祸首
  作为目前世界上危害性最大的一种传染病,艾滋病的可怕毋庸置疑。那么,它的源头究竟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20.
要认识艾滋病(它怎样传染,对社会有什么危害,如何预防和治疗)是世界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有鉴于此,联合国定于今年12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日”,本刊为此刊出下列文章,以期引起更多人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