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试验在面积为5.16平方米的一个水泥池中由41200尾上浮稚鱼养成3.2克鱼苗28564尾,总重量91.41公斤。成活率69.33%,鱼苗养成密度每立方米7912.5尾,25.32公斤,饲料系数1.28,饲料效率81.62%。本文阐述了虹鳟稚鱼高密度饲育的各项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2.
记述了采自福建省的卵翅蝗属一新种:德化卵翅蝗( Caryanda dehuaensissp .nov .) ,该新种近似于白尾卵翅蝗( Caryanda albufurcula Zheng 1988) .  相似文献   

3.
记述了采自福建省的卵翅蝗属一新种:德化卵翅蝗(Caryanda dehuaensissp.nov.),该新种近似于白尾卵翅蝗(Caryanda albufurcula Zheng 1988)。  相似文献   

4.
黎天山 《广西科学》1995,2(2):41-42
记述采自广西融水县元宝山的卵翅蝗属一新种,即广西卵翅蝗Caryanda guangxiensis sp.nov.该新种近似条纹卵翅蝗Caryanda vittata Liet Jin,又近似细卵翅蝗C.gracilia Liu et Yin.模式标本保存在广西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标本室。  相似文献   

5.
记述了首次在云南西双版纳发现的澜沧卵翅蝗CaryandalancangensisZheng雄性和在海南尖峰岭发现的尖峰胄蝗StolziajiafensisZhengetMa雌性.澜沧卵翅蝗雌性和尖峰胄蝗雄性,郑哲民已分别于1982年、1989年发表.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斑腿蝗科三新种(直翅目:蝗总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了采自四川省斑腿蝗科三新种,即古蔺卵翅蝗Caryandagulinensissp.nov.,笋子山蹦蝗Sinopodismasunzishanensissp.nov.及金沙拟凹背蝗Pseudoptygonotusjinshaensissp.nov.  相似文献   

7.
首次记述了芋蝗、紫胫长夹蝗和黄翅腫蝗三种卵囊及卵粒的外部形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卵壳表面的细微结构作了观察。并对蝗卵形态与蝗虫分类的关系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8.
记述了网翅蝗科的黑翅竹蝗Ceracris fasciata fasciata,中华雏蝗Chrothippus chinensis,斑翅蝗科的黄翅踵蝗Pteruoscirta calliginosa,剑角蝗科的长角佛蝗Phlaeoba antennata和僧帽佛蝗Ph.infumata等五种蝗虫的卵囊形态和构造,卵粒的形态和显微结构。  相似文献   

9.
首次记述了芋蝗、紫胫长夹蝗和黄翅腫蝗三种卵囊及卵粒的外部形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卵壳表面的细微结构作了观察。并对蝗卵形态与蝗虫分类的关系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0.
对蝗总科8科58属103种蝗虫的雌性下生殖板进行了比较形态学研究.结果表明,雌性下生殖板的各部分可以作为种间、属间和科间的分类特征.从雌性下生殖板的形态来看,癞蝗科同其它科的差异比较大,瘤锥蝗科和锥头蝗科的雌性下生殖板同其它科有明显的区别.斑腿蝗科的稻蝗属、伪稻蝗属、拟凹背蝗属、卵翅蝗属的雌性下生殖板相似,剑角蝗科的卡蝗属也和此类似.网翅蝗科、斑翅蝗科和槌角蝗科的雌性下生殖板部分和斑腿蝗科的种类相似,但各有其独立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福建三沙湾鱼卵和仔稚鱼的生态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2007年2、5、8和11月三沙湾调查采集的浮游动物样品,对三沙湾鱼卵和仔稚鱼的种类组成、分布及其与主要环境因子和浮游动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共鉴定出23个种类,其中,隆头鱼科的卵和(鱼叚)虎鱼科仔稚鱼最多,分别占鱼卵和仔稚鱼总个体数的47.1%和97.1%.鱼卵和仔稚鱼数量季节变化明显:5月,鱼卵和仔稚鱼的丰度最高,分别为1.37和1.61 ind/m~3;2月份仅采获少量鱼卵,丰度为0.03 ind/m~3;8月和11月分别仅采获仔稚鱼和鱼卵,丰度分别为0.35和0.06 ind/m~3.仔稚鱼的平面分布与浮游动物幼体丰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春季大型浮游动物与仔稚鱼丰度之间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饵料对赤点石斑鱼亲鱼产卵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赤点石斑鱼亲鱼分别投喂张网鲜杂鱼、冰冻鱿鱼、缢蛏,发现亲鱼出现不同的产卵效果.结果如下:投喂缢蛏的亲鱼其在平均每尾鱼产卵量,卵上浮率,受精率,孵化率均优于喂冰冻鱿鱼和张网鲜杂鱼,其中喂冰冻鱿鱼的次之,投喂张网鲜杂鱼最差.  相似文献   

13.
蝗虫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蝗虫是昆虫纲中的一大类群,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首先,蝗虫营养成分含量高,可以食用;其次,蝗虫含有很丰富的药用成分,可以药用;第三,蝗虫还可以作为观赏昆虫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蝗虫用途广泛,是一种很好的资源昆虫.探讨了蝗虫的食用、药用等用途以及蝗虫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及前景.  相似文献   

14.
采用突变和渐变两种方法初步探讨了温度和盐度的改变对云纹石斑鱼早期幼鱼的生长和存活的影响.研究显示:云纹石斑鱼早期幼鱼适宜生长存活在盐度范围14~40 psu内,最适生长盐度范围为14~19 psu.云纹石斑鱼早期幼鱼适宜温度范围为21~30 ℃.温度实验中,在18 ℃以下的水中,幼鱼摄食能力减弱,活力低下,导致抵抗力下降,易感染病原菌;在高于33 ℃的水中,幼鱼运动过频,导致消耗大量能量,抑制生长.研究结果表明:云纹石斑鱼幼鱼对盐度具有较强的耐受能力,适当降低盐度有益于提高其生长速度,且幼鱼对温度的要求比较严格.  相似文献   

15.
概述了厦门大学海洋学系20年来开展大弹涂鱼基础理论及其应用研究成果,介绍了大弹涂鱼生殖的生理生态,包括年龄生长、生殖力、性腺发育和早期发育、贮精囊结构与功能、精子的生理特性及其冷冻保存、产卵习性、耗氧率和耐低氧能力、幼鱼和成鱼食性、消化酶活性以及毒性效应等.室内水泥池和室外土池生态育苗均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了成鱼规范化养殖操作管理规程.文中还提出了今后继续研究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结合实地考察样点处蝗虫密度情况,研究了白石头蝗区海拔、植被、土壤理化性质与蝗虫数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海拔2000m~2400 m之间,随着海拔的升高,蝗虫密度减少.蝗虫主要分布在山地荒漠草原和山地草原带,最适宜的栖息场所为植被覆盖度介于35%~55%之间、土壤呈碱性(pH平均值为8.40)的环境.土壤含盐量范围为0.05%~0.60%,不会对蝗虫的活动产生影响.土壤有机质直接影响到地上植被的长势,从而影响蝗虫的生存.  相似文献   

17.
黑河上游天然草地蝗蝻空间格局异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黑河上游祁连山地天然草地1~5龄蝗蝻混合种群在大尺度多海拔区域中的空间格局异质性.结果表明:不同龄期蝗蝻的空间格局都呈现聚集型分布,但随着龄期的增长,聚集程度由低龄聚居型转为高龄散居型,空间依赖范围也逐渐变大;空间自相关性因龄期的不同而表现为以4龄为峰值的倒U型变化趋势;空间分布趋势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南向和西北—东南向上,并且随着龄期的不断增长,西北—东南向的变化趋势性不断增强,而东北—西南向的变化趋势性逐渐减弱;海拔梯度上垂直分异现象明显,整体上形成了互补性和均衡性条带式斑块结构.这种动态的聚集扩散过程以及空间异质性规律,反映了草地蝗蝻在海拔梯度上出土顺序以及对气候的多元适应性.  相似文献   

18.
以红鲤(Cyprinus carpiored variety)鱼卵提取物为基础建立了非细胞体系,就非细胞体系的Ca2 、鱼卵的成熟程度、以不同温度处理脱膜精核等因子对体系中精核去凝集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成熟的鱼卵适于制备非细胞体系,未成熟和过于成熟的鱼卵都不适宜;在非细胞体系中分别加入CaCl2,可微弱抑制脱膜精核的去凝集;不同温度处理精核对非细胞体系中脱膜精核发生去凝集的百分比有微弱的影响;热冷交替处理精核后精核的平均面积明显大于冷热交替处理和未经热冷或冷热交替处理精核的平均面积.  相似文献   

19.
赣江中游四大家鱼产卵场现状初步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赣江中游四大家鱼产卵场现状,于2008年4月至2009年6月间通过现场采样和社会调查2种方法对赣江中游赣州至新干段12处四大家鱼产卵场进行了调查,并对水文和正在兴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对产卵场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采得标本共计3 942尾,其中四大家鱼58尾;采集卵苗590尾,其中四大家鱼鱼卵38粒,获得51份渔民鱼类资源调查问卷。结果表明,20世纪60年代赣江中游原有12处产卵场中赣州储潭和峡江巴邱四大家鱼产卵场保存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