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福建沿海多板类齿舌形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多板纲(Polyplacophora)在软体动物的系统分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应用10%NaOH溶液烧煮齿舌部获得可清晰观察的舌齿带的方法,对福建沿海7种常见多板类软体动物的齿舌(radula)形态作了详细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多板类齿舌上每一横列舌齿恒为17枚,对称排列,其中以内侧齿端部形态的种间差异显著,在系统分类上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内首次根据多板类软体动物的齿舌形态差异及外部形态特征编制福建沿海多板类软体动物分类检索表,并提出与传统分类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3.
采集中国沿海不同区域的方斑东风螺、泥东风螺标本,从这2种螺4个群体中每个群体抽样解剖30个个体,进行齿舌结构的对比.结果表明,东风螺属种间齿舌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中央齿的中间突起,方斑东风螺种内不同群体间差别较小,但泥东风螺种内存在较大的中央齿第三突起基部角的差异.种间的差异要明显大于种内的差别,通过对结果的分析提出了一些通过齿舌鉴别东风螺属内各种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In this not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components, structure distribution and easy magnetization direction, structure of magnetic domain of nano-magnetic material in the major mature lateral radula teeth of chiton A.rubrolinestus Lischke are probed by using the high 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HRTEM), th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the magnetic force microscope (MFM) and the super-conducting quantum interference device (SQUID) magnetometer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magnetism to provide a basis for comprehending biologic function of the magnetic radula.``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胎教学说是中国教育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确提出了中国古代胎教学产是中国教育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中国是世界胎教学产的策源地。审因为,远在300多年前的殷周期中国就有关胎教的记载,春秋旧中国时期众多元哲对胎教理论探讨甚多,尔后胎教学说推陈出新、日新月异,而且这一观点得到了外国著名学者的首肯。着重论述了中国古代胎教学说具有无庸置疑的科学内涵和科学机制;指出中国古代胎教学说的理论基础“外象内感”理论是无可辩驳的科学哲理,将胎教与养胎、护胎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中国古代胎教学说的一大特色。最后提出,中国古代胎教学产对于当今的优生优能工作具有可借鉴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In this not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components, structure distribution and easy magnetization direction, structure of magnetic domain of nano-magnetic material in the major mature lateral radula teeth of chiton A. rubrolinestus Lischke are probed by using the high 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HRTEM), th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the magnetic force microscope (MFM) and the super-conducting quantum interference device (SQUID) magnetometer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magnetism to provide a basis for comprehending biologic function of the magnetic radula.  相似文献   

7.
春秋战国时期,以大小宗制度为核心的分封制逐步松懈,周天子名存实亡,各诸侯国均打着维护周天子地位的旗号侵扰他国,随着大大小小兼并战争的发起与结束,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称霸一方。这个时期政治风云瞬息万变,军事斗争纷乱扰攘,统一天下成为各诸侯国乃至政治家心中的宿愿,然而,历史最终选择了秦国,这不得不令人深思。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政治、经济、外交包括军事等实力无疑是很重要的,在这些显性因素充分发挥作用时,无一例外地皆离不开人才的支持,虽然各个时代对人才的选拔、任用方式不尽相同,然而,对其重要性的认识却是一样的,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是以好客养士而闻名天下的战国四公子,我们似乎忽略了秦国在这方面的独到之处。我们通过秦国好士渊源之长久、众多的谋臣及武士、秦士之来源和秦士何以被重用四个方面来谈秦国独特的养士方式和用士制度。  相似文献   

8.
革命历史短篇小说《百合花》是建国后十七年间由国内组织英译的众多文学作品之一。在主流评价的影响下,该作品的英译文本出现了大量的删改内容,遮蔽了原作中女性个体"我"对战争和革命英雄的充满人性的独特理解和体验,归化于当时主流革命叙事的既定模式。对《百合花》英译文本的分析,可以为这一时期中国文学外译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1912年到1916年6月,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反袁时期。无数革命党人以诗歌为武器,揭露袁世凯的反革命本质及他的皇帝梦,并且对筹安会六君子也进行了无情的鞭挞。反袁时期的诗歌,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最为辉煌的一页,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向现代诗转换时期最重要的一页。  相似文献   

10.
许慎《说文解字》所称引的汉代“通人”说中,不少古文经学者的说法体现了古文字结构特点和使用规律,有的可在甲骨文、金文或战国文字中找到具体例证.很多古文字知识和理论在隶书通行的汉代仍然为古文经学者所通晓并加以传授,充分说明了师承相传在中国传统学术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老子》的成书时代 ,是学术界历来争论的焦点之一。有的学者征用《老子》书中出现的“三十辐同一毂”的记载 ,认为这种辐毂制的车子在春秋之世没有出现 ,到了战国中晚期才出现 ,所以《老子》只能产生在战国中晚期之后。本文就春秋时期辐毂等车制情况展开讨论 ,根据出土文物和有关文献资料 ,论证了春秋末期以前“三十辐同一毂”的制画实践技术的存在 ,从这一方面 ,否定了《老子》成书于战国中晚期之说 ,进一步证实《老子》成书于春秋晚期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J Kehoe 《Nature》1978,274(5674):866-869
Concanavalin A causes in all Aplysia and Helix neurones a depolarising response to L-glutamate. The Con A-induced glutamate response is pharmacologically distinct from the three cell-specific glutamate responses (two inhibitory, one excitatory) that can be elicited from untreated molluscan neurones. The transformation in glutamate sensitivity brought about by Con A does not seem to be related to the lectin's capacity to produce redistribution of receptor sites in cell membranes.  相似文献   

13.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studies on Aplysia sensory neurons indicate that inhibitory responses to the molluscan peptide FMRFamide are mediated by lipoxygenase metabolites of arachidonic acid. These compounds are a new class of second messengers in neurons.  相似文献   

14.
15.
一种观点认为,食人现象起源于旧石器时代晚期以后,原因是宗教的需要。然而大量的社会调查、考古发掘和古文献资料却证明:食人现象起源于旧石器时代早、中期,原因在于食物的缺乏。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的出于宗教需要的食人,原始社会末期及奴隶社会的人牺,都是早期食人现象的变态反映。就是在封建社会,在饥荒和战争的特殊环境中,"人相食"的现象仍然偶有发生。这些,都反过来证明了原始社会早期以人为食现象的存在。这个严酷的事实从一个侧面说明,原始社会尽管存在过原始的公有和平等,但它绝不是一个理想的社会。  相似文献   

16.
绍兴印山大墓出土遗物的年代约在春秋晚期至战国前期之间.在目前已知的同时代的南方墓葬中,印山大墓的体量最大,气势最为雄伟,结构最为奇特与复杂.结合越国历史,它绝对不可能是春秋时期的允常之墓,而只能是战国时期某位越王之墓,具体王名尚难确定.若参考诸位越王的传世铜器情况,以者旨于赐之墓的可能性较大.绍兴306号墓形制与印山大墓迥异,应该是徐墓,不是越墓.  相似文献   

17.
谭志茂 《咸宁学院学报》2005,25(1):22-24,42
改革文学并不是一种已封存于历史的文学创作潮流,它是不断发展的。改革文学的发展分为新时期、社会转型期、世纪之交三个不同的阶段,本文拟从总体创作潮流、人物形象塑造、创作手法和结构模式等方面来探寻它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8.
皱纹盘鲍消化系统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光学显微镜研究了皱纹盘鲍的消化系统的组织学结构。结果表明:鲍的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口区、食道、嗉囊、胃盲囊、胃、肠、直肠、肛门)、消化腺(肝胰腺)组成。鲍的唇上皮由单层柱状细胞构成,细胞内充满着色素颗粒,唇内有纵横交错的肌纤维,其间有许多神经纤维分布。其齿舌比较发达,齿舌囊的腹面正中线及其两侧分别有极发达的横纹肌肉块。两侧的肌肉与包围齿舌软骨的肌肉群相汇合,其中绝大部分为纵肌,亦有少量环肌或斜  相似文献   

19.
学生事务管理是美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它的历史沿革有助于我们在更宽广的视野下总结经验。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发展大致经历了孕育期(替代父母制)、形成期(学生人事工作)、发展期(学生服务)和成熟期(学生发展)四个阶段。这一历史沿革对中国高校学生工作的意义在于:一,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学生培养由智力开发到全面发展的思想转变;二,坚持科学发展,全面实现学生事务管理的专业化;三,坚持协作发展,实现学生事务与学术事务的完美融合。  相似文献   

20.
段运峰 《科技咨询导报》2010,(12):242-242,244
年龄问题是影响第二外语学习的重要因素。人们普遍认为儿童在第二外语习得方面要比成人容易,且快得多。关于儿童比成人语言习得快而且成功的重要论断是临界期假说(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是Lenneberg[1]在1967年提出的。此论断一经提出,语言学界纷纷发表对此论断的看法。有些学者支持在语言学习中存在临界期,另一些学者提出了不同看法。对此,笔者简要梳理一下对此论断的不同看法及中国学者在此问题上的最新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