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基于结构元理论的复Fuzzy数项数列收敛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基于结构元理论的复Fuzzy数项数列,给出了基于结构元理论线性生成的复模糊数及复模糊数项数列定义.探讨了数列的收敛性,给出了数列收敛的充要条件及收敛的唯一性、有界性、保号性等结论.  相似文献   

2.
基于结构元理论的复Fuzzy数项级数收敛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文献[1-5]的基础上,研究了基于结构元理论的复Fuzzy数项级数,给出了基于结构元理论线性生成的复模糊数、复模糊数项数列及复模糊数项级数定义,并探讨了级数的收敛性,给出了级数收敛的充要条件及一些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3.
关于结构元线性生成的Fuzzy值函数项级数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文献[1]中提出了基于结构元理论的Fuzzy数项级数的概念,文献[3-6]对其收敛性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基于结构元线性生成的Fuzzy值函数项数列及级数的定义,同时对Fuzzy值函数项级数的一些重要性质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相应定理.  相似文献   

4.
借助于结构元理论给出了复模糊值和函数定义及级数存在和函数的充要条件,对和函数的连续性、可微性及可积性进行了探讨,得到了相关的定理并给出证明.在定义结构元线性生成的泰勒级数和麦克劳林级数基础上,给出了复模糊值函数展成泰勒级数的充要条件.所得结论对进一步完善模糊复分析理论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继续了(1)的工作,得到了Fatou引理,Fubini定理;又在fuzzy数列强收敛,弱收敛的意义下,得到了Lebesgue单调收敛定理和控制收敛的定理;最后,定义了Fuzzy值测度,并得到了Radon-Nikod ym定理。  相似文献   

6.
在J.J.Buckley引进“Fuzzy复数”理论的基础上,定义了Fuzzy复值可测函数,Fuzzy复值测度及相应的Fuzzy复值积分,并讨论此积分的一些复本性质与收敛定理。  相似文献   

7.
本文给出了Fuzzy滤子及其聚点、极限点的定义,并证明了定理1、定理2,从而我们得到了在Fuzzy拓扑学的收敛理论中,Fuzzy滤子与Furry网的概念是等效的。  相似文献   

8.
首先介绍关于模糊数和Γ收敛的相关概念和结论,然后给出具有小于等于关系的模糊数之间的Hausdorff距离的一个不等式.设u,v,w∈E,若u≤v≤w,则d_H(end u,end v)≤d+H(end u,end w).在此基础上证明了在赋Γ收敛结构的模糊数空间上成立单调收敛定理和闭区间套定理.这一结论推广了实数理论的相关结果.  相似文献   

9.
利用吴从炘于2002年所得到的模糊数绝对值的一种表示式引入及运用模糊数的度量,讨论了模糊数级数的绝对收敛性,得到了模糊数级数绝对收敛的充要条件,并举反例说明模糊数级数的绝对收敛则模糊数级数收敛的逆命题是不成立的.  相似文献   

10.
关于复模糊函数的注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复模糊函数的极限,特别是Cauchy收敛判别法,保号定理和有界性定理都仍然成立,还将定义在所有实模糊数集上的度量D推广成定义在所有复模糊数集上的度量D'.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工业锅炉的实际现状,根据基于模糊集数学上的义型参考自适应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加模糊自适应控制算法.运行参数表明:这种控制器有一个优良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2.
根据师德评估中不确定性和模糊性.采用了模糊综合评判、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统计理论,降低了评估过程中主观因素,减少了评定过程中不确定性和盲目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4]的基础上,证明了每个拓扑环都可Fuzzy一致化,并获得了Fuzzy拓扑环借助Fuzzy一致基来刻划的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给出了不分明子空间的结构定理,在此基础上给出不分明子空间的模型.  相似文献   

15.
信息系统的属性约简是知识发现的核心,将直觉模糊随机变量引入信息系统,定义了直觉模糊随机信息系统.将随机概念推广到直觉模糊模型上,针对直觉模糊随机信息系统的属性约简,给出了直觉模糊随机信息系统下的期望相关关系.基于此关系,讨论直觉模糊随机信息系统属性约简的判定和方法,并通过实际例子分析该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首先构建了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理论框架.通过给出影响出版社资源配置的五个主要因子及强势系数,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因子的权重,通过各自相应的计算公式求出隶属于九类出版社的单位行向量,进而得到了Fuzzy隶属矩阵,根据Fuzzy综合评价的理论方法得到了总社到分社的第一次分配方案.第二次分配时着重考虑了经济效益、市场评价和计划申请书号数等因素,通过对各个因素的综合考虑和评价矩阵元素的数次修正使得二次分配方案比较理想.对于出版社资源合理、优化配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