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9 毫秒
1.
本文应用奇异摄动理论研究了具有慢、快模态控制系统的仿真,解决了在数值计算上的病态问题。通过对降价模型的误差分析,提出了分解系统的迭代方法。该法可以明显地提高系统的仿真精度,缩短仿真时间,为大规模系统的仿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对具体例子的仿真,表明了由迭代分解所得到的关于O(εk)理论是实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大规模作战的仿真对仿真系统的计算能力和容错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所以对大规模战争系统的仿真正在向分布式和并行计算方向发展。该文对大规模复杂战争仿真系统的研究涉及到的仿真任务分解、仿真计算资源的监测与管理、仿真任务负载的动态平衡和仿真任务的迁移等问题进行了阐述。提出了任务分解的三种策略,在任务分解的基础上,给出了实现大规模作战分布式仿真系统的初步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分解炉虚拟样机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泥生产过程中的分解炉为对象,分析了分解炉内具体的物理化学过程,同时开发了反映分解炉工作过程(流体力学、燃烧学、分解动力学、颗粒动力学)的数学模型,借助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分解炉虚拟样机的开发,为分解炉的设计与开发提供了试验平台。  相似文献   

4.
离散事件动态系统仿真的递阶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大系统分解-协调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离散事件动态系统仿真的两级递阶算法。这种方法首先将离散事件动态系统(DEDS)分解为N个互相关联的子系统,然后,下级对N个子系统进行仿真,上级协调子系统间的同步运行。文中对系统的分解原则进行了探讨,并对其正确性进行了证明。  相似文献   

5.
冷连轧机系统中过程优化计算机的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了冷连轧系统中过程优化计算机的仿真设计与实现。通过分析仿真原型系统的特点,对仿真原型系统进行了模块化分解,并将软件再工程的方法运用于仿真的软件设计以及建模过程中,这是具有一定意义的模型化方法的扩展。根据设定值计算系统的抽象,建立了相应的基于有限自动机的多模型集成仿真模型。  相似文献   

6.
复杂工业过程仿真系统的虚拟环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提高仿真逼真度和仿真功能可扩性,本文对当前复杂工业过程仿真系统的仿真环境所存在的缺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立复杂工业过程仿真系统的复制与虚拟环境相结合的设计思想,并通过电站网控仿真系统仿真环境的设计,讨论了这种设计思想在工程中的具体实现,并对实现上的一些技术细节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在数值计算领域求解大型常微分方程组时通常采用分解算法,类似地,在多学科协同仿真中系统模型往往被拆分成多个子模型并采用多个求解器进行求解.基于以上相关性,研究了多学科协同仿真算法的基本原理,在微分方程组合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联合仿真步的组合算法,给出了算法的形式化描述和原理说明,并通过一个具体实例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时间限制Petri网容许对建模系统对象反映其资源和活动的有效期特性,其特殊的仿真模型要求能够描述令牌空闲、被占用、被释放、被移出和已死各种状态。本文对库所和变迁节点进行了模块化分解,拓宽了TCPN的建模能力。在此基础上,给出TCPN的分布式仿真模型  相似文献   

9.
基于Extend的大型露天矿卡车调度系统仿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陈冲  张莹  王强  徐文立  王岩峰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4):914-917,921
在分析大型露天矿卡车调度系统的基础上,以Extend为平台,对露天矿卡车调度系统进行了动态仿真设计,提出了大型露天矿卡车调度系统仿真建模的新方法,具体描述了仿真建模的思路和过程。同时,提出了评价露天矿卡车调度系统的三个重要的性能指标并将其应用于系统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仿真系统的合理性、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对空警戒雷达功能仿真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对雷达探测能力的仿真往往是武器系统作战效能仿真中重要的一部分,功能仿真由于其方法简单、使用方便、速度快,比较适合较大对抗系统中对雷达探测能力的仿真。文章中以舰载对空警戒雷达AN/SPS-49对反舰导弹的探测仿真为背景,将雷达的功能仿真分解为不同的模块并将这些模块进行有机的结合,介绍了雷达探测功能仿真的主要数学模型,并通过计算实例表明用该方法进行的雷达功能探测仿真具有较好的结果和较大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1.
自调整遗传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种新遗传算法——自调整遗传算法,该算法中,子代群体交叉概率Pc 与变异概率Pm 由父代群体进行质量决定,且强调个体相互协作。仿真结果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方位和差分多普勒联合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辐射源进行无源定位,可以用多个固定站,也可以利用一个移动站来实现。移动站定位就是利用一个运动的传感器,沿着它的运动轨迹,对辐射源进行参数测量,并用这些测量值估计出辐射源的位置。方位测量和频率测量是两种最基本的测量方法,在此基础上,还有各种综合方法。提出了利用方位和多普勒频率差联合测量法来估计辐射源的位置。并用Cram er-Rao bound 对频率测量、多普勒频率差测量、方位和多普勒频率差联合测量三种测量估计方法进行性能比较分析。利用Gauss-New ton 迭代法计算出辐射源的位置。从计算机模拟可以得出,方位和多普勒频率差联合测量估计是一种有效的,性能好的无源定位方法。  相似文献   

13.
分布交互式作战仿真系统开发策略和步骤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分布交互作战仿真技术作为一项高新技术和战略技术受到美英等各大国政府和军界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应用。我国从1990 年开始这方面的理论和体系结构研究工作,至今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分析国内外DIWS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我军DIWS系统的开发策略并给出了详细开发步骤。最后对开发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大视场、高精度实时定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传统的大视场高精度实时定位技术,大量的冗余数据使得理论上得以通过的系统实际上难以形成或效率低下。借鉴仿生学等原理,本文提出一种新方案。在高度协调的情况下,对目标及背景信息进行分级探测、采集及处理。既剔除背景所带来的大量冗余数据,又能高精度地探测、采集和处理目标信息,使系统能高效、实时地对目标进行大视场搜索和高精度定位。经计算仿真研究,证实了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UML的飞行器动力学虚拟样机仿真建模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建模是虚拟样机系统的基础。本文论述了飞行器动力学虚拟样机系统飞行系统仿真模型库的组成和功能,并且应用可视化面向对象建模技术明确划分导弹飞行仿真模型库类库,应用标准建模语言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设计飞行仿真模型库的用例图、活动图、类图,提高了飞行仿真模型库的可重用性,并用于导弹动力学虚拟样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C3I系统模型与仿真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C3I系统是一类复杂大系统,借助模型和仿真手段对其进行研究是唯一的途径。作者将C3I系统模型分为本征模型和派生模型两个层次,在此基础上对C3I系统模型进行了分类,详细介绍了面向实现、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的C3I系统本征模型,以及现有的各种仿真模型和仿真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以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正交频分复用(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spread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DFT-S-OFDM)技术为核心的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 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C-FDMA)方案,已经成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长期演进项目上行多址技术标准。提出了一种基于调制分集的多入多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MIMO)DFT-S-OFDM方案。该方案将调制分集和Turbo码相结合,有效利用时间分集和空间分集特性,在衰落信道下,既可以使系统具有较低误码性能,又可以获得较高的频谱效率。仿真结果表明,在最优旋转角度下,通过较小复杂度的增加,提出的系统与传统基于比特交织编码调制技术的MIMO DFT-S-OFDM系统相比,可获得明显的性能优势。  相似文献   

18.
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的防控是当前维护世界公共卫生安全的重点工作,据此提出运用多智能体建模仿真技术构建COVID-19病毒防控模型,以模拟在不同防控措施下的疫情动态发展趋势。以太原市为例,依据已发现的COVID-19病毒传播规律,制定各类居民智能体之间的交互传染与状态转换规则,实现了COVID-19病毒传播的防控决策仿真模型,在政府和医院的不同政策措施下进行了多情景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多智能体建模方法可有效分析新型冠状病毒传播趋势,为城市疫情防控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9.
基于HLA的地地导弹操作训练仿真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向阳  黄先祥  龙勇  张志利 《系统仿真学报》2008,20(21):5821-5824,5828
针对地地导弹操作训练的全天候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HLA的分布式导弹发射操作仿真体系结构.在对各功能模块进行需求和能力分析的基础上,以组件重用和系统可扩展为目标,运用HLA分布式技术进行系统分析和功能划分,设计了联邦对象并实现了联邦开发,组建了分布式仿真系统,并就设计开发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如联邦成员框架结构设计,FOM/SOM设计、仿真运行机制等分别做了研究.仿真结果显示该仿真系统设计合理、逻辑正确、组件通用性好.  相似文献   

20.
面对日益凸显的交通排放问题,设计用于定量计算的交通排放模型是制定和实施各项治理措施的前提,而如何反应由交通特征的微观变化引起的排放变化是目前交通排放模型建立的核心。基于此,首先利用车辆比功率(VSP)变量搭建了交通特征数据与机动车排放间的关系,在建立VSP-Bin分布率、VSP-Bin污染物排放率和车型分布三个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了从交通特征微观变化出发的交通排放量化模型。然后,通过对ArcGIS进行二次开发,搭建了交通排放动态仿真平台。最后,结合北京市西三环RTMS(Remote Traffic Microwave Sensor,远程交通微波传感器)交通流量和浮动车速度数据对其及其周边主干路的交通排放进行动态的量化仿真和分析,为整个北京路网交通排放的量化仿真及节能减排政策的选择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