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新药临床前生殖药理毒理学规范性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课题介绍 我国研发上市的药品一直未能进入欧美市场,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我国临床前评价体系不规范,为此,我们开展了《引进美国新药安全性评价技术,建立符合国际规范的评价体系》研究,同时将其运用于药理学评价之中,如《建立并完善抗前列腺疾病药物临床前评价技术服务平台》等。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成果》2008,(7):50-50
重庆前沿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8月,位于重庆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是一家以专门从事以抗艾滋病病毒新药为主的生物制品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的高科技研发型外商投资企业。公司自创建以来,坚持技术/产品创新,以其独特的多肽药物设计技术平台为支撑,抗艾滋病新药为突破口,针对国际市场开发重大创新药物,加强企业新药创制平台建设与新产品发展。经过五年的发展,公司建立了一支技术过硬、锐意进取的核心团队,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成果》2011,12(13):21-22
本课题主要针对我国当前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分析中缺少系统的城市道路通行能力基础参数,缺乏规范的城市交通工程实验规程,以及在实验平台条件下建立的客观全面的评价技术的现状,面向实践工作,开展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实验平台研究,重点研究了城市道路通行能力、实验交通工程技术、城市交通系统评价和运行保障技术以及城市客运交通运行管理系统测试与评价技术,为综合系统地研究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功能,提升与设施建设的关键技术提供基础参数、评价方法和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成果》2007,(16):33-33
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特别是中国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国后,使得我国传统的医药产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作为国际医药市场的一部分,必须与国际医药体系早日接轨,包括药物的研发、生产等环节,但至今尚未建立规范的药效学评价体系。为了推动此项工作,“十五”期间药效学评价平台的研究工作被列入国家863重大专项“创新药物和中药现代化”,旨在加速实现我国新药研制从仿制为主向自主创新为主、创仿结合的战略性转轨,提高我国新药研究和开发的综合实力,加快创新药物研究和国际化进程,为我国医药产业应对入世后的战略性调整提供科技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5.
如何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创新药物研发与评价系统的理论平台,并使之与创新药物注册申请日益国际化发展相适应,一直是药品审评中心在不断进行体制与机制创新、探求与国际新药评价体系接轨的基础上,积极思考和努力探索的重要课题.为此,在国家科学技术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创新药物技术评价支持系统研究"课题于2003年度正式列入国家863计划,并资助研究经费150万元.该研究旨在探索并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药品技术评价支持系统,为创新药物的研发和评价服务.  相似文献   

6.
药效学评价技术体系是新药研发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先导化合物的发现、有效性、药代、安全性和临床研究的桥梁和纽带。因此,药效学评价体系的可靠性、精确性和实用性关系到创新药物研发的成败。 目前国内外通常采用高脂膳食造成动物血脂紊乱,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不同种属动物对高脂饮食的敏感性存在差异,脂蛋白代谢相关酶表达和活性也不同,因此造成的实验动物模型病理生理变化与人类血脂紊乱存在很大差异。在心血管药物评价中,一般多采用手术结扎或栓塞健康动物血管制作缺血性疾病模型,这与人类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基本病理改变的真实发生机制相差甚远,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动物模型显示有效的受试药物在临床实验中却常常出现疗效欠佳的现象。 针对“非临床药效评价结果与,瞄床实验结果经常脱节”这一制约新药研发领域的瓶颈问题。依据病因学原理,沿着血脂紊乱→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性疾病病理生理模式,建立从血脂异常逐渐过渡到血管结构损伤、最终到靶器官形态功能异常、尽可能模拟人类心血管疾病病理特征的药物非临床药效学评价体系,将为国家心血管非临床药效学评价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我国产业技术平台的发展态势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概括,并简要介绍了发达国家政府支持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两种主要模式,最后提出了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统筹规划与优化布局,科学构建平台体系的层次结构,依托转制院所搭建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成果》2014,(16):12-12
本课题面向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发展前沿,在“十一五”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面向过程自动化的工业无线网络(WIA-PA网络)性能;拓展研究面向工厂自动化的工业无线网络新技术,保持自主技术的国际竞争力;并建立WIA-PA一致性测试平台和性能测试平台,为自主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提供基础平台支撑;为WIA在石油、化工、电力等行业实现规模化示范应用提供技术支撑,推动WIA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总结浙江省在科技平台建设过程中的主要做法与成效,分析与提出科技平台建设必须面向社会,创新机制;依托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组织科技重大项目将成为推动科技自身发展的重要方面;科技平台建设和运行组织模式应按任务目标定位,依据市场规律选择等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成果》2007,(17):50-50
由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承担完成的“基于语料库的数字化辞书编纂平台研制”是国家863计划“中文信息处理基础应用研究”课题的子课题。子课题是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大规模现代汉语语料库为基础,以语义计算理论为核心,以数字化典范辞书为出发点,利用语言信息处理计算机技术等,研制辞书的知识获取、自动生成、检查检测、审核评价等技术和集成化的辅助操作平台,突破传统的辞书编纂概念,建立一种新型的辞书编纂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成果》2021,(1):25-26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以科技推进中药创新研究和产业提升,研制出"有效、优质"的中药新药,是解决和保障临床疾病治疗需求的根本目的.长期以来由于缺少中药创新研发的理论和科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药研发水平和产业化效率.因此,如何面对中药的复杂性,开展新药的成药性研究-临床前研究-临床评价-产业化转化-上市后临床价值的...  相似文献   

12.
针对移动水声通信中存在的基础问题和技术难点,发展既可克服移动产生的多普勒频偏,又可抑制多途扩展的移动水声通信技术,旨在稳健完成海洋作业母船与水下平台间的通信任务。开展了系列研究,提出了多项通信编码体制、信号处理技术,进行了仿真研究及湖上试验验证,部分技术得到了工程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技成果》2007,(22):44-44
肿瘤靶向治疗,尤其是抗体靶向治疗已被公认为最具应用前景的肿瘤治疗新策略。FDA已批准的8种肿瘤靶向冶疗抗体新药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和疗效,并获得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研制开发肿瘤靶向治疗新药的关键和核心是发现和获得有价值的肿瘤分子靶标。肿瘤分子靶标是指能作为肿瘤靶向治疗的癌细胞表达的相关分子。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成果》2011,12(13):65-67
本项目以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基础,研究了一套适合在海上使用的模块化浮箱系统,并结合多年的技术研究,对海上浮箱及其组合平台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模型试验、工程试制和海上试验,完成了浮箱拼装式多功能滩海作业平台的系列工程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5.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运行发展的关键是机制创新。本文通过对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运行管理的实践总结和理论研究,初步分析了科技平台资源整合机制、运行管理机制、共享服务机制、评价激励机制等,为科技平台运行管理和科技资源共享服务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基本药物存在研究基础薄弱、质量标准控制水平不足和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为提高基本药物质量评价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确保基本药物的质量,本课题以常见基本药物为研究对象,以杂质谱研究和口服固体制剂的溶出度为重点。通过对杂质进行制备和性能研究、建立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创建杂质质谱数据库平台,进行了双氯芬酸钠、氟解磷定等常用基本药物的杂质谱研究;通过溶出曲线测定,评价仿制药与原研制剂的相似程度,找到出现质量问题的确切原因。项目搭建了基本药物质量评价及检测的技术平台,为首都用药安全提供服务保障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成果》2008,(15):51-51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人致死的主要原因,至今尚无有效的防治方法及药物阻止其进展及恶化。本课题针对糖尿病肾病完成了三类中药新药止消通脉宁颗粒临床前全部研究工作,按照国家中药新药评审技术的要求获得了临床研究批文,完成中药新药止消通脉宁颗粒(现名:芪卫颗粒)的Ⅱ期临床试验。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成果》2005,(8):31-32
为探索药物研发中技术与市场结合的新途径,加强科研与产业化的衔接,搭建与国际接轨的新药研发技术平台,为全国医药行业提供服务,1996年科技部决定以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为依托,组建"国家新药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技成果》2007,(22):41-41
国家863计划“数字林业平台技术研究与应用”课题(2003AA209060),目的是结合国家林业主管部门数字林业建设工程,尤其是国家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和森林资源管理的具体需要,通过吸收国内外最先进的信息技术成果,重点研究解决数字林业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初步构建一个能够基本适应森林资源和生态工程管理应用需要的数字林业技术平台;并以国家林业主管部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吉林省为示范,建成国家、示范省和示范县的林业基础信息数据库,建成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与管理应用系统,以及退耕还林工程管理系统和速生丰产林工程公共信息服务系统;在技术平台构建和应用研究的同时,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先进技术水平的标准、软件和产品。  相似文献   

20.
由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罗才贵院长主持的国家863计划“药物临床试验关键技术平台研究”课题,自2002年10月立项以来,依托国家中药临床试验研究中心(成都),对中药临床试验的关键技术及平台建设进行了系统研究,按照我国GCP和ICH—GCP规范的要求,研究制定了系列管理制度、技术规范和标准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