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确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为落实减排责任,印发了《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提出建立总量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三大体系;《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办法》要求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占工业污染负荷65%的工业企业和污水处理厂纳入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名单,安装污染源自动监测设备,环保部门每季度至少监督监测一次,对自动监测设备比对监测一次。  相似文献   

2.
燃煤机组是我国目前电力供应的主力机组,也是煤炭资源的消耗大户,每年消耗掉全国原煤产量的51%;燃煤的大量燃烧必定排放大量的SO2、NOx等大气污染物,因此,火电企业开展环境保护与减排工作也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启动了“电力企业减排项目群”,开展一系列的研究工作,“燃煤机组减排技术研究与智能化应用”是该项目群的重要研究之一,其目标是以发电企业设备现状为基础,在不增加企业技改资金投入前提下推动减排工作。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成果》2013,(13):26-26,28
柴油机广泛应用于汽车,工程机械、农机、船舶等移动式动力装置。我国每年消耗的石油中36%用于柴油机,柴油机排出的颗粒(PM)和氮氧化物(NOx)是我圜大气的主要污染源。因此开展现代高效、清洁和低噪声柴油机关键技术的研究对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国际上利用紫外散射辐射从空间探测研究大气臭氧层已有近30年的历史。我国从本世纪初开始研制紫外臭氧垂直探测仪,它是“风云三号”A星的重要探测仪器之一,其主要任务是测量太阳和大气后向散射紫外光谱,反演臭氧总量的垂直分布,为环境监测、气候预报和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提供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5.
青岛市“十二五”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在科学评估“十一五”科技发展的基础上,从战略层面研究未来五年科技发展面临的形势和问题,明确发展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举措,并运用技术路线图方法,绘制科技发展总路线图、科技发展愿景路线图、领域和产业技术路线图。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成果》2011,(9):23-24
该课题旨在对作为NOx和VOCs的重要排放源,且尚未开展污染控制的有机溶剂使用行业和非道路发动机,进行排放控制策略和排放标准研究,以削减NOx和VOCs等大气污染物排放,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实现国家环境保护目标提供具体的技术支持和执法依据,及时满足了环境管理的迫切需求,同时促进相关行业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我国的大气环境问题和特征,剖析了大气污染的成因;重点介绍了区域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技术,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的编制技术,多尺度的空气质量模拟技术,基于现代控制理论的大气环境容量优化技术,基于环境容量和排放绩效的总量分配技术,多种总量监控方法,科学有效的总量控制管理机制和规则等的关键技术、技术突破和主要研究与理论创新;紧密结合国家空气环境质量管理和大气污染控制的需要,提出了我国的大气环境管理、政策与大气环境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该研究综合应用经济分析模型,评估中国实现电力行业“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成本和效益。结果发现脱硫措施对GDP的负面影响较小,脱硫措施的成本与其所带来的综合效益的比例大约在1:5左右,特别是环境效益和由此带来的健康效益明显。“上大压小”措施不仅调整了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也有帮助。为确保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研究提出,需要进一步加强决策支持系统和监管措施,充分发挥市场激励机制,加强对重大环境战略与政策的经济分析,鼓励应用更加环境友好的技术等具体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按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建设的要求,在全面总结浙江省“十一五”社会发展领域科技发展取得的主要成绩、面临的新形势、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十二五”时期社会发展领域科技发展的思路和重点任务,为编制浙江省“十二五”服务业和社会发展领域科技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该课题是“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的课题之一。针对我国典型农业区及水源地、重点种植和养殖制度下农业面源污染防控中凸现的科技需求,重点开展种植业、养殖业污染物阻控减排和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等防控农业面源污染关键技术研究。形成种植业源污染物阻控减排、有效控制氮磷污染的管理、畜禽养殖业源污染物阻控减排、种养结合生态循环防控农业面源污染、农业源重金属原位固定及阻控减排、南方水网农区肥水资源高效利用与氮磷消减、农业面源污染动态监测及评价等技术,研究开发重金属钝化制剂,形成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生物有机肥发酵工艺。有机结合和吸收已有技术,形成适合我国区域农业面源污染动态监测全程阻控减排技术体系与模式,建立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成果》2010,11(11):F0002-F0002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做好各项能源工作,对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发展新兴能源产业战略、为“十二五”规划启动实施奠定良好基础,具有重要意义。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科博会组委会办公窒。中国节能协会.世界石油理事会中国国家委员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共同组织主办的第十三届科博会“中国能源战略高层论坛”于2010年5月27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为“科技创新助推能源产业变革节能减排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文章为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三北地区”城镇供热新体制,促进建筑节能,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三北地区”城镇居民的供热采暖问题,切实达到国家“十二五”节能、低碳、减排目标。  相似文献   

13.
2009年5月至2012年3月,“重庆市主城大气灰霾形成机理基础研究”项目组,历时3年,率先对西南山地城市--重庆地区的灰霾特征和成因进行了研究。在全面分析大气细粒子的理化特征及变化规律、来源的基础上,从灰霾形成的“物质条件”和“气象条件”,两方面初步阐释了重庆市独特下垫面类型和气象条件下灰霾形成的机理基础。该研究在重庆属于首例,在全国也处于领先水平。通过该项目,填补了国内高温高湿、低山丘陵地区灰霾特征和形成机理研究的空白,也是对全国气溶胶的理化性质与城市群灰霾的形成机制研究的一个重要补充。该项目作为重庆市“蓝天行动”(2013~2017年)的重要科学研究基础,为重庆市控制细粒子污染、减缓灰霾污染提供了理论依据;为逐步实现灰霾污染预报预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为重庆市实施国家区域大气联防联控规划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成果》2008,(9):42-4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机动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我国大气污染已由原来的单一燃煤污染型转变为燃煤-机动车复合污染型,且正呈现出一定区域内城市群具有相似污染特征的趋势,而PM2.5是其中具有综合信息的典型污染物。由于其在尺寸、化学组成、时空分布与来源等方面的复杂性及其影响的多样性,以及在表征其理化性质和大气作用的理论与实验分析方面所具有的难度,PM2.5被认为是最为复杂的大气污染物。  相似文献   

15.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科技部正会同国家基金委等部门研究制订《“十一五”国家基础研究规划》,力争显著提升我国原始创新能力。“十一五”期间,我国基础研究工作将部署六大任务:(1)完善学科发展布局、稳定发展基础学科、高度关注和重点发展交叉学科;(2)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基础科学》2012,14(2):24-29
地方基础研究工作是全国基础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和支撑。“十一五”期间,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指导下,我国地方基础研究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更好地宣传“十一五”期间我国地方基础研究所取得的成绩,本刊将对全国各省(市)“十一五”期间的基础研究工作进行连续报道。本文介绍浙江省基础研究工作情况。  相似文献   

17.
农业科技的发展关系到我国的整体发展进程。“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科技投入将成倍增长,国家主体科技计划向农业领域倾斜,首批项目安排40多亿元,重点围绕新农村建设,从技术研究、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等方面进行系统部署。  相似文献   

18.
地方基础研究工作是全国基础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和支撑.“十一五”期间,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指导下,我国地方基础研究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更好地宣传“十一五”期间我国地方基础研究所取得的成绩,本刊将对全国各省(市)“十一五”期间的基础研究工作进行连续报道.本文介绍河南省基础研究工作情况.  相似文献   

19.
地方基础研究工作是全国基础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和支撑.“十一五”期间,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指导下,我国地方基础研究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更好地宣传“十一五”期间我国地方基础研究所取得的成绩,本刊将对全国各省(市)“十一五...  相似文献   

20.
地方基础研究工作是全国基础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和支撑。“十一五”期间,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指导下。我国地方基础研究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更好地宣传“十一五”期间我国地方基础研究所取得的成绩,本刊将对全国各省(市)“十一五”期间的基础研究工作进行连续报道。本文介绍辽宁省基础研究工作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