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广西滨海盐沼生态系统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滨海盐沼(Coastal salt marsh or tidal marsh)是具备多种重要生态和经济功能的海岸带生态系统。对滨海盐沼生态系统生态格局的深入研究,可为滨海湿地管理和恢复提供有益经验。广西滨海盐沼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较高,原生种类丰富。原生滨海盐沼种类中分布面积较大的茳芏和短叶茳芏集中分布于南流江、钦江和茅岭江河口区,常与红树林(Mangrove)形成滨海盐沼-红树林生态交错带或单一种群;外来入侵种互花米草盐沼分布面积占比大,且呈持续向西扩散趋势。广西滨海盐沼丰富的多样性及盐沼-红树林生态交错带的天然存在为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入侵及人为干扰下滨海湿地生态学的研究提供良好的对象,具备独特的科研价值,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进行有效保护。本文通过阐述广西滨海盐沼生态系统的分布、类型与特点,综述其研究状况,总结其研究特色,以期为广西滨海湿地生态学的深入研究提供新的线索,促进我国滨海盐沼湿地生态学的研究和发展,并为广西甚至我国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决策者、管理者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滨海蓝碳是指红树林、盐沼和海草床等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植被固定的二氧化碳(CO2)。发展滨海蓝碳是缓解气候变暖的全球战略之一,在海岸带保护、管理和恢复中具有潜在意义。我国滨海湿地面临的人为干扰,如海堤的挤迫、富营养化和城市化等,改变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限制了生态系统固碳功能。由于我国滨海湿地的碳储量和碳汇研究缺乏系统观测,现有估算还有很大数据缺口。因此,本文对滨海蓝碳的定义和应用、我国滨海湿地的分布现状及其储碳、固碳特征进行系统梳理,并从滨海湿地保护和修复的国家需求、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的国家战略出发,提出研究我国滨海湿地储碳和碳汇能力及其时空演变规律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模型构建了一个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2009年的各项监测及调查数据,对天津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天津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况,面临的负面压力仍在进一步加剧;与此同时,天津市为应对环境保护压力也从污染控制、生态保护与建设和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采取了诸多措施遏制天津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4.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提出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类系统和湿地类型系统的基础上,主要应用2004年的湿地统计资料和社会经济统计资料计算了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中直接使用价值为33.768亿元,非直接使用价值为143.005亿元,非使用价值为37.192亿元,各占15.78%、66.84%、17.38%。其中,非直接使用价值中的调蓄洪水的生态服务价值和净化水质的生态服务价值是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核心服务价值,2项服务价值的和为105.421亿元,占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总服务价值的49.27%。与人工湿地相比,自然湿地主要实现相对较高的非直接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人工湿地实现的主要是相对较低的直接使用价值。因此应保护现存的自然湿地,严格控制对自然湿地进行过度开发,以避免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降低。  相似文献   

5.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生态系统务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提出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类系统和湿地类型系统的基础上,主要应用2004年的湿地统计资料和社会经济统计资料计算了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中直接使用价值为33.768亿元,非直接使用价值为143.005亿元,非使用价值为37.192亿元,各占15.78%、66.84%、17.38%.其中,非直接使用价值中的调蓄洪水的生态服务价值和净化水质的生态服务价值是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核心服务价值,2项服务价值的和为105.421亿元,占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总服务价值的49.27%.与人工湿地相比,自然湿地主要实现相对较高的非直接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人工湿地实现的主要是相对较低的直接使用价值.因此应保护现存的自然湿地,严格控制对自然湿地进行过度开发,以避免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降低.  相似文献   

6.
赵洪民  陈翔舜  郭鹏 《甘肃科技》2007,23(8):4-5,26
系统阐述了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资源的特点和现状,分析了保护区内湿地保护和利用面临的问题,提出恢复和重建湿地生态系统、制定区域保护计划、正确处理湿地资源保护和开发的关系、加强宣传增强保护意识等一系列措施,以期为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资源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系统阐述了甘肃黄河首曲自然保护区湿地资源的特点和现状,分析了保护区内湿地萎缩、河流断流等问题,从而提出了恢复和重建湿地生态系统的相应对策、加强保护区建设等一系列措施,以期为保护区湿地资源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黄河口湿地生态系统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依托具有全球保护意义和科学研究价值的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面向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以及"黄""蓝"战略经济区建设的国家重大需求,立足河口湿地国际研究前沿,开展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长期野外监测、滨海河口湿地水生态与水环境过程及其效应现场模拟研究,建成为集野外观测、科学研究、科普宣教展示及湿地环保科技实践应用于一体的湿地野外长期研究基地.  相似文献   

9.
张磊 《科技信息》2011,(1):I0353-I0355
养马岛是山东省著名的近海岛,是省级旅游度假区和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泰马岛前海地区水浅滩阔,有四条河流在此区入海,是河口、滨海湿地的典型代表,湿地生物资源和景观资源相对丰富,在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物、维护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牟平区滨海地区城市化必然以湿地减少为代价,而湿地生态系统是滨海地区最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之一,提供了城市化过程中重要的生态基础。有必要选择合适的城市化方式,保留和保护足够的水面。要使城市化的结果是人们生存和生活舒适,就需要作出相应的生态努力——要按“湿地城市”的概念建设“滨海新城”,对养马岛湿地进行适当的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10.
孙运锋 《河南科学》2012,30(7):887-889
基于保护和恢复沙河湿地生态系统,有效改善漯河市区域生态环境,促进漯河市城市综合、全面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品位,将漯河市沙河湿地公园水资源保护与恢复作为核心环节,着力于沙河湿地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综合研究了漯河沙河水系的水资源特征,提出了相应的水资源保护与恢复方案.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人口的快速增加,广西城镇化、工业化的迅速推进,土地需求量急剧增加。围填海是缓解沿海省市土地资源紧缺的重要方式;围填海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对海洋环境、生态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为此,本文在分析广西沿海1949年至今大规模围填海进程和特征的基础上,从海洋生态环境、自然海岸线、滨海湿地和海洋生物资源等方面,分析和探讨大规模围填海对广西近海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影响,并对如何合理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提出初步的管理方法和对策,为广西沿海经济快速发展和围填海开发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范航清 《广西科学》2018,25(4):388-392
决定房地产价格的因素众多而复杂。红树林具有巨大的生态服务价值,正成为决定海岸房地产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以厦门和广西为例,本文总结了发达和欠发达地区红树林海岸房地产溢价的"二八溢价定律",海岸生态环境投资的财政增收"生态杠杆"投资原理,及红树林海岸房地产与滨海观光旅游密切结合的普遍现象。期待以上3个规律能为滨海城市塑造生态品牌,提升经济效益提供新思路。针对广西红树林海岸房地产与旅游存在的问题,提出打造"红树林滨海湿地生态产业示范园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广西湿地分类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分级分类法制定广西湿地的分类系统,把广西湿地系统地分为4级:第1级根据成因分为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两大类,第2级按地貌特征和功能分为9类,第3级按水文特征可为13类,第4级为基本级,共分为29类,其中天然湿地19类,人工湿地10类.该系统可用于广西全区、地市级不同规模和不同层次的湿地资源调查、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4.
贺智  郑志军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34):14896-14904
湿地是重要碳库,开展湿地生态健康评价对保护湿地、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一种基于谷歌地球引擎(Google Earth Engine,GEE)平台和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与层次分析(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模型的湿地健康评价方法。首先,选取广西及广东沿海为研究区,运用GEE平台提取湿地信息并计算遥感指数;然后,利用PSR模型从三个准则层(即压力、状态和响应)选取了13个指标,构建广西与广东沿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利用AHP模型确定各指标权重,以市级行政区划为评价单元,通过加权求和获取各市压力得分、状态得分、响应得分以及综合得分来评价健康状况。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切实可行,能为湿地保护及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广西主要海洋灾害风险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收集1949~2010年发生在广西沿海地区的主要海洋灾害情况,并对其进行风险影响分析。在影响广西沿海地区的主要海洋灾害中,风暴潮灾害最严重,造成的损失最大,直接危及到国家财产、沿海人民生命生活安全以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次是赤潮灾害和海水入侵灾害。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是引发这些灾害的主要影响因素。气候变化影响下的海平面上升使风暴潮的致灾程度加剧,海岸侵蚀、岸线变迁、海水入侵和土地盐渍化加重;人类大规模的围填海活动使潮滩湿地消失、生物多样性减少、赤潮危害加重、生态环境资源遭到破坏,加重灾害的危害程度。应采取工程与生态相结合的立体防护体系,提高海岸自然抗灾能力,将灾害损失及风险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6.
鉴于日益突出的滨海湿地生态环境问题及生物修复技术的优越性,对滨海湿地的生物修复技术进行了综述,首先从有机污染及重金属污染方面阐述了生物修复的两大技术应用:微生物修复及植物修复,然后提出最佳的修复技术——植物-微生物联合生物修复,最后指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对滨海湿地的修复会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通过分析广西北海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湿地土壤重金属(Cu、Zn、Cd、Pb、Cr)含量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并对重金属进行风险评估,为滨海湿地互花米草的生态利用和治理提供指导。于2020年6月选择广西北海丹兜海、营盘镇互花米草湿地及两者光滩作为研究地点,采集土样并测定土壤理化指标,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5种重金属进行污染评价。结果表明:互花米草湿地表层土壤5种重金属含量的平均值均高于光滩,丹兜海湿地重金属含量高于营盘镇;地累积指数表明丹兜海互花米草湿地土壤的Pb为轻度污染;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显示5种重金属污染级别均为轻微;大部分重金属与沉积物中有机碳含量、粉粒和黏粒呈正相关,而与粗砂粒呈显著负相关。互花米草湿地可以累积重金属从而阻滞其进一步向海扩散,进而降低对海洋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广西海岸潮间带草本植物区系和群落类型,为广西滨海湿地的保护与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广西海岸东段、中段及西段潮间带选择典型的地段作为研究样地,各段设置5~8个样地,采取样方法进行调查,记录组成种类和群落类型,分析植物区系成分,编制群落分类系统。【结果】广西海岸潮间带草本植物群落物种共有29种,隶属10科18属,莎草科、禾本科、水鳖科和丝粉藻科的种类较多;根据中国湿地植被的分类系统和分类原则,结合广西海岸的具体情况,将广西海岸潮间带草本植物群落划分为4个植被型和16个群系。【结论】草本植物科、属的区系成分简单,具有很明显的热带性;潮间带草本植物群落结构简单;高潮区和河口区分布的群落较多。  相似文献   

19.
为全面了解和分析外来入侵物种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在广西海岸带的时空分布特征与扩散趋势,应用遥感与GIS技术手段,基于多源多时序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对广西海岸带互花米草进行时空动态监测,并结合历史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1、2008、2010、2013、2016、2019年广西海岸带互花米草面积分别为46.90、204.05、331.23、608.75、776.99、1 320.79 hm2;2001-2019年,互花米草面积增加了1 273.89 hm2,年均增长率为20.38%。2019年,北海市海岸带互花米草总面积为1 317.06 hm2,占广西互花米草总面积的99.72%;钦州市互花米草面积为3.68 hm2;互花米草已入侵防城港市,面积约为0.05 hm2。丹兜海、铁山港湾、廉州湾及北海银滩至营盘镇近岸滩涂是互花米草集中扩张区,且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防城港市企沙半岛东侧近岸滩涂及北海市涠洲岛均已出现互花米草零星斑块;广西山口红树林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互花米草扩散有所减缓,而广西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仍处于增长阶段。广西海岸带互花米草入侵仍处于快速扩张状态,且呈由东往西扩散的趋势。本研究可为广西海岸带互花米草治理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指导,对湿地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