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近日从《新华文摘》1992年第6期上拜读了庞朴、刘金二位先生关于“浑沌”的观点各异的文章,很开眼界,也想在此讲讲拙见,以求对“浑沌”有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进而求得正确的解释。谨从《史记·五帝本纪》来作些讨论。  相似文献   

2.
关于“中印对比”的话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国际上关于中国和印度比较的文章、会议、著述铺天盖地。在2005年的“八国集团” (G8)峰会上,英国首相布莱尔更呼吁把中国和印度纳入“八国集团”。而今年的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WEF),“中国和印度”居然成为最突出的主题。翻开主流的英文报刊,到处是“中印比较”的文章。比如华盛顿今年出版的《外交政策》第1期,就有一篇题为《印度胜过中国》,而英国《独立报》1月26日的文章则是《中国和印度的复兴是古老关系的延续》。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as”的习惯用法和它在口语,演说、书信中的运用作一些初步的分析和归纳。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尔后有更深入研究的文章问世  相似文献   

4.
安娜 《世界博览》2013,(12):62-65
学什么都有可能剩下很多针对人文科学留学生的就业指导文章中,第一条就是——"修一门有助于就业的第二专业,比如商科或者计算机科学"。学习人文学科,确实更不容易找到饭碗。打开与经济、商业相关的美国网站,指导毕业生找工作的文章看上去比中国网站上的还多。拿美国就业最差的历史专业来说,在搜索框打入"历史专业毕业生如何找工作",出来的结果相关度非常高,而且足以让任何看到这些信息的人远离这个专业。不仅是历史  相似文献   

5.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推广,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不再只是教给学生无穷无尽的语法知识,而是更注重英语的交际能力和运用能力。于是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淡化了语言教学,他们不讲、不提示、也不操练,认为这就是在响应新课程的要求。长此以往,其结果是学生对所学语言点不知、不懂或知之甚少,随之而来的是学生看不懂文章,更不用谈写作了。显然这样的教学是与新课程的要求背道而驰的。那  相似文献   

6.
龙隐 《世界博览》2011,(22):86-87
一般人进了厕所,其他能干的事情就不多了.不过厕所是部分古今中外思想者的乐园。宋时有人“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欧阳修更说:“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了Cauchy中值定理中值点的渐进性已有的研究结果,给出了更一般性的结论,并给予证明,使得已有的结果成为特例。  相似文献   

8.
文章初步就汉语“不”和越南语“khong”的语义指向进行对比分析,然后提出与语义指向有关的翻译问题与其解决方法,帮助学生更了解汉语,避免因理解不透彻而翻译错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大凡优秀的散文,往往使读者沉缅于其中的意境,令人流连忘返,并享受那悠悠不尽的情韵,而且读过以后,仿佛细嚼橄榄,口有余香,因此,素有“美文”、“情文”之称。究其原因种种,有个重要因素:妙笔“点染”,栩栩传神。 何谓“点染”?其说不一。周振甫先生认为:“绘画时,配上背景和着色叫点染……文章里也有点染,叙事文以叙述事件为主,在叙述主要事件外,再配上一些陪衬的话或细节也属于点染,可以使文章显得更精神,更有突出人物的作用”沈世豪同志说:  相似文献   

10.
哲学在大多数人眼中意味着晦涩、深奥,作为中学德育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哲学基础知识是中等学校学生必修的一个内容。如何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深奥的理论,让哲学思想更贴近生活,文章尝试从中国民间谚语的角度入手,把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些常用俗语、谚语与哲学思想结合起来,帮助学生理解和体会哲学概念,把哲学真正融进生活,让德育回归生活、指导生活。  相似文献   

11.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教科书则是我们获得基础知识的重要来源。但近年来,中国的中小学教材里居然也出现了完全有违科学和事实的文章,对学生的影响不可说不大。如何以更严谨更科学的态度来为孩子提供正确的知识。值得编撰者重视与思考。  相似文献   

12.
上好语文课,解读文本是第一步。不但要解读文本的字面意,更要体味文本的字中意,字外意。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文质兼美,意蕴深远。“回首来时语文路,潜心会文最是真”。作为语文教师首先应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率先走进文本,潜心会文,同文章的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聚焦精妙的语言文字,感受其表达的独到;还得纵观全局,读懂编者的意图;  相似文献   

13.
“硅替代”新药创制即合成现有药物的含硅结构类似物.含硅药物与其碳结构类似物相比,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质,并表现出特定的生物活性,如更强的药效、更高的选择性和更小的毒副作用.因此,对现有药物进行硅替代是设计、改造药物的有效途径.文章对各种硅替代药物进行了全面综述.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文字研究的深入,对汉字结构类型的分析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从传统"六书说"到"三书说",再到"新六书说"以及其他诸家理论,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汉字进行分析,力图用新的理论框架来概括汉字的类型,争取做到逻辑更严密、系统性更强。文章拟选取以下几个代表性观点:"六书说",唐兰、陈梦家、裘锡圭等的"三书说"以及詹鄞鑫的"新六书说",通过分别评述各家理论的内容,来分析这几种理论的分类标准及其不足。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更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文章探讨了这种教学方式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6.
《华东科技》2014,(7):11-11
香港中美聚焦网6月14日发表密歇根大学孔子学院、密歇根经济发展局顾问汤姆?沃特金斯的文章称,中国文化继续在全球范围引人注目。大量的出口产品不断从中国运入美国境内。但是,没有什么比中国文化更重要。文章写道,35年来,中国的经济以及中国与世界的交流迅速发展,世界了解中国人、中国历史和语言的需求也急剧增加。  相似文献   

17.
英汉文化中,表示颜色的词汇丰富多彩,但因为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这些词汇都被赋予了基本义之外的文化内涵。文章在跨文化交际的视角下对常见的白色、黑色和红色这三种基本颜色词进行了对比研究,意在揭示它们在英汉文化中的异同,以减少使用中的语用失误,有利于更有效的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文法”从古代传统的文章作法这一内涵演变至近现代汉语语法的一个术语,无不与晚清至“五四”时期的社会危机、西学东渐、文体变革等相关。晚清古文大家的努力,虽在一定程度上推迟了古文的谢幕,但始终无法挽回古文文法退隐的结局。近现代西学的冲击更是加速了“文法”概念的转型,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并成为“国语”之后,指向语法的“文法”内涵趋于定型,并引导了汉语文法学科的确立。追溯中国古代至近现代“文法”的发生、发展和转型轨迹,对把握“文法”的文章技法、语词文法的双重概念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集合分类与等价关系"是《近世代数》课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不仅对学习商群、环、局部化等概念有很大帮助,还是构造新的代数对象的手段之一.文章就如何让学生更深入理解和掌握该知识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是结构安排即如何组织材料和谋篇布局的关键之一。元人乔梦符曾对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作过精辟的论说:“作乐府亦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这是适用于各类体裁文章写作的经验之谈。文章的头要象“凤头”,漂亮、俊秀;体干要象“猪肚”:饱满、充实;尾要象“豹尾”:结实、有力。“凤头”和“豹尾”的重要,可从欧·享利《没有完的故事》一例中得到说明,它的“凤头”是奇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