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与古代民间遗存的典籍、文书、契约等文本资料不同,徽州的民俗家具作为有着固定使用功能的视觉文化遗产,其现代性的理解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在现代文化语境下,徽州民俗家具传达给人们的意义呈现出多种文化力量综合建构特征,着重对徽州家具民俗意义的组成结构进行深入分析,或可为民俗造物文化的理解另辟一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要对传统家具文化进行超越与创新;对传统家具造型符号要重新提炼与重构;对传统家具功能要重新改进与提高;对传统材料、结构、工艺赋予现代化是现代家具设计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在当代全球文化的格式中,作为东方文化形态的中国现代家具设计,在西方强势文化的肆虐下和以西方艺术为评判标准的状态下,东西方文化已很难构筑出一个平等对话的平台,这使得当代中国家具设计一直处于被动的局面中。当下的家具设计师应寻求自己的文化生长点,只有跳出照搬西方模式的樊篱,跳出抱残守缺、食古而不化的泥潭,从当代文化问题入手,摆脱家具设计文化上的自卑、认识上的迷惑,摆脱古典的、西式的符号化与概念化的堆砌,重新寻找适合我们这个时代文化精神的家具设计,这样,我们设计出的家具才具有当代文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要对传统家具文化进行超越与创新;对传统家具造型符号要重新提炼与重构;对传统家具功能要重新改进与提高;对传统材料、结构、工艺赋予现代化是现代家具设计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徽州雕刻作为一种极具传统艺术特色的民俗文化遗产,是现代中式家具设计中重要的装饰元素。本文从符号学的角度对徽式家具雕刻的布局、题材、形式及意义特征进行了细致的梳理,从功用学与人机工程学的视角对现代家具设计中对徽式雕刻的承袭与创新进行系统分析,同时对当前主要的现代徽式雕刻工艺进行了介绍,以期为现代中式家具设计在民俗装饰应用方面研究的缺失做一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6.
家具艺术与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文化在家具艺术中表现的深刻寓意及中西文化对家具艺术的影响,论证了家具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及具有的独特的文化特征。文化给家具增添了新的内容和象征意义,因而在家具设计中要研究家具与文化的关系,使家具设计更具有文化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徽州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特色数据库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有效的途径。以徽州古桥为研究对象,从建设内容、特色数据库设计、数据库平台搭建和发布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研究,以期通过古桥特色数据库的建成,一方面为徽州历史文化的对外宣扬作出一定的贡献,同时也为后续其他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挖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建设特色资源数据库,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更好地传承和保护本土特色文化,将能很好地服务地方文化事业建设,进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文章以歙县紫阳书院特色资源数据库建设项目为研究对象,详细介绍了数据库建设的背景、建设的意义、建设内容、建设技术方案以及建成后的应用价值。该库的建成将极大地促进徽州文化与其它地方文化之间的交流,同时也给研究徽州文化的研究者们提供了一个丰富的资源获取平台。  相似文献   

9.
民间家具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那其中徽州民间家具的文化价值就是关注的焦点之一。徽州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历史悠久的建筑、根深蒂固的宗教信仰以及雄厚发达的商人文化。  相似文献   

10.
徽州文化理念在住区景观设计中的体现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徽州文化作为徽州地区千百年来引以为傲的文化传承,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徽州人,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在全国大多数城市逐渐走向同一化的趋势之下,更应该重视对于本土文化的保护、运用与传承,文章通过对徽州文化的简要解析,将徽州文化内涵与城市住区的景观设计实践紧密联系,着力探讨在城市住区中可以体现徽州文化内涵的主要景观元素,实现一个从抽象走向具象的实验性的研究,为徽州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浅析徽州文化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艳艳 《科技信息》2011,(9):I0028-I0028,I0021
徽州文化积淀深厚,特色鲜明,具有丰富的可供利用的教学资源,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合理地利用徽州文化,可以使艺术设计教学体现鲜明的地方特色,同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人文素养。徽州文化富含民族特色与地方特色的视觉元素,有利于设计出具有文化内涵的现代艺术设计作品。  相似文献   

12.
由于目前对徽州古村落生态设计思想溯源没有系统梳理,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生态设计思想的挖掘与利用。在对徽州古村落案例及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从生态文化观、生态设计观和生态造物观3个方面论述了徽州古村落的生态设计思想源头。结果表明:徽州古村落的生态文化观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追求阴阳平衡、天人合一、人与人及自然和谐;生态设计观受当地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在设计上采取因地制宜、因材施用;生态造物观受传统造物观和实践经验的影响,体现绿色、环保、节约资源,并逐渐程序化、规范化、有效化。徽州古村落生态设计思想将为本土生态设计理论体系的架构、地域现实生态问题的解决、城市规划、美好乡村建设等方面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刘佳 《皖西学院学报》2010,26(3):129-132
一直以来,对徽州文化的第一印象莫不是徽商,他们在明清时期为推动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很少有人去关注那些在他们的身后,深受"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封建礼教思想的迫害,长期过着悲惨、压抑的生活,却依然坚忍不拔,勤劳善良,为家庭的稳定和睦做出贡献的徽州女人,她们也有自己的追求,向往着幸福美好的生活。这一切,在一首首生动古朴的徽州民谣中有着真切的写照。  相似文献   

14.
徽州古村落形成与发展的地理环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徽州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黄山、天目山和白际山脉环绕徽州四周,山脉之间形成休(宁)歙(县)、黟县、祁门等盆地,源于四周山脉的新安江及其众多支流回环全境,形成闭塞而景色秀美的自然环境,为历史上中原地区因战乱等原因形成的南迁人口提供了重要的迁徙地.大量中原人口的迁入,给徽州带来了封建宗法制度,促进了徽州的文风,同时也加剧了徽州的人地矛盾.明清时期的徽商,为徽州古村落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历经千百年的发展,“秀丽山水”、“文风昌盛”和“富甲天下”终于成为明清时期徽州古村落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主要内涵.  相似文献   

15.
仿生造型家具因其折射出“天人合一”的美好理想而受到人们的青睐,讨论了国外仿生造型家具的发展历史。重点总结了现代仿生造型家具发展历程中各个时期的仿生设计特点,以期对中国现代家具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徽州古村落的水口别具一格,虽然只是地域历史文化的一份载体,但其文化内涵却是丰富的,表现出村人对自然生态的理解与关怀,正确处理好自己在大自然中的道德关系,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徽州水口文化的人文精神和生态理念,给人以启迪。  相似文献   

17.
徽州古民居木雕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徽文化艺术的重要载体,从早期的平面浅浮雕到多层透雕期间经历了较长的发展过程,从拙朴粗犷到精美绝伦,凸显其审美观的衍变。徽州木雕寓意平安、吉祥、富贵、升迁等,艺术形式雕刻手法多样而丰富,是研究徽派地域文化的活证物,有很高的艺术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8.
徽州古民居雕刻艺术古为今用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徽州古民居雕刻艺术特点的阐述,以分析有关现代人对传统人居环境的精神体验为切入点,结合徽州雕刻艺术嫁接现代人居环境的实例剖解,提出徽州雕刻艺术适宜现代人居环境追寻传统装饰特点的精神需求、古为今用的几种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