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古代典籍记录天体的长度、距离和高度,经常用“丈、尺、寸”为单位,或者干脆就写“大如桃”、“大如盘”等。写下这样的记录时,古人到底在天上看到了什么?中国科学史学者王玉民博士通过系统研究,确认了古代目视天象记录的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种简易标定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系统中基准尺实际长度的方法。即以检定合格的游标卡尺作为尺寸基准,利用游标卡尺拨动长度与基准尺长度的比例关系,来计算基准尺实际长度。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标定具有速度快、精度高、成本低的优点,非常适合车间内基准尺长度标定。  相似文献   

3.
说手     
闻禄 《小学科技》2010,(5):28-29
在人体上肢前端腕部以下、可以拿东西的部分,我们称之"手"。手曾经是原始的度量衡,古书上所说的"布指知寸,布手知尺"就可证明这一点。"中妇人手长八寸谓之咫",是说中等身材妇女的拇指至中指张开的距离相当于8寸(1寸≈3.3厘米)。若为中等身材的男子,这距离就有10寸,即1尺(古代的尺寸比现代的短)。据说,古罗马数字也起源于手:一只手代表5。汉字的"手"有多种含义,如人手一册,为"拿着"之意;手书、手笔、手稿等语,有"亲自"之意;鼓手、水手、能手等是特指专司或专精某种工作与技能的人。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朱载堉密率、律、度、归、因等名词和“密率律度相求第三”的释解,诠释了朱氏十寸度尺与九寸律尺的密率换算方法,并将朱载堉算盘归、因之法用现代数学之形式计算列表,并发现密律纵求横计算中夹钟、仲吕、南吕三律有忽、微之误。本着求实、求真之原则,将朱氏书中所载与笔者所算特列于后供参研。  相似文献   

5.
受压构件相似比不严格成比例时,提出了振动台模型的设计方法.根据相似原理,通过方程分析和量纲分析,当受压构件的厚度比尺不严格成比例时,频率比尺不仅与长度比尺和加速度比尺有关,还与刚度有关.即当模型的厚度比尺是长度相似比的q倍时,模型与实桥之间的频率比尺是理论计算比尺的槡q倍.以某大跨拱桥主桥为工程背景,进行1/50缩尺模型试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同时为振动台模型试验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考证了北魏的尺度.结果表明:北魏立国之初,日常用尺和律尺皆用24.20cm的魏尺.其后,日常用尺不断增大,前尺为25.5717cm,中尺为27.9741cm,后尺为29.5911cm.孝文改制,依"周礼"改制度量衡,制定了23.10cm律尺.  相似文献   

7.
儒者论井田,辞义奥衍,后学莫朋其真义。于是九夫十夫之辨,乡遂都鄙之分,直度方度之争,聚讼纷纭,莫衷一是。夏商之制,其详不得而闻,而周官言周制,亦若大有出入者,此争讼之所由来也。周官匠人,遂人,大司徒,小司徒皆制田,而各不相蒙。一则曰, 匠人为沟洫。耜广三寸,二耜为耦。一耦之伐,广尺深尺谓之 。 田首倍之,广二尺深二尺谓之遂。九夫为井,井间广四尺深四尺 谓之沟。方十里为成,成间广八尺深八尺谓之洫。方百里为同, 同间广二寻深二仞谓之浍, 达于川。再则曰, 送人凡和野。夫问有送,送上有径。十夫有媾,沟上有吆。百夫 有洫,洫上有徐。千…  相似文献   

8.
概述了可编程序控制器在二轧钢厂的应用情况,利用可变程序控制器对上冷床的倍尺材长度进行检测、控制、调整,提高定尺率.  相似文献   

9.
肖萍  陈明 《科技资讯》2011,(26):110-110
根据调查新疆八钢股份轧钢厂棒线分厂二棒机组生产丙班生产情况,发现切分轧制过程中倍尺变化大,剪切浪费大,人员劳动强度增加等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在控制切分轧制倍尺长度,提高成材率方面提出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0.
无尺作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几何作图体系中直尺的作用。结论是:在欧氏几何作图问题(包括纯作图命题与其他命题的作图部分)中,凡是用圆规和直尺能完成的作图问题,都能只用圆规完成(无尺作图)。首先给出无尺作图中直线、线段、射线等的作图约定。其次给出一个无尺作图的基础作图体系,为论证结论提供手段。再次给出直尺在几何作图中的6个基本操作,以及无尺作图时相应的6个替代操作;使用替代操作就能把任何有解的几何作图问题和它的求解,一同“翻译”成相应的无尺作图问题及其求解,从而导出结论;最后指出简化此“翻译”的方法,并以此方法创立一门“无尺几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太极智慧是中国古老的智慧,在"太极智慧"的指点下,用"阴阳相生"的设计激活中国文化产品的创作,用"动静相成"的思路推动文化产业基地的建构。把文化产业基地的建设提高到一个"系统论"、"方法论"的哲学高度,在从容主动和全面有序的"统筹规划"下,将为把成都建成中国文化产业基地的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凌稚隆《史记评林》汇集了万历四年以前历代历家研究《史记》的成果,仅收录明代的《史记》研究就有60余家。通过系统梳理《史记评林》中明人研究《史记》的相关内容,借以洞悉明代《史记》评点研究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迟子建以《北极村童话》为代表的早期小说基本属于故乡题材小说,从90年代初开始,迟子建的小说题材日趋扩大,由从前单纯描写故乡风情逐渐转向关注都市社会,风格也由单纯明净趋向浑厚成熟;题材的扩大没有改变迟子建的文学理想,在小说中建构温情与爱意的家园是她对理想的执着坚守;迟子建的小说包含对人性最深刻的洞察,她笔下人物浓郁的忏悔意识体现了最丰富、最真实的人性。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太极拳课程教育都是采用体育传统的教学模式,相对于太极拳这个特殊的项目而言,传统教育模式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Siedentop的"运动教育模式"从它建立起,就受到了很大的关注,且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得到了成功应用,为我们武术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运用Siedentop的"运动教育模式"理论,结合太极拳目前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建构了新的太极拳课程教育模式———"太极拳课程运动教育模式",旨在为太极拳教育课程改革开辟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5.
杨式太极拳作为武术拳种的一个流派,在世界范围的传播和影响力非常广泛,可以说是武术拳种或者太极拳对外交流传播的成功典型.从传播学的角度对杨式太极拳的成功传播进行调研,运用传播学等相关理论对其传播成功之处进行阐述,分析其成功之道,为其他武术拳种的传播发展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太极拳是全民健身特别是老年人群健身最重要的健身项目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和欢迎。近20年间,太极拳发展迅速,成为一种最受欢迎的“健身符号”。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南京市部分社区240位老年人习练太极拳状况进行调查研究,旨在揭示南京市部分社区老年人习练太极拳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之处,为老年人更合理更有效的习练太极拳提供建议,为相关人士制定太极拳传播路径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太极拳的传播和老年人科学的习练太极拳,对增强老年人体质和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和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审美是人类高级的精神活动.从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和传统美学的角度入手,通过太极拳基本动作、美学艺术、音乐融合以及多媒体"视听觉"欣赏手段等方面深入地对大学生在太极拳学练过程中的审美情趣进行引导,使大学生对太极拳文化蕴含的美学内涵有更深刻的了解和体会.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太极拳的兴趣,培养自学能力,为达到终身体育意识习惯的目的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池莉以新写实主义和对武汉都市的仿真创作了大量作品,《所以》的发表距离于上一部作品《水与火的缠绵》时隔三年,但是在这两部作品中我们看到许多相似的阗素,尤其是在人物设置以及情感的表达上,这不能不说是池莉创作的模式化倾向的显著表现。  相似文献   

19.
谷瑞丽 《菏泽学院学报》2005,27(4):12-15,48
从女作家的性别出发,众多评论性的文章或者认定池莉从事的是中性写作,或者就池莉的所谓女权主义大作文章。本文拟撇开这些评论视角,从池莉重客观、重体验的写作特色以及传统的“阳刚阴柔”的审美认知角度简析一下池莉小说中的女性柔情。  相似文献   

20.
迟子建是东北作家群中的佼佼者,自进入文坛以来,20多年一直笔耕不辍,创作实绩斐然。她也是一个具有独特意义的作家,始终用一以贯之的人文情怀、以忧伤而不绝望的写作态度探寻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以迟子建的新作《额尔古纳河右岸》为切入点,可以探寻她对忧伤的体现和超越以及蕴藏在作品背后的作者深层的创作心理动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