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最近两年来某些地方法院为解决"执行难"问题而进行的大胆尝试——主动执行,可以说是对以往被动司法、被动执行的司法原则和司法理念的直接挑战,在理论界与实务界引起不少争议。通过探讨表明,主动执行有其法理上的正当性与现实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行政不作为案件法律规范的不详尽和不完善及行政不作为案件的司法审查性质,使行政不作为案件的审理产生许多分歧意见.本文从规范行政不作为案件审理的角度,对行政不作为案件的概念、审理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民事执行难问题一直是司法实践中的一大难题,我国的执行工作举步维艰,不仅是法院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而且也成为一项严重的社会问题。相当一部分生效法律文书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实现,既妨碍了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实现和满足,又使得司法的权威性和公正性受到挑战和损害.甚至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的产生。究其原因,有很多。为了更好的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实现,树立司法权威,需要制定一系列的对策来解决执行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死刑缓期执行,是贯彻我国“少杀、慎杀”死刑政策的一项有效制度,对于限制死刑、减少死刑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对死刑缓期执行有关适用方面的问题存在着较大的争议和一些认识误区,因而,有必要对死刑缓执行的若干问题作进一步研究。据此,笔者着重论述了死刑缓期执行的六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陈兰峰 《科技信息》2010,(17):J0385-J0385,J0086
执行主体的追加与变更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制度,本文只是从概念、法律渊源、理论支持、条件、程序启动、司法救济等方面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强力型司法执行面临着现实困境,表现为不利于社会和谐,强制执行内容泛化,不利于树立司法权威,得不到社会认同,兼容型司法执行应时而生。兼容型司法执行的理论依据在于诉讼契约、保障人权、降低成本、心理认同。实践证明兼容型司法执行比强力型司法执行效果理想。为构建中国兼容型司法执行模式,应调动本土资源,发挥自动执行的基础性作用。同时"硬化"强制执行技术,促进对被执行人财产的发现。改进执行结案方式,鼓励执行和解,强化对执行标的额到位率的考核要求。  相似文献   

7.
于薇  张明 《科技资讯》2013,(33):247-249
中央执行系统是工作记忆中重要的子成分。目前对于中央执行系统的研究逐渐深入和细化,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中央执行系统的界定、中央执行系统的功能和中央执行系统神经机制几方面。但在中央执行系统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2015年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九条明确了执行抵销异议的合法性,同时也限定了执行抵销的两种具体情形,该规定有利于纾解司法实践中的执行抵销困境,但也存在条文内容不明晰、配套制度不完善的缺陷。本文通过对执行抵销立法存在的问题和成因进行剖析,旨在对进一步完善执行抵销异议程序、增设债务人异议之诉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丁黎生 《科技信息》2008,(18):294-295
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经营失败及各种经济犯罪行为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都与内控制度缺失有关,其原因就是我们尚未注意到如何界定概念、理清设计思路、执行与考核如何落实、以及不断修订完善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行政不作为诉讼若干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不作为诉讼是与行政权的发展,给付行政、授益行政行为的日益增多有关的。我国对于行政不作为的界定大体分为"形式说"与"实质说"两种观点,笔者赞同"实质说"的看法。对于行政不作为诉讼的判决形式,针对不同的情况,可以适用驳回判决、确认判决与履行判决。而在履行判决中,可以借鉴德国法的相关经验,具体界定司法审查的强度。  相似文献   

11.
试论我国的执行异议制度及其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执行异议制度在保障执行当事人和案外第三人的合法权利方面存在的不合理性在司法实践中日益凸现。其主要缺陷表现在:审查主体规定不清,审查程序无法可循,关于“中止执行”的规定不尽合理,在处理执行异议问题上引入的审判监督程序缺乏周密的制度体系考量,在保障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的程序权利方面缺乏规定,被执行人缺乏相应的异议救济权利等。为完善执行异议制度,需从实体与程序双重角度进行设计,即为当事人创设执行异议和执行异议之诉两种救济手段。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民事执行工作存在着执行"乱"与"难"的问题,而执行当事人的合法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也将民事执行中监督制度的缺陷体现了出来。因此,为了维护我国司法的公正、有效以及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就要求由一个专门的机构对民事执行工作进行监督,同时还应建立完善、系统的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本文笔者通过对民事执行中检察监督制度的影响因素及必要性进行分析,提出了建立民事执行检查监督制度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13.
民事执行救济是矫正执行程序中存在的违法或不当行为,维护执行当事人以及案外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在中国由于立法的不完善以及司法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中国现行执行救济制度还非常薄弱,而这对于保护当事人和案外人的权益极为不利,并且从根本上损害了法律的权威。对此应通过增设程序上的执行异议制度以及设置实体上的异议之诉制度解决这一问题,同时这也是完善我国民事执行救济制度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4.
代位执行制度通过扩大被执行人履行债务的财产范围,对保护债权人权益有着积极的意义,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民事执行难问题。我国代位执行制度由于缺乏较为科学的制度设计,导致在司法实践中的操作存在诸多问题,难以发挥应有的制度功能。本文以我国代位执行的执行依据、到期债权、第三人异议等问题为视角,探讨代位执行在实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执行难"的界定为基础,进而引出"执行难"出现的原因,对原因进行分析后,对症下药,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最后,从长远角度对"执行难"问题的解决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民事判决、裁定"执行难"、"执行乱"问题,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使司法权威受到损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保护。为此,探讨检察机关在民事执行中如何发挥法律监督作用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7.
变更被执行主体是民事强制执行程序中的重要司法活动,关系到案外人是否承担实体法律义务以及权利人的权利能否顺利实现。司法实践中,原被执行主体消亡所产生的法律后果各异,其权利义务继受人是否要承担实体上的法律义务以及如何承担应区别对待。由于立法的滞后,实务界在处理涉及被执行主体变更问题的案件时无章可循,操作不一,有必要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各国行政法律法规有关行政判决、裁定的执行期限,制度上均有不同程度表述,在我国,集中体现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司法实践表明,现行的执行制度存在较多缺陷,尤其是执行期限的规定值得商榷.完善该制度,是平等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保外就医制度是我国刑事司法领域内的一项重要制度。在体现人道主义刑事政策的同时,司法实践中又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针对像高原病这类特殊疾病的司法适用就更值得加以研究。本文从高原病的基本特征入手,着力寻求其在保外就医执行中所遇到的难点,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一定的对策和建议。以期望能起到抛砖引玉之功效。  相似文献   

20.
保外就医制度是我国刑事司法领域内的一项重要制度.在体现人道主义刑事政策的同时,司法实践中又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针对像高原病这类特殊疾病的司法适用就更值得加以研究.本文从高原病的基本特征入手,着力寻求其在保外就医执行中所遇到的难点,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一定的对策和建议.以期望能起到抛砖引玉之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