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索中国与中东欧国家高技术产品贸易的波动影响因素,深化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合作,文章基于2012-2021年九大类高技术产品贸易数据,运用恒定市场模型(CMS)分析方法,对中国与中东欧国家高技术产品贸易波动影响因素进行分解和测算。结果显示:中东欧国家对高技术产品市场需求是促进中国对中东欧国家高技术产品出口的首要因素,而中国的高技术产品出口结构与中东欧国家进口结构互补性较低。中东欧国家高技术产品的竞争力促进了中国从中东欧国家进口,但随着时间迁移,中东欧国家高技术产品在中国市场竞争力在减弱。中国进口需求结构与中东欧国家出口结构互补性较低,但自2012年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建立以后,互补性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2.
在国家"16+1合作"大背景下,河北省从2014年起全面启动与中东欧国家的交流与合作,特别是在优势产能转移、招商引资、现代农业开发合作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在经济合作领域已初步形成了国际产能合作中"市场先行"的河钢模式、"政治搭台,经济唱戏"的中捷模式。分析河北省与中东欧国家经济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从增加政策与资金扶持力度、推进与中东欧国家人才引培工程、深化对欧交流机制、增强宣传力度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美国和瑞典的养老金运营模式的比较,提出我国集中强制管理模式下存在的问题:投资环境不透明,投资工具单一等问题导致收益低,养老金账户亏空。在这种背景下结合上海自贸区金融领域的发展提出对养老金运营模式改革的建议:在我国专业的养老基金管理机构入驻自贸区的同时,引进外国养老基金管理机构,并且达到条件的账户拥有者对管理机构和投资工具有一定的选择权,对账户的收益情况有知情权。其他的账户拥有者则由政府集中强制管理,这样的改革脚步可以随着其他自贸区的建立而逐步迈开。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在政府强制实施的公共养老金或国家养老金制度之外的养老制度,企业年金是企业根据自身经济实力自愿建立的一种补充性养老金制度,从本质上而言,企业年金属于一种未来的消费,是效率、公平的具体表现,这不仅能够提升员工福利,还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综合凝聚力。该文主要分析中国企业年金的投资组合策略与优化方式。  相似文献   

5.
《潍坊学院学报》2015,(5):91-93
国家实行怎样的养老模式才能适应其老龄化发展是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研究国内外养老模式变迁,对国家制定养老政策和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模式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的经济体制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传统的土地养老、家庭养老模式已无法承担起人口严重老龄化所带来的压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对于转换农村养老模式,应对人口老龄化具有重大的意义。目前,这方面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诸如立法缺失、养老金水平低、保值增值难、转移衔接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亟待解决,需要结合我国国情进行改革。具体来说,可以从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开拓多元化筹资渠道等方面来完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7.
养老金计划的实施对居民消费产生直接影响,通过一个扩展的生命周期理论对这一影响进行分析发现,养老金计划通过养老基金的积累水平和保险税率两个机制对居民消费产生影响.目前,我国采取的较低保险税率和提高养老基金积累水平有利于扩大居民消费.  相似文献   

8.
刘达 《科技资讯》2006,(8):252-252
1.我国基本养老保险是定额缴费制和定额给付制的混合体。从会计“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上看,应按定额给付制来进行处理,但目前这方面条件尚不成熟,故目前养老费用的确认.还是应按规定缴费制来进行。原因如下:1.1从养老费用的构成来看,比较模糊。1.1.1当期服务费用:此项费用是企业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用的主要组成部分,计算此值需考虑职工的剩余服务年限、未来养老金水平、领取养老金的年限、合适的贴现率,讲未来应支付的养老金总额折算为现值,据此计算企业和个人每期应纳的养老金金额。  相似文献   

9.
冷战结束后,欧盟与中东欧国家的经济关系发展十分迅速。随着欧盟东扩提到议事日程,欧盟与中东欧国家的经济关系从已具规模的贸易与投资方面快速扩大到金融领域。自90年代初以来,中东欧国家成为欧盟在发展中国家集团中最为重要的贸易伙伴。欧盟向中东欧的出口从1992年的265亿埃居(欧元)增加到1998年的955亿埃居,同期欧盟从中东欧的进口由283亿埃居增加到1148亿埃居。1998年中东欧与欧盟的贸易占其整个进出口的1/3,中东欧国家相互之间的贸易为31%,同俄、美、日三国的贸易仅分别为8%、4%和2%。欧元启动又将进一步推动了两大集团的经济关…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养老制度建立至今,虽然也进行过相应的改革,但随着中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养老金储备过低,养老账户严重亏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中东欧国家"16+1合作"机制(简称"16+1合作")自2012年建立以来,经过五年多的不断发展日益成为中国与广大中东欧国家在各领域合作交流的重要机制平台。目前16个中东欧国家中已有11个成为欧盟成员国,而其余的中东欧国家也把加入欧盟作为本国重要国策和未来发展方向。这使得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进行合作时必须考虑与欧盟的关系。"16+1合作"与中欧合作密不可分,早在2015年习近平主席就指出,"16+1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现有的养老模式难以满足老人对健康、养老日益增长的需求。对此,国家提出医养结合的养老创新服务模式,并不断发文鼓励医养结合。本文研究了医养结合智慧养老创新服务的两种主要模式,以及在信息化上的具体实践。通过医养结合智慧养老创新服务模式,整合医院、社区、养老机构的医养护资源,满足家庭和个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医养结合智慧养老创新服务模式对促进信息技术产业转型升级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2016年12月15日,中国——中东欧国家智库研讨会暨中国——中东欧国家人文交流年闭幕仪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科会堂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秘书处联合主办,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和16+1智库交流与合作网络承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16+1智库网络常务副理事长蔡昉,外交部部长助理、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秘书处秘书长刘海星,塞尔维亚第一副总理兼外长伊维察·达契奇出  相似文献   

14.
贾瑞霞 《世界知识》2013,(24):52-53
2013年的初冬对中国、欧盟以及中东欧国家别具意义。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为中国未来的全面深入改革锚定了明确方向;继而中国与欧盟第16次领导人会晤举行,共同发表《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清晰规划了中欧全方位合作的路径;数日之后,李克强总理远赴布加勒斯特,正式访问罗马尼亚并参加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第二次会晤以及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论坛。  相似文献   

15.
跨入21世纪,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金会计体系的建立,是体现和象征我国养老保障制度更加完善的标志之一.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对养老金会计领域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与养老金会计相关的会计准则尚不成熟,因此,当务之急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养老金会计体系.本文将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养老金会计进行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找出我国养老金会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养老金会计的经验,针对我国国情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2015年1月1日,波罗的海国家立陶宛加入了欧元区,成为第19个成员国,也是中东欧地区第五个进入欧元区的国家。越来越多的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和进入欧盟核心机制,重新激发起人们对中东欧国家之于欧盟、乃至整个欧洲意义的讨论。从2004年至今的十多年间,欧盟已经实现了三次东扩(2004年、2007年和2013年),中东欧16国中已有11个成为欧盟成员国,欧盟成员国也从15个增加到28个。与东扩前相比,欧  相似文献   

17.
正探秘中东欧主编:霍玉珍定价:96.00元ISBN 978-7-5012-6388-2为了适应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交流交往不断增加的形势,以及国内民众对这一地区加深了解的需要,外交部欧洲司组织了一批从事对中东欧国家一线工作的外交人员,于2017年开始编写《探秘中东欧》一书。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本书终于编写完成。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足不出户"穿越"欧亚大陆,  相似文献   

18.
从1991年12月16日到1995年6月15日,欧共体/欧盟先后同中东欧七个国家签订了《欧洲协定》,即联系国协定。这七个国家有:保加利亚、捷克、罗马尼亚、波兰、匈牙利、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1993年6月21日~22日,欧共体哥本哈根首脑会议确定了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必须满足的四项基本标准。从1994年4月到1996年6月,中东欧七国相继向欧盟递交了入盟申请。1997年7月,欧盟发表了对中东欧候选国的第一个评估报告,对候选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进行全面评估。1998年3月,欧盟开始同捷、匈、波和斯洛文尼亚四个中东欧国家进行入盟谈判。2000年3月,…  相似文献   

19.
基础养老金作为公共产品,应使全民拥有平等分享的机会。论文从企业保费负担、政府补贴和待遇水平等视角,分析了我国基础养老金存在的不公平问题及其成因,提出了建立全民统一的基础养老金计划,探讨了其实现路径,并提出了包括设置过渡期、个人账户养老金改革、社会保险管理和经办管理体制改革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规模的不断扩大,这一合作日益引起这一地区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切。作为先来者,德国、俄罗斯、美国和法国已在中东欧立足,且有各自的利益所在。了解这些国家与中东欧利益关系的结构和深度,对中国与中东欧地区国家进行多领域合作,以及正在展开的"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德国:试图对中东欧地区进行政治经济全覆盖德国统一后在政治、经济和外交方面打造与中东欧国家的新型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